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新著推介002号:刘铁芳主编《中国基础教育评论(第1辑)》上架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1 17:3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铁芳主编《中国基础教育评论(第1辑)》上架了


卓越网地址:

http://www.amazon.cn/%E4%B8%AD%E5%9B%BD%E5%9F%BA%E7%A1%80%E6%95%99%E8%82%B2%E8%AF%84%E8%AE%BA/dp/product-description/B005UAR9AE/ref=dp_proddesc_0?ie=UTF8&s=books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基础教育评论(第1辑)》集刊主要刊发人文社科领域研究者关于当下基础教育问题的思想性随笔、可读性较强的论文、以及其他教育人文笔谈作品,侧重思想性。致力于对诸种教育问题的踏实、细腻的言说与评论,以及真实教育生话的立体的记录,为思考教育问题和表达教育思想提供一种富于人文情怀、弘扬理性精神共论丛。

编辑推荐 《中国基础教育评论(第1辑)》是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作者简介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读书》、《书屋》、《天涯》、《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守望教育》、《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等。作品入选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


目录 【古典诗教的意味】
让诗歌伴随一生——《诗歌读本》总序/钱理群
古典诗教的贵族精神/刘绪义孙丽娟
教育与身体共在——孔子诗教导论/陈文芳
保卫教育的古典气质/余小茅

【公民教育】
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王小庆
班级生活的反思与重建/李伟言

【教育现场】
都市田园课程:通向儿童的回家之路——学校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李庆明
亲近鲁迅,温暖生命——“鲁迅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刘发建

【教育讲演】
老中学的传统/傅国涌
生命教育哲学视野中的儿童教育/刘良华

【教育叙事】
小学才是最重要的/许锡良
迟开的花儿/谢英娜

【民间语文】
一个蛋头,又一个蛋头/刘云杉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33:52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7:40: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学界兄长们

刘尔笑





大概三年前,我跟先生开玩笑说,在学界我有三个哥哥:大哥刘小枫,二哥刘亮程,三哥刘铁芳。现在想来,其实不严谨,刘亮程属于文学界,而非学术界人氏。也许换上刘晓东老师会更合适一些。不分那么细了,中国学界吃条条框框的亏太多了,都说说吧。

刘小枫,相信很多人已经把他视为大师了。刘小枫的文笔很好,好到别人学不来。没办法,老天赏了饭碗,自己又够勤苦,自然万人仰视。先生说他很“狡猾”,我只觉他圆润得智慧,文字大气而隽永,让人感觉辽阔又温婉。也因此,许许多多的人能够欢喜地透过他的文章,接纳了他的思想。他的学养深厚,思维独到,文字又好,让那么多初读的人无法自拔地被醍醐,从而一生愿伴其左右。可惜,我这位大哥虽然高大,但不够文气,让很多女孩子失望了。也许上了年纪会不一样。对那一天,我满怀期待。

刘亮程,我没法子去形容他。他的文字只能静静地读,读了让人更宁静,静到融入天地间。我不会想要住到他的“黄沙梁”,因为在我有自己的“黄沙梁”。其实,钟爱刘亮程的文字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黄沙梁”。仔细地去观察一条狗,耐心地去研究一株树,或者,跟一头驴通灵...... 我的二哥,他会让人想要回归,归于乡土,归于寂寂而又活力无限的永恒天地......
    刘铁芳,一个深情的教育人。我一直觉得刘小枫是理性诗性浑然交融,刘铁芳是诗性之上的理性;刘亮程性灵,刘铁芳性情。教育,本是一个理想的事业,需要怀抱理想的人去做。无论怎样努力,总也不会达到那个所在。但有北极星的指引,我们毕竟不会迷失方向。刘铁芳有苏格拉底的愿望,但未必有苏格拉底的狠心,能够催压着人一点点地看清自己,看清人事。所以,在苦苦思索追问之后,他所愿就是烛照人前行。烛光,微弱而温情,透着他的审慎而淡淡的悲悯和力量,展现着他温暖人心的教育情怀。我的三哥,我跟他是有几分相似的。所以我有时很矛盾,不知是选择一个同类比肩,还是找一个更理性的人去追随。

