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辣教师火杏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7 19:5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辣教师火杏坛
本刊记者 储晖
  近些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群教师——他们语言幽默、风趣,知识渊博,颠覆传统的讲课方式,敢于创新,课堂因他们而生动。学生称这样的教师为“麻辣教师”。

教育应是“春风化雨” 图片来源/基础教育网
  带来教育创新之风
  如果说教学是门艺术,教师便是这艺术的缔造者。杜威把教师比喻为上帝的代言人。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构成了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如何才能为人师表,这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当好教师”更成为不少教师面临的困惑。
  “麻辣教师”邓睿出身于一个教师世家,然而她的教学风格却和她的父辈迥然不同。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批评自己学生的——
  当发现学生课上偷偷吃东西时,她的一句“你随便怎么隐藏,我也能看到你特别的大牙在晃悠。你的大牙镶了钻的吧?”令人忍俊不禁。而面对总是出错的学生,她说:“你看看,你怎么对得起你穿的NIKE啊,NIKE的标志就是钩钩,你还是得叉叉,下次再错我让你穿特步……” 这样的批评看似蜻蜓点水,然而却令人回味。在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这位教师被学生津津乐道。
  “麻辣教师”袁腾飞以说相声的方式,为学生讲述历史课。在他看来,宁肯把学生说笑了,也不能把他们讲睡了。于是历史在他的精彩演绎下,鲜活生动起来。当他把课堂搬到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多的学生痴迷于他的《两宋风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什么比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呢?
  诸如此类的“麻辣教师”受到追捧,说明人们对创新教育的渴望。 “麻辣教师”创造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紧跟时代潮流的教学思路和方式。
  教法的创新应受到鼓励
  对“麻辣教师”的麻辣教法,有褒有贬。有人认为他们过于新潮、时尚,颠覆了传统的教师形象,有些离经叛道。大部分人则对他们持肯定、积极的态度。与前辈教师相比,他们或许少了一些教育经验,但他们善于从呆板的教育方式中走出来,以与时代接轨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起孩子们的求知乐趣,更能够使孩子们接受。从这点看,“麻辣教师”就是一种教育创新。
  有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理念是宽容、多元化的,不能因麻辣味看似不符传统教育风格,就将其一概抹杀。有一点不容置疑的是,多数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麻辣教师”而爱上这门课,继而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不久前辞世的钱学森回忆在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卡门的那段时光。他和他的学长们在课余时间,用从旧货摊买来的零件组装自己的火箭模型,经常有爆炸危险,一次甚至把实验室的墙壁炸穿了,以至于校方都出面劝阻。可是,冯·卡门却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学生可能会改变未来。他非但没有阻止他们,相反还默许这群学生使用实验设备,而且为他们积极争取资金,设立火箭研究中心。在钱老看来,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当我们呼唤教学改革,期待教育创新唤醒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时,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麻辣教师”在教育创新的路上探索。不论这种探索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学者周国平曾经呼吁教师们,请尽最大可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一些教师正在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而更多的“麻辣教师”在对这种灌输式的填鸭教育发起反击。武汉小学语文教师梁涛为让“学习变为孩子痴迷的游戏”,多年来实践自己的麻辣语文教学,把课堂变为童话世界。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杨利伟成为了小学生的新偶像。为了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梁涛带着59个学生开始长达三年的童话创作——《太空飞侠传奇》。在梁涛的引导下,学生确定了五个故事人物,在此基础上将故事分三年完成:四年级完成首部月球篇“九天揽月”,五年级完成火星篇“火星任务”,六年级完成银河篇“遥看星河”。正像梁涛所推崇的“童心教育”一样,他总在尽力将课堂变为童话世界。
  须麻辣有度
  需要强调的是,“麻辣教师”并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只为博学生一乐。不可否认,社会上也存在这样的一些老师:他们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搞怪猎奇,只为博取学生的好感,名利双收,但是真正钻研知识的劲头明显不足,也不关心自己的教学质量。2008年9月,陈海(化名)应聘到南京某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在课堂上除了上课之外,他还用摄像机给学生拍DV,并跟学生们高谈阔论。如果哪个学生能达到他的要求,他甚至会“赏赐”学生们在课堂内睡觉。陈海的表现让学校“叹为观止”。后来学校和他解除了合同。
  “麻辣教师”的前提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他面对学生时不是一味的迁就和忍让,更不是无原则的讨好。作为一种技巧性的教学方式,“麻辣教师”和他们所代表的麻辣教法必须为教学所用。不论教学手段怎样变化,它都必须为教学而服务,否则,就会有本末倒置的危险。上海市八初中校长杨保华等教育界人士认为,“麻辣教师”切忌麻辣过度,教师教学的初衷就是提高学生为人为学的能力,如违背这一宗旨,就会适得其反。“麻辣教师”语言也要因人而异,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切忌照搬照用。
  “麻辣教师”不是为了作秀而作秀。他们的教学并不是只为博学生一乐,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从而激励他们对知识的追求。郑州55中初一语文老师毛春霞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课堂上喜欢和学生角色互换,但是这位“麻辣老师”带的班,学生成绩却不赖。 而为了“向课堂要效率,不给学生增负担”,毛春霞在课下备足了功课。
  “麻辣教师”在如今的教育界虽少但并不鲜见,他们麻辣的风格虽各有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他们习惯从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善于了解这些90后孩子的心声。而这种顺应孩子心声和天性的教育,正是当今教育界最欠缺的。
  教学更应该是厚积薄发
