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做 你就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4 20:4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心做 你就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读《怎样当个好老师》有感
  ■ 刘波
   拿到《怎样当个好老师》一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很多文章以前看过。本书的作者孙明霞,没有任何官方授予的名师头衔,但是她在全国各地一线教师中拥有众多的“虾米”,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明霞老师。明霞老师任教的生物学科,在初中算是“副科”。我们可以盘点一下,从全国范围来看,知名的“副科”教师又有几人呢?在现实中,很多的“副科”老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边缘化了。明霞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做,不管任教什么学科,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最初了解明霞老师,我是看了2007年5月《中国教师报》头版对她的报道。后来,我在网上查阅了不少她的资料。2010年7月,我到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参加全国生命化教育研讨会,听了明霞老师上的一节课,并和她有了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读这本书时,有一种听她娓娓道来的感觉。按照教育学者张文质的观点,这就是一种生命在场的感觉。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来说,每一个阶段的教师都有其需要发展的目标,也有其特定的困惑和烦恼。现在,在不少地方,教师的生存状态并不是很理想。那么,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升自己的实力,过精彩的教育人生,不仅关系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也关系着学生的幸福成长。
   这本书从“教师如何提升幸福感”、“教师如何提升专业素养”、“教师怎样提高课堂艺术”、“教师如何更好爱学生”四个方面回答了各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困惑。这本书中刊登的答问,部分曾经在《中国教师报》和《福建教育》“明霞问答录”专栏看出,得到众多一线教师的好评。因为明霞老师一直在一线,用多年的经验和感悟,来回答教师的困惑,自然更加具有说服力。
   读完此书,我掩卷沉思,明霞老师的这本书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看似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在着力解决部分教师的困惑。事实上,这本书所归纳的四个方面,正是教师走向优秀的努力方向。
   坦率地说,对于教师职业,我们不需要唱赞歌,有的教师在走上教师岗位前,不是把教师职业作为第一选择的。其实,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而言,敬业是底线,精业是进了一层,乐业则是更上一层楼了。
   从明霞老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加强职业认同,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要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繁琐,要认识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现在的家长对教师越来越挑剔的现实。教师受其职业性质影响,是一个相对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群体。教师加强对自己的职业认同之后,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缓解职业倦怠,提升职业幸福感。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修炼教学基本功。现在,教育部出台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并结合反思和写作,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这一点上,明霞老师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的教学技术,课堂是师生共同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明霞老师在生命化的课堂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教师和学生能一起享受课堂的话,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跟自身的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前不久,“大夏书系”推出的《教师的幸福资本》一书,讲述的就是成为优秀教师的8种特质。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在现实中,有不少教师打着爱学生的幌子,却做着伤害学生心灵的事。师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艺术,爱需要宽严相济。不是班主任的明霞老师,始终把育人和教书结合在一起,经常研读班主任类的刊物,努力提高育人艺术。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想做一名好教师,不妨看看明霞老师的这本书,或许,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改变你的行走方式,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教育时报》“读书”:2012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二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1:06:29 | 只看该作者
支撑课堂的,是教师的思想和信念
记者:孙老师您好。前不久我去濮阳采访,一位老师告诉我,他为了买您的这本书曾跑遍了全城的大小书店。您有没有料到您的书会这么受欢迎?您认为这本书是什么东西打动了老师,或者吸引老师?
