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问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3 18:5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问语文教学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孙双金

第一问,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学?

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从梁启超的一个故事讲起。梁启超有一天碰到他的老师,非常虔诚地请教老师:“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说:“你已经是大家了,还要向我请教吗?”梁启超说:“您永远是我的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看到学生的态度比较诚恳,就说了:“如果你真要我提意见的话,我对你的文章最大的意见是,你的文章我只想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你的文章不够含蓄,不耐人寻味,太白了,太浅露了“。梁启超的老师对梁启超文章的点评,一言点出了白话文的最大特点。白话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明白如话,浅显易懂。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追溯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它的最大功绩之一是什么?就是文化的普及。因为原来的文言文、古文和人的口语是脱节的。读归读,说归说,书面语和口头语没有对接。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打倒文言文,推广白话文。它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就是文化“下嫁”,“下嫁”到老百姓,“下嫁”到平民,让所有的人都能读书识字。让写文章和说话之间没有鸿沟,没有界限。白话,白话,就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我们来推敲一下,话和文的区别在哪里。话是一说而过,我说的话一下从你耳边过去了,难以重复。所以话语必须达到一听就懂的程度。一听就懂,就必须浅显明了。而文呢,文章可以反复地阅读,仔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所以文章可以含蓄,可以耐人寻味。那么白话文呢?白话文就是要达到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的程度。因此,浅显、明了、易懂就是白话文的最大特点。

把白话文的特点讲清楚了,我们来反思一下当下白话文教学的几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把白话文当成文言文来教。文言文阅读起来语言有障碍,内容深奥,需要反复地品味。于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在品味,在感悟。白话文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你看,我们这两天学习的这几篇文章,哪一篇课文学生有阅读理解的障碍呢?我个人感觉这些文章孩子拿到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有的甚至百分之九十五已经自己会了。我们的老师怎么教呢,仍然是从原点开始,从零起步,再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去问为什么,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老师,你问错对象了,白话文不要你问“十万个为什么”。

第二大误区:对“对话教学”的误读。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相当部分的老师把对话狭窄的理解为读懂文章,一问一答。其实对话教学仅仅是内容理解的对话吗?对话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内容的解读,情感的体味,方法的咀嚼,语言的欣赏,都是对话教学的内容。

第三大误区:把阅读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们重视朗读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可是阅读教学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读懂内容,获取信息,欣赏表达,情感熏陶。而朗读呢,它仅仅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传情,它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

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呢?我谈谈自己一点思考。

第一句话,超越理解。白话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在理解上花大工夫,做大文章。为什么白话文要超越理解呢?其一,因为白话文几乎理解没有什么障碍。绝大部分内容学生能读懂。教学理解的起点不再是零点、原点。理解的起点要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五──视学生的学情而定。内容深奥的课文你教学的起点可以略低一点,语言浅显的课文你教学的起点一下可定到了百分之九十了,一两个问题课文就过去了。其二,有人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什么话呢?他认为理解是学生的本能。此话怎讲?食物吃到肚子里,消化是胃的本能。把书读到脑子里去,脑子理解也是你大脑的本能。你老师不讲,学生都会去理解。大家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

