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篇《劝学》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3 19: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篇《劝学》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

作者:陈友冰
文章来源:国学网
浏览:88 次

一说到“劝学”,人们自然会想起荀子的《劝学》。是的,只要是稍微有一点文学常识的中国人,谁不知道“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这类既深刻又形象的比喻呢?但在我国的古文中,写“劝学”的并不只荀子一人。其中有影响较大的:在荀子之前,有尸子的《劝学》;在荀子之后,有颜之推的《勉学》。尸子名尸佼(约公元前390~前330年),晋国人(一说鲁国人),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法治,曾参与商鞅变法,商鞅被害后逃亡入蜀。著有《尸子》,今已佚,唐代魏征等人编纂的《群书治要》中辑有尸子的《劝学》等十三篇。颜之推,南北朝时北齐人,字介,藉贯琅琊临沂,当时著名的学者。著有训诫弟子的《颜氏家训》,历来被奉为治家修身之宝典,《劝学》即是其中的一篇。这三篇《劝学》都旨在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指出学习的方法和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但从其文学价值和影响的深远来看,荀子的《劝学》承前启后,远在另外两篇之上。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使本来很枯燥的说理变得生动而形象,使人爱看而且耐看。

  刘勰在谈到比喻作用时说:“观夫与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1】荀子的《劝学》正是采用多种比喻使这篇言论婉而成章,通过日常小事,来说明深刻大道理的。当然,尸子和颜之推的《劝学》,尤其是尸子的《劝学》,也运用了很多比喻,但相比之下,荀子的《劝学》却具有尸子和颜之推的《劝学》所不具备的两个特点:

  一是用人们习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反复设喻,可见可闻、通俗易懂,因而具有较大的说服力。荀子的《劝学》中有数十处运用了比喻,而且这些比喻都是发生在读者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亲眼可见、亲耳可闻,因此也倍觉真实可信。例如,作者在论述学习重要性时就用了一连串这样的比喻: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人们习见的自然现象为喻,说明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后者居上;再用“輮以为轮”“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这个人们生活中习见的现象为喻,说明学习能改变人的气质和秉性;最后,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个通俗的比喻让人们悟出对于明辨是非和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作者在阐述学习的功用时,同样是运用通俗浅显的比喻来达到此目的;他先用登高见远和顺风声彰这两个生活常识,来说明借助于外物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技能;再用靠车马致千里和假舟楫绝江河这两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明利用外物可以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作者列举大量人们非常熟悉的比喻之后,再点出自己要答出的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读者既然觉得例子真实可信,当然也就会相信作者的结论了。荀子在阐述学习的方法及应采取的态度时也是如此:作者认为,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就,首先就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作者举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细流成江河为例,这些事例同样是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而也更感到真实可信 。

  二是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已不仅是说理论证中的一个比附,本身已成为论文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增加了论说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钱钟书先生曾指出,比喻在诗歌和论说文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说理文中的比喻只是用来说明道理,道理说明了,比喻就可以放弃。而且,只要能说明道理,可以用这个比喻,也可以用那个比喻,比喻本身并不是道理。而诗中的比喻往往构成诗的形象,成为不能弃割的一个主要部分。所以,说理文中的比喻是“义理寄宿之蘧庐也,乐饵以止过客之旅亭也”;而“诗之喻,感情归宿之菟裘也,哭斯歌斯,聚骨肉之家室也”。【2】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已不是单一用作比附的“蘧庐”和“旅亭”,成了《劝学》中“感情归宿之菟裘”和“聚骨肉之家室”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论点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个例证。从全文的结构上看,除了开头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以叙述的方式提出论点外,全文基本在比喻中展开。比喻既是论据,也是论证,甚至本身就是论点的延伸。从比喻的生动形象性来看,它更是这篇论说文生动感人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谈到学习要用心专一时,荀子举螃蟹和蚯蚓为例,这两种爬行动物在先天条件上,螃蟹要优越得多,它有六跪二螯,蚯蚓却既无爪牙之利,又无筋骨之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天条件不足的蚯蚓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先天条件优越的螃蟹却无处存身,只好寄居在蛇蟮之穴。本来,蚯蚓掘洞、螃蟹寄居,这都是生物的本能和生存适应性的表现,荀子却赋予这种生物属性以社会意义,而且解释成有一定的主观意识———都想掘洞,蚯蚓先天条件差,但用心专一,所以获得成功;螃蟹先天条件虽好,但浮躁不专,只好寄居。这样,不但把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这个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而且,这个比喻千百年来已深信读者心中,成为两种不同学习态度的代表,因此,这个比喻所产生的感染力和说明力就不是其他例子所能代替的。同样地,像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来比喻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用登高望远、顺风声彰来说明学习、借鉴的重要作用,千百年来,这些比喻的本身也成了努力学习和借鉴的同义语。在《劝学》中,比喻中的此物与彼物、喻体与本体几乎混而为一,其结果所产生的无比形象性和巨大感染力,是荀子《劝学》获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