孙明霞:这本书能如此受欢迎,真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也特别感激那些买我书读的老师,他们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就整体读书情况来说,教师本应是一个读书的群体,但真正读书的教师并不是太多,教生物的老师读书的有多少,更不容乐观。我本身是教生物学科,生物学科在很多学校都是“小学科”,是“副科”,生物老师自己都不一定会买书读,其他老师更不会买一本描写生物教学的书来读了。所以,当时在书名的确定上,我一方面想尽可能体现我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想着尽量淡化生物教学,而突出“生命”的主题,避免大家一看是“生物教学”的书就翻也不翻了。包括出版社在首印数量上,也担心数量大了会积压在仓库里,征求我意见说4000行不,我说有点少,才定下印5000。
这种担心也并非多余,有位老师在博客上写读这本书的体会,开始就写到:“翻看目录,映入眼帘的是生物,生物,还是生物,除了苔藓和蕨类植物,就是藻类植物……都是关于生物教学的,不免失望之极,随手一放,将之束之高阁。”
这虽然是我所担心的,但也不是一点自信也没有。内心深处感觉到,只要老师们真的开始翻阅这本书,他(她)就一定能读下去,甚至是一口气读下去(后来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很多老师说拿到书后一口气读完,然后又回头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有的老师和校长说拿到书连夜读完。)。这种自信来自于我对自己文字的了解。我相信我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虽然文笔不怎么优美、华丽,但“真”。我曾经用“三真”概括了我的文字——真实、真诚、真情。真实,也就是我所写的文字全都是来自我真实的生活,没有一件事是虚构出来的,所以大家看了之后,感觉这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特别亲切,甚至就像自己经历的一样;真诚,就是我用真诚的口吻来叙述,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像对面坐着我的朋友,坦诚的进行交流,我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流,对方也会用真诚的心来回应(这并不是说,我写出来就一定是给人看的,至少我是和自己在交流,或者仅仅是用我喜欢的方式记录我的课堂教学,自己感觉有价值,就记录下来了);真情,就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我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下来,没有虚情假意,没有道貌岸然,就是真情实感。我想,这“三真”才是最打动老师也是最吸引老师的地方。
就拿上面那位老师来说,她之所以又读下去,是因为校长布置的学习任务,结果“没想到不看便罢,一翻便欲罢不能,欣赏着一页页字符就像去赴一场场丰盛的教育盛宴。”
其实,我的文字受欢迎,从我的博客就可以看得出来。从06年夏天建立博客到现在,点击达到150多万,这是我没料到的。很多朋友,包括有些校长邀请我讲座,给老师介绍时也说我是“博客明星”,我说我很反对这样评价。因为我从不为了写博客而写博客,而是随兴所至。高兴写了就写,不高兴就不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任何目的。很多朋友见了我就说,“你的博客只要发文章就马上有一批人去阅读、留言,让人特别嫉妒。”我自己常说,我不会写文章,没有文采,大家之所以喜欢读,就是因为它“真”。所以,内心深处觉得我的书不至于太受冷落了。

记者:您的这本书有四个部分涉及课堂教学,我在读的时候明显感觉您记录课堂的方式与很多教师明显不同——您是采用了“叙述”或“随笔”的形式,而不是“课堂实录—课后反思”的方式,感觉可读性很强,很少有“生物学”的障碍。这是不是您刻意为之的一种“风格”?现在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的意义,您能否给老师们写教学反思、随笔提一些建议?
孙明霞:说到写作,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不懂写作的人,因为从上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科,导致我文科知识非常贫乏,甚至是“文盲”。刚毕业的那几年,看到语文老师语言那么丰富,写出文章文采斐然,总是羡慕的不得了,开玩笑说假如有来生,我一定学文科、学中文,我也可以出口成章、诗情画意了。
由此说到我对课堂的记录。我的写作其实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过去是不懂写作也不会写作的,看到别人写的文章总是自叹弗如,自己写不出来。直到2005年春天的某一天,阅读了一些教育随笔,发现教育随笔就是记录的日常教育教学事件,加上自己的想法就成了,就想:这就是随笔呀,这样的随笔我也可以写!于是就在05年开始把积蓄在心中多年的对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陆陆续续的写成文字发在论坛上。05年秋季我被派到温州挂职学习三个月,感觉到南北两地的教育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就用心记录挂职生活,三个月纪记录了18万字。2006年春天,我突然接任初一年级的生物课,在没有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去上课,就和学生聊天,结果自我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还是挺有智慧的,就于当天记录了那堂课,后来就一发而不可收,每次上完课都觉得有值得记录的东西,那《生命的色彩》主题贴就是记录课堂的。我不是刻意的选择什么方式来写作,而是随心所欲的写,不知不觉积累多了,也那形成习惯了。我个人是很不喜欢那种课堂实录形式的,师生一问一答,或者对话,只能让人看到老师说了什么,学生说了什么,看不到老师在想什么;看到学生除了说的话,看不到他的动作或者思考,这样的文字我觉得很枯燥,还特别的冗长,读起来就很困难,所以我就采用我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既记录了过程,也随时将我的想法融入其中,感觉是随兴所至,很自由。可能这样的记录方式比较适合我,写起来得心应手,也就一直保持了这样的风格。
让我料想不到的是,我这样的记录竟然被很多老师所欣赏,我的课堂随笔发在K12生物论坛没几天,点击就上万了;一个学期结束,那个论坛的主题就将近20万的点击,我一度怀疑是网络计数有问题。直到后来很多老师留言,媒体开始关注,我才知道,我的课堂随笔真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后来我敬重的老师推荐我看了几个博客,是那种很诗意很华美也很含蓄的语言,很少直接表述,而是写此意彼。老师说我可以学学别人的表述方式,文字或许会更有味道。结果我越看越痛苦,愈加自卑——那样的文字我是写不出来的,那不是我。痛苦了将近两个月,甚至一度怀疑“我是差生”,是不可救药的。后来和另外一位也是我敬重的老师交流,谈到我的文字,老师说:只要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就是最好的,不必刻意讲究文采、写法。他说:“过于华丽的词藻,有时会给人华而不实之感,你看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都那么通俗易懂,因为出自他们的教育教学实际,真实的记录下来了,就成了最宝贵的东西。真正好的文字是道法自然的。”我一下子感到豁然开朗,我就是我,何必要改变自己去模仿别人,那会丢失了自我。于是,我就一意孤行的继续这我这种随心所欲的写作,或者说是记录更恰当。
