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议论文三要素”批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3 18:3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议论文三要素”批判
福建师大文学院
潘新和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他当时称之为:论题、证据、证明法式(其中也出现“论证”一词),虽没有明确的“三要素”的提法,但“三要素”雏形初具。他在该书第九章“论辩文”部分说的主要就是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学的议论文教学中基本上仍沿袭此说,其基本概念、知识系统仍是由“三要素”构成。现在的新课标教材有的虽然不明确提“三要素”这一概念,但还是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一思维定势,说的还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一套老掉牙的知识,对议论文本、议论体式阅读与写作的认知还是极其混乱。人教版教材就是如此。请看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知识短文”《议论文的阅读》(一)(二):
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没有一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阅读议论文要把握论据。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应该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道理论据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能够用来作为论据的道理,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阅读道理论据,应该能够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并以此来检验这些道理是不是能够证明论点。
  阅读议论文还要把握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另外,在论证中,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以上几种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表达交流”部分涉及到议论体式写作,它的四个部分的标题是:……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与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具体内容很长,从略)。
可见,不论议论体式阅读还是写作,编者的指导思想依然是“三要素”。其实“三要素”说并不符合议论体式阅读、写作的实际,在认知方法、思想方法、说理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师生的观念与实践,学生议论体式阅读、写作的诸多问题盖出于此,他们认识上的诸多偏颇亦出于此。由于“三要素”说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对其弊病,教材既无变革,教师也无觉悟,因此,议论文本教学改革,必先由对“三要素”的批判入手。议论文本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承载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的重任,如果在理论上未能对其作深刻反思,肃清其流弊,必将贻害无穷。
一、要素提炼不当:特征的偏离
“议论文三要素”认知是错误的。“三要素”作为议论文本的构成要素已不准确,以此作为议论体式阅读要素便难免捉襟见肘,作为写作要素那就完全失范了。
先说作为议论文本“三要素”的问题。
“论点”作为要素就不尽妥当。议论文本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要对此作明确界定。至少将“论点”作为要素是不严谨的。
“论据”就更不能称为要素了。“论点”与“论据”“论证”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论据”比“论证”方法低两个层次,它是“论证”方法之下的概念,在“论证”方法的“例证法”“引证法”中才用到“论据”,其他的“论证”方法如“归谬法”“类比法”“比喻法”等就用不到“论据”,所以,“论据”顶多只能称为“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证法”的要素之一。因此三者不能并列。“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好比是“太爷”与“曾孙”的关系(“论证”是“儿子”)。
“论证”方法作为“议论文”的要素也同样是有问题的。首先,“论证”是“说理方法”之一,如果“论点”与“说理方法”是同一层次的话,“论证”就比“论点”低一个层次,因此,它与“论点”也不能并列。其次,“论证”这个概念也不适当,“论证”是动词,若与“论点”“论据”这两个名词对应,应称为“论证过程”或“论证方法”。第三,由于“论证方法”还只是若干说理方法之一,说理方法还有很多(下文会谈到),如果“论证方法”是要素,那其他说理方法是不是要素?第四,并不是所有议论文都需要用到“论证方法”,比如“驳论文”、随笔、议论散文等大多不运用“论证方法”。可用可不用的能称为要素吗?“论证方法”作为要素是以偏概全。
  再说“三要素”作为议论体式阅读“要素”的缺陷。往好处想,只能说它勉强与极少数只采用例证法或引用法进行“论证”的议论文本阅读的理解、认知过程有着某种联系:阅读时,先寻找文章的“论点”,再看作者是用什么“论据”支持论点的,最后才考虑它的“论证”过程与方法是否合理。把这个寻找“三要素”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由表及里、探求“所以然”的过程。但即便在这里也能发现“议论文三要素”与议论文本阅读要素的冲突,文本要素是静态的,阅读(行为)要素是动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并没有准确体现议论文本的特点,因而也是不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本的阅读。如前所述,“驳论文”、随笔、议论散文等议论体式一般不用“论证方法”,阅读这类议论文本自然就找不到“三要素”。议论文本的说理方法那么丰富,阅读时其他说理方法一概视而不见,单去寻找“论据”“论证方法”行吗?