  “麻辣教师”火杏坛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真正热爱教育的心和对学术的孜孜以求,是他们对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的挑战和创新,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源于长期对学科的钻研,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种厚积薄发。袁腾飞之所以能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把历史讲活,这与他钟情研究历史和钻研教法是分不开的。而他的学生说,他的单口相声,固然很好,但是也会戛然而止,他总会留时间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提问。只有热爱教育,才能真正诠释麻辣教法,并且将这种麻辣教育坚持到底。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个能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无止境的事业。只有让教育走出枯燥、刻板、单调的说教,步入孕育个性和灵感的美好境界,才能远离浮躁和喧嚣,摒弃肤浅与盲从。从这点看,社会呼吁更多的、更优秀的“麻辣教师”。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杨君,对《教育》旬刊记者回忆自己在山西古交支教的日子:她给大南坪乡中学初三学生带的第一堂语文课,立刻把学生都迷住了,而前来听课的老师也很震撼。课后激动的她情不自禁给自己的初中语文老师——特级教师郑金水发信:“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了,我在给学生上课时,立刻浮现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情景。我的教学力求像您那样生动。”曾经是山西太原成成中学特级教师的郑金水,他的语文课堂外总是站满了旁听的学生,不少理科班的学生慕名而来听他的语文课,就为了看看他那丰富的课堂表情。他在讲授“手舞足蹈”一词时,更是在课堂忘情表演,令人过目不忘。杨君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放到今天,她的老师绝对是麻辣一族的追捧对象。
  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岁月时,脑中都会出现值得感念的教师形象。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时的教师。他的相片曾一直挂在鲁迅北京寓所的书桌对面。鲁迅回忆:“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这位藤野先生面对鲁迅讲义上的一个图中画错的下臂血管,曾幽默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样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春风化雨的。虽然鲁迅后来并没有继续他的学医之路,然而提到藤野先生,他这样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其实,古往今来,教学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没有最好的教学方式,只有适合的、个性化教学才可能长久。希望在现实生活中,“麻辣教师”不是过眼烟云,而应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52:08 | 只看该作者
麻辣教师四镜像
本刊记者 赵宏伟
  有人说,“麻辣教师”的批评更像嘲讽。也有人说,“麻辣教师”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麻辣老师”受关注说明学生需要个性化老师。“麻辣语录”受追捧说明教育创新会让人眼前一亮。是个性使然,还是佯装做作?这里是四个麻辣教师的真实镜像。

麻辣老师KIKO
  麻辣语录
  ●哇,你们两个上课小动作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啊,以后叫你们TWINS吧,不过是胖嘟嘟版的。
  ●请你不要含情脉脉地看着你的漫画书,你应该含情脉脉地看着我。
  ●给我站好,不要学鸵鸟(上课起立的时候,有的孩子会偷懒,撅着不站好)。
  ●你们四个俗称四大金刚吧?现在我赐予你们新的名字,F4—Flower 4。
  ●其实老师批评你们是自我摧残,你们不觉得说话的是我,听话的是你。说话和听话哪个费体力呢?

  身材娇小,衣着时尚,娃娃脸上的大眼睛顾盼生辉,说话语速很快,思维敏捷,这就是24岁的邓睿,英文名字KIKO(来自日本语,大树之意)。邓睿来自一个教师世家。邓睿说:“我的骨子里流着老师的血。”她的外公、妈妈、小姨、舅舅都是老师,爸爸也曾经当过老师。
  从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她在成都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去年开始在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任职。现在,她教一年级的英语和两个年级的双语课。
  学生是我“大哥”
  小学生是非常好动的,平时的纪律问题会让很多老师头痛。即使是有老师在上课,有些孩子还是会嘁嘁喳喳。当孩子们的声音接近淹没邓睿讲课声音的时候,邓睿会弯下腰,面部表情扭曲,捂着胸口做出非常痛苦的样子说:“你们言谈甚欢,忽略了独自讲课的我,我的心,如此碎落一地。”此时,孩子们马上不说话了,还冲邓睿不好意思地笑。小孩子的管理既不能采取粗暴的“恐吓方式”,又不能温柔似水地哄着。前者可能会伤害小孩子的自尊心。后者会让小孩子有恃无恐,“小皇帝”、“小公主”的架子越来越大。如何把握这个度让邓睿烦恼不已。最后,邓睿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手段实现了班级纪律的自治。
  邓睿召集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作为自己的“手下”,但是,邓睿却喊这些孩子“大哥”。这些“大哥”都帮着邓睿管理班级纪律。不管是邓睿上课时,还是邓睿走出教室时,这些“大哥”们都会尽职尽责。他们每次把自己管好了,这已经让邓睿省心不少。
  学生是我的偶像
  上六年级双语课时,个别同学对双语课不以为然。其中,有个特别酷的男生,上课硬是不给邓睿“面子”。邓睿使出浑身解数,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最后,邓睿不得不破了她的戒律:按照行规,将他交给班主任“处理”。
  然而,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冲突反而升级了。邓睿感觉僵持并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她主动尝试缓和,但效果甚微。
  学校文艺表演,这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演出。随着强劲的音乐,他跳起了机械舞。他的动作、身形、表情让邓睿目瞪口呆。邓睿没有想到这名学生这么厉害。于是,邓睿找到了“破冰”的方法。
  上课前,在走廊里邓睿遇见了这名学生。邓睿兴奋地冲着他说:“哦,太棒了,这是我见到的最棒的舞蹈。”学生愕然。接着,邓睿说:“想不到,你还有这绝活,你真的是武外的Rain(原名郑智薰,韩国极具人气的娱乐界明星,这里是邓睿对学生的夸奖)。”他终于矜持地笑了。课堂上,邓睿当众宣布:“他的舞蹈震撼了我,他是我的新偶像。”此举产生了奇特的魔力,这名学生完全改变了上课的态度,而且经常主动找邓睿聊天。
  “米饭报复我了”
  有段时间,邓睿用了某品牌的卸妆油导致皮肤过敏,脸上长出很多痘痘,孩子们看见邓睿就喊“麻子老师”。平时在人少或者课上的时候喊喊也就罢了,可是,这些小孩子们在食堂这种大庭广众之地仍然不给邓睿“面子”。
  一次课上,邓睿面色凝重地走进教室,这与她平时嘻嘻哈哈的形象反差极大。孩子们都被邓睿如此严肃的表情给“吓”到了,目光全部集中到了邓睿身上,似乎在等待着她“宣判”哪个同学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这时,邓睿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这些小孩子相当不给我面子,食堂那么多人还叫我‘麻子老师’,知道我为什么这个样子吗?”孩子们摇摇头,一脸茫然。“本来我是不想告诉你们的,但是,为了挽回颜面我必须说了。那是因为我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老是剩饭,这不,米饭报复我了,现在全长我脸上了。你们现在也剩饭,不把米饭吃干净了,长大以后想和我一样啊……”

棒棒糖老师郝Sir
  麻辣语录
  ●课上,一个学生在打瞌睡,郝见状,学着小沈阳的东北口音说:“某某同学,眼睛一闭一睁就下课了,哈!”
