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全球性福调查:中国性生活频率高 满意度低引热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8 19:5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全球性福调查:中国性生活频率高 满意度低引热议2012年02月1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曾利明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曾利明)13日下午公布的一项“2011全球性福调查报告”称,中国人群的性生活频率高于全球平均值,但满意度在下降,性教育的总体状况呈下降趋势,60%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更多的性教育。
由杜蕾斯发起的该项调查于去年9月6日至10月3日在全球36个国家通过网络进行,共有29,003名18岁以上成年人参加,其中中国境内受访者为2,060名。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31%的受访者每周有2次性生活,24%每周有3至4次性生活,分别比全球高出8%和5%;每周有2次以上性生活的广东人达到84%,在所有省份中居首,天津达48%为最低。男性每周性生活在2次以上比女性高出14个百分点;18至34岁最为活跃。
与历史对比,性生活满意度在下降,79%受访者总体满意目前的性生活,比2006年下降了5%;其中生理满意程度为78%,上升4%,情感满意程度为80%,下降了5%。普遍认为正规的性教育不足,18%受访者表示未接受任何正式的性教育,有一半受访者性知识获取依赖网络。
调查还发现:72%的中国女性及75%的男性表示女性在性爱中的感情需求高于男性,包括被爱、被尊敬及亲密感,且有85%的女性认为性爱可以使她们在感情上与伴侣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69%的男性及67%的女性称他们的性伴侣能够使他们获得性满足。
参与调查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中一博士认为,中国人的性态度呈愈发开放趋势,拥有2至3个性伴侣的人数上升;性生活与婚姻或长期两性关系之间已不存在必然联系;而该调查对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和了解性爱与感情需求,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具有积极意义。(完)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01:45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办女人狂欢节展“叛逆” 女性主义复苏(图)2012年02月1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女人狂欢节”

“小丑”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02:27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03:02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03:34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04:10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42:16 | 只看该作者
女性气质与民族文化

作者:易辰

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很快忘记金戈铁马、铁血丹心的豪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也难怪,承平日久中的人们,当然首要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无可非议的。怎么样的生活是好?看看时下的衣食住行流行趋势就有所洞明了。
     女性的着装,总是反映一个时期内人们最细腻深处对生活的理解,就像从前女权运动高潮迭起的年代,不像现在,“女强人”还是女性对自己的同类一个充满自豪感的称谓,那时候,女子的服装总是用宽厚的垫肩,撑起一副和男性一样的肩膀,即使在外表上也要淡化男女的性别差异。而现在的女性早已甘愿处于被男性呵护的弱势地位,服装也相应回归传统,垫肩之类淡化女性的反叛精神的装饰已被取消,而增添了更多的珠片、蕾丝等富有女性特点的饰物,特别是近两年来流行的所谓波西米亚风格,更是把女性服饰的所有特点推到了极点。颜色上,流行了数年的粉色系列在服装店里飘飘摇摇,有别于男性色彩和淡化性别的中性色彩,唤醒了多少女性最原初的自我意识。发型上,高高扬起额角的发型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更增添妩媚气质的散发,甚至乱发。总而言之,看一个时代的服饰,就知道时下人们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回顾历史,相比之下,甚至是和同样的很多亚洲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好像一直是一个女性意味比较浓厚,而男性气质缺失比较严重的民族,这也许是作为文明古国的民族共有的特点。这也不奇怪,上天厚爱,赐以草丰水美,使得古老文化得以在水湄产生,人们恋水而居,从事和水须臾有关的种植业,难免沾染了水的柔情安然,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甚至是后来的希腊,都是如此。他们的战神都往往是女性,古老史诗传说记载的关于民族存亡的战争,往往也是因为男性争夺女性而起,中国是如此,希腊更不用说,印度也是如此。相比之下,发源于自然条件艰苦地区的民族往往男性气质浓厚,象古代的匈奴,近代的日本。
      