最后再看“三要素”作为议论体式写作“要素”的错误。与阅读认知一样,它也要对“三要素”进行改造:将由静态的名词构成的文本要素,改成由动态的动宾词组构成的写作行为要素。如前面所举人教版高中教材所做的那样,将静态的“论点”,改为动态的“选取立论的角度”;将静态的“论据”,转换为动态的“选择与使用论据”;将静态的“论证”(过程与方法),替换为动态的“论证”。这至少表明对“三要素”的静态描述,要还原到写作行为的动态特征中来考察。
一旦还原到写作行为中,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改造仍然不能真正解决“三要素”与写作认知不匹配的问题,这个问题比阅读认知方面的问题还要严重、显豁得多。作为阅读认知,可以始于寻找文中的“论点”;而作为写作认知,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有没有“论点”,“论点”是什么,而是“论点”得以产生的“材料”。写作行为,当始于“搜集、感悟材料”。
人教版教材为了迎合、迁就“三要素”,竟然无视、篡改了写作行为过程,导致了对写作行为特征描述的失真。大家知道,真实的议论体式写作不是从“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开始的(其实“选择角度”与“立论”是两回事,教材之所以将二者糅合起来,混为一谈,显然其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这个步骤是形成“论点”、获取“三要素”的第一要素),应是始于“材料”的发现、搜集与占有。没有“材料”,议论就是无米之炊,是没法选择角度与立论的。接着要做的也不是“学习选择与使用论据”和“学习论证”,应当是“对材料的分析与判断(提出问题、阐明论点)”,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选择角度(选题)与立意。中心论点确定之后,需要做的是说理系统的建构:界定、阐释、联系、分类、论述、比较、论证、证伪等的组织,而不是像教材中设置的那样,简单化地处理为先“选择与使用论据”与“论证”——就写作行为来说,绝不是单一的“论证”行为所能涵盖的。就拿“论据”与“论证”二者行为的顺序来说,也是不恰当的,应是先考虑如何“论证”,在进行“论证”时,再考虑该如何“选择与使用论据”。即“论证”在先,“论据”在后。——如果是“驳论文”,它与“三要素”相距就更远了。它倚重的不是如何“论证”“论点”,而是如何“证伪”“敌论”,其认知行为大相径庭。可见,“三要素”与议论体式写作的认知要素、认知过程是极不吻合的
还需附带指出的是,落入“三要素”窠臼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它的思维方式还兼具“议论文”应试写作特征。例如,它讲“议论文”写作教学从“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开始,该文所举的例子是对寓言“滥竽充数”的多角度思维,这从现成的材料中寻求立意的角度,就是“供料作文”题型写作的思路。“供料作文”,写作的材料是教师(命题者)提供的,学生无须自己去搜集材料,寻求有议论价值的生活内容或书本资料,一上手就是考虑如何选择角度,如何立意,这显然是与真实写作的思维状况相悖的。其他的应试题型写作也是如此,如“话题作文”“标题作文”,也是越过了对“材料”的搜集与感悟,让学生直接进入到“选取立论的角度”。“三要素”认知与应试写作,是对学生议论写作认知的双重误导
  总之,“三要素”与议论文本要素、议论体式阅读和写作要素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是不科学的。“三要素”俱全,未必是好的议论文本,甚至可能是最差的议论文本。“三要素”思维定势,导致了议论文本“伪阅读”“伪写作”错误的发生。

  

  二、目的意识丧失:论点的失真

“议论文三要素”关注的是对“论点”的“证明”,构成的是一个推理链条,它主要关注的是“论证”的合理性,却忽视了“论点”本身的真理性、逼真度
  “三要素”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它不论观点的正确与否,只考虑推理方式是否恰当。它是一种推理形式,讲求的是论证方法的合理运用。将其作为认知方法,属于线性思维或平面思维,是不合适的。而议论体式写作的运思,与其认知方法相匹配的应是“辩证逻辑”,属于二元对立思维或多维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它不但关注论点的正确与否,而且更为注重论点的逼真性、新颖性。就是说,“议论文三要素”,是误将“推理形式”当作“认知方法”,造成了写作上的舍本逐末:重点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这可谓思维的“灯下黑”。

  “三要素”的重心是向“论证”倾斜的。对于“论点”,要求的仅仅是有没有论点,顶多就是要求论点是否鲜明。而“论据”与“论证”则是关键:“论据”要确凿、充分,“论证”要合乎逻辑,即“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所以,在写作中,“论点”是什么往往无关紧要,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找“论据”进行“论证”。殊不知,如果论点不新颖、“逼真度”不高,即便论点正确,论据、论证也没有问题,写了还是等于没写。偏离了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求真,这个观念性偏差,将学生引入了无谓议论的死胡同。

