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由心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1 13: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由心生傅佩荣的BLOG2012-02-18 )

人的本质就是心。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自我意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特色是敏感易觉,一肯定自我,就同时肯定与自我对立的一切非自我。从自我出发,以意念、语言、符号来取代或消融越来越多的非自我,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受教育未必局限于上学念书,因为学习是人的自然倾向,但是所有的学习中,以个人的定位问题最居关键地位。人生不外乎是一连串抉择的累积,每一次抉择都会牵涉或带动「我在哪里?」与「我要去哪里?」这两个定位问题。于是,生命表现为动态发展、推陈出新的面貌。

「新」未必代表善,它往往只是不同而已。譬如,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在少年时固然使人充满希望,但是中年以后则使人忧心忡忡了。日常生活上的变化与趋势,如电视节目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但是未必带来什么新意。电视看多了,有提早陷于痴呆症的危险。

因此,一切皆以心灵的自觉为前提。有了自觉,则自我意识与宇宙万物之间,才有建立关系之可能。有了自觉,生命才有真正的新境界,就是成为由价值所塑造的新人。所谓价值,是指人的「知情意」三种潜能所引申发展的成果。勤于求知,可以启蒙解惑,所见皆为真实的一面,所言皆有可靠的根据;乐于抒情,可以点化困境,不以个人遭遇为苦,却能品味无穷美感;勇于实践意志的要求,可以促进人我关系的和谐,集义积善,提升道德水平。

心灵在「真善美」的领域中沉潜涵泳,自然可以变化气质、培养风格。这就是「相由心生」的基本原理。

「相」是外表流露出来的气质风度,从小到大不断在改变,只是这种改变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好像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换了一副面貌了。古人所谓「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乏味」,这是对自己的期许,标准可以订得高一些。若是当成通用的原则,那么三日不读书的人满街都是,又该怎么办?

同样的,有些人奋发图强,造成「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效果。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以「三日」为「多日」,代表一段时期。若有一段时期,念兹在兹,用心于追求某种价值,结果必然有些不同。曹交有心向上,请教于孟子。孟子告诉他:「你穿尧穿的衣服,说尧说的话,做尧做的事,久之就成了尧。你穿桀穿的衣服,说桀说的话,做桀做的事,久之就成了桀。」尧是大善,桀是大恶;为善为恶,全在乎自己的抉择。如何抉择,则是心在负责。

儒家主张「身心合一论」,对于「相由心生」的说法是不会反对的。譬如,孟子认为「观于人者,莫良于眸子」,要了解一个人的好坏,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因为人的外在行为可以伪装,可以像乡愿一样博得大家的称赞,但是人的内心好坏却会透过「灵魂之窗」而显露。「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若是心地正直,眼睛就明亮;反之,眼睛就昏黄。我每次读到这段话时,一方面佩服孟子的见解,另一方面又担心他有些武断,就是没有考虑到一个人生病时眼睛昏黄,是否会给人错误的印象呢?

不过,「相由心生」的大原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心」又是什么?心有自主能力,可以决定自己要什么与不要什么。试以人生际遇来说,决定因素有五,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三项有的是注定的,有的是巧合因缘,有的是复杂现象,往往不是自己所能掌握。我们可以完全自主的,只有积阴德与读好书。这两项作为,正好符合「心」的能力。

人若常行善事,不求回报,就是积阴德。心灵就像福田,种善因得善果,即使没有现实世界的福报,也会在行善过程中得到平安喜乐。「有心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不论福祸,行善之乐溢于言表,所过之处如春风化雨,祥和欣悦。

人若常读好书,思想明理通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白一切现象的来龙去脉,心中自有定见与远见,不致受犹疑困惑及后悔懊恼之苦。借着书本,可以「尚友古人」,与古人为友,聆听他们的嘉言懿行,坚定自己的志节,在滚滚红尘中独行而不寂寞。

积德与读书都是「修心」的上上之策。走上这并行的双轨,不但可以向着至善之途前进,而且在消极方面可以避开一切的罪恶与痛苦。人生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的相貌又何尝不是「非向善即向恶」?如果每隔五年仔细端详自己的照片,一定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但是更重要的,却是看到心灵成长或后退的痕迹。

