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0 22:41:01
|
只看该作者
1,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2,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
玺印的起源或说三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3,古代的玺印的使用
汉以后,纸的运用比较普遍,印章才采取蘸上印色以后,钤盖在纸上的形式,后来又有了印泥.在这以前,文书大都写在竹木简牍上,为避免简牍散失,密封文书内容,就在写好的简牍外,再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并用绳子捆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块软泥,用印在泥上按捺出印文.这种干后硬化的软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封泥".用于按捺软泥的印章,白文显得清晰,钤在纸上则朱文印为佳,因此古印的白文为多.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专门用来烙在马身上作为印记的,也有可能为大件物品发送的封用印记.
4,古玺印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用品.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笔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了下来.
5,古代用印的材料
从战国至明清的官私印材料,以铜为主,其它有金,银,玉,铁,水晶,玛瑙,象牙,犀角,磁,紫砂,黄杨,树根,瓜蒂,果核,瓦印,石章等.传说元代王冕创始以花乳石(矿物学上属叶腊石科,是属青田石一类的印材)治印,由于石质易于受刀便为人们竞相取用,从此印章由文人的自篆自刻代替了以往文人篆印工匠奏刀的形式,形成了"篆刻"这一专门性的艺术.
6,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能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工","司徒"等名称.私玺除方形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动物图案.
7,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权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以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思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8,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
9,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 ,东汉则有铸有凿.
10,将军印
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以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世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遍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将军印的一大特点.
| |
| |
| |
218.5.160.* | 2楼
11,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平刀直下"的"切玉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玉印得以比较好的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12,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13,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为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14,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套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大印腹空,可以合宜的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面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可见.
15,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 凸"字型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朴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16,缪篆印(附鸟虫书)
缪篆印及与它相近的鸟虫书均是汉印中的"美术字",前者屈曲回绕,后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了鱼形鸟头等装饰.这种文字最早多见于古代的兵器上或乐器的钟上,有的还依文字的笔划嵌以金丝,很有独特的风格.鸟虫书印只见于私印,以白文为多.
17,杂形玺
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其式样没有定例,大小从数寸至数分不等,变化极为丰富,除了方圆长宽更有凹凸形印,方,圆,三角合印,二圆三圆联珠,以及三叶分展状等,朱白都有,不胜枚举.杂形玺因其独特的谐趣与官印的庄重,沉着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
18,图案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的四灵(龙,虎,雀,(风),龟)入印的,这类印又称"四灵印".
19,成语印
成语印自战国开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语多达百余种,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万","出入大吉"等,成语字数不等,自一,二字始,多达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为死者殉葬之用.
20,花押印
花押印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辩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 |
| 3楼
21,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22,钮制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便在钮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螭龟,驼,马等印钮来分别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吏使用龟钮,驼钮,蛇钮则是汉魏晋时授与兄弟民族官印常见的钮制.历代钮制形式极为丰富,其中以坛钮,鼻钮,复斗钮为最常见.
23,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代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元明清各代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物.
24,宋元圆朱文印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镌刻的印章已与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缀作用,为书画家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末元初的书画家赵孟頫对篆刻艺术大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圆朱文"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25,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世教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26,今体字印章
在汉字书法中,篆书由于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印章艺术的主体至今不衰.但秦汉以后,随着书体的演变篆书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书体.除了唐宋的隶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晋时代就出现了隶楷入印的先例.清以来的篆刻家亦好尝试以今体(隶,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印章艺术的体现并不限于某一书体的使用,关键在于章法,书法,刀法的高度运用能力.
27,收藏印,斋馆印,闲章
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作为欣赏艺术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文征明就说过,他的书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28,文彭,何震
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而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发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徽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
29,皖派
明代继何震之后,首先有苏宣,程朴,朱简等专学秦汉,风格苍古朴茂.到明末,汪关父子一变何震之法,专攻汉铸印,以工整流利为其特点.至清初,安徽歙县人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努力改变当时的习气,在篆法布局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人称"歙中四子".这一发展时期的诸家由于他们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皖派"(或徽派),开宗立派的邓石如因为是安徽怀宁人,也有称其为"皖派"的.这种注重籍贯忽略艺术风格的划分方法,常常缺乏严密的科学性.故往往同属皖派,风格却截然不同,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皖派"在清代影响广泛,浙江山阴的董洵,王声,江阴的沈凤,甚至浙派创始人丁敬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0,汪关
字尹子,原名东阳.明末人.安徽黄山人,寄居娄东(江苏太仓).篆刻虽属皖派,却与文何风格不同,白文刻意仿汉,能在工稳中再现汉印自然的情趣,成功地运用印文的并笔,破边手段,发展了篆刻技法.善以冲刀治印,刀法稳实,布局谨严.所以他的作品成为印家学习汉印的榜样,后世不少印家是通过汪关的作品来领悟汉印的神韵的,例如乔居常熟的莆田人林皋就受到他很深的影响.