  “形式逻辑”的推理不考虑论点正确与否,只讲求推理是否合乎逻辑。其结论——论点,即使是错误的,只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就是“合法”的。而任何观点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匹配的材料:“地心”说未必就找不到“论据”,以人的“常识”论,“地心”说可以找到的论据远比“日心”说要多得多;要把一个慈善家说成“恶人”,也未必就找不到“论据”,只要“慈善家”是人,就绝不会没有过失、缺点,甚至罪过。反之亦然。在“三要素”观影响下,形成了这样的“议论”思维定势:“论点”无所谓质量高低,“鲜明”就好,关键是找“论据”和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他人的、现成的)“观点”加(自己的)“论据”即“议论文”

在这样的观念下,学生误以为论点无所谓,切题就成,找寻合适的论据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几乎所有的“论点”都是陈旧的,“论据”都是雷同的。诸如:贵在有恒;诚信;助人为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知识就是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常乐……这些“论点”被一代代中学生反复撕扯咀嚼,早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鸡肋”。教学中便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将这些老态龙钟的“论点”以至“论据”传递给学生,作为他们加工、制造文字垃圾的原料。
  其实,似乎无关紧要的“论点”却至关重要。“观点”的创新是议论体式写作的先决条件。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便是“求真”,“求真”是议论的动力与生命,也是其价值与魅力所在。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对其《论衡》一书写作的缘起及其主旨是这样表述的:“……《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丽虚假的文章就不会被制止);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实事求是的文章就不会被采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阐明是非之言),立真伪之平(确立真伪的标准),非苟调文饰辞(不是随意玩弄修饰文字),为奇伟之观也(故作奇特伟岸的样子)。”[1]在王充看来,文章最本质的区别便是“真”与“伪”,起于“疾虚妄”(伪),终于“归实诚”(真),不论驳论、立论,都是为了求真。这可以看作是对议论体式写作最早的、最明确严谨的定性。遗憾的是两千年过去了,后学们竟然把议论写作当文字游戏,不知为何“议论”,“论点”缘何而发。

  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是追求真理,然而,由于认知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真理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真理就像远处的地平线,永远可望而不可即。诚如英国学者波普尔所说,不可能达成真理,只能逼近真理。认知所追求的是“逼真性”。“逼真度”如何,是衡量“假说”(论点)的指标。因此,“议论”的要素不是看是否有“论点”,或论点是否鲜明、正确,而是看“论点”是否具有高“逼真度”,是否新颖。有“论点”不难,白痴也会制造“论点”;“论点”正确也不难,“互联网”上格言警句妙语应有尽有。难就难在要推陈出新,对成见有所超越或发展,提出有较高逼真度的假说。这才是议论体式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这个目的不论对于学者还是小学生都是一样的。

  

  三、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

“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的,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而如此重要的“材料”工作居然在“三要素”思维中视若无睹,因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也是付之阙如。是先有论点还是先有材料,这涉及到“唯心”与“唯物”之辩,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起点是“论点”,以“论点”作为第一要素,加之应试写作按题目作文,恰巧印证了“议论”始于“论点”的“正确性”。“三要素”与应试写作都越过了“材料”工作这个“前写作”环节,公然将极其重要的“材料”遗忘了。应试写作一般都是从“审题”开始的。“材料”是题目的构成部分,是现成的,因而“审题”不包括由学生自己去搜集原始资料,在应试情境中也没有条件去搜集资料。学生一般从“审题”直接就进入到“立意”。通常学生所“立”之“意”也是题目中固有的,是由命题者“明示”或“暗示”的。这就使学生误以为“议论”写作就是由“审题”而“立意”,久而久之,势必给学生一种假象:搜集“材料”是命题者的事,与自己无关,并非写作行为之必需;无须靠自己去寻求“材料”,“议论”思维始于“审题”,始于选择角度“立意”,即确立“论点”。这就造成了“材料”意识的严重缺失和写作观念的偏颇。