  尸子的《劝学》和颜之推的《勉学》,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认识与荀子相差无几,尤其是尸子的《劝学》,在一些问题的提法和论述角度上,对后来的荀子具有启发和影响,但他们在比喻的运用上不如荀子,因此,其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也就不如荀子的《劝学》。

  颜之推的《勉学》缺少荀文大量的比喻,尤其是从不同角度反复进行的博喻。颜文主要是通过自己耳闻目睹的一些事例,如当朝故实、历代名人言行以及自己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来教育本家子弟。例如,在谈到学习重要性时,作者列举自己耳闻目睹的梁朝贵族子弟在社会动乱前后的处境为例:动乱前,这些贵族子弟养尊处优,整日游手好闲,根本不屑于读书;动乱后,他们所仗恃的冰山倒了,赖以优游的社会地位了不存在了,本身又没有才实学,只好替人家耕田养马,反不如那些有点知识的“小人”,由此可见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在论及学习成功与否,在于能否坚持而不在于年龄大小时,作者又列举历代名人加以佐证:孔子五十学《易》,魏武帝老而弥笃,曾子七十而学,荀子五十始游学等,他们开始学习的时间虽晚,由于坚持不懈,皆获得巨大成就。这些事例有一定的可信度,也曾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但毕竟没有发生在读者的周围,那些历史名人苦学的故事离我们也很远,有的人物如皇甫谧、袁遗等,一般读者更是陌生,因此,就无法像荀子《劝学》那样,使读者在大量通俗、浅近的比喻中,产生一种亲切、熟悉感,因而也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尸子的《劝学》倒是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其中有的比喻职积土成山、积水成川,剑要砥砺、鹿驰无顾等既通俗又生动,而且对后来的荀子有直接的启发,但究其大多数比喻来看,则不够通俗、浅显,运用史实和典故较多,不如荀子《劝学》直接来自生活,通俗生动。如荀子在论述后天学习重要性时用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一边串生活事例作喻,而尸子在作同样论述时,所作的比喻就不那么通俗浅近了:

  昆吾之金而诛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

  比较起来,荀子的比喻通俗浅切、简洁明快;尸子的比喻冗长拖沓,而且加上了“昆吾之金”、“诛父之锡”、“干越铸工”之类典故,更不如荀文明白易懂。再如对学习作用的论述,同样是谈借物的重要,荀子举登高博见、顺风声彰,假与马至千里、假舟楫绝江河等日常生活事例作喻,而尸子则以曾子、孔子、李克等人关于亲疏、穷达、爱恶等论述为喻,说明“道”在人的品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是比喻,一个是生活实例,浅显生动;一个是训诫之言,抽象枯燥。这也是尸子的《劝学》不如荀子《劝学》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排比、对偶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充沛气势。

  文学作品是需要情感和气势的,正像狄德罗所说的那样:“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读者。”【3】荀子是很讲究作品形式美的,他认为作品就像珠玉一样,如果没有鲜艳而闪光的外在形式,那就不美,也就不值得珍贵了,所谓“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4】,在《劝学》中,正是通过大量的对偶和排比所产生的形式美,使此文产生了充沛的气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劝学》中的对偶和排比,作者精心安排成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把同类事物铺排在一起,从同一角度反复加以强调。如论述知识要靠积累时,作者用了一连串排比:“积土成山,风雨为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一边串的比喻,形成一股强大的牵引力,迫使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推论下去,得出作者要得出的结论。