| |
| 4楼
31,浙派
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由丁敬创始,黄易,将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继之而起,由于他们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后人就把他们连同效法他们艺术风格的印家,总称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称"西泠八家".浙派与皖派一样,都崇尚秦汉玺印,刀法上成功地应用生涩坚挺的切刀,来表现秦汉风貌,以其古朴雄健的风格有别于皖派诸家的柔美流畅,所以有"歙(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的评论.浙派艺术支配清代印坛达一个多世纪,影响极为深远.
32,其它各派
在皖浙两派发展壮大的明末清初,还存在着与这两派有渊源关系的其它一些流派.如较知名的有"莆田派"与"云间派"等."莆田派"以明福建莆田人宋珏(比玉)为首,故又称"闽派".这一派的后期名家林皋的作品古雅精丽,酷似汪关,亦有一定影响."云间派"的主持者为王曾麓父子.这些流派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充其量是前辈名家的流风余韵,最后终于从印坛上逐步隐退,消逝.
33,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他是清代最杰出的篆刻家之一.早年曾刻苦研究秦汉金石碑刻,篆,隶,真,草被认为清代第一.他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篆刻,突破了以秦汉玺印为唯一的取法对象的狭隘天地,扩大了篆刻的表现范围.作品苍劲庄严,流利清新,开创了一代印风.极大地影响了稍后的吴熙载,赵之谦,黄牧甫和吴昌硕,从而为万紫千红的晚清印坛奠定了基础.邓石如虽然也列为"皖派",但由于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
34,吴熙载
吴熙载,字让之,书画篆刻都精,篆隶功力很深.为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学生.他的篆刻最初取法汉印,三十岁左右看到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于是书法,篆刻均师法邓石如,从而把"邓派"艺术推向了高峰.由于邓石如作品传世甚少,所以名为师法邓派者实际大多以吴氏为宗.他的作品对黄牧甫,吴昌硕有很大的影响,吴昌硕曾说过,"学完白(邓石如)不若取经于让翁(吴熙载)".其推崇可想.
吴熙载的篆书飘逸劲健,表现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笔,笔意圆转流动,气势酣畅淋漓.每字结构的转折连接处和线条的延续处,都充分表现了书法的用笔.边款多作单刀草书,象他的书法墨迹一样娟美,都可说是别开生面.师承邓派的名家还有吴咨,徐三庚等人,虽各有成就,但均不能与吴熙载相比.邓,吴的成就,不仅因他们的作品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一味摹仿前人作品,对篆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35,赵之谦
赵之谦,字撝叔,别号很多.他是邓石如之后,独具创新精神的大艺术家.书画篆刻都具有很高的成就.篆刻融合皖浙两派,在秦汉玺印的基础上,吸取了秦权量,诏版,古钱币,镜铭及碑版等篆字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资的领域,别创新格.
赵之谦篆刻在章法上提倡有笔有墨,所以虚实对比感十分强烈,朱文生动活泼,白文稳健雄浑,偶以单刀刻印,成为篆刻艺术写意派的先驱.他用北魏书体来刻款识,或单刀入石作阴文款识,或效法"始平公"作阳文款识,在方寸之间,重现北魏书的雄伟奇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赵之谦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家丁敬和邓石如,也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吴熙载,篆刻艺术通过赵之谦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36,黄士陵
黄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父母过世后曾在南昌以照相为业,后长期客居广州,因此艺术上可称他的一派为"粤派".篆刻初从浙派入手,逐渐进入对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的研究.后来到北京友人处看到大量的金石资料,使他大开眼界,于是在学习秦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法钱币,秦权,汉镜,碑碣,陶瓦,特别着意于商周铜器,两汉金文,终于在皖浙两派之外,自成一家.
黄士陵的篆刻运刀爽利,不加修饰.白文取法汉铸印中光整一路的作品,在学习赵之谦的基础上以薄刃冲刀来体现汉印的方劲挺拔;朱文亦是锋棱毕现.章法讲究疏密穿插,线条锋锐挺劲,光洁妍美,看似呆板,实不呆板.在貌似无意中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边款以冲刀刻魏书,亦独具面目.