  ●以下几个词语复数都一样,都是改f为v加es,thief(小偷), wife(妻子), leaf(树叶), knife(小刀), shelf(书架), wolf(狼), half(半),把它们编成顺口溜就是:“小偷的妻子拿了一把树叶一样的小刀把书架上的一只狼劈成了两半”。
  ●一学生上课昏昏欲睡,郝说:“你们看看,阿怡(姨)对我的讲解频频点头,看来我讲的内容她已经吸收了!”

  有专家说他是“驯兽式教育”,家长、学生却支持他、喜欢他。同事与学生都会亲昵地叫他“郝Sir”或“棒棒糖老师”,开玩笑时也会叫他“好色”。他曾被评为“杭州市最受欢迎的老师”,自2002年以来,他连续被学校评为最受欢迎的班主任,他就是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英语老师郝泽华。
  带着棒棒糖上课
  说起郝Sir,绿城育华学校的很多学生都会笑得很开心,“就是发棒棒糖的那个老师啊!上课很幽默的。”
  与其他老师不同,郝Sir除了带上必备的教案、教具外,还会在腋下夹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每当郝Sir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立即精神饱满起来,眼光随着这个公文包游离着。因为这里装着他们喜欢的各种口味的棒棒糖,还有其他好吃的和小玩具。
  学生问题答对了,学习上有进步,一些同学帮助了别人,甚至因为学生上课身体坐得很端正,郝Sir也会奖励学生。有个男生,学习上处于班级下游,老师的表扬一般是很难轮到他的。郝Sir接手这个班后,第一堂课结束前,郝Sir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对全班同学说:“整节课下来,他坐得特别端正,后背都没有靠到椅背上,我相信他肯定听得很认真。”郝Sir轻轻地把一支棒棒糖放在了这名男生桌子的左上角。这名男生先是睁大了眼睛,紧接着红着脸笑了。以后每堂课他都听得很认真,成绩取得明显进步。郝Sir说:“做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不管多大的年纪,受到奖励都会很开心。哪怕是一支小小的棒棒糖,它却凝聚着一个老师对学生的重视与关爱。”
  男歌手与大厨师
  郝Sir尽管被人“嘲笑”是五音不全的人,但他非常喜欢KTV,可能是吼得太多了,渐渐地声音也上了“音轨”。学校组织教工歌唱大赛,郝Sir踊跃报名,尽管相貌平平,嗓音平平,但是郝Sir登台的“腕”一点也不亚于小沈阳。学生是他的亲友团,台下大声喊着:“郝Sir,郝Sir我爱你……”台上的郝Sir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歌声的穿透力也沁人心脾。
  第二天,郝Sir满面春光地走进教室,学生知道郝Sir“有喜了”。郝Sir咳嗽了两声,沉默一会貌似严肃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获得了最佳男歌手奖。”学生热烈鼓掌表示祝贺。之后,有学生问:“郝Sir,一共2个男老师参加吧?”“哪里啊,一共4个男老师呢。”学生大笑。
  郝Sir最爱做的两件事就是上课与享受美食。郝Sir经常请一些学生到自己家里亲自给他们做饭吃。这些都是在某些方面郝Sir认为该重重奖励一下的学生。品尝郝Sir这位大厨的手艺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荣耀了。尝过郝Sir手艺的学生会对其他学生说:“昨天,你吃了吗?”那种徜徉在脸上的微笑就会让其他学生羡慕不已。
  10万元风波
  郝Sir是四川人,现在定居杭州。当年买房的时候差了10万块钱。郝Sir从银行取了钱准备第二天去交款。后来,郝Sir接到了一个电话要他立即去一下。郝Sir就顺手把装钱的包和家里的钥匙给了他的一个学生,让他帮忙把钱送到家里去。郝Sir还郑重其事地说:“这个包里是钱,放到我家后出来别忘记锁门。”
  这个学生拎着包就往郝Sir家走,半路上碰到了几个去打篮球的学生,他们拖着他说差一个人就可以打全场了。这个学生在篮球场上玩得是不亦乐乎。期间,因为临时有事情,把包又托付给了另外一名学生。办完事情后,郝Sir给这个学生打电话,结果让郝Sir吃惊不小,立即向篮球场飞奔。当郝Sir看到那个熟悉的黑包,心自由落体般回到了原位,此时一身的汗也让他感到丝丝凉意。
  10万元风波让郝Sir名气又增了几分,因为这个“笑话”在校园里流传甚广。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人对10万元钱都可以如此“随便”。郝Sir说:“在钱的方面,我这个人的确不是太在乎。我会经常给办公室同事买甘蔗、橘子等,我进办公室让大家吃甘蔗,同事会跑过来领,一个女教师说,怎么感觉我们跟你女儿似的。”
  郝Sir一学期用于买棒棒糖的费用就有几千元。4年多来,一直如此。一些家长表示要掏钱买,郝Sir都委婉拒绝了。郝Sir说:“这么多年来,我的所有学生都吃过我的棒棒糖,因为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应该被鼓励,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去发现,是否有耐心去发现。棒棒糖我都会买最好的,不同的口味。哪天因为有事情比较忙没有买,我会向学生道歉,下次会补给他们,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了。就像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叫我郝Sir,我也习惯了,都快忘记自己的名字了。我从没有想过花钱的事,因为我觉得小小的棒棒糖只要能促进学生进步,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烤玉米”老师王钢
  麻辣语录
  ●学生不读书,不是学生的错,要怪只能怪家长。他们张嘴闭嘴都是股票、化妆品、衣服、韩剧,却抱怨学生不读书。
  ●从教9年来,几乎每个学生都在作文里“吹捧”过我。一些皮肤黑的学生,甚至会因为我而自信很多,尤其是男孩儿,竟然因为和我一样黑还增加了不少人气!