您说阅读此书没有“生物学”的障碍,这没有我刻意的因素,但可能体现了我的一些观点或者说思想。我以为,任何学科的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所区别,其他都是一样的——我们面对着同样的学生,都要研究学生、为了学生。知识是什么?只是载体,无论什么知识的教学,都有很多的相通之处。怎样提问,怎样和学生交流,遇到问题怎样处理,学生不守纪律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要面对的。所以,在我的教学随笔中,生物只是载体,不是目的,老师们阅读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了障碍。
至于对老师的建议,我觉得很难有很科学的建议,只要心里想到的,自己做到的,就可以付诸笔端形成文字,不必刻意讲究语法修辞,真实的流畅的表达就是最美的文字。还有一点,不是为了发表而写,纯粹就是自己写给自己(当然也不否认可以带给别人启发和影响),写出来的才是最生动的。我个人写字,就是一种自我记录、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过程,从没想着要投稿,所以很少有主动投稿的文章。后来发表多了,是因为很多报纸杂志的编辑老师觉得有些价值就让我修改或者跟我约稿。所以,老师不必当做负担去写,就权当自我娱乐,还为自己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向名师学习,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老师写的谈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文章特别多,不过,我发现不少教师津津乐道的只是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等“很实用”的方面。您的书中有一章叫《教学行为的背后》,我感觉非常好,提醒教师一定要思考支撑教学行为的理念是什么。从这一章中我自己划出了几个关键词——尊重、激励、等待、引导和自主——不知道是否能涵盖您的教学理念。我想请您谈一谈您的“生命化课堂”背后的理念。
孙明霞:您说的没错。很多老师学习名师就是从“实用”的角度学,记得去年夏天某次会议在观摩王崧舟老师课之后,就有年轻教师去会场外的书摊买王老师的书,翻看了相关书籍后很失望的问书店工作人员:“有没有他的课堂实录?我只想看看他的课堂实录。”不客气的说,这些老师更关注的是教学的技巧、方法,很少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包括有些看我课堂随笔的老师也有这种情况,在网上留言中也看得出那些老师所关注的就是我的课堂怎么上的,我使用了什么方式,什么教具,我设计了什么问题,却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这样设计。所以,华东师大周彬博士曾经在我某个课堂随笔后留言道:“很多人往往只学习你上课过程中使用的策略,而没有领略支撑这堂课的,你自己的教学思想。”“个人觉得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融个人教育思想于教育实践之中的典型。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课堂实录,而你仔细品读后,就能够发现支撑这堂课的思想与理念。”
我也常想,我的课堂理念是什么?肯定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让学生考试都考高分,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获得学习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善良的人,无论将来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或者多高的荣誉,都能坦然面对、处事不惊,也就是拥有幸福感的人。那么,首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学会尊重,就要获得尊重,这尊重从哪里来?那就是老师应该给予的。当一个人在学生时期从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尊重时,你很难想象,他长大了能去尊重别人,他也不可能活得有尊严。这也是我教学中特别强调尊重的原因。所以,课堂背后的理念,尊重一定是首位的,您读得很仔细,评价也很到位。
我想,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上(我常常提到“把学生当做人”来看到,用心和学生交流,真诚夸奖学生,当然也真诚批评或建议,尊重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性格等等),还有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
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不能简单理解为生存的手段),这种职业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那就是教书育人。既然做教师,就要理解自己职业的职责是什么,需要自己拥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并不是要老师必须无私奉献。这是对这种职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对知识的尊重,就是要教给学生鲜活的知识,而不是书本上零碎的文字符号。所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包括采集标本,制作课件,拍摄自然界的照片制成幻灯片,以及教学语言的生动趣味,与学生实际的紧密联系等。当老师自己都不尊重所教知识,又怎么能引导学生愿意学习这门学科?
有时,会有些学校邀请我上课,我就想:我要呈现给听课老师的是什么?是我课堂的技巧还是课堂文化,或者说我的思想?我总觉得,技巧只是外在的雕虫小技,课堂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任何的方法、技巧都有其思想作支撑。于是,我常常会随着邀请学校的教学进度来上一种没有试讲过、也没有什么技巧的常态课。虽然是常态课,但一定要努力呈现我对教育的理解——教给学生鲜活的知识;整合各种现场的资源为教学服务,让学生享受学习、愿意参与其中;与学生平等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尊重。我想,这些理念其实也与您后面一个问题——关于“责任”密不可分的。

记者:孙老师,从您的这本书中除了“生命”,我隐约地还感觉到您似乎在不露声色地渗透一种“爱的智慧”和教师的使命感。我甚至偏执地认为,只有读到了这些,懂得教育人生的智慧、爱学生的智慧,懂得承担教师的责任,才算真正理解了您。您怎么看?
