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年不识通识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7 19:4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年不识通识教育
《教育》旬刊记者 宋亮
  “通识教育”对3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很多人并不知道,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大学里从研究到实践乃至热门,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认为,中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中国的大学的通识教育一直被称作文化素质教育,这是学生们不知道通识教育的原因。
  据山东经济学院副教授苗文利考证,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开始探索到现在,大约20多年了。
  专业化教育的缺憾
  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开始认知、思考和探索大学的通识教育。
  中国的大学在新中国急于工业化和民族复兴的形势下,为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以俄为师”,大学都是专业学院,强调实用化、追求专业化。上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学者们认识到,“通过专业教育,大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陈卫平、刘梅龄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第2期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是国内最早的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学者统计,从1987年到1994年,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总共有14篇。
  到了1995年,通识教育的实践开始了。该年,原国家教委在52所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并于1995年9月在武汉召开了“试点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大推动了全国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1995年因此成为重要的分水岭。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995~2001年期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通识教育的论文达到了327篇,主要是介绍国外通识教育研究与实施情况。
  经过数年发展,通识教育在许多高校取得成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与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基本相当,改变了专业主义教育模式。
  这个时期,通识教育还局限在部分综合性重点高校,在普通高校并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实施。
  高校全面推进通识教育
  2002年开始,通识教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这一年,关于通识教育的研讨会频频举行。2002年4月在教育部支持下于武汉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暨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风格学术研讨会”,是海峡两岸首次在内地举行的大规模、高层次通识教育研讨会,来自台湾、香港和内地的180多位专家和校长参会。
  2004年11月,《开放时代》以“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为主题举行了“首届开放时代论坛”,越来越多的通识教育研究项目被列入各级别的研究计划。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践研究”,2006年项目结束时发表论文10多篇,未发表的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达30多篇。
  2002年至今,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文章超过770篇,许多文章试图超越对美国及港台通识教育的借鉴性研究:学者们结合内地实际情况展开了更深入的探究与反思,从文化背景、管理体制、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式等具体因素展开探讨。
  越来越多的大学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开展教育实践。
  促成高等教育观念转变
  通识教育在我国逐步推进的过程,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彻底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步从“制器”转变到了“育人”,通识教育理念正在转化成为多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实践。
  “相当多地方的通识教育一开始很有声势,但是最后无疾而终。如果大学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整个社会将会不可收拾。”谈到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这样表示。
  国内各大知名高校纷纷实施本科教育改革,大刀阔斧地发展“通识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改变了这些大学的教育观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这个理念贯穿大学教育全部课程,而不应是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识教育既体现在专业教育,也体现在非专业教育中。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只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
  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基本是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国内高校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和教育模式。
  为推进适应当代中国教育特点的通识教育,名校再一次走在了前面。中山大学成立了博雅学院,把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文科重点大学也开始探索通识教育的不同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46:18 | 只看该作者
通识教育下的90后样本
——记哈佛女孩吴潇潇
唐子惠
  吴潇潇是一个18岁念哈佛的90后女孩。笔者近期通过MSN采访了她,听她讲述了在美国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走进哈佛校门的90后榜样养成记。

吴潇潇
