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方案]-携同伴亲近自然 促友谊共同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1 20:2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携同伴亲近自然  促友谊共同成长[zt]
———小班组遗爱湖半日游方案
明媚三月,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是孩子们踏青、游玩、领略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季节。我园小班组在园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进行在园生活的第一次春游活动。
看!路边金灿灿的油菜花在向我们招手,绿油油的麦苗向我们点头,公园里绿的垂柳、粉红的桃花纷纷展示着笑脸。山坡上的树林静静伫立,鹅卵石小路悠远绵长,湖水泛着盈盈的光泽,迎着和煦的春风,师生们在花瓣雨中嬉戏玩耍,给春天注入了无限生机……
孩子们在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进了友情、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环保意识……祝愿我们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活动准备:
1、组长周六下午提前熟悉路线;并与各班交接,商定线路;
2、活动前结合本班幼儿特点、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遗爱湖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了解遗爱湖;
3、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衣:适合郊游的运动装及鞋,帽,不穿系带鞋;教师不穿高跟鞋;
5、食:包装简单的食品,幼儿园备好午餐(糕点等);
6、行:备好纸巾、环保袋,垃圾袋等;
7、活动前召开组会议、各班召开班级会议,并于班长沟通做好相关配合事宜,对特殊个体给予多方面关注,保证全程安全;
8、幼儿园准备的糕点、开水单独配送到目的地。
注意事项:
1、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教师心中、眼中时刻有幼儿,反复清点幼儿人数;
2、在漫步、游戏中适时渗透有关低碳教育,活动后及时总结;并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春天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
3、活动中入厕分班有序进行,不拥挤;
4、每班组织几名幼儿当“环保精灵”,负责垃圾、食品包装袋的清理,真正做到低碳春游;
5、园医备好急救用品,以防以外事故的发生;
6、对于特殊幼儿应多关注、并于活动前与家长及时沟通,如发生意外事故应及时上报并尽快处理;遇摔伤擦伤应及时与园医取得联系,并做好家长工作。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28:35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标志系列活动
设计、执教:陈波

  活动一:识标记 讲安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标志,知道标志的作用及特征。
  2.通过认识标志,让幼儿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设计标志,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及创造想象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各种小标志若干。
2.画有标志的投影片若干。
3.各种形状的白纸若干,让幼儿用绘画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标志
1.通过识别幼儿喜欢的汽车标志,激发幼儿识标志的兴趣。
出示画有四种汽车标志的投影片,如皇冠、奥迪、大众、奔驰,请幼儿逐一辨认后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标志?”
2.提问:“除了汽车标志,你还见过哪些标志?”(让幼儿可以将生活中见到的任何标志讲给大家听)教师事先在胶片上画好几种常见标志,如厕所、楼梯、垃圾等处标志。将此胶片遮盖好,幼儿说到上面的哪个标志,就出示哪个标志,请幼儿看上面画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3.幼儿每人拿一个小标志进行观察。
提问:“你的小标志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二、认识几种主要标志
1.教师出示投影片,上面画有防潮标志、易碎标志、防毒标志、防触电标志,请幼儿逐一辩认。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这为什么要画一把伞呢?(或为什么要画一个破碎的杯子呢……)它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你在哪儿见过这个标志?看见这样的标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使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例:认识防触电标志后问幼儿:“见到这个标志你该怎样做?”(不用手摸,远离这个地方……)
接着进行如何防触电的教育。出示图1胶片,提问:“这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从他们脸上的表情看他们玩得怎么样呀?可是他们却忘了一个问题,谁来告诉他们是什么问题?”(应在远离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否则会触电,还容易着火)
2.认识易燃标志,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将图2胶片上的内容遮盖好讲解到哪儿就出示哪张图。
例:接着前面容易着火的话题出示易燃标志请幼儿辩认,并提问:“如果着火了怎么办?(大声呼救,并打火警电话)还有发生什么事情时可以打电话求救?”(家里有病人,要打救护电话)
3.认识人行横道标志,知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使用图3胶片时,先将小学生过马路的图遮盖住,只出示人行横道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上面画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你在哪儿见过这个标志?”幼儿回答后教师翻开小学生过马路的图请幼儿看。
三、体会标志的作用,总结标志特征
出示图4胶片,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标志?它们告诉我们什么事情?看到这些标志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幼儿感受标志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提问:标志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有标志呢?标志是什么样的,你怎么一看就知道它是标志呢?
