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禁止未成年人救火无损褒扬美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9 10: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禁止未成年人救火无损褒扬美德  2012年02月16日  作者:苏振华   来源:新闻晨报
  近日,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辽宁省消防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该条例将于2012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 (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单就这一规定本身而言,显然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火灾扑救是一项危险程度很高的行动,而且对专业化能力的要求极为严格,仅仅凭借勇气和意志很难有效应对。未成年人本身就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在体力、避险能力、专业技能培训方面,都不足以胜任火灾扑救的要求。倘若鼓励未成年人参与这类危险行动,很有可能将他们置于险境。所以,从火灾扑救有效性的角度来看,禁止未成年人的参与是必要的。
  会不会有人就此认为,这一规定是对“见义勇为”精神的一种否定呢?仅就这一规定来看,没有理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观点。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一种舍己为人、为大义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可贵品格,千百年来为人所传颂,并被认同为一种最高层次的道义担当。但是,这里所指称的主体,应是具备了完全行为负担能力的成年人;同时,这还强调的是个体自觉自愿的选择。未成年人并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自愿以身犯险本不可取;救火是成年人的事,属于成年人的责任,若是把未成年人组织起来去救火,则是把属于成年人的义务强加给未成年人,不仅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构成威胁,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卸了成年人应有的责任。
  因此,禁止未成年人救火之类的规定,并不等于否定美德的价值。人之为人,在于具备高级的情感,这种高级情感的实际表现,就是以美好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关爱他人以至于爱人如己。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应该让他们受到这种美德的惠泽,使之成长为具备这种高贵品格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养成美好的品格,那么一个美好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在今天的中国,见诸报端的败德行为并不鲜见,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一些公共领域,人们对劣质食品、环境污染等现象恨之入骨;而在个体层面上,帮扶跌倒老人、小悦悦事件等话题也一度形成热议。如何塑造良好的整体道德风尚,的确是一个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了。
  若要树立美德,该从何着手?这首先要界定清楚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的不同性质。对于规范社会行为的两种规则——法律与道德来说,法律禁止的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底线行为,如偷盗抢劫等行为的违法性质已成为基本共识,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对所有人起同等的约束作用;相对于法律来说,道德只是一种自我约束,尽管人类社会对道德有相当程度的共识,这种共识也已转化为某种默示的公共道德,但因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民众对道德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法律的约束性质决定了法律必然是强制性的,而道德的自发性质决定了道德还具有非强制性。当然,共识性的道德应该可以转化为强制性的法律,但在这种转化没有完成之前,还是必须恪守道德的“自愿性”准则,而不应该将道德混淆为强制性规范。
  故而,推行道德价值,应该坚持教育和感化原则。如果相信每个人皆有理性思考的能力,那么在反复辩论批评的过程中,人们对美好道德是能够逐渐形成共识的,即这种教育、感化是有效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社会中的智识阶层予以正确引导。而对于公共性的败德行为,尽管在一些情形下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有待法制继续完善,但这类行为其实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不可与个体的败德行为等同视之,对此,应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弥补法律漏洞来予以约束。(苏振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5:41 , Processed in 0.0971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