  2003年,吴潇潇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踏入了她十分陌生的美国校园。美国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采用通识教育的制度,她在学校里学习美术欣赏、音乐欣赏、文学欣赏等辅助课。这些课程既轻松又有趣,吴潇潇说在美国的辅助课学习锻炼了她个人的英语水平,培养了她广泛的兴趣爱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欣赏品位,让她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以有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放松时间。
  在美国的学校,学校的教员比较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她在学习上的灵活性。刚开始,吴潇潇还不太适应,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让她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不易拐弯。而在数学课上的一些智力测验和脑筋急转弯开拓了她的思路,渐渐的学会了发散思维。
  她成了街舞达人
  美国的学校里很重视集体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吴潇潇在学校的课余时间积极的参加了学校的社团活动。热爱跳舞的她在妈妈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舞蹈社团。在这个社团里,她成了街舞达人,并且更好的融入到美国的同龄学生中,同时也更加了解和理解美国当地的文化。
  考上哈佛大学之后,吴潇潇和她的同学在学校里举办了一个演艺社团,经常在学校里举行表演。今年中国的玉树大地震,吴潇潇和她演义社团的同学一起在美国的校园里举办了表演义捐活动,倡导大家为中国玉树捐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并把募捐到的钱送到中国大使馆。
  微积分小助教
  针对她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的马虎特点,吴潇潇的爸爸、妈妈要求她从小学习就要认真、细心,心静。他们经常找一些练习题让她做,这些大都是容易马虎出错的题目,或者是运算比较复杂的题目。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吴潇潇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小小年纪的吴潇潇还在美国做起了微积分的兼职老师。
  2009年的夏天,在纽约市数学队总教练的推荐下,吴潇潇成为了纽约市立大学麦卡莱荣誉学院暑期班里的助理老师,把她对数学的那份热忱传递给更多的人。刚开始教初级微积分的吴潇潇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所以每天回家后起码要准备两三个小时的课。每天上课的一个半小时里,她的神经一直在紧绷着,时时刻刻地观察着学生们的表情和他们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讲得太快或讲得不清楚。令她欣慰的是这些年龄和她一样大的学生在课后对她的教学翘起了大拇指。
  图书馆里再充电
  在课余时间,她会去图书馆看一些世界名着,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她变的越来越博识。在她上哈佛大学以前,她没有特意的去开发自己的特长,也没有给自己定向,但她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却比在国内的时候有所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通识教育下,在考上哈佛大学之后,吴潇潇说:“我实际上是属于各方面、各学科平均发展的学生。在美国的校园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做事做人的思维能力,一种触类旁通的综合能力,一种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实践能力,一种得到他人支持与认可的交流能力,一种和他人一起实现奋斗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后,吴潇潇说了一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过的话:
  No matter where you're born or how much your parents have, no matter what you look like or what you believe in, you can still rise to become whatever you want, still go on to achieve great things, still pursue the happiness you hope for.
  不管你在哪里出生,不管你的父母有多少钱,不管你长得怎么样,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你都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都能去做伟大的事情,能追求你憧憬的幸福。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通识教育能否“趟”出中国模式
——访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教育》旬刊记者 钟义见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其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据了解,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从1828年,被称为第一次“通识教育”运动《耶鲁报告》中提出的“文雅教育”到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直至哈佛大学校长罗尔推行的“主修制度”的今天,美国大学仍在检讨中不断完善其通识教育。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中山大学新创博雅学院,通过通识教育打造“无专业”精英宣言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推崇、质疑还有争议的声音如潮水般纷涌至来。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校长向甘阳教授颁发聘书
  风口浪尖儿上的勇者
  据广州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19日开学以来,作为新生事物的博雅学院在中国南方宁静的校园中迅速成为一个炙热的焦点,余温难消。对于这个在招生简章中明言“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的学院,对于“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的宣言,外界在赞赏和支持群起的同时,质疑和讨论也同样喧嚣。同时也把中山大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儿。
  今年9月1日起才正式受薪于中山大学的著名学者甘阳走马上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我敢说中大珠海模式将是全国高校最好的模式”,这是甘阳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所说的“豪言壮语”。
  因此,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首届35名新生也得到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亲自担任班主任的甘阳在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坦言,博雅学院的学生没有特权。他表示,最早搬到南校区的前两天,有的学生只能洗凉水澡,这让甘阳心疼不已。男班长张佐在学院开学典礼前后,就为这个班级忙乎起来。典礼结束后的午后,他独自一人在学院临时办公楼里等待园艺部门工作人员取回盆景。这位自谦并无特长的上海男孩,在与广州某媒体记者聊天时,着重强调自己对学院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让我们在博雅学院学有所成”。