     然而,中华民族还是幸运的,几次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混血,终于为中华民族的血脉注入了很多男性的阳刚之气,唐朝、元朝和清朝,都曾以疆土空前辽阔、民族空前强盛而闻名四方,若以阴柔的宋朝和明朝论之,是无论如何也作不到的。然而,无论多么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一旦进入中原,浓厚的女性意味总是能将其一一同化,这,又是女性意味浓厚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以吴文化为代表的富有女性意味的文化,应该是从东晋南渡之后开始的,到了南朝宋齐梁陈,以建康(南京)为中心的吴文化圈真正确立,然而,作为吴文化的中心,建康好像总是脱离不了亡国的命运,总以为据有石头城长江钟山之险,应该可以称霸一方,可是从三国的吴国,到最后的蒋家王朝,没有一个能逃脱失败命运,这一点,好像早就被南唐李后主以泪洗面写出的词一语成谶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阴柔缠绵的女性气质销蚀了建康,也销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从文化上来看,虽然东晋开始,特别是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吴文化已经因为自然条件、因为人的主动开发而发展起来,但后来唐朝入主中原的民族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吴文化自然受到抑制,纵然有《西洲曲》的柔美,唐诗毕竟以后人无法企及的豪迈气象,让后来的宋词、元曲、明戏曲小说这些女性气质浓厚的文化遮颜三分。
      
     宋代南渡,成为这个传统的转折点。且不说宋词的柔媚销骨,且说宋代的瓷器,淡雅洁净却轻巧易碎,宋代的书法、绘画,用精瘦的肌骨,细细描摹静态的花鸟,勾勒出一个瘦弱民族的形体。后来,明清的园林,在方圆半亩之地内精巧布置山水亭阁,营造着太平时代士大夫们亦庄亦隐的生活梦想,昆曲柔美的声音,唱着“良辰美景奈何天”,对上天的疑问也是柔弱的,缠绵的。而到了清朝,士大夫们在苏州杭州营造出的梦想还被帝王们移植到了北京城,从此,这些八旗的子弟们彻底把满人的骁勇斗志丢失了。直到最后,鸦片、麻将、京戏、姨太太成了国粹的代名词,而京戏,估计在人们心头那个酒醉三分、红颜初透的杨贵妃的形象。
      