第二句话,关注表达。超越理解下面做什么呢?关注表达,其一,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例如,《落花生》当中那句话:“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父亲和我们不是经常在一起的吗?怎么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呢?“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加个“也”呢?这样说不行吗?“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来了”。作者的遣词造句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情味呢?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呢呢?其二,除了关注遣词造句外,还要关注段的教学和篇的教学,这方面讲得比较多了,我就不展开了。其三,关注语言风格。关于语言风格我来讲一讲。例如《草原》这篇文章,一个选手执教了这篇文章。老舍的语言太美了,像什么,像一壶醇酒。听课的时候,我就在文章旁边写了写,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把它概括为四点。第一,流畅明快。仿佛山上的泉水一般顺流而下,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你听,“这次我看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语言顺流而下,是多么的流畅。第二,真情倾吐。好的语言一定是真情的倾吐,心灵的流淌。作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喜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你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第三,长短句错落有致。大师的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短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长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短句。这种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显得富有变化,摇曳多姿。第四,多用联想。你看,羊群像什么?“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联想到绿毯,大花。小丘联想到什么?“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像中国画。静立的牛马联想到什么?“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语言风格是需要引导孩子品味的。当然你不必让小学生都理解到这个程度。但是要逐步渗透一点、两点,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一定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句话,要多快好省。我们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课堂太多了。怎么多快好省呢?我提几点想法。第一,韩兴娥大家都了解的,她一本书两个星期就教完。我听过她的一堂课,上我们苏教版的三年级课文《槐乡五月》,三年级的课文,她二年级教,花了十五分钟。她怎么教的呢?第一遍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那里呢?十五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他让我们听课的九个人,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孩子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然后由背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哪些平时学过的哪些名言警句。一堂课的容量是怎么样的呢?十五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读背了几十句名言警句。她重视什么?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积累,理解上就围绕一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多、快、好、省”呢?我再讲一下,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我是语文老师》。他说,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其实他说的就是读和写。他说,虽然我没做过老师,但是我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作家,成长为哲学家,我认为,语文要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看看我们现在的教学,那么简单的课文,我们老师都要问过来,问过去,嚼过来,嚼过去。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第四句话,因文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文而异,因材施教。白话文怎么教,我举个例子,我最近要上苏教版的白话文,五年级的课文叫《推敲》。文章讲述的就是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对这篇文章我设定了四个目标,四个“一”。第一个“一”叫讲述一个故事。这堂课我要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就是化书上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训练学生讲故事。第二个“一”,理解一首诗歌。“推敲”的故事是因为《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鸟树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为什么要推?为什么要敲?你必须要把这个诗读懂。这首诗你不理解,我想“推”和“敲”就是无本之木。第三个“一”,叫做品味一段佳话。推敲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佳在哪里呢?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了一个晚上,还称佳话吗?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的仪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这就不是佳话。韩愈这个为什么成佳话了呢?第一,文人贾岛的推敲精神佳;第二,贾岛坐在毛驴上的推啊敲的憨态佳;第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一个京城的市长,没有怪人家,跟人家一起推敲;第四个佳,作为韩市长的学问佳,一个市长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正因为这四佳,所以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我们要引导孩子品味,它佳在哪里呢?第四个“一”,欣赏一种现象。什么现象呢?推敲的现象。“推敲”就是韩愈和贾岛创立了汉语汇当中一个新的词语。原来没有“推敲”这个词,就是这件事出现的新的词语。于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到清代到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谢晋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无耻的文人”,还是“你这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师而推敲。中国文坛就产生了一种推敲的现象。所以我这堂课,我定位教学目标四个: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就想把这个课上成语文课,上成充满语文味的课,上成语文文化的课。白话文怎么教,因文而异,我只举了一个《推敲》的故事。

第二问,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

我从中国著名的红学家、教育学家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话说起。王丽女士编写了一本书叫《大家谈语文》,第一篇是周汝昌的文章,周汝昌在这篇文章中说: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背了那么些古文,还背了一些白话文,但是我背的古文都记得,白话文几乎都忘了。老师们,为什么?第二,他说我在小学里学生字的时候,我觉得笔画少的生字,我学得没味;我喜欢笔画多的生字,反而难一点笔画多一点的生字我学得特别有兴趣。周汝昌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来,请语文界的专家来解读。我非常冒昧地来解读周汝昌的问题。第一,人的大脑的特点是什么?人的大脑符合刺激理论的。外在的信息给它刺激越多,大脑的反应越灵活。老年人怎么得老年痴呆呢?他坐在家里没有任何刺激,他就得老年痴呆了。你要不断地用新的信息去刺激它,大脑就不会痴呆了。大脑刺激越多越灵光,当然不要超越极限。第二,大脑渴望新的刺激。你不要光是老的旧的东西去刺激它,刺激多了就麻木了。新的刺激激活新的大脑细胞,新的大脑细胞就活跃起来。第三,大脑需要有挑战的刺激、有难度的刺激。太简单的刺激,大脑就会觉得你把它当弱智了。所以,每次刺激要有挑战,要有难度。这是人的大脑的特点。为什么我们听有些课的时候,听得会困倦呢?会厌烦呢?会审美疲劳呢?我认为,就是我们的课堂太雷同,没新意,没难度,没挑战,没刺激。根据这个大脑这个特点,我送大家一个成语,大脑喜欢“喜新厌旧”。为什么数学课,小孩子感兴趣。语文课,学生就不太感兴趣了呢?因为我们堂堂都那么教,总是拿着“那张破船票,登上那个破船,涛声依旧”。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对学生有吸引力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我个人认为,一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跳一跳,摘到果子,才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难度的东西,你就把小孩当弱智了,你逗他玩。逗一次没关系,天天这样逗,小孩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就不跟你玩了。你的水平太差,你没有层次,没有深度。你每次跟他玩,都要拿新的给他玩。孩子就愿意跟你玩,玩得乐此不疲。第二,学习的内容要值得反复玩味,值得品味。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品味呢?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现在我们强调要蹲下来,面向学生。以为学生不会的,什么都不会的。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的文本有点低估学生的潜能了,低估学生的智商了。

第三问,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语言?