  二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组成喻体,让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的取舍变得简单明了。例如在论述学习态度时,作者把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蚯蚓和螃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在论述借鉴重要性时,把终日而思与须臾所学、歧望和登高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对比,使人明白能否获得成功,并不在于先天的条件,而在于后天持之不懈的努力,在于善于学习。为了增强说理的力度和气势,作者不但把这种事物间的对比用在一句之中,而且还在段与段之间展开对比,形成磅礴的气势,也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如“积土成山”与“不积跬步”这两段之间就是如此:前一段从正面说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后一段从反面指出不注重知识积累将导致的后果。这样一正一反,不但把作者要表达的论点明确的摆在读者的面前,而且气势很足,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三是在喻体对比组合方式上,灵活富有变化: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有时一连串的正;有时一连串的反,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板重凝滞之感。如在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时,作者先引用两组对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两组对偶都是先反后正,先否定错误的做法,再肯定正确的做法。然后,再列举蚯蚓和螃蟹这组先正后反的对偶句,先肯定正确的做法,再否定错误的做法。这样,先反后正再先正后反,把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这个论点阐述得明白透彻,而且在句式上也灵活多变。

  四是在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式的同时,又兼用散句,既整齐对偶又显得错落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和声韵美。如文章开头,作者引用了君子之言作为全文的论点,这是散句;然后再骈散相间:先是“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对偶句式,继而是“木直中绳”等散句,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对偶句,这样交错用对偶和散句作为论据,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以一个散句作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样骈散相间,显得文气跌宕,有一种曲折掩映之美。这种美感正如唐代诗僧皎然所指出的那样:“高手述作,如登衡巫,睹三湘鄢郢之盛,萦迴盘腾,千变万态:或极天高峙,卓焉不群,气势腾飞,合沓相属;或修江滚滚,万里无波,飚出高深重复之状。”【5】这种沛然之气和跌宕之势,正是荀子《劝学》千百年来具有如此巨大文学魅力的第二个原因。

  尸子和颜之推的《劝学》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由对偶排比所形成的澎湃气势,和由骈散相间所形成的跌宕文气,因而缺少那种巨大的文学感染力。尸子的《劝学》虽也有对偶和排比,但接下去便是冗长的论述,无意间冲淡了前面的对偶和排比所产生的气势,何况其对偶和排比的本身又缺少变化,显得很单薄。如在论述德行重要性时,作者也用了排比:“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比义”,但接着便是关于义理的冗长阐述:“是故监门、逆旅、农夫、陶人皆得与焉。爵列,私贵也;德行,公贵也。奚以知其然也?”接下来,叙述了一个名叫司城子罕的人的故事,藉以说明评价一个人要看德行的道理,使文章陷入故事的叙述和义理的阐述之中。颜之推的《勉学》更少对偶和排比,通篇几乎都是训诫,间或杂以历代名人言行和当代人物故事,文章虽不乏生动之处,但从文章的磅礴气势和曲折掩映的行文之美来看,则显得贫弱和板滞了。

  三、谨严的结构、精当又周密的论证所产生的说服力。

  荀子的《劝学》在立论上很是精辟独到。文章一开头,就引用君子之言作为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引用贤哲之言来立论,意在确立论点的权威性;把“学不可以已”作为《劝学》总的论点首先提出,这就很精当独到,因为它用五个字高度概括了人们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成为统率全文的总纲。下面几段,则围绕这一总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等不同侧面加以述论。在论证方法上则是分层论证,一层阐明一个方面问题,而层与层之间又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使作者要阐明的中心论点越来越使人信服。如在第一层,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来说明一个人博学修身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博学修身、做到“知明行无过”呢?作者在第二层中紧承这个问题,用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为喻,指出要想博学修身就必须善于借鉴、善于假物。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意义,并不等于就可以搞好学习,因为还有个方法和态度问题,所以在三层,作者又深入一步,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为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又用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的对比为喻,说明学习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作者就这样步步深入、环环紧扣,把“学不可以已”这个道理阐释得十分透辟,具有极强的说明力。还想指出的是,荀子的《劝学》不仅全文围绕总论点结构严谨而有条理,就是每段小论点,在论证上也是前后照应,显得周到而又完备。例如,第一层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论证,最后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来收束,与开头“君子曰”形成照应,结构上显得完备而严谨。第二层也是如此:作者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最后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来收束,此句不但是前面博喻的必然归结,也与上层的开头和结尾处所提及的君子言行连成一气,使全文脉络贯通,显得周密而完备。