     秦淮河荡漾着酽酽秾波,沉睡了一个世纪的女性气质又在民族的血液里一点点复苏。如果说,男性更象征着战争和破坏,动荡和扩张的年代总是男性气质蓬勃的时代,象历史上的汉唐王朝,而承平日久,女性气质就会一点点滋生,直到染上衰败颓靡的色彩。
     二十年代殖民地时代上海滩的生活开始复活了。于是,代表阴柔之美的女性文化又一点点被释放出来。想到二十年代的上海,二十年代的都市文化,很多人的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周璇的《夜上海》。香烟脂粉的女人广告画成了好多时髦店铺的装饰,女人细细的眼,弯弯的眉流露着那个时代的无限风情。她们是那个时代的广告女郎,相当于现在花花绿绿杂志上的一张张人工雕琢的脸蛋,成为城市的符号。围绕着这些脸蛋的,是花花绿绿的旗袍,和周璇柔美的歌声,象王家卫的电影一样散发着陈旧、暧昧和散漫的女性气息。电视里开始一套又一套的播放寻梦江南式的纪录片,最近几个月大大小小的就有好几套。明式家具也在日益行情看涨,摆进了好些所谓有文化品位的各类明星的厅堂,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个自称是来自少数民族而步入时尚界的明星家中,一屋子的老式家具遮遮掩掩在红帐绿幔中,看着更像是个秦淮河上温柔乡。川菜、湘菜是彻底平民化了,可上海菜、杭州菜、粤菜却是富贵颐和的象征。
     海派作家程乃珊认为,一个城市越是有女性气质,这个城市就越繁荣,表现出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伸缩自如性,她举出了例子就是现在的上海。这种伸缩自如,也许从生存的角度上来说更为可取,可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却断然否定了这种女性气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确实是,如果项羽当年当真过了乌江,恐怕司马迁倒不会把他写入《本纪》,而是《世家》了。因为司马迁认为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真正的一代帝王,至少精神上是。这就是男性的气质。只可惜,现在这种气质正在我们的肌体里越来越萎缩。
     其实,女性气质代表的就是承平时代的一种消费气质。和平社会里物质富足,消费成为生产的原动力,反过来,消费的箭头直接指向繁荣和繁殖,这是城市生存的基础,试想如果全世界的女人都不用化妆品,多少公司要因此倒闭,多少人口因此事业。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
     我们的文化历来有北方和南方之分,而表现出明显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陕北秦腔的悲凉高亢、豫剧的激昂热情,北朝民歌的苍凉豪迈,总是一股股让人热血沸腾,而南方的吴歌委婉多情,长江中游的楚歌又瑰丽多彩,富有神秘气息,这些对于民族综合气质的培养都是缺一不可的。然而,近些年来,南方女性气质很重的吴文化的被过度张扬了,且不说衣食住行表现出来的种种,不仅是衣食住行这些老百姓们的话题,连文化界、思想界也刮起了这股香软的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古人其实早就说了这句话了。
     都市文化,其实就是这种女性气质的文化,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对象,很多人为此写了大部头的专著。上海图书馆里,陈丹燕关于都市文化的演讲门票卖到二十块钱一张,而旁边关于一个历史的讲座则是免费进场的。
     都市文化这个话题经过几年的探讨,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了个公认的范畴。就是指二十年代殖民时代,以上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文化,这种文化的符号是女性,与之呼应在文化界的反映,就是海派小说,充满女性脂粉气味的海派小说,曾经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具有男性阳刚色彩的京派小说相持不下,在战争烽火四起,民族存亡的关头,海派文化,也就是今天热烈讨论的都市文化没有发展起来。太平盛世,人们旧话重提,开始为时下女性味道十足的城市文化寻找根源,自然就把根子挖到了二十年代的海派文化那里。而着,好象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所剩不多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殖民地是殖民国家试图瓦解被殖民国家民族意志力的最重要试验田。这里的人们,既已经迷失了自己本身的民族气质,又在与本土的差别待遇中,体会着获得宗主国民族气质的艰难,象缺少母亲乳汁喂养的婴儿,只好从富有女性意味的文化中寻找慰藉。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历史上的殖民地城市后来相继都发展成为国际游乐场所的原因。二十年代的上海就是如此,可是,因为战争的来临让这种阴柔慵懒的气质的培养被打断了。
     如果只是爱恋那一方水土的繁华富庶,欣赏桂子荷花,丝竹管弦,倒也罢了,顶多就是一个清新可人的邻家小妹。然而走到极端,女性气质销骨铄金的那一面就露出端倪了,就像《红楼梦》中,贾瑞手中的风月宝鉴,一面照出来的是美女的脸,而另一面,则是骷髅。女性气质在温柔呵护着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同时,若完全沉迷在这种气质中,就会销蚀这个城市、这个民族的生命。过度张扬男性气质的城市,一定是沉闷乏味而保守的,就像美国电影《巧克力》中的小镇,而女性的到来,带来了甜软的巧克力和爱,让这个小镇充满了温情和友爱,但是过度强调女性气质,又会让刚强的民族性格销蚀掉。
     想起时下街头满眼飘过的颜色,哪一个可以斩断与女性符号的联系?虽说社会根本上被男性精英把持的现象并没有改变,而且现在的女性都试图扮演女性与男性的双重角色,但是明明每个人心中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女权主义风头一转,把城市写成女性气质温床。还有更多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更是津津乐道于这种女性气质的张扬,所谓的女性主义作家们,带着种种闺阁中的自恋之情,甚至到了自恋自己的身体的地步,象陈染的小说、卫慧的小说那些女主人公。其实,这已经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的初衷大相径庭了。最近,张恨水的小说又有重新走红的趋势,这种描摹都市人情世态的小说再度热销,也是应了人们对城市中的女性气质的好奇心理。
     眼前的生活,阳刚气息微弱。到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物质纠葛。一方面是在倡导简单的生活,这是很多房地产广告吸引人的宣传口号,可是一方面,生活却越来越复杂,试问一下,现在住在“简约空间”里的人,有几个体会到了自己的简约生活?就是家庭教育问题上,也到处充斥着阴柔之风,计划生育让每个家庭只有了一个孩子,于是孩子完全成长在一个女性意味十足的环境中,无论男孩女孩,从小都是倍受呵护,完全缺乏应有的阳刚之气,真难以想象二十年后如何让这样的人承担国家的重任。
     崇尚阳刚、尚武并不意味着法西斯纳粹的重演,它只是让一个民族,国家总是保持肌体的活力,充满向上的精神。想起古代斯巴达人有尚武之精神,八岁起的男孩,就要被送去练习刀械,到老了才能回家;近代,虽然处于和平年代很久,但很多国家仍要保持兵役制度,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备战,更多的是为了让国人始终保持阳刚之气,以免文化中的女性气质过分张扬,销毁民族的意志力。听说很多北欧国家的孩子,为了锻炼身体和意志力,在很冷的冬天都要穿短裤上课。
     从物质生活到文化生活,我们已经是阴柔之风太斥,而阳刚气质萎缩。就象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刚健之风总是和奢靡华丽之风处于不断交锋过程中,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山因水而柔韧,水因山而刚劲,二者相得益彰,缺一则不成风景。在这个时代,做人、做事,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我们都要处处留意自己脚下的温柔陷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2:59 , Processed in 0.07404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