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重视作文教学中的文风问题
文章作者:沈文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1月 2012-1-9
古有文品即人品之说。文风不正,怎么会有好的文章?
一、中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的几种表现
归纳起来,中学生作文文风不正主要表现在低幼、虚假、空洞、浮华、偏怪五个方面。低幼的作文错字连篇,语句不通,选材不当,结构混乱,没有什么立意或者主旨还停留在幼小孩童的层面。虚假的作文感情失真,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空洞的作文言之无物,夸夸其谈。浮华的作文表面上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名言、典故满天飞,细读之下并无深意。偏怪的作文看起来独辟蹊径,或者在文体、立意方面上,或者在语言结构上不同一般,比如有同学就热衷于用文言文写作。这五个方面各有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因为缺少自我,缺少真情,缺少思想。当然也有缺少生活的因素,生活相对单调是事实,不过主要还是没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搜集素材的慧眼。现在的孩子作文时缺少自我,生活中却恰恰以自我为中心,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私狭隘,他们才忘记了观察感受,才空洞得没有真情,没有思想。朱自清看到老父艰难的背影热泪盈眶,情动于衷而行于文,才有了感人至深的名作《背影》。我们现在的孩子除了向父母索取,除了不切实际的埋怨,可曾用心去看一下父母的皱纹和白发,哪里会体会到感情的真挚可贵?所以说到底,表面上是作文的问题,实际上是做人的问题。做文章讲究“文德”,“文德”的根自然在做人。
二、从“真”入手打牢文风之基
写作训练的起点就应该是说真话,抒真情。可是现在很天真的孩子就满口的文采、哲学,不只是可笑,这样的教学导向更是在贻害一代青少年。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先生在批评高考作文时说:“一个全身插满花的人只会让人觉得他有病,如果用真情实感来写一篇文章做到质胜于文,直抒胸臆,了无挂碍,不是更好吗?”
关于语文的本质曾有过长时期的讨论,现在形成的共识主要有两点:一是语文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二是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作文训练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也要体现语文的本质。“交际”最重要的是讲诚信,那么作文训练就应该以“真实”为出发点。可以说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作文的意义,那不仅使“技巧”失去了依傍,更有害于诚信品德的养成,背离了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特点的素质教育的本质。从“文化”的角度看,“真实”也是其本质内涵。有人可能要说,文学艺术不是可以“虚构”吗,作文为什么不能编故事呢?这里涉及到“艺术的真实”的问题。我们所反对的是“虚假”,并不是“虚构”,学生能达到这样的层次不但不是坏事,而且应该称赞。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不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我们中学作文教学要立足于全体学生,培养他们书面交际的能力,而不是创作的能力。况且“艺术真实”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如果连生活的真实都没有,那奢谈“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在沙滩上建高楼吗?教师是必须具备这样的层次感的。
现在学生怕写作文,也不会写作文。根源还在于教师引导不当。不少教师从一开始就以那些华丽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为标准,让学生误以为作文就是要有华丽的辞藻、精巧的构思,最好还要有深刻的思想。这实在是本末倒置,害人不浅。实际上作文并没有什么玄虚高深,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谁不会说话呢?会说话就会写作文,说真话就会写好作文。
特级教师方仁工说,“作文要百分之百的真实,百分之百的本色”,指出“真实”、“本色”是作文的高境界。当然写出本色的作文也是不容易的,因为“真”不只关乎品德,还有文化修养和思维品质的问题。我们倡导的“真”是“真善美”的“真”,需要具备正确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好的作文一定是真善美的结合体。初中生对很多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甚至片面,作文训练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表述出来。
三、张扬学生个性保证文风清新
作文训练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文章家,更不是为了培养人云亦云的庸才、奴才。学生作文不同于公开发表的文章,那些文章是公开的,要担负起交流、教化的重任,而作文只是一种练习。现在的作文训练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常常是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造成的。比如有人置学生个性于不顾,以成人的思想要求学生,一味地讲模仿、讲技巧,以为这是作文训练的捷径。现在提倡创新精神,于是又有人过分强调“想象力”的发挥,说假话、编故事颇为风行。作为作文本源的真实的生活就这样被恣意践踏。这样的作文训练岂不是一相情愿的缘木求鱼?
中学生作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在古代,所谓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读圣贤书,写道德文章,作文是代圣人立言,即孔子讲的“述而不作”。现代强调的是“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古代儒家思想有着绝对的话语霸权,学子们读的是圣贤文章,讲的是“四书五经”,不必也不能有自己的个性;而现在呈现的是话语的“杂多”,“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是不可迷失的“真实”。
从考试评价的角度看,重点应该是看考生的文字功夫能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既要肯定积极向上的主题,对那些表达困惑迷茫的作文也要多一分宽容。因为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健康的形态五彩缤纷,学生的真实个性也应百花齐放。
四、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文风品位
强化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文风品位的有效途径。古人谈作文之法,关键在“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方面,指出“义理”是根本,是文章的灵魂。可见,思想、思维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文字和思维密不可分,写作过程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思维过程。我们知道,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传承人类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说是各学科共同的任务,但是将思维和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训练,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责任。
当然作文训练并不是孤立的抽象的思维训练。要写好作文关键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倡导到生活中找“米”,只有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感,有所思,也才能有东西可写,形成朴实健康的文风。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很多学生常常埋怨生活单调,没有东西可写。实际上,生活中并不缺少作文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作文素材的眼睛。离家时父母反复的叮咛,生病时父母焦虑的眼神,还有妈妈的唠叨,甚至责骂,当我们用心感受时,这些是多么温馨的亲情啊!朱自清先生从父亲肥胖笨拙的“背影”里读懂了父爱,所以他的《背影》超越了时空,也成了天下所有慈父的缩影。
“怎么写”就是要弄清楚如何通过恰当的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出来,这也需要通过恰当的训练来提高文字表达水平。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不能东拉西扯记流水账。事情是何时何地发生的,又将如何发展,结局是什么等等都要交代清楚;如果写议论文,就要明确地亮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要有条理,让人信服。
总之,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作文的正道,从一开始就注重良好文风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作文即做人的道理,说真话,抒真情,有个性,有品位。这看起来并非教作文的捷径,但也许这才是改变当前不良文风的根本对策,也才能体现我们作文教学的良心和责任。
(江苏扬州市公道中学;2251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