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守望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2 15: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守望春天
文/余志明
今天是我研修起床最早的一天,一是因为报告的地点换了,换成了一个更小的报告厅,迟了可能就没位置了;二是今天的报告老师是我仰慕已久的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他也是这次《语文新课标》的修订者。八点的报告,我七点半就到了,刚进报告厅,就看到了已有好多人到了,并且江苏师大的中文系的研究生们都到了,可见温老的学术魅力。
八点不到,传说中的温教授在魏本亚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会场,老人家个子不高,虽然年事已高,身子有点佝偻,但却很精神,这恐怕就是所说的气质或气场吧。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在新课标实施中解决语文教学在常见的几种偏向》,温老的讲座不温不火,安静中透着睿智,非常切合他的名字。温教授明确指出了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五种偏向。
一是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了语文的教学规律。他告诫老师们对教材可以灵活地进行调整,参照课标进行重组,单元重组时要考虑顺序和线索,强调一课一得,哪怕两课一得,一定要让学生得到,教学要由浅入深,让学生轻松有兴趣,不要在学习上给孩子打提前量。
二是课堂教学中存在“两多两少”想象。即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多;学生默读时间少,涵泳得到少。温教授主张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讲究浸润式习得,即涵泳。对语文的理解、体验、感悟以及语感的培养全靠默读来实现,没有默读、细读、涵泳就不是语文课。
三是许多语文教师不让学生读闲书。温教授认为读点闲书没什么不可,这恰是培养孩子们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要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不让读闲书恰恰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观点直击当前的种种现实,值得引起思考与重视。
四是作文教学中“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文笔好不等于作文好、语文好,中学生写作先要文从字顺,清晰得体,要有点理性的思考。不要过分抒情,忽略理性,这是一种恶习。听到这些,对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来说,无疑就是当头棒喝,我也暗自脸红,先前我还以自己有点文采而得意,看来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了。教授出了一个高考作文题,很欣赏,不给你卖弄文采的空间了。“给一份MP3的说明书,然后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一辈的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这是个好东西,要让他们喜欢并接受”,好厉害的一个作文题,没有一定功底的学生还真做不来。
五是当下作文教学“宿构作文”成风。即指当前的那些作文八股,铺天盖地的各种秘诀,语文不是敲门砖,败坏胃口最可怕,写作的素养靠长期的积累,要有表达的欲望,视写作为生存的需要,并且老师也要愿意写,否则就教不出愿意写的学生。作文训练的三种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读与写的有效结合、广泛的阅读量、适当的多练笔。作文教学要系统,有计划。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改作文,提些意见,写点批语,这很重要,一定要讲解作文,否则作文就是失败的。这些观点个个切中要害,真让有些教师冒冷汗。
    温教授的报告结束,接着是互动交流,主要是一线教师就课标的有关困惑与温老交流。温老指出了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是:一是适当减负,不仅要少留作业,还要提高效率,这是减负的内涵所在。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写字将要列入到中高考中去,老师也要练好字,然后带动学生练好字。三是阅读教学强调个性化阅读,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修订的课标尤其重视学生的阅读。四是写作坚决不要文艺腔,看来我们的作文的文采导向走不了多远了,或者说寿终正寝亦不为过了,我们得赶紧掉头,向着文从字顺、清晰得体、有点理性的思考方向探究。
    讲座结束,怀着一种虔诚,提出了想与温老合一张影的要求,温老爽快地非常配合的满足的我的要求,留影结束,温老拍拍我的肩膀说,看上去你很年轻,就已经是特级教师了,了不起,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语文家园。温老的一番褒奖让我既激动又惭愧,我守住了自己的家园了吗?我有自己的语文定力吗?
大师的话语敦促我必须给自己的精神留一块自留地,给自己的心灵寻求一份宁静。
守望语文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6 08:54 , Processed in 0.1511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