刘晓东,一个豪爽的友人。许是因没有太多的现实相关,所以交往得轻松洒脱。也更或许同为一方水土养育的高祖后裔,才在性格上亲如一家?刘晓东老师,其实跟刘小枫有几分相似,在外形上。说话一句是一句,实实在在的,但也鼓励人。还记得在书店短暂而又开心的漫谈,邀约他一起吃饭,他说“我得赶紧回家了,我老婆还在家等我呢。” 说说文笔吧,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被黄土高原的风吹过了一样,少有清新,看看赵本夫的书就知道了。难道是因为少了水,而处处实实在在贫瘠的黄土地的缘故?刘铁芳是把自己的诗人气质融入文章中了,刘晓东同样具有诗人气质,在自己的专著中引用了荷尔德林的诗,很难得了。

带点认真,带点调侃,写下上面的话。很愿意写点长一些的文字,无奈日光琐屑。等夜深的此刻安静下来,女儿睡梦里的一声轻唤或急喊足以把整个思绪打乱。罢了。


20101029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6:06:18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7:3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4:52:49 | 只看该作者
    
刘铁芳,男,1969年生,湖南桃江人,1986年中师毕业,1990年入湖南师范大学,于1994、1999、2003年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在《读书》、《书屋》、《天涯》、《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高等教育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思想性随笔100多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大出版社)、《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大出版社)等,主编《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湖南师大出版社)、《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出版社)、《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大出版社)等,主持学术集刊《教育人文辑刊》(华东师大出版社)。
  刘铁芳教授长期从事道德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研究领域宽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追求精神,有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领域内的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十分敏感,在广泛涉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其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对教育与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力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大力倡导教育与教育研究本身的人文关怀,从教育与生活基本关系入手,深入触及教育与人、世界、生活价值与意义、历史、文化、传统、语言、道德、人性的关系以及教育中的公正问题。近年来,又在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刻把脉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如何应对时代的虚无主题,力求重温古典教育传统。同时,把教育人文思考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社会,深入探求乡村教育的内在人文机理,并把对乡村教育的认识置于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之中。
  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方法上的优势,使其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尤其在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之深层关涉的问题研究已自成一家,成为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位以思想性见长的青年教育学人,其颇具特色的问题视角和话语方式,在国内教育学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4:55:44 | 只看该作者
教书育人:像呼吸一样自然
  
  ——在湖南师范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刘铁芳
  
  (2011年7月1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上午好!
  
  今天,在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学校党委授予我“三育人”优秀个人的荣誉,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作为教师,我深知教书育人乃是为师的天职。这些年来,我主要以如下方式来实践个人教书育人的理想:
  
  1、立足课堂,启迪学生。我喜爱课堂,但我对课堂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尽管已经是近20年教龄的教师了,这种敬畏之感始终难以释怀,甚至越发强烈。我常跟学生说,读大学乃是灵魂的修炼,而不是简单的记诵。我期待自己的课堂不是照本宣科,而能更多地激励学生的心灵。我的教学主要是经典解释入手,融入自己的理解,同时尽量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力求深入浅出,唤起学生心灵的高度。
  
  2、沙龙论坛,指导学生。我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大概从2005年开始,逐渐采用每周一个单位时间讨论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基本上不间断。即使要外出,一般也要留出这个时间。这两年来,我们采用的是经典细读和话题研讨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帮助很大。常有不是我指导的、甚至别的专业的学生过来一起参与。这几年来,我指导的学生论文大多有相似的特点,即以经典阅读为支撑和较强的人文思考意识,这种特点正是每周的沙龙熏染出来的。
  
  3、讲座讲演,传播理念。这几年来,由于个人在教育研究上的成绩逐步得到认可,校内外各种讲座邀请频频而来。校内的邀请我是来者不拒,校外的邀请量力而行。近年来,我在教育科学学院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讲座,我的讲座几乎每次都是满堂。另外应校党委、学工处、校工会、校团委、图书馆、干训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邀请讲座近10次。走在校园里,经常碰到不认识的学生跟我打招呼,“这不是讲课的刘老师么”,我内心里总是暗暗得意。
  
  4、课外交往,有问必答。自从我和曹中平教授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后,几乎每年都有同学找我请教有关论文与报告写作事宜。由于我在乡村教育研究上有些成绩,学校的支教团体曾多次跟我交流。还经常有学生利用短信、电子邮件跟我交流,我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5、网络空间,无限交往。网络是当下扩展交流的重要平台。自从我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在一线教师中反响不错后,我开始建立个人博客,在与广大教师交流的同时,也成了联接我和校内学生的纽带。我把好的文章跟学生分享,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传达出来,乐此不疲。不少网友也纷纷跟帖,我的网络空间也一直保持着活跃。
  
