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组织工作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7 19:2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组织工作方案


(鄂教基【2011】23号)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鄂教师[2011]7号)精神,为确保“课内比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搭建平台  全程督导   发掘典型   总结表彰
二、组织机构
成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组委会。
主  任:黄  俭
副主任:王  强  钟  山
成  员:张祖春  范义虎  方正平  刘维国  傅华强  
组委会下设4个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组(组长:钟山,副组长:刘维国 傅华强)
2、活动实施组(组长:张祖春,副组长:方晓波 杨国金)
3、网络平台组(组长:范义虎  副组长:雷  春)
4、视频资源组(组长:方正平  副组长:张  强)
三、职责分工
(一)综合协调组
1、拟订省级活动工作方案,营造活动氛围;
2、负责方案的调整与解释,协调督促各工作组按计划推进活动;
3、收集各地活动信息,挖掘与推广比武活动典型;
4、在有关媒体设置专栏,深度报道教学比武特色活动;
5、编发《教学比武》电子期刊(周刊),汇总与展现比武活动成果;
6、制定考核奖励方案,组织省级总结表彰活动。
(二)活动实施组
1、制定省级“教学比武”竞赛规程和标准;
2、确定比武活动组织、督查方式;
3、对各地活动组织和课堂教学进行巡查与视导;
4、督促检查各地活动参与度(全员性、全过程)和有效性;
5、组织省级教学比武活动。
(三)网络平台组
1、创建教学比武活动专题网站,全方位展示各地比武活动情况;
2、创建全省(分县)比武活动进展情况实时登录平台;
3、组织相关网络调查和评比。
(四)视频资源组
1、组织一周一县小学、初中、高中各一节比武观摩课实况录播活动(简称“一周三课”);
2、建立教学比武视频资源汇集与分享平台;
四、各阶段主要工作
(一)各级活动方案制定与校级教学比武阶段(2011年8月至11月)
1、印发省级中小学教师教学比武竞赛规程和教学比武活动表彰奖励方案等(活动实施组、综合协调组);
2、督促市县抓好校级教学比武方案制定、启动仪式、档案建立和教学比武开放周活动(综合协调组、活动实施组);
3、与市州一起,巡查、视导中小学校比武活动开展情况,对全员性参与比武、教师比武活动情况记载和专业成长档案建立等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活动实施组);
4、组织开展“一周三课”实况录播活动(视频资源组、活动实施组)。
(二)县(市、区)级教学比武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
1、观摩、指导县(市、区)级教学比武活动(活动实施组、综合协调组);
2、督促市州开展区域内比武现场观摩、交流和学习(综合协调组、活动实施组);
3、继续做好“一周三课”实况录播活动(视频资源组、活动实施组);
4、收集、上传和展播各县(市、区)活动组织视频和教师教学比武视频资源(网络平台组、视频资源组、综合协调组);
5、开展“我与教学比武”征文活动(综合协调组、网络平台组);
6、挖掘活动创新的典型案例(综合协调组、活动实施组)。
(三)市(州)级教学比武阶段(2012年3月至4月)
1、观摩、指导市(州)级教学比武活动(活动实施组、综合协调组);
2、组织市州间开展比武现场观摩、交流和学习(综合协调组、活动实施组);
3、继续做好“一周三课(小学、初中、高中各一课)”实时展播活动(网络平台组、活动实施组);
4、收集、上传和展播各市(州)活动组织视频和教师教学比武视频资源(网络平台组、视频资源组、综合协调组);
5、对中小学教师全程关注比武活动进行监测(网络平台组、综合协调组);
6、挖掘活动创新的典型案例(综合协调组、活动实施组)。
(四)省级教学比武与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5月至6月)
1、组织开展省级教学比武活动(活动实施组、综合协调组);
2、总结全省比武活动,形成书面报告(综合协调组、活动实施组);
4、汇编教学比武经验专辑(网络平台组);
3、组织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综合协调组)。
五、有关要求
1、2011年8月5日前,各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制定本组具体工作方案,并制定分月实施进度表。
    2、活动开始后,工作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互通情况、研究问题、解决困难,保证活动顺利推进。
3、各工作小组应重视活动信息资料档案(包括电子和纸质档案)建设,保证活动各环节信息资料的详实完备。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19:34:33 | 只看该作者
自6月份以来,省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40多万教师全员参与、700多万学生家庭全覆盖。如此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显示出这项活动非比寻常的意义。为此,本报记者就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式、管理等各个环节,专访了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