  ●当老师,就是要搞个人崇拜——被学生喜欢,是当老师的首要素质。
  ●我幽默么?也许吧,不过显然,我更黝黑一些。
  ●我要做一个严重影响学生择偶取向的人民教师。

  他的课受欢迎,他写的书受欢迎,甚至他的“黑”都被学生认为帅呆了。王钢,河南省实验小学语文老师,肤黑牙白。有学生说,王老师看起来就像个“烤玉米”。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王钢的“钢丝”成群。在他的博客里,满眼都是学生们留给他的“甜言蜜语”。他说:“一个学生是天使,一群学生是‘魔鬼’。老师应该是个演员,是能把学生忽悠住的演员,不过前提一定是真诚。”
  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
  王钢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请学生出一份卷子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此令一出,学生大惊,举班沸腾。“王老师,您不是在开玩笑吧?”“太好了!有机会了!”学生们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的模样。
  其实,这不是王钢第一次布置类似的作业。王钢曾经布置过一次给自己出卷子的作业。结果呢,王钢只选了20份卷子做,只选了5个作文题目来写就累得够呛。王钢说:“特别是他们的作文题,出得那是深得本人真传,让人眼冒金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呕心沥血……”
  王钢这次“嫁祸”于学生的老爸老妈,此举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来让学生通过出题和准备标准答案以及改卷达到复习的目的;二来则是借此机会让家长和学生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看着学生们那么兴奋,王钢也暗自得意。回到办公室,他连忙给家长们发短信:“……请您予以理解和支持!”
  到了检查这项作业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讲话。王钢微笑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题目:“考考考,俺们的法宝”,“呵呵,小家伙们,这是本人连环计的最后一计啦,写作文吧!这是很棒的作文素材!”此令一出,学生二度大惊,举班二度沸腾!
  有学生问:“王老师,家长说你的话可不可以写进去?”王钢俯下身去,把耳朵凑过去:“好话坏话?”“坏话。”“哦,那就算了。”可是,大家已经大喊:“我妈说你们老师真是奇怪……”“对,不正常……”
  王钢很喜欢这样即兴布置作文题目,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写作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所以,他经常搞突然袭击,看看他出的作文题目吧:假如我当了老爸老妈、我被风筝拽上天、不写作业的N条理由……
  喜糖的效应
  正准备上课,一位老师微笑着出现在门口:“王老师,正好遇到你。这是我的请柬……”走进教室王钢说:“喜事啊,又一对幸福的人儿要结婚了!和精美的请柬在一起的,还有一袋喜糖!”教室里的学生们很兴奋。“同学们,我把这11块糖摆在讲桌上了啊。”王钢眨眨眼睛,“今天咱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要把第十八课给读好了,这就是奖励!”教室里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
  经过一阵子练习之后,同学们不举手都要站起来,一站起来就要张嘴。只好先维持秩序,王钢刚把一块糖放进嘴里说:“我先犒劳一下自己。” 学生就抗议:“王老师,你……”“呵呵,反正是给我送的糖,你们沾光了,还这么嚣张!如果不守纪律,我就一块一块把糖吃完!”
  这些小家伙们明显紧张。第一自然段,换了4个人才读对。其中一位眼看着要安全地画句号了,偏偏把“广东”鬼使神差地念成了“东北”。最后,有6位同学喜滋滋地得到了糖果。“还有四颗哦。都别盯着我了,离糖远点儿,小心你们的口水……”

凶神恶煞的“老杨”
  麻辣语录
  ●兄弟姐妹们,请大家提升一下自己的层次,OK?咱们吃要吃最健康的,玩要玩最帅的,学也得学最棒的撒!
  ●我滴个神哦,你居然还是不会啊?我怕了你了,咱们再来一遍吧!
  ●上数学课,就得像向日葵看太阳似的看着我。
  ●抄作业,不就是把人家消化了的东西,你再趁热喝下去么?要不我再提供个本子给你,就当吸管用吧,所以就不要抄了嘛!