  来自天津的小姑娘由佳妮,本已被自己心仪的第一志愿“应用心理学”录取,但博雅学院无疑对其有更大的吸引力,她在报名表上写道:“一直对人类自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了应用心理学这一专业。我觉得要想在此行业有所作为,必须要做到博闻强识,眼界开阔,见解独到。而博雅学院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人文氛围,注重文化底蕴,中西合璧,让学生可以看得更广,真正立足于世界的舞台上探索求知。”这段话与其十几岁的年龄有些不符,但确实出于其手。
  博雅学院开课一周有余,学生们初步见识授课老师的博学,感受自己知识的欠缺。不少学生坦言,高强度的学业要求还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外界对博雅学院的空前关注,让曾经在海外高校任教多年的甘阳也不太适应。“做学问还是要静下心来,我来中大是搞通识教育的,博雅学院只是一个环节。”
  相比媒体对博雅的关注“过热”,甘阳对于同时在中大珠海校区推行的通识教育改革试验未能得到足够关注而深感不安。“当初想的是,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推行的速度不可能快,只能通过微调逐步来,这样无法积累集中的经验,而开办一个相对独立的学院,给通识教育的模式提供一个理想化的试验环境,有助于我们的摸索,才筹办博雅学院。”言下之意,甘阳没料到博雅成为其操控大盘中的主角。
  2008年12月亲自把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的甘阳“挖”过来的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说,在该校多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历史记录上,甘阳是第一个以改革本科教育为主要目的“请”来的。陈春声透露,其实早在2004年,中山大学就在想这个问题。从2005年起,学校的主管领导就连续几年特派多位优秀的文科教师前往美国的博雅学院学习任教,一年后再回国。在这批教师里,有3位承担本次博雅学院的入学面试考官,分别是历史学教授程美宝、考古与艺术史副教授徐坚和中国文学副教授朱崇科。他更透露,其实在中山大学大学城的东校区,“在相关基金会的支持下,一直开办有‘博雅班’,深受学生欢迎,只是没有对外宣传。”
  对于“博雅”背后的深意,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明确坦言,成立博雅学院,只是中山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举措中的一项尝试,而他本人更加关注的还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能让全校学生受益。
  就在博雅学院开学成功牵动外界关注的同一天,一项更具纵深感的教育改革正悄然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铺开——从9月21日开始,在珠海校区就读的3700多名新生和1300多名二年级学生,按照新的通识教育方案选修“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
  曾经被边缘化的通识教育
  今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全国通识教育会议上,甘阳曾提出,通识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难以持续。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识教育课程常常游离于学校主体课程之外,因此会被边缘化而难以保证课程质量。中大这次对症下药,特别注重通识课程与学校主干课程的有机联系,在课程组织上采用了国外大学常用的“双重编码课程”,把若干院系最核心的主干基础课同时作为通识课程。
  博雅学院第一天开讲的课程是历史系的“中国古代史(先秦两汉)”和“中国艺术史”、亚太研究院的“世界宗教与民族冲突”、生命科学学院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学院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中文系的“中国诗词”和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导论”等。其中,王金发教授和黄天骥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3天后,另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李萍开讲“伦理学问题讨论”。
  70多岁德高望重的黄天骥首次担任通识课教师,面对非中文系大一新生开讲诗词。“想到他们不是中文专业,讲课时会注意技巧,多用例子来解释,而且和中学语文知识衔接,把不同学科打通上课,通识课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临场处理和选择。”
  开学以来,主抓通识教育改革的副校长陈春声很忙,最近几天他忙着掏钱请文学院、岭南学院和外语学院的知名教授们吃饭。“没有合适的老师,是我最大的困难。能把本专业的课程讲到外专业的学生也爱听,很不容易。现在我是先挑老师再挑课,先看老师行不行,再决定开哪一门核心课。”
  作为中山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主任,校长黄达人已经给了甘阳30个教师编制,职责上希望实现“三位一体”——既能担任通识课教授,又能给博雅学院上课,最好还能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院的研究。陈春声坦言,这些老师最主要的工作量,还是用在通识教育。
  陈春声认为,全国高校中推行通识教育的,中山大学并非第一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都有好的探索,但我们的方案还是比较与众不同的。与国内其他院校展开的通识教育相比,中大这次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最大特点是强调通识教育的可持续性,要与现阶段中国大学的教育教学体制平稳衔接。
  比如,历史系新开设的“中国古代史(先秦两汉)课程”,就既是历史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可选修的通识核心课程。“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通识课程不是随便听听的浅显课程,而是有专业基础课要求的优质通识课程。”甘阳说。
  类似的“双重编码课程”还有由哲学系开设的“中国古代哲学(先秦)”以及由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等。甘阳认为,这些都是文史哲等各系常年开设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把其同时作为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既使通识教育课程有质量的保证,而且具有可持续性。
  打造中国通识教育“模板”
  “我可以放言,珠海校区的这个方案将是全中国最好的一个。”甘阳显得非常自信。
  按照他们计划,从2010年9月起,经过系统设计的新通识教育课程也将在其他校区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中开设。而甘阳的期望是,经过3—5年的磨合,逐步取消中山大学现有的公共课制度,完全建立全新的通识教育制度。这位从2003年“北大改革”风波中崛起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标志人物,这一次是否终于在南方的高校中找到了他实践理论的落脚点?