孙明霞:我特别赞同李茂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话:一个真正好的老师,他不是语文老师,不是数学老师也不是生物老师,他只是个老师,是心里装着一个个学生的老师。所以,当有人说我是生物老师的时候,我会纠正“我不是生物老师,我只是用生物来教学的”;当学生老远喊我“生物老师”的时候,我会笑着也是认真的说“我不姓‘生物’哦”,于是学生马上改口“孙老师好”。因为,当你只是把所教学科作为自己的目的的时候,你的眼里就只有“语文”“数学”“生物”,偏偏没有了人;当你只是把所教学科知识作为教育的载体时,你的眼里心里就都是学生,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会处处为学生着想——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接受吗?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这样的解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吗?……
作为老师,我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教育究竟是什么?教学究竟是什么?老师又是什么?我们究竟要给学生的是什么?是知识本身,还是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还是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会思维?是仅仅为了传授知识,还是通过知识的传递而传递给学生一种文化、精神?是关注教材还是关注学生?老师是传授知识的机器还是一个有思想有活力有人格魅力的人?
这样的的思考,让我越来越清醒的看到当今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深深体会到: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固然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就是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导致很多老师过于重视知识而忽视了其他。但比知识更重要的还有思维的方式、对待事物对待自然和人生的态度,也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看看现在社会中的各种丑陋现象,官员的腐败,对生命的漠视(自杀,他杀,杀掠动物,砍伐树木等),各种犯罪现象等等,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问题。假如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够通过知识的教学传递给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能够给学生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自己,善待生命,即使成不了科学家、企业家和国家干部,成不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不去危害社会,这是不是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更何况,知识是永远也传授不完的,学海无涯,任何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能把全世界所有知识都学会,只能在某个领域有所专长。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学生一生的成长放在心上,心中要有责任意识,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些人总抱怨社会风气不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太差,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没有责任心,自私,唯我独尊,不懂感恩等等)归结为社会环境不好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家庭教育有问题等,这固然没错,但自身却没想过,我们的教育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很少积极的去做些什么。换一句话来说,社会是谁构成的?不是我们每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要是每个人都能自觉的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我们的社会就会很美好。因此,我也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大环境暂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不是消极等待着环境的改变,而是要主动的去做——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撑一把伞,为学生遮风挡雨(当然也为自己);我们不能驱赶黑暗,但我们可以点亮一盏灯,照亮我们脚下的路。
这些思考,很自然的就渗透在我的每一堂课中,也渗透在我和每一位学生的交往中,才有了我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呵护,对学生真诚的帮助和引领。这并不是说我多么高尚、伟大,而只是作为教师所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也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我很反对把教师定位为“蜡烛”“春蚕”,要求老师“无私奉献”“牺牲自我”“爱生如子”,把教师抬到高高的圣坛上神化老师(其实也是妖魔化老师),这是不道德的,老师也是人,是有着和任何人一样的生活、家庭、情感、烦恼的人,不应该只对教师职业过高的要求“奉献”。但不“奉献”不等于可以没有良知,可以没有职业的责任感。我想,这是一个职业态度的问题。但很多老师(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年轻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加上整个社会过于功利化,目前又没有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考核老师的职业态度、对学生的关注与呵护情况,没法评价你是不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考试成绩(也就是学科知识)可以直接评价老师,就使得老师只关注教学成绩,只关注所传授的知识,而把最重要的人给忽略了。这也使得有些老师读书,包括读我的这本书,更多的是关注了教学技术,学到一些小的智慧,而没有看到这些智慧或者技巧的背后所蕴藏的思想。您能够从我的书中读出“爱的智慧”和“教师的使命感”,让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你如此用心的阅读和理解。我专门收集了部分篇目形成“教学行为的背后”一辑,其目的也在于此。
我不奢望老师们都能读出这些来,既然老师们在读,说明书有其可读性,老师们在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收获,哪怕收效甚微,其中的某个环节、某个做法,或者某句话对老师有启发,能促使他(她)思考并有所改变,也是有效的。因为老师的一点点改变,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比如老师对学生说话的口气变了,不是以往的大声呵斥、横眉冷对,而是温情脉脉,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关心、尊重,那学生就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爱学习的可能变得爱学习了,以往想法跟老师对着干的,可能就变成自觉守纪、主动学习了。别指望老师读一本书就会变得一下子有了责任感,有了丰富的教育智慧,那是不可能的。但我相信,只要真的读了,就一定会受启发,哪怕很小的启发,就会去改变自己的课堂,一点一点,总会形成燎原之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10:39 , Processed in 0.0881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