  ●你为什么长这么高?因为你要打篮球。我为什么长这么矮 (停顿)? 因为我要看你打篮球啊。

  湖北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语文老师孙晓玲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我的老师》。作文收上来一看,全班50名学生不约而同地写了一个人,他就是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杨军。
  29岁,戴着眼镜,笑吟吟,看起来文质彬彬和蔼可亲的小伙子谁也不会把“凶神恶煞”、“婆婆妈妈”之类的词汇跟他联系起来,但学生们用了此类词语。
  与“刺头”对骂
  “Mr.Yang是我们班的凶神恶煞。”这是学生潘奇在作文开篇的一句话。潘奇写道:“每次我们的课堂纪律不好,他就罚我们站着。然后听他一阵怒骂,骂得真是酣畅淋漓啊……”真正让杨军树立“威名”的是杨军对班级内“刺头”的处理。
  一次数学课,小龙又一次影响了课堂,他是年级里有名的“霸王”。杨军之前都是说服教育,但效果甚微。看到他越来越嚣张,杨军非常生气,当着全班严厉地批评了他。小龙似乎脸上也挂不住了,他恼怒地骂杨军,用的是典型的“汉骂”(武汉人骂人的一些方言。)霎时间,整个教室安静极了。杨军也气急了,当即用“汉骂”反击。其实,杨军自己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是有违传统师德的,可是杨军的直觉告诉他,必须让小龙知道被骂的滋味。小龙当时也懵了,学生们也懵了,可能他们之前没有听过老师说脏话吧。
  之后,杨军私下里和小龙交流了几次,杨军告诉他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感受。小龙也告诉杨军他的家庭,他的想法……两人谈了课堂上的事情,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杨军说:“现在想想,我们当时就像兄弟似的在交谈。直到现在我仍不后悔,老师并不是圣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愤怒、有弱点的人,应该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老师。我只是做了一些很多老师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让学生看到真实的、有缺点的老师,远比一个虚伪的‘完人’、‘楷模’更有榜样性。”
  婆婆妈妈胜唐僧
  不止10名学生说,杨老师有着一张“婆婆嘴”,如唐僧却胜唐僧。“我们经常被他说服,无言以对,仿佛真理一直站在他身边”。学生韩媚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杨老师可以两三个小时不停地说。而且,说的内容都是新鲜的。”
  杨军上课时也很“啰嗦”。学生余文文在作文中写道:“每次上数学课,一个最简单的公式,他会反复强调,然后一脸严肃地警告我们,下次再也不讲了。可我们答错,他又会不计前嫌地再讲,真是不对也难。”学生李海涛则说:“我们班每次考试成绩都比其他班好,可能是被他嚼舌头‘嚼’出来的。”
  根据学生们在作文中的描述,杨军每天下午放学后要对全班学生“说”至少半个小时,内容是总结当天、布置明天。即使在双休日,杨军的嘴也不闲,会打电话给学生本人或家里,目的是“查岗”。
  手机扔出教室
  尽管出门很早,但遍布武汉的“堵点”还是让杨军“踩点”走进校门。匆忙间,杨军忘记将手机放在办公室就去上第一节课了。正当杨军神采飞扬地讲解例题时,熟悉的铃声不期响起。学生们都看着他,当时的杨军也不知道学生是沉浸在刚才的听课状态之中,还是在等待他的“合理解释”。
  这对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杨军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杨军马上掏出手机,关机、开门、扔出门外,然后继续刚才的讲解。这一连串的动作自然得让杨军自己都无法相信。手机撞在墙上,电池脱离机体飞出去的二次碰撞声让学生中有一阵轻轻的惊呼。
  事后,有学生在周记中说:“老杨,我没有想到您真的把手机扔出去了,而且比汤姆·克鲁斯扔眼镜还要帅气,以后我绝对不敢把手机带进教室了……”果然,困扰很久的手机问题在这个班级中很少出现,偶然有违规的,学生都会在杨军说话之前就自己处理掉。
  从那以后,“老杨很酷”的传言在年级内不胫而走。
  学生眼中的“自恋狂”
  杨军个头不高,胖胖的。学生们总喜欢拿这两点开他的玩笑。他从不为此生气,还总是有意用一种“自恋”的态度来与学生们同乐。现在,他成为学生作文中的“自恋狂”。
  一次课间,夏冬冬同学很热情地给了杨军一个拥抱。杨军被这冷不防的热情吓了一跳,接着脸上笑出一朵花。有学生说:“你脸上有皱纹了,是不是到更年期了?”杨军双手叉腰,一脸无辜:“我还没30岁呢,而且长得这么帅。”学生哄笑。另一名学生说:“你肚子好大。”杨军低头摸了摸,若有所思道:“那又怎么样,长得像汤姆·汉克斯就行了。”学生哄笑。又有学生说:“你这么胖,小心脸上晒出油。”杨军反击道:“我皮肤蛮好,而且这么帅。”
  在学生眼里,杨军从不会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熊蒙记得这样一件事:有次上课,杨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条超高的直线,可是个子不够高,就说:“哪个帮我上来画一下,没办法,谁叫我海拔不够。”教室里笑声一片。
  张曼同学说,平时大家都喜欢围着杨老师叫“军哥”或“老杨”。
  一个班50名学生共同选择一位老师为作文的主题人物,这样的“巧合”不是在每个学校都能出现。教育需要教师的付出。从教7年,杨军一直追求的是获取学生们的信任,帮助学生们成长。从对班主任工作的恐惧,到轻松完成工作,直到喜欢上那种忙碌的感觉,杨军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杨军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有时候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52:53 | 只看该作者
上司谈麻辣教师
本刊记者 毕婷
  “麻辣教师”横空出世,一新人们耳目,他们的“上司”对此如何看待?《教育》旬刊记者邀请了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请他们谈谈对这类教师的看法。

个性化教学 图片来源/浙江苍南县宜山镇一小
  人物:段翱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中学校长
  观点:“麻”点可以,“辣”点又何妨?
  “麻辣教师”这个名词无疑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最流行的词语之一。虽然没有哪位专家或哪本专著对其进行标准的定义,但综合来说,“麻辣教师”指的是那些思想前卫、个性独特、极具语言个性的教师。很多人对这些教师队伍中的“新新人类”抱有观望甚至否定的态度,如他们思想不够端正,行为过于独断专行,课堂教学也无非是耍耍嘴皮子,与学生的交往无师生之等分,很多人担心,这些“新新人类”们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但就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有不同的见解。
  作为主抓教学的领导,我首先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秩序是否井然有序,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效地逐步提高。我也经常走入课堂以便掌握各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以及课堂教学实效,慢慢地我发现经常被社会质疑的80后教师更受学生们的欢迎,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他们充分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其中不乏时下的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及经过自己串联改编的“麻辣语”。如我们学校的刘梅梅老师,在批评课堂溜号的学生时说:“当你眼神弥留在窗外时,我就心痛难当,难道我就真的不能把你的心留住吗?你快回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比生硬的批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
  还有李显超老师,在讲《杨修之死》这一课时,语言串联采用了评书的语言风格,原本枯燥的文言文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很多对文言文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中也不再觉得有难度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如今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老师就是成功的教师。因此“麻”点可以,“辣”点又何妨?