  “论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凭空产生,“论点”基于“材料”。这里所谓的“材料”,不是“供料作文”中命题者提供的“材料”,题目中的“材料”是经过精心选择、处理过的寓有作者之意的“材料”;也不是学生写作时用来“论证”的“材料”——“论据”。“论点”藉以产生的“材料”可称为“原始材料”或“原始资料”,与“供料作文”题目中使用的“材料”和用于论证“论点”的“论据”有着根本的不同。“原始材料”是“议论”发生、完成的物质前提,论题、论点等得以产生的基础。题目中使用的“材料”是命题者搜集来专门用于命题的,与作者为写作而搜集的“原始材料”是两码事;而“论据”是用来说明“论点”的,仅仅是“原始材料”中的一小部分,或是“原始材料”之外的某些与“论点”有关的事物。“原始材料”包括的内容很广,涉及某一范围内的事物、对象、现象、成见、知识等

对于议论写作来说,可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材料”。“材料”是决定议论质量的客观条件,“材料”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论点”的正确性与逼真度。片面的材料只会产生片面的“论点”,残缺的材料产生残缺的“论点”,丰富的材料可能产生全面的“论点”;错误的材料产生错误的“论点”,真实的材料可能产生正确的“论点”。因此,古往今来的作者都极为注重“材料”的完整、全面、真实,注重对“材料”的搜集、甄别、思考。“材料”意识,可谓议论体式写作的首要意识
  缺乏“材料”意识,虽然在今天应试写作中未必能看出其危害,因为在应试写作的评价上对“论点”的质量要求不高,对作者学养的关注度也不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根本性的缺失。因为没有良好的“材料”意识,便没有搜集、研究“材料”的自觉与对“材料”的敏感,便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细致、严谨、艰苦的“材料”工作,便不可能有深入的认知与探究,不可能获得理性、科学的判断,就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本,也不可能在未来的思想、学术领域登堂入室。

古人说积学以储宝,厚积而薄发。在议论体式写作教学之初,就要打破“三要素”与应试写作的思维定势,从实际写作的要求出发,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领域、专题、论题搜集、学习、思考相关资料,积累相关学养,养成定向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良好的“材料”(资料)工作意识。例如,搜集与教材相关的传统思想文化史中的某一较小领域的材料,或文学史上的某一作家、作品及其相关评论,或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的各种不同反应等,随着积累的增长,自然会有新见的诞生,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才是治本之举(所有这些都只能在自由写作状态下进行!)

四、思想方法片面:矛盾的掩盖
“议论文三要素”着眼点是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而不是矛盾
  由于“三要素”认知将思维的逻辑起点放在“论点”(立意)上,缺乏“材料”意识,未能看到“材料”的多面与复杂,未能着眼于材料的丰富性、矛盾性,因而,所形成的“论点”不但陈旧,而且往往是封闭、片面、绝对化的。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坚持就是胜利”、“熟能生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开卷有益”……这些学生耳熟能详、老师百读不厌的“论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材料”(现象)的全面分析之上的,而是从前人那儿继承来的。“信手拈来,皆为论点”。究竟这些“论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特点,这是师生们从不考虑的。只要文章中“论点”鲜明,“论点”与“论据”统一,“例证”、“引用”恰当便好(这就是所谓的自圆其说)

  其实这些陈陈相因的“保留论点”,不论是“全称肯定”还是“全称否定”的判断,都是以偏概全,说的都是片面之理,都没有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因而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未必尽然:有些“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些“失败”则是“失败”之母,也许后者比前者还要多。经过一辈子努力,称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还只是少数。“少壮不努力”未必就“老大徒伤悲”:“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老大”发奋努力,也还是有可能大有作为的。——缺乏“材料”意识,便不考虑“论点”是否涵盖了“材料”,不注意“材料”中包含的多种多样的规定性,就不会去检验“论点”是否全面、严密、妥帖,以至拜倒在那些所谓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面前,置经验与常识于不顾,丧失了基本的思考机能。

  高考作文题往往也为这种“绝对化”思维推波助澜。在“三要素”观念影响下的高考作文的命题者所命之题也不乏封闭、片面之“论点”。如“诚信”、“心灵的选择”、“找回童年”、“拒绝平庸”、“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情有独钟”等,这些作文题目不但越过了搜集“材料”的环节,而且代替了考生“立意”思维,直接给予学生片面的“论点”,学生所要做的就只剩下找片面的“论据”去“论证”片面的“论点”了。这类命题无疑强化了学生的“绝对化”的线性、单极思维,使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变得简单、肤浅、偏执