当前教学语言的现状是什么呢?我前天参加评委会的讨论,好多评委提出这个观点,选手平时讲话非常好,为什么一站在台上就拿腔拿调?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语言有三个不良的倾向。一,书面化倾向严重。书面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长!老长老长的一句话。第二文学化倾向。我们年轻教师都喜欢“腹有诗书气质华”,显示自己有水平有文化。所以课堂语言是非常文学化,唯美,诗意。第三种倾向,叫激情化。课堂总是充满激情的,激情澎湃的,公开课教学中尤为明显。

我个人以为,课堂教学语言是怎样的语言呢?第一,口语化。课堂教学语言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口耳传授,口口对话,所以你的语言一定要口语化。口语化的特点是什么?句子短,一听就懂。第二,儿童化。我觉得我们好多老师现在目中无人。如果说他目中有人的话,他目中有的只是听课老师和评课老师,没有儿童。儿童喜欢怎样的语言?喜欢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趣、好玩,特别吸引人。儿童化的语言要顺应儿童的几个特点,好玩、好趣、好问、好动,这都是儿童的特点,我们要有一颗童心要了解儿童,我们的语言一定要趣味化,一定要好玩,就要吸引孩子,能激发孩子的思维。第三,生活化。生活化的表现就是在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平常怎么说话课堂就怎么说话。教学语言应该口语化、儿童化、生活化,还要有一个性,什么性呢?要具有启发性。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为了让你的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你就要倾听学生的发言,会倾听,会点评,会引导,要会点石成金,要会循循善诱,要举一反三。这是你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第四问,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记得江苏特级教师高林生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到赤壁去玩,好多好多人站在赤壁那个石壁前上,看着用狂草写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好多人念了一两句就念不下去了。高先生站在石头上,朗声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背下来。他说,我的话音未落,旁边有人说:“你看那老头好有文化哦。”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把经典的东西背在肚子里,随时能够提取出来,这就是文化。朱自清说过“与其让学生读十、二十部诗集,不如让学生背一百首诗歌。背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没有背下来都是人家的。背下来的东西才能像吃到你肚子里的粮食,化为营养;没有背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营养。”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太经典了。所以,语言是怎么形成的呢?语文之道是积累之道。语文靠的是积累。积累我用两个词语概括叫“大量背诵,滚瓜烂熟”。因为大家都说“厚积薄发”,大家都说“腹有诗书气质华”,大家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家都说“三年私塾,胜过十年语文教育”,为什么?就是积累,就是背诵。你去研究五四时期,五四时期出现的文学大家,教育大家,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腹有诗书。肚子装满了四书五经,古典诗篇。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多少积累呢?我们的老师有多少积累呢?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难道要抛弃吗?语文之道,是实践之道。语文就是靠实践。我也说八个字:“大量读写,熟能生巧”。我们首先要读好语文书,语文书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但是我们不能满足12本语文书,我们还要大量的拓展,大量的阅读。我看季羡林先生写他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季羡林说,我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我就是读了大量的书,他说有的书我读了40几遍,一遍一遍反复读,一遍一遍反复读,读烂了。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我个人感觉我们的孩子现在读得少,写得也少。一个学期写八篇作文,远远不够。语文之道是不求甚解之道。不求甚解是陶渊明先生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求甚解是过程与方法,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读书的境界。叶圣陶先生提出来说,应该求甚解。我也写了两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语文教学要求甚解吗?甚就是过度,甚解就是过度过份的理解。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论。我们不需要甚解,我们也不能甚解。我们能说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甚解吗?别人会觉得比你更甚解。所以,谁也不能说我的解是甚解。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是适度的理解。一年级有一年级的度,三年级是三年级的度,六年级是六年级的度,初中是初中的度,高中是高中的度。阅读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12 , Processed in 0.0731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