  我相信大学教育不仅在课堂,同样在整个大学校园生活之中,在大学向社会辐射的广阔空间之中。“三育人”奖的意义正在于凸显大学教育的无所不在。正是从课内、课间到课外,从现实到网络,我跟学生、一线教师建立起来的丰富的联系,让我赢得了很多学生、教师的尊敬,大家把喜欢我的学生和老师俗称“铁丝”,也让我在内心之中平添一份责任。对学生,对教育,对每个与我有着丝丝缕缕精神联系的诸多一线教师们,正是他们的存在构成我精神生活之中的他者,让我不断地保持活跃的心灵生活。我高兴,我拥有不少铁丝。
  
  当然,我深知成熟的求知问学乃是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的事业,我也绝不至于迷失在粉丝的仰望之中,我只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职业。我常跟学生这样说,站在大街上,我只是一个完全不起眼的过客。唯有在讲台上,在与学生交流之中,我才找到属于我的空间。如果我是鱼,讲台和学生就是给予鱼以鲜活生命的池塘。正因为如此,我并不认为当老师仅仅是一种奉献,在我看来,当我们找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找到了通往学生心灵窗口的路径,当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就成了对教师自身生命的成全。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教师,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学生的感激,恰恰是我们对学生的感谢,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命价值得到延伸,让我们作为教师的生命不断得到丰盈与扩展。
  
  今日之大学所遭受的种种社会冲击是巨大的,大学越来越容不下平静的书桌,大学越来越不大。怎样重新激活大学理想,彰显大学精神,这实际上已经构成对大学教师的严峻挑战。正如怀特海所言,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乃是以热情和想象力来点燃学生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我知道自己所能做的十分有限,但我也十分期待,努力用我生命的热情和想象力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世界,来实践自己心中的大学理想。
  
  年过四十,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明白了很多,一个人,一辈子,应该有所坚持,应该有所放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非常幸运,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我无比喜欢的职业。心中执守着这份教育情怀,我不仅无怨无悔,而且内心踏实。教书育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4:5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4:57:45 | 只看该作者
  在湖南师大2010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的致辞
  
  (2010年6月25日)
  
  导师代表刘铁芳


  
  各位2010届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在日历上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我们,却是一个珍贵的日子。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迎来了各位2010届学生的毕业盛典。我谨代表学校1600多位教师向各位圆满地完成大学学业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也对大家在读期间对老师们教学工作的密切配合、教学研究的大力促进,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在即,我想再说几点祝福和期待。
  
  期待之一,学问兴趣勿遗忘。1933年胡适先生在“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特别写到,大学毕业后堕落的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他开出的一个紧要的方子就是“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保持学问的兴趣。不断地求知问学,会让大家长久地保持活跃的心灵。活跃的心灵生活,不仅让我们保持对当下习俗生活的平庸必要的距离,也是我们创造性职业人生最重要的基础。
  
  期待之二,发展道路放眼量。前天,在座的、一位刚刚考上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打电话征询我的意见,想申请先到一个边远地区支教一年,再来读研,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专业学习。我当即表示认同,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更理性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大学的学习已经划上一个句号,但人生的大学才刚刚开始。大学不过是我们成长中的驿站,今后的路更漫长,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的开阔视野和审慎思量,需要我们必要的天下襟怀与社会担当。
  
  期待之三,身体心灵求安康。常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期待各位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身心的健康。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为自己,健康生活一辈子。
  
  期待之四,母校情怀记心上。大家今日各奔西东,但我们一生都拥有同一个身份,我们都是师大人。在大家的人生旅途上,永远有母校殷切注视的目光。今日各位离开校园,走向各自的人生旅途,请把你们的成功告诉母校,让我们一道来分享大家的喜讯。人生之路难免失败挫折,所以,也请大家今后把你们遭遇的苦痛及时告诉母校,让我们一起来分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永远的麓山流水的学生。作别麓山,请各位带走我们曾经拥有的求知的渴望,带走大学生活中一份难得的单纯和执着,带走心中的大学故事,带走仁爱精勤的生命理想,让师大的精神随着大家走向四方,也让麓山下这片曾经哺育我们的母亲般的热土,永远地成为我们精神依恋之故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0:33 , Processed in 0.1719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