  封闭式论点、论据、论证思维,势必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学生从“论证”“论点”的需要出发去寻找“论据”,眼里只看到那些符合“论点”的“有用”的“论据”,对“材料”作随意择取,对不符合“论点”的“无用”的“材料”视而不见,一概加以排斥。写出来的文章似乎“论据”也很充分、典型,“论证”也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但其实说的只是一面之词、一偏之理。如此,论点的偏颇便不可避免,议论便沦为儿戏,实用主义思维由兹发生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都是对立统一体、多元统一体。是否具备“三要素”不重要,“三要素”俱全未必就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很可能是最差的“议论文”。议论体式写作,重要的是能否发人之所未见,“论点”是否全面、辩证、深刻,是否较为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复杂性


五、具体分析欠缺:说理的贫乏
“议论文三要素”说,让人们觉得似乎靠“三要素”就可以完成议论说理的任务,其实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说理作用是很有限的。单一的“论证”说理,忽视多种说理方式的互补,忽视“具体分析”方法的运用,这显然又是一大缺失。
  “论证”虽然也是一种说理(推理)方式,但是它只是诸多说理方式之一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都是说理方式,其中的每一种说理方式都有必要,其作用一点不亚于“论证”,而“三要素”说则囿于“论证”一隅,将其作为唯一的说理方式,这就有了极大的局限,甚至是偏颇。这就如同一张桌面需要几只腿的合力撑持,如果只有一条腿,不论多么牢固,也很容易倾覆。

  其实“论证”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问题:“论点”是没法“证明”的。“论证”最重要的两种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在具体运用中,近似于中学教材中的“例证法”与“引用法”,前者是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后者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实际上,与其说是“证明”,不如说是“说明”。在议论体式写作中,不论是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都只能在极其有限的程度上“说明”“论点”,而没法“证明”观点。

  大家知道,要用归纳法“证明”论点(归纳出结论),必须是穷尽一切对象的“完全归纳”,由于在议论写作中没法做到“完全归纳”,因而没法真正运用“归纳法”,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例证法”。“例证法”属于“简单枚举”性质,靠这种随意性地“举例”——“片面归纳”自然是没法“证明”“论点”的。比如,要证明“凡人都是要死的”这个“论点”,你必须列举出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死亡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才是有效的,才能算是“证明”,而这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即便假设有人能列举出以往一切人的死亡,也还是不能“证明”未来的人是否会死亡,还是不能得出“凡人都是要死的”结论,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去的人要死,不等于将来的人也一定会死。不是有人已经预言在若干年后人将不死?

  “演绎法”则是以某一公认的“真理性”的论断作为“大前提”,以涵盖在该“大前提”之内的某一具体研究对象作为“小前提”,由于“小前提”属于“大前提”中的一部分,所以可以从“大前提”的性质中推导出“小前提”的性质,即得出“结论”。“演绎法”的运用,前提条件是“大前提”的论断必须是公认的,这就很困难。由于作为“大前提”的论断,在该文中是未加验证的,也无法验证,因此,作者所“引用”的“理论论据”逼真度如何就不得可知。有的“大前提”在作者看来也许是“真理”,在读者看来却是“谬误”,或是“逼真度”不太高的道理。许多“大前提”的“逼真度”究竟多高是颇可质疑的。而且,即使是“公认”的“真理”也是不断地被批判、被超越的。如果“大前提”的“真理性”不足,或读者对“大前提”(理论论据)不认同,那么,该推理对读者也就没有任何说服力。例如,有的读者根本就不相信“凡人都是要死的”这个大前提,信佛教的人就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可以在“六道”中轮回,有些得道高僧则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永生不死。如果抱持这样的观点,由“凡人都是要死的”这个大前提出发的演绎推理对他们就没有说服作用。因此,“演绎法”(引用法)也是难以“证明”“论点”是正确的。

可见,所谓的“论证”论点,充其量只能说是在有限程度上“说明”“论点”。即便是“说明”,也还是一厢情愿的,其说服力是远远不够的。议论文本必须靠各种说理方法的互补形成一种合力,来提升其说服力的强度
  那么最基本的说理方法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议论”的生命。“议论”真正的功力不在“论证”,而在“分析”(“论证”也可以视为一种“分析”)。就是运用各种说理方式、围绕“论题”与“论点”所展开的“说理”“论题”“论点”(包括分论点)是“分析”的对象,也是“分析”的产物。“论题”“论点”中所包含的矛盾、条件、因果、过程、本质、实质等是“具体分析”的内容。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论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说理方式都可以归为“具体分析”的手段。