  从2000年我校第一批80后教师上岗以来,在各学科成绩排名中,这些教师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学生的民意测验中,这些教师受欢迎程度也最高。值得我们深思的是,80后 “麻辣教师”的有些语言仅仅是哗众取宠吗?其实不然,他们为什么受学生的欢迎,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具有短时间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们有勇气和魄力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走不寻常的教育之路,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真心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
  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观念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一颗勇敢宽容的心去理解厚待我们的“麻辣教师”,给他们创造一个发展的教育空间和更加宽广的成长舞台。
  人物:李辉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
  观点:“麻辣”是好是坏要看学生的学业成就
  “麻辣教师”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是因为他们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心理,或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从媒体报道的多位“麻辣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事迹来看,这些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幽默才能,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强,能自如地应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预想不到的事件。
  对于以往被认为是“噪音”或“干扰”的课堂事件,这些教师一般能比较轻松地加以化解,甚至能将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生发点”,使之成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和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契机。
  这些教师对待孩子们的缺点或错误大多比较宽容,一般以平等的视角来对待孩子,对孩子的个性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这些都是大多数“麻辣教师”的优点。
  但是,对于“麻辣教师”的评价,不能着眼于他们的“麻辣”,甚至不能以学生对他们的喜爱程度为标尺。“麻辣”是好是坏,最终要落实到学生从这种“麻辣”中收获了什么,即学生的学业成就之上。一味迎合学生的胃口,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此外,课堂不是讲“单口相声”,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哪怕他讲得再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堂课也是失败的。因为,在这种 “独白式”的课堂里,信息基本上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严重不足,而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就是在这种丰富的人际交流与互动中进行的。这种教学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易于养成学生们被动和服从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独立人格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觉得,发生在学校微观层面的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只在教学法上下功夫,这种努力的成效十分有限。最重要的是对校园里的微观权力结构进行调整,使传统的“金字塔” 式的权力结构转化为网络状的权力结构,以提升校园内师生及生生之间对话与交流的数量与质量——就像大脑里的沟与回一样,其复杂的褶皱使得体积不大的脑可以拥有很大的表面积,这种丰富的人际交流将同时使学生与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人物:陈小勤 安徽省合肥市曙宏小学校长
  观点:“麻辣教师”是我的一面镜子
  对于“麻辣教师”,作为校长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平和的心态正面地对待他们。如何更好地发扬这类教师的优点,化不利为有利,是校长要花心思考量的地方。据我观察,“麻辣教师”大多有三个特点——业务能力强,有着过硬的教学技能;群众基础好,因为他们勇于直言、勇于为教师群体说话;领悟能力强,聪明、有悟性。所以校长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我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教师,学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宣布校内研讨课的计划,规定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45岁以上的可以不参加。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常态措施。结果我们学校一位40岁姓陈的教师直接站起来打断我的话,并公开表示“拒绝参加”,还说如果学校非要听课,他每堂都可以公开讲。
  事实上,这位陈老师是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组长,课讲得相当好。我后来了解到,之所以抵触校内研讨课,是因为他觉得这只是一个形式,没实质的作用,也无法让大家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我后来也反思这个研讨课是否真的有利于教师成长,通过广泛地征求意见,我们学校的研讨课一些细节更加完善了。
  我们从外校聘请了一位骨干教师当教研员,每次校内研讨课都是全校教师一起听,当天听当天评,评课环节由我主持。在评课会上,每位教师至少要有3次发言且必须挑刺,因为挑出刺是水平的体现。凡是被大家评为不合格的教师,要一直讲到合格为止。通过这种查漏补缺的听评课方式,我们学校的教学水平确实有明显提高。
  后来,我听说陈老师也有些紧张,并做了相应的准备,毕竟随堂听课的教师都是抱着挑刺的目的而去。这件事也提醒了我,出台任何措施都要以身作则,校长重视,教师才重视;校长只是随口说说,教师也会当做耳边风。所以,我很感谢这位陈老师,因为有了他曾经的抵触,我才有这么大的决心去把研讨课做好。他是我的一面镜子。当然,我也委婉地提醒过他,有意见应该选择较好的沟通方式,在大会上跟校长叫板对学校的声誉不好,也不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
  智者识人,仁者爱人。对于“麻辣教师”,校长不能老想着磨平他们的棱角,那样会导致教师活力的丧失,专业水准的退化。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教师也是。
  人物:杨仙萍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观点:提供一个兼容并包的平台
  对于“麻辣教师”要坦然看待,他们大多很活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当然,也会导致校长在管理上要多花精力。校长应在他们遵循职业操守的前提下,帮助和引导他们发扬积极的一面,不能一棍子打死。
  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兼容并包的平台,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正因为存在这样一些有个性的教师,校长更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理念,平等沟通、真诚相待、培养团队意识。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教师,双休日会带学生去玩,指导学生读书,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等等,像孩子王一样跟学生打成一片,很受学生欢迎。但她有一个弱项——课堂教学掌控能力差。为此我还特地找她聊过,我说:“课堂是主阵地,要先把课堂把握好,不能本末倒置”。后来,我去她班上听课的时候,帮她找出了几个爱闹事的学生头,并让他们写反思日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那位教师,让她在教学上增强了才干。
  人物:王治国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顺南街小学校长
  观点:学校应该因势利导
  个性张扬、追求高效、亲近孩子是这类教师的优点;同时,他们反省不足、进步不大、抗挫折的能力不够,也可能听不进来自教学等方面的不同声音,这些缺点会成为其成长的绊脚石。
  我们学校有一次开教学科研会,教导主任说到教学总体思路时提到一些新名词,比如“教学节”、“学术沙龙”、“学科委员会”……有位教师就明确表示“别搞这些花架子”。
  当时教学思路基本定下来了,身为校长,我肯定不忍心中途放弃,但又不能不听教师们的意见,这可能也是在制订教学思路没有广泛征求意见导致的。于是,学校拿着方案让全体教师一一谈看法、提意见。那位教师还特别强调“要坚持以课堂为主,要沉下来研究教学的‘教’和学生的‘学’”,这话给我的触动很大。