    什么是比教学访万家?
    中小学教师全员赛技能和走访学生家庭

    问:什么是“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答:从今年6月份开始,省教育厅组织全省47万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课内比教学”即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通过考察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中的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综合学生成绩和专家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比较教师的专业素质。
    “课外访万家”的基本要求是全员参与,全省中小学校的校领导访教师、教师访学生,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全部参与。基本形式以走访为主,面对面沟通,覆盖全部学生家庭。主要内容是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成长,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问:为什么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这项活动?
    答: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怎样探索建立教师职业规范?这是我们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教育行政部门的重任。
    8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出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评价标准条件。国家制定基本评价标准,各地区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国家正在探索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的定期登记制度,湖北是全国两个试点省份之一。
    按照国务院会议的要求,结合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实际,我们希望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率先扬起“教师专业化”的旗帜,围绕专业化来设计我们的活动,探索和构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评价体系,并与教师聘任挂钩,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我们将结合这项活动,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访万家”不是简单地记录和检查教师家访结果,而是要逐步建立有效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校合作制度,获得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为开展教师职业规范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我们将结合这项活动,着手研究教师的职业规范体系。
    同时,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也是教育系统探索建立“三万活动”、“创先争优”、“治庸问责”长效机制的一项具体工作措施。

    活动有何新特点?
    掌握新技能构建新机制的重要抓手

    问:与学校常规开展的教学比赛和家访相比,这次活动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这次活动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探索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大举措。活动概括起来有“四新”,即“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新技能”。它是我们在新课改背景下,掌握新技能、构建新机制、实现新目标的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目标。“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目标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专业素质和加强职业规范上,“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质,“访万家”就是加强教师职业规范。从这两个方面切入,探索和构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评价体系。
    构建教师职业评价的新机制。“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强调在活动中要“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过程评价”,强调把“业内同行和社会的认可”、“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作为“比教学、访万家”活动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推进新课程改革纵深发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访万家”,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新技能。“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帮助教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需要。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必然带来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知识”,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把“比教学”活动导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湖北名师。

    如何避免走形式?
    开展活动情况与绩效工资及评聘挂钩

    问:作为一项长期的、常态化的活动,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保障活动不流于形式?
    答:我们将探索由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用档案袋评价方式,详实记录和保存每一位教师的岗位练兵、师德修养、家访反思、学校比武的过程和结果,使之成为晋升职称、名师选拔等重要参考依据,与绩效工资挂钩,与教师的评聘挂钩。
    我们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对整个活动作了如下安排:
    一是市、州、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明确牵头处室部门。明确学校是活动的重心,校长是活动的具体承办者。
    二是活动方案具体、可操作。方案既要有总体部署,也要有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评价考核办法。要确保学校全部参与、教师全部参加、学生家庭全部访到。“比教学”要立足教学常态、立足岗位练兵,组织全员大比武。“访万家”要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要在收集、研究学生及家庭信息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家访后,教师要整理家访情况,撰写家访后记,总结家访成效。
    三是评价体系公开透明。活动方案包括组织过程和考核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方案要征求学校意见,学校制定方案要征求教师意见,并将方案公开,让学校和教师知晓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好了将会怎样。评价体系要科学,评价标准要突出能力和业绩两个维度,评价主体既要有教师、学科专家等专业人员,也要有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
    四是加强考核。省教育厅对市、州教育局,市、州教育局对县(市、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校长,学校对教师都要进行考核。
    五是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中小学教师参加活动取得的成绩,作为教师评先晋级、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优秀教师、荆楚师德楷模、十佳班主任、特级教师和各级名师的重要依据。
    六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坚持全程监管,把各地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地方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怎样防止活动变味?
    比武须随机随堂,家访遵循“六不准”

    问:怎样保证“比教学”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答:我们强调常态化的岗位练兵和比武,不要因为开展这项活动,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以一次比武论英雄。比武必须随机随堂,不能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经过包装和精心准备的,而是要把优质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真正让优秀成为习惯。在引入竞争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教师之间形成恶性竞争或敌对关系,除了比个人还要比团队,通过校本研修,建立学习共同体,倡导集体备课、集体评课与专业引领,让大家既是竞争对手,也是联盟伙伴,共同提高。
    问:怎样避免家访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不安和不便?
    答:我们要求参与家访的教师一是精心备访,通过备学生、家长、内容、策略、预期、应急预案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学校要开展家访培训,使教师掌握正确的家访方法。二是分类家访,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报喜、沟通、“疗病”等多种类别的家访,要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成长,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三是细心撰写家访后记,总结访谈成效,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同时提出了“六不准”的要求,即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问:您对全省参与这项活动的教师有什么期盼?
    答:希望全省中小学教师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培育职业素养。
    天门市净潭小学严玲老师写的一首关于家访的抒情诗,让我很受感动,已经登载在了教育厅的门户网上和大家共享:“为着共同的理想,我们同学生携手同行,你是否曾耐心等待一朵小花的绽放?你是否悉心倾听了一粒种子破土的脆响……”我相信:如果每一个教师能把工作作为乐趣,那样就一定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定能超出自身的能力,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问:您对学生家长和社会配合这项活动有什么希望?
    答:社会、家长对这项活动都给予了很多肯定和鼓励,认为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老师上门家访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中形成合力,帮助学生成长。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制定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发现、培育、鼓励、发展学生特长,家校合作育人,共同推进素质教育。
    希望社会各界理解、支持、配合、参与、宣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与学校一起、同教师一道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良好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2:20 , Processed in 0.0754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