  颜之推的《勉学》在论点的精到、论证的严谨和论据的形象性等方面似都不及荀子的《劝学》。颜文一开始,就提出“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以此作为全文的论点。以贵贱来判定学习态度,这和后面所提到学习重要性是可以显亲扬名一样,都反映了作者思想上庸俗的一面,因此论点的本身就不如荀子《劝学》深刻和具有普遍性。另外,颜文在论证上也显得较为松散。《勉学》选自《颜氏家训》,家训所记载的是作者对本家弟子的谈话,它的特色是不刻意修饰、口语化,比较随便,使人读起来有种亲切感。但这种行文方式所带来的弱点,是仅围绕一个大致范围漫谈,胸中之念信口道出,作为论说文则显得不够严谨。如作者在第一层提出论点,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第二层则举自己所见所闻的梁朝故事来证明,但这些故事只能说明:一个人如失去了优越地位,又没有知识会陷入困窘之中,假如我们反问一句:一个人如果没有失去优越地位,或者虽失去优越地位但并不困窘,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呢?因此论证显得不够周密完备,只适用于朝代更迭较频繁的南北朝时期,缺乏普遍的涵盖义。第三层谈学习方法,作者认为自己的或身边的经验不足为训,提出要向贤者和古人学习。向贤者和古人学习固然重要,但自身和周围的经验更为鲜活、更加亲切,读者不会因为敬畏而产生距离感,觉得高不要攀。因此,从论证上来看,颜之推的《勉学》也不如荀子的《劝学》全面和具有普遍性。

  尸子的《劝学》在论点的精当和论证的周密上,比起荀子的《劝学》毫不逊色,但由于大量引用圣贤之言和历史典故,因此不如荀文通俗易懂、形象简洁。读者不易消化吸收的情形下,这当然会影响它的说服力。

附:

  一、 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二、 尸子《劝学》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

  夫子曰:“车唯恐地之不坚也,舟唯恐水之不深也。”有其器则以人之难为易,夫道以人之难为易也。是故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咎。”然则爱与恶,其于成孝无择也。史鰌曰:“君,亲而近之,至敬以逊;貌而疏之,敬无怨。”然则亲与疏,其于成忠无择也。孔子曰:“自娱于櫽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以善废而不邑邑,蘧伯玉之行也。”然则兴与废,其于成善无择也。”屈侯附曰:“贤者易知也,观其富之所分,达之所进,穷之所不取。”然则穷与达,其于成贤无择也。是故爱恶、亲疏、废兴、穷达皆可以成义,有其器也。

  桓公之举管仲,穆公之举百里,比其德也。此所以国甚僻小,身至秽污,而为政于天下也。今非比志意也而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论爵列,亦可以却敌服远矣。农夫比粟,商贾比财,烈士比义。是故监门、逆旅、农夫、陶人皆得与焉。爵列,私贵也;德行,公贵也。奚以知其然也?司城子罕遇乘封人而下,其仆曰:“乘封人也,奚为下之?”子罕曰:“古之所谓良人者,良其行也;贵人者,贵其心也。今天爵而人,良其行而贵其心,吾敢弗敬乎?”以是观之,古之所谓贵非爵列也,所谓良非先故也。人君贵于一国而不达于天下,天子贵于一世而不达于后世,惟德行与天地相弊也。爵列者,德行之舍也,其所息也。《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仁者之所息,人不敢败也。天子诸侯,人之所以贵也,桀纣处之则贱矣。是故曰“爵列非贵”也。今天下贵爵列而贱德行,是贵甘堂而贱召伯也,亦反矣。夫德义也者,视之弗见,听之弗闻,天地以正,万物以遍,无爵而贵,不禄而尊也。

  鹿驰走无顾,六马不能望其尘,所以及者,顾也。土积成岳,则楩楠豫章生焉;水积成川,则吞舟之鱼生焉;夫学之积也,亦有所生也。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

  三、 颜之推《勉学》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燕,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巳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注释:

【1】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2】 钱钟书《管锥篇·周易正义·乾》。

【3】 狄德罗《论戏剧艺术》。

【4】 《荀子集注·天论》。

【5】 皎然《诗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9:39 , Processed in 0.0887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