在人际交往频繁的现代社会中,大家都重视外貌,都希望保持美好的容颜,于是化妆品大行其道,健美操也广为流行。如果这时提倡以「积德与读书」来美容,会不会引来一阵讪笑?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世人的讪笑也许正好证明了我们提议的办法是对的。以心为本,则相不受年龄与风霜的侵蚀,超越有形的美丑,契合于完美的「人」之相。
2#
发表于 2012-2-21 22:3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寒梅 于 2012-2-21 14:39 编辑

                         人生的整合
                                     傅佩荣
  结构是静态的,发展是动态的。但是,对一个有机体来说,结构与发展是不能分割的。这种情况在万物之灵的人类身上,更是明显。「人类」是一个抽象名词,具体的个人才是我们思考的对象。

  以个人为例,他的「发展」必须在时间过程中展开,若要统合自我,就必须以现在为焦点,含摄过去与未来。过去早已出现,似乎是个冷冰冰的事实,但是经由回忆,却可以使它重现,并且栩栩如生。回忆是有选择性的,所选择的大都是现在的自我可以珍惜及品味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过去是为现在而有的。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借着意识的指向作用去投射,使它以模糊的型态浮现。在幻想未来的美景时,谁不觉得欣喜?这几年,「生涯规画」的话题受到高度的欢迎,原因正是它带给我们希望与欣喜。
  然而,如果我们眼前遇到了挑战与难关,人生的蓝图顿时失色,又该怎么办?我记得自己在美国念书时,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出现一次茫然之感,对于自己的信心大为动摇,这时,我的策略是:一方面回忆过去,从小时后所克服的挫折开始想起,到达较为具体的成功表现,藉此提醒自己并不是泛泛之辈。另一方面,则是幻想未来,譬如念完学位之后,可以发挥抱负、享受人生等等。换言之,这是把过去与未来统合于现在,使自己的生命能量集中起来,一起对付眼前的考验。至少对我个人而言,这种策略是相当有效的。
  其次,在「结构」方面,一个人也有整合的问题吗?我想到的结构,是指人的「身、心、灵」三者而言。既然是三者,当然需要整合了。许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喜欢强调:「一切都是假的,身体健康最重要。」然而,身体若是缺少心灵的协调,又怎么可能真正健康呢?并且,光是身体健康,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吗?若是以此为目的,人生最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人生自古谁无死」啊!
  为了人生在「结构」上的整合,可以如此思考:首先,身体健康可以由医学测知;心理健康较为抽象,光靠技术未必可以掌握实情;然后,灵是什么?灵是「赋予意义的能力」。身心状态正常的人,不一定活得快乐。如果他无法肯定自己生命的意义,也许活得很无奈,甚至会走上厌世轻生的路。近年以来,自杀风气渐盛,难道自杀者只是身体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我想,灵的问题才是关键,一个人发现人生无意义,才是他放弃斗志的主因。
  健康的人生,应该养成运动的习惯,定期检查身体,以追求长寿,安享天年。但是,长寿是为了什么?若是缺乏安全感,没有值得信任、互相依赖的亲人与朋友,活得越久可能受苦越多。心理健康以稳定及均衡的自我观念为判断标准,需要靠修养来配合。
  灵是赋予意义的能力,可以使人在极度贫困、绝望的处境中,坚持原则。譬如,有些人身心受到摧残,但是仍有明确的信念,绝不放弃斗志,甚至宁死也不肯屈服,这是精神力量的表现。正如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无形无象,但是作用却十分明显,可以让人表现卓越的情操,「虽千万人,吾往矣」。
  因此,健康的人生应该追求身、心、灵的整合。在照顾身体时,不可忘了心理需求,同时更要经常省思:自己的生活有无意义?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反省」的重要;它也告诉我们:活着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活着并且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
  人生的发展,须以「现在」做为辐轴之核心,藉以统合过去与未来。人生的结构,则以身为基础,向上寻求心与灵的整合。两者兼顾,才是完美的组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7:12 , Processed in 0.1181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