  2003年,关于“北大改革”的辩论喧嚣一时。当时张维迎等学者在北大推出改革方案,试图推行企业化管理,倡导英文教学而非母语教学等等。甘阳发表《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评北大改革》一文,率先发起对北大改革方案的批评,随后接连发表《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等文,促使北大最后对改革方案被迫做了调整。
  其后,甘阳开始在国内大力倡导通识教育,认为这才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真正精华所在。
  2005年甘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大型会议,来自中国几十所大学的百多位学者教授参与,并就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要盲目模仿美国大学的外在形式,而是要学习美国大学对学生从严要求的实质,特别要抓住经典阅读与小班讨论这两个基本点。提倡学生小班讨论和助教制度,改变以前只是老师满堂灌的状况,并且让研究生通过担任助教获得多方面锻炼。
  “我承认,理想化推行有很大难度,但是我们在作充分的尝试,你不能永远都呆在岸上学泳姿,游泳肯定要下水,即使会呛水。中大为了做这件事,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而且我们研究的探索都是有可持续发展可能的,防止过去很多尝试那样虚化和逐渐被边缘化。”
  “关键的关键还是课程,我们是否能准备足够的大类平台课程?这些课程还要能接上几年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像浙江大学那样完全不分专业招生,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问题,但也有隐忧,课程结构是否准备好了?有没有稳健的公共平台课体系?有没有足够的通识课师资?教育改革还是要相对保守地推行。”
  “再过5年左右吧,会有其他高校跟上的,如果是在江浙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可能两三年后就会有高校跟上。未来几年,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甘阳认为。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47:35 | 只看该作者
通识教育通向何方
《教育》旬刊记者 钟义见
  9月10日,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时过3天,暨南大学也公开宣布:从今日起,他们也在珠海校区设立了“四海书院”,为新入学的外招生提供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通识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也向外界纷纷传出了通识教育的声音,可谓来势凶猛。因此,随着通识教育的渗透与蔓延,通识教育又能通向何方?为此,《教育》旬刊记者专门致电采访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刘东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晓京。
  原是中国传统文化
  清华大学教授刘东认为,不断有人在鼓吹西方教育的“通识”或“博雅”,似乎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分科,天生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乎只有通才和全才教育,才是西方如此成功和一直成功的真正秘诀。近来国内媒体上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尽管我国各大名校陆续成立了国学院,但面对体制上的难题,在究竟如何施展教学方面,它们竟全都束手无策,因为在教育部的分科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国学”二字的学科代码。
  相对于文、史、哲这样的学术分科而言,国学的覆盖面似乎是太普泛了,人们怀疑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样样都懂的专家”。他认为,中华文明的教育本质就是通识教育,而西方文明则是专才教育。从中西方文明碰撞之初就可以看到一个对比。中国与西方相对来说,中国偏向于通识、通才、通人,且古时的学者都以此为荣。从孔夫子到顾炎武,通识教育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人才概念。
  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在“国学”名称下的种种说法。按照我们的理解,“国学”是西学背景下对民族学术文化的总称;西学在经历现代化之后出现了严重分化,中国文化又在不断地西化中被外来范畴所割裂。作为对中国教育体系过于西化的反弹,“国学”恰恰代表着中国通识教育本身。尽管这种意义上的“国学”与眼下太过西化的教育体制格格不入,我们还是必须澄清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当中华文明还像是个正常文明的时候,通识教育原本正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晓京认为,通识教育从提出至今已将近两个世纪,其内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人们对通识教育作如何的界定,有一点是明确的,即通识教育源于欧洲自由教育的文化传统,是指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授以学生所必需的、共同的一些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通识教育的要义在于‘通达’与‘见识’,即强调学生在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会‘通天下之不通’,‘博闻旧事,多识其物’以‘择其善者而从之’”。
  张晓京表示,继美国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通识教育都是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并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实践模式。他认为,“不论通识教育在实践中出现了多少种课程模式,从本质上看,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法,一种制度安排,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的载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过通识课程的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
  名师授课、师生的充分研讨和元典阅读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特点,这三者的结合保证了通识课的深度和质量。在国外,通识教育体系中一般都采取名师带领同学进行经典研读的上课方式,并强调学习的自由风气,为保证师生的交流,课堂上老师大多会留1/3以上的时间给学生提问,大力倡导学生培养思考、研究、讨论、公开演讲、说服他人等能力。
  根植传统文化才有活力
  对于中国通识教育发展之路该如何去走?张晓京对此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因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通识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作为对西方高等教育的“横向移植”,通识教育在长期以来专业教育模式主导的中国大学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因此,这就需要探索一种适合我们“本土化”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才有深度和活力。
  张晓京指出,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个学校的教学传统与未来的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教学实践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好的课程,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坚持并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完善。
  他还指出,在通识教育本土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教育的资源,立足国情、校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也蕴藏着丰富的与通识教育理念相通的思想元素。儒家教育思想中强调有教无类,注重人格、心智的完善,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等等,对我们今天如何更好的开展通识教育都有许多可以进一步发掘、整理和吸收的宝贵资源。通识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才有深度和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0 19:56 , Processed in 0.2338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