  性格决定命运,而成长环境决定性格。“麻辣教师”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宽松、民主的氛围孕育了他们鲜明的个性、鲜活的思想,使得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情似火,也使得他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表现出优势。校长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并加以引导。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53:2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不必人人都“麻辣”
——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玉珍教授
本刊记者 张晓震
  徐玉珍简介:
  1965年7月出生于安徽无为。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1995年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工作,2004年2-6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访问学者,2006-2007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教育和教师评价。
  就“麻辣教师”引起的争议,《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徐玉珍教授。徐教授认为,“麻辣教师”这一称呼并非现在才有。在邻国日本,早就有相关的电视剧出现,而且名字就是《“麻辣教师”GTO》。徐教授对所谓的“麻辣教师”抱有宽容、肯定甚至欣赏的态度。她说:“与过去比较,现在的学生已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同了,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再照搬过去的老一套,学生就不会欢迎,而不被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学效果自然也谈不上好到哪里去。”
  教师不妨“麻辣”
  徐玉珍认为,“麻辣教师”的出现并被热炒说明,我们的个性教师还太少,数量和质量都还远远不够。“麻辣教师”的出现是与当今的受教育者——学生发生了的变化相符合的。但徐玉珍同时又认为,不必人人都去争做“麻辣教师”,“麻辣”只是其表。一个教师只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魅力。这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
  现在的学生在城市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子女的家长大都很重视教育,而且随着家长本身素质的提升,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尊重”、“赏识”等已为众多家长所接受。而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家长们为了自己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吝惜投资。加上电视、网络等传媒的影响,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在农村,虽然学生未必都是独生子女,但社会大环境对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影响并无根本差别。总之,现在的学生在成长背景上已与过去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
  徐玉珍教授认为,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其特点,都会有变化。作为学校教育,不能忽视这种变化,“麻辣教师”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些变化。这些教师在对待变化了的学生时,由于采取了与传统不一样的方式,因而颇受学生的欢迎。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当然,“麻辣教师”的出现有个人性格原因,比如,性格偏外向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可能比较“麻辣”一些。做教师的不必东施效颦,人人皆“麻辣”。
  “麻辣教师”的背后体现的是新时代背景下怎么做教师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问题。那么,如何看待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之间的关系?两者在教学实践中会不会有必然的冲突?
  喜欢课程背后其实是喜欢老师
  徐教授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师道尊严”,如何正确地行动以获得“师道尊严”。她举例说,许多教师喜欢用惩罚的方式来维护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可是,这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对那些自我保护意识强、敏感型的孩子而言,教师“权威”的言行举止会使这些孩子因为害怕被惩罚而变得更加退缩,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主动的学习;而对那些较为调皮的孩子,传统的权威式管理可能就会失灵。而那些被教师“请”到学校的家长也很苦恼,最要紧的是,在教师和家长双重“权威”的管教之下,孩子的“不良”行为却始终得不到有效地纠正。
  当然,她也认为,教师可以在不损害学生尊严的前提下实行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接受的惩罚。哪种方式,都要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即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徐玉珍教授强调说:“不论用哪种方式建立的师生关系,其真正目的都不在关系本身,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还不能理解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师道尊严。这些教师简单以为就是让学生服从。其实不然。徐玉珍教授认为,权威并不因为教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自然树立。教师批评了谁,教师处理某些事的公平不公平,其实学生心里是清楚的。她说:“很难想象,一个学生会因不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他的课;同样道理,当一个学生说喜欢一门课时,很大程度上是说他喜欢这门课的教师。”
  “麻辣教师”轻松幽默的“另类”课堂大受学生欢迎,这个现象表明:能否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才是关键。
  爱、尊重、理解才是内核
  徐玉珍教授认为,做什么样的教师,形式不重要,否则只会东施效颦,并不能学到其精髓。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真心喜欢孩子。而判断教师真心喜欢学生与否的一个标准就是:当孩子在某些事上“干扰”到你(比如突然打乱你的上课进程)时,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课堂上,一般教师恐怕都遇到过以下情形或类似情况:教师正在赶教学进度时,一个学生打岔提出自己的问题;当教师一遍又一遍诱导学生,希望学生说出自己希望的答案时,学生偏偏配合不到位;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甚至在教师兴致勃勃地讲解时,故意出怪声等等。当面临这些意想不到的情景时,一般教师可能就会感到懊恼、沮丧,甚至惩罚学生。很少有教师理智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反思自身的问题。
  徐教授认为,同样一件事,教师看问题的方法、角度,往往反映该教师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并进而影响其师生关系。以学生课堂上打乱了教师正常的上课进程为例,从欣赏学生的方面看,恰恰体现出了学生的大胆,无顾虑,敢于参与。其实,学生是最真实、最单纯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各种小动作,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对于一些学生的小毛病,教师也不必都看得太重。过一段时间,也许自动就消失了。学生毕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各方面做不到位才是正常的。
  徐教授认为,只要有爱就会带来宽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处理的方式不同,表面上看似乎是教育理念的问题,实际上,有没有爱这一情感因素在背后支撑,才是最有决定意义的。
  当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仅有一腔对学生的爱还远远不够,还要讲究方法,讲究艺术,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在徐教授看来,教师没有理由不尊重学生。如果说过去的学生,由于信息来源不畅,加上知识结构和社会实践水平都比不上教师,因而弟子不如师,那么,在信息化的今天,这个差距明显是缩小了,甚至在很多方面,真的是师不贤于弟子了。
  老师尊重学生,就是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作为老师要认识到,老师和学生不是上下而是平等的关系,不是谁服从谁的问题。这样,在处理一些事情,尤其是当面对师生冲突时,老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以理服人,最起码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教师的引领作用不能丢
  有人认为,学习“麻辣教师”,过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后,会不会造成教师职业身份的迷失,进而影响到师生关系?
