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一校长:提升教师影响力是学校主要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7 12: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一校长:提升教师影响力是学校主要工作  2012年04月17日  作者:王德久   
  编者的话
  不久前,本刊曾就校长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找出了校长办学的各类“痛点”,其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期所关注的教师对学生影响力下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
  学校教育各个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能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使学生亲其师、善其道,相信能够在师生的精神交互中,缓解、甚至化解许多教育问题。
提升教师影响力是学校主要工作
  ■王德久
  本学期开学,我校开始部署高三年级备考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对高三学生进行一次团队式心理辅导,缓解升学压力造成的焦虑。为了使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心理教研组进行了一次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成因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一出来,反映出了学生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方面的客观问题。其中有一组数据引起了我的思考,感到这背后存在深层次的问题。
  动力来源中教师比例最低
  在回答“你的学习压力和成长动力主要来自哪里”这一问题时,有42.53%的学生认为是自身的主观驱动,有42.47%的学生认为来自家庭和父母驱动,有12.64%的学生认为来自社会和就业压力,而比例最小的是“教师的期望和引导”,只占2.36%。我一直认为,在人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中,学校教育、教师的影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钱学森晚年在发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老是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时,津津乐道的是他小学、初中时期的数学教师、物理教师。而在当下学生的心目中,我们的教师到底还有多少教育影响力?
  另一组数据也很值得思考。在“影响学业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上,“个人情绪与状态”成为主因,占59.2%,学习方法占22.41%,而教师授课水平只占6.32%,学校环境只占12.07%。这一方面说明,当下的青少年成长更加具有自主性,更加个性化,同时自我调适和情绪控制能力要求更高,而教师往往关注自身授课效果,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关注知识多过方法,关注方法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改革倡导的三位一体教育目标远未达成。
  这几组数据,如果只从学生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角度分析,似乎其主要成因不在学校,不在教师,我们也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向社会、推向家长,但我们扪心自问,作为教师,我们是否了解学生的思想?是否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足以影响他一生的教诲?是否在追求高效课堂、有效方法和高分成绩的同时,丢失了自身作为教育本应坚守的教师之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2:19:37 | 只看该作者
诸多原因导致教师影响力下降  当我把这次问卷的几组数据和分析结果抛给同事时,有的说,这是信息化社会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必然趋势。手机、网络成为学生沟通的主要媒介,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说教、课堂听课,影响学生价值判断的因素越来越多元化。也有的说,尽管课程改革推进了十余年,但只要高考这个指挥棒不改变,学校和教师就只能唯分数是重,难以在育人上下更多工夫。这些分析,多少都有些道理,然而,我们又在多大程度上引领教师去影响学生了呢?再看看我们教师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确实是兢兢业业、坚守岗位,恪尽园丁之职;也有一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疏离学生,捧着一本书来,踩着铃声离去。如果再从深层次上找原因,恐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步步追问。
  部分教师确实出现了职业倦怠感。这部分教师往往集中在40岁以上,子女大都工作或上了大学,家庭生活比较安逸,个人事业进入稳定期,职称评定了,似乎再没有更多的教育追求。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社会发展变化过快,导致社会群体性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感觉心累胜过体乏。这似乎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教师也难以独善其身。
  教师缺少职业幸福感。客观上看,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也有较大改善。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教师收入也因地区不同而出现了差异化,生活成本急剧上升,使教师由自身职业带来的幸福指数大大降低。在工作方面,学校缺少办学自主权,教师队伍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越来越难教、难管,社会媒体越来越倾向于把教育问题归罪于学校和教师,职业自尊感和安全感都受到挑战,何谈教师幸福?
  教师在学校缺少家园归属感。学校评价受制于高考带来的社会评价,盲目追求高升学率,忽略学校文化建设,忽略师生精神追求,缺少对师生的人格尊重和价值发现,必然导致教师队伍缺少对教育理想的共同追求和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淡漠。没有家园归属感,就没有统一的价值认同,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理想与现实的偏离,导致学生对教师信任度降低。除了繁难偏旧的沉疾固疴之外,教材部分内容与现实世界偏离。教师为了应付检查,让学生说假话,为了一堂公开课能够让所谓的专家叫好,反复演练,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师生关系疏离,导致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信度下降。教师不去研究学生,不去主动关心学生,不去主动融入学生,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批评多于表扬,责骂多于呵护,或者在学生面前失之公允,偏爱成绩好、家庭环境好的学生等,都会造成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信度降低。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2:20:02 | 只看该作者
 校长要学会引领教师提升教育影响力  校长必须适时引导教师的精神追求。面对当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职业倦怠感,学校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校长应该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尽自己所能,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幸福教育首先源于教师幸福,而提升职业幸福感,决不能仅仅依赖于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收入水平,更多的应是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尊重和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最大发现。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只看教学成绩,要更多地看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引导教师既要努力教书,更要精于育人。让教师在教学成绩以外,找寻到职业成就感,那就是引领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的设计,就是鼓励每一位教师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学校一位年过五旬的女教师,在我的鼓励下曾接手了一个管理难度很大的班级。一个学期后,她来到我办公室,说着说着竟然哭了,她说,她是高兴地哭,因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看到了这个班级里学生的转变,看到了学生的希望。当我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表扬她时,她的眼眶再度湿润了。这种流泪,就是源于教师职业付出而收获的成就感。当她的学生总是撒娇似地喊她“荣妈妈”的时候,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校长要引导教师对学生付出情感。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有时过多地关注方法、手段等技术层面,忽略了教师这个职业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师德建设。课程改革催生了不少明星教师,他们在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等方面经验迭出。然而,教学验收的标准依然脱离不了分数,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人格养成的内涵品质,则无从涉及。试想,如果我们的课程改革只是一场教学技术的革命,是否缺少了精神内核?是否又是一场大规模的作秀?教育之本、教师之道在哪里?我们的课程改革,需要技术上的革命,但更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的坚守,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爱的传递。
  爱的教育,需是涓涓溪流,源远流长。与坐在教室听课相比,我更欣赏晨读时师生谈心的场景;我在大会上的讲话,远不如三五成群的学生围着我交流更加流畅自然。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自身的教育自觉和主观能动。只要我们摒弃浮躁和浮夸,静静地、深沉地、脚踏实地地面对教育和学生,我们的教师队伍就能形成一种境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影响力就会提升。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梅林中学校长)
  论道征集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但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对学生积极的引导力却一刻也不能削弱。那么,在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方面,您有什么样的看法、故事或妙招,欢迎选取一个角度给我们投稿。邮件主题注明:教师影响力。截止时间:5月1日。
  此外,作为校长,您在工作中还有哪些要素、事件困扰了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和学生成长,也欢迎来稿告诉我们。
  投稿邮箱:jybzaixian@126.com
  《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17日第6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3:36 , Processed in 0.0798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