37,吴昌硕
| |
| 吴昌硕,原名俊卿,别号很多,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大艺术家,与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并称晚清四大家.诗书画印造诣极高.他的篆刻先从浙派的陈鸿寿入手,继学徐三庚,赵之谦,最后通过学习吴熙载和钱松的刀法,加上对秦汉玺印和封泥瓦陶文字的研究,终于在转益多师中得到统一,形成老辣挺劲,雄浑苍古的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书法早年涉猎甚广,中年以后专攻石鼓文,结合三代吉金文字的结体用笔,朴茂雄键,自生新意,发展了篆法,从而为他的篆刻突出陈规,自立门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使用的钝刀切石的刻法,更使他的篆刻显示出古朴,苍劲,浑厚的天趣.他的篆刻可以喻之为绘画上的写意派,在晚清的诸家之后,异军突起,成为近代最有影响的篆刻大师.
38,赵时棡
赵时棡,号叔儒,近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工四体书,精于书画碑刻的鉴别,擅画骏马.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犹有独到功力.在篆刻艺术中,实际上存在有仿汉凿印和铸印两种流派,赵时棡正是近代继承汉铸印端重谨严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39,赵石
赵石,号古泥.为吴昌硕最杰出的学生之一,书法功力极深,从事篆刻艺术四十多年,作品很多.赵古泥的篆刻对于章法有特别的研究,一印在手,往往反复起稿.直到舒适妥帖才落墨上石.他的作品或气度雍容,或雄浑奔放,能够师法昌硕而别出新裁,自成面目.
40,陈衡恪
陈衡恪,字师曾,又号朽道人.早年留学日本,为鲁迅先生好友之一.善诗文书法.绘画篆刻得吴昌硕指授,故别署染仓室.与齐白石的交谊很深.他的书法喜用狼毫作篆隶.因此他的篆刻刚健婀娜,在古朴中时露秀逸之气.他又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篆刻在国内外得到很高的评价,可惜他中年逝世,成就还未充分发挥,吴昌硕曾题"朽者不朽"作为悼念.
41,王褆
王褆,号福厂.工篆隶书,精于书画古器物的鉴别,篆刻由秦汉入手,继而精研浙派各家,后兼及吴熙载,赵之谦,取法很广,所作工稳谨严,布局妥帖入微,刀法精熟.他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艺术的最早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
42,齐白石
齐白石,原名璜.出身贫苦.曾学木匠,后以画像为业.由于他刻苦学习,诗书画印都成就卓著,治印初师浙派,后学习晚清诸家,受吴昌硕的影响最大.他受汉代单刀直入的将军印的启发,进一步发展了赵之谦"丁文蔚"治印的单刀直切之法.他认为,治印要力忌"摹,作,削",所以他的作品不加修饰,别具天趣.他的"写意派"篆刻艺术在吴昌硕外又另开一派,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43,邓散木
邓散木,号粪翁.晚年因病截肢,又号"一足",工四体书,曾遍临汉碑,其功可见.他把寓所称为"三长两短斋",三长即诗书篆刻,篆刻最为著名.书法篆刻承赵古泥和肖退闇,治印上承秦汉,对齐鲁封泥和汉魏六朝砖甓文字得益很多,并融合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赵古泥诸家,终于独树一帜.他认为学印必须先学书,书法水平的高低,决定篆刻创作的成败,对印章的章法,有独特的建树,对篆刻理论研究,和书法普及工作都有很大贡献.有《篆刻学》等著作行世.
44,钱瘦铁
钱瘦铁,号厓字叔厓.书画篆刻成就很高,篆刻尤为特出.治印从汉印入手,初师郑文焯,俞语霜,后得吴昌硕指点,二十年代曾应日本艺界之邀赴日从事艺术交流.他的篆刻最显著的特点是章法自然,很讲究气势,如信手写来,奏刀大胆泼辣擅用并笔手法,中外印坛极为推崇他的作品.由于他能得吴昌硕篆刻艺术的精髓而自具风貌,因此与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并称"海上三铁".
45,来楚生
原名来稷勋,晚号安处先生.书画篆刻俱精,篆隶草书冠绝一时.篆刻取法吴熙载,吴昌硕,齐白石三家直追秦汉.他认为印家的成功是七分篆(章法)三分刻,所以他的章法拙中寓巧,匠心独具,刀法强调"稳,准,狠"三字,在冲刀,切刀外兼用各种辅助手段,作品老辣稳健,以汉画象砖入印,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亦天趣横生,近代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为吴昌硕之后有数的艺坛大家之一.
46,罗福颐
罗福颐,字子期,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自幼继承家学,学识渊博.十七岁摹古印成谱,考古学家王国维见之赞其能传达古印精神的微妙之处而毫无遗憾.治印师法汉铸印谨严一路,深得汉人神味,仿古朱文小玺也极精采.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兼任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中国古文字学理事等职,对西夏文字,西夏历史古玺印和玺印文字等有精深研究,著作多达二百余种.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