  对此,徐玉珍教授认为,虽然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强调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自降身份。学生与教师相比,学生毕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客观上是需要教师的教诲和指导的。而且,现在的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更需要学校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教师的引领作用不仅需要,而且是必须。
  引导有正面引导,也有批评甚至是惩罚。但徐教授认为,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仍然应该以正面的鼓励性的引导为主,负向的批评和惩罚也需要得到学生的理解。学生不理解,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引导都不能真正地取得实效。
  对此,徐玉珍教授举了以下一个例子:有一个学校单元小测验,其中有一位学生做题很快。题做完后考试结束的时间却还没到,于是该生就随手玩自己的东西,结果被教师发现。在多次警告无效后,该教师竟然宣布,此学生的卷面分无效……
  徐教授说,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卷面分数和学生玩东西无论如何都扯不上关系——在目前的校园却很普遍,很多学生都经历过因一人违反纪律导致集体受罚的事。
  徐教授说,造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还是与教师的错误理念有关。很多教师在决定惩罚学生时,并不真的明白惩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也不太注重惩罚的实际效果,事后也不积极反思。这就不仅影响到了正常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自身的进步。教师自身如此,何谈引导学生?
  徐教授认为,教师引导学生是教师本身的职责所在。学生难免犯错,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表现出来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当然,教师不是圣人,也会犯错。教师犯错了同样需要学生的理解。因此,一个教师要成长,必须学会反思,尤其对自己的不当行为,同时还要争取学生的理解。
  徐教授建议,在这方面,倒不妨学习“麻辣教师”的一些做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要相信,青少年儿童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富有“同情心”和“善意”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9:54:03 | 只看该作者
个性化教学的有益探索
本刊记者 左强

纪连海 图片来源/新杏坛
  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竞相报道,“麻辣教师”们在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和“麻辣语录”逐渐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麻辣教师”现象引起了一些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当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麻辣教师”未来会怎样发展?“麻辣教师”现象会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
  做换位思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四川成都棠湖中学的夏迎春老师是被很多学生和网友的热捧的“麻辣教师”之一。这位已经快“奔五”的资深数学教师,被他的学生们亲切地喊作“春哥”。夏迎春老师表示,“其实所谓的麻辣教师,只不过是媒体给语言幽默的老师们所取的一个代号而已,折射出来的是社会对教育变革、转变教学模式的一种呼声。”现在的学生自主性和平等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期盼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非灌输式的、探讨式的教学。夏老师认为,“现在的师生关系,更应该是一种朋友式的、探讨式的、平等的关系。”
  在现实中,有许多老师有愿望、有能力但却“麻辣”不起来,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放不下架子,而师生关系紧张、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很大程度就在于教师缺乏与学生做换位思考的沟通。很多看似个性张扬的“麻辣教师”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多了一份换位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是孩子们喜欢并愿意接受的?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平等、幽默、轻松的氛围中发挥最佳的效果?他们只不过是用“麻辣”作为引子,更好地吸引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与探究。这种换位思考,正是“麻辣教师”们带给我们的启示。
  不要让“麻辣教师”昙花一现
  “麻辣教师”的走红,也让很多人担心当他们被追捧为明星之后,很快就会全国各地到处“走穴”圈钱——办讲座、做培训、搞活动,那么他们是否还会集中精力于正常的教育教学?对于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麻辣教师族”而言,这样的做法也许会让教学根基本不十分扎实的他们“昙花一现”。
  “麻辣教师”们以及他们的教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和方向的,是能够推动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重要的是重视“麻辣教师”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分析现在的“麻辣教师”们,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有着清晰的思维、广阔的知识面、强大的表达能力和接收运用各种信息的意识。教无定法。“麻辣教师”们敢于打破常规的授课方式,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使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顺利地解决,让学生理解并印象深刻,可谓一举多得。
  媒体的报道、外界的看法,或许不能完全展示出“麻辣教师”们的全方位思想与才能。实际上,对于一位真正的优秀教师而言,具备能够吸引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是必要条件。“麻辣教师”并非为了“麻辣”而“麻辣”地哗众取宠,他们所追求的是做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是同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有效的表达技巧的新型教师。
  符合时代需要才会不断进步
  “麻辣教师”们之所以“麻辣”,是与过去那种“一本正经”端架子、不越雷池半步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师形象和教学风格相比较而言的。多元化的时代,个性化的学生,必定会产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需要有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形式与之相适应,需要有多样化的教师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因此,“麻辣教师”是教师的内在素质、水平如何通过外部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个老话题在新时代的一个新表现,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化育人的当下,如何做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师的积极探索。
  “麻辣教师”们风光的同时,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诸如教学成绩、评优评奖、职称晋级等等,逼迫他们想出对策。一个典型的例证,要数作为老一代“麻辣教师”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纪连海。他的历史课,同时教给学生两套内容,一套是用于应试的,另一套是真正的历史思维、知识与素养的,以这两套来保证高分数的同时实现了全面素质的培养。对于“麻辣教师”们来说,目前的争议甚至非议只是暂时的障碍,只要他们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是符合时代需要和进步潮流的,就会心底坦然。
  可以说,“麻辣教师”是站在一个拐点处,一个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拐点处。过往的一端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和为师之道,前方的一端则是未来的育人之道。这样一群人是以自己的“惊世骇俗”之举,表达着自己对于教书育人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思考。在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加入到做一个新型教师的探索道路上来。在并不久远的将来,当“麻辣教师”言行不再成为新闻,而是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那时再回头来看今天的这个教师群体,才能真正感受到“吃螃蟹”者的勇气和魄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20:32 , Processed in 0.1046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