当然,不是每一篇议论体式写作都要涉及上述所有的说理方式,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让学生明白,说理方式绝不只有“论证”一种,更不是只有仿佛无往而不胜的“万应良药”“例证法”,说理的方法是非常丰富的,说理的空间是非常开阔的,说理方法的运用是非常自由灵活的。
  总之,简单化的“论点、论据、论证”思维是一种自残,阉割了议论文本生机勃发的雄辩力,使之沦为散发着腐败气息的“论据”陈尸场

  

六、证伪方法缺席:驳论的遗忘
“三要素”思维导向是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正确,其方法是“证明”。如前所说,事实上,“证明”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在说理方法的运用中,“证伪”的作用往往大于“证明”。这就是之所以“驳论文”“论辩文”为人们所重视的原因。然而,“三要素”思维对于“证伪”的方法是完全被忽略的,就是说,“驳论文”与“论辩文”是在“三要素”视界之外的。这就存在着极大的疏失。关于“证伪”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波普尔的理论中得到启示。
  波普尔否定证明主义,肯定证伪主义:“教条态度显然关系到这样的倾向:通过试图应用和确证我们的规律和图式来证实它们,甚至达到漠视反驳的程度,而批判态度则是准备改变它们——检验它们,反驳它们,证伪它们(如果可能的话)。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批判态度看做是科学态度,把教条态度看做是我们所说的伪科学态度。”[2]他把是注重“证明”还是“证伪”,视为“伪科学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分界。“三要素”认知可归入“证明主义”范畴,即“伪科学态度”范畴。

  他比较了“科学增长”的两种方式:“我们可用于解释科学增长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不甚重要,而另一种十分重要。第一种用知识的积累来解释科学:科学像扩充着的图书馆(或博物馆)。像书籍越积累越多一样,知识也同样与日俱增。另一种用批判来解释:科学借助于一种比积累更加革命的方法增长,这种方法破坏、改变和改造一切,包括它最重要的工具即我们的神话和理论所由表达的语言。颇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即积累的方法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科学中,知识的积累远不及科学理论的革命变化。”[3]第一种方式即“立论”的方式,第二种方式即“驳论”的方式。在“科学增长”中“证伪主义”方法比“证明主义”方法更为重要。“三要素”所注重的是不甚重要的,所忽略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

  那么为什么“证伪主义”方法比“证明主义”更重要呢?他说:“我们致力于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的尝试不是终极的,而是尚待改进的;我们的知识和学说是猜测;它由猜想、假说构成。而不是由终极的确定的真理构成;批判和批判的讨论是我们接近真理的唯一手段。这样,它便导致了大胆猜测和自由批判的传统,这个传统创造了理性的或者说科学的态度,并创造了我们西方的文明——唯一建基于科学的文明。”[4]由于现有的知识与学说,不论如何“证明”也只是猜测与假说,不是终极真理,而“批判”(证伪)则推翻了先前的猜测与假说(孕育了新的猜测与假说),推进了认知的进步,因而“批判”(证伪)能使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批判与证伪的主要方法便是寻找反例。好比我们知道“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知识,无论如何用“白天鹅”来“证明”这一知识的正确都无助于推进认知的发展,而一旦我们发现了反例——一只黑天鹅,我们就不再停留在原先的认知上了,便推翻了原来的结论,产生了新论断:天鹅有白天鹅与黑天鹅。知识便因而得以增长。这就告诉我们,对于逼近真理来说,寻求“证伪”比寻求“证明”来得重要,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寻找各种颜色的天鹅:蓝天鹅、绿天鹅、红天鹅……可称之为“寻找永远的黑天鹅”。
  从这个意义上说,“驳论文”“论辩文”比“立论文”重要,“三要素”恰恰与“驳论文”“论辩文”相错位,无视“证伪”的意义与价值,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方法上极大的缺陷

  由于“议论文三要素”影响深远,已经成为语文界的集体无意识,因此,进入到议论文本教学领域,势必要对此先作一番梳理与澄清,对其缺失进行反思与检讨,使之走出认知误区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为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B183。)

  注释:

[1]王充:《论衡·对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3][4][英]卡尔·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第182-183页,第214页。

  

(潘新和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1:31 , Processed in 0.1183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