请幼儿讨论并得出结论:标志的作用是提示或警告,标志的特点是图案简单,一目了然。
四、请幼儿设计制作标志
1.小朋友做“小小设计师”,为班里的幼儿园设计一些醒目的标志,提醒小朋友、爸爸、妈妈该注意的事情 。
2.选择部分设计较好的标志,挂在合适的地方。


活动二:标志的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1.继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比较各种标志的不同作用。
2.根据各种标志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初步掌握记录式的统计方法。
活动准备
1.三张投影片
2.幼儿用小标志每人一套
3.幼儿用分类统计图表若干张(书写图片),书写用笔若干。
4.黑板上画三个小圆圈,供幼儿分类用。
活动过程
一、继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比较各种标志的不同作用。
1.引导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标志,谁能告诉我标志有什么特点(图案简单,一目了然)
“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个新标志,看小朋友能不能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标志。”
2.出示胶片图5:均为禁止标志。
将图片上的标志遮盖住,逐一出示让幼儿辩认。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上面画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在哪见过这个标志?”
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些标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讨论得出结论:是阻止人们要做某些事情的标志,都是禁止标志。
3.出示胶片图6:均为警告标志。
观察识别胶片上的标志,讨论总结出这些标志的特性都是提醒人们注意,小心的标志。
4.出示胶片图7:均为指示标志。
观察识别胶片上的标志,讨论得出结论:这些标志的作用都是提示人们应该怎样做,都是指示标志。
二、根据各种标志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初步掌握记录式的统计方法
1.幼儿每人一套小标志,请幼儿识别并分类。
(1)提问:“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标志,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小标志,看一看,互相说一说,你的小标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你认为它属于哪类标志?”
(2)游戏:《送小标志回家》
教师:“黑板上有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小标志的家。红圈是禁止标志的家,黄圈是警告标志的家,蓝圈是指示标志的家。我请小朋友把手中的小标志送回家,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你的标志属于哪类标志,应该回到哪个家中。”请小朋友把小标志送回家。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有错误。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统计每类标志的数量,教给幼儿记录的统计方法。
教师出示分类统计图表书写胶片,放在投影仪上,带领幼儿一起边统计每类标志的数量,边演示在图表上的记录方法。图表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三栏,如有5个禁止标志,就在统计表上禁止标志一栏内画上5个△或其它符号。
3.幼儿每人一套小标志,一张统计图表,进行分类、统计、记录。
4.请幼儿把自己的统计图表书写胶片拿到投影仪上来放给大家看,并解释自己的记录情况,如:禁止标志3个,指示标志2个。同桌的小朋友帮助验证。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36:14 | 只看该作者
中班科学活动:小鸡出壳
武汉市江岸区英才幼儿园  周卫华
设计意图:
        喜欢小动物、爱护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动物更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关爱。在学习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后,孩子们对可爱的小鸡在蛋壳里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从蛋壳里面破壳而出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究需要,我设计该活动,整个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情景式故事的形式串联而成,让幼儿通过形象、有趣的课件,帮助孩子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萌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有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了解小鸡形成和孵出壳的过程。
3、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小鸡出壳的情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通过故事《母鸡孵蛋》使幼儿了解母鸡要21天才能孵出小鸡。
材料准备:小鸡孵化过程的幻灯片、小鸡出壳的课件、孵化场的录像、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母鸡头饰一个、生鸡蛋一个、碗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扮演鸡妈妈)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教师:蛋宝宝要多少天才能孵出小鸡?
2、教师:小鸡是不是现在就躲在蛋壳里,到第21天再出来呢?
3、教师:“我一个放了21天的鸡蛋宝宝。我们一起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小鸡。”教师打开一个鸡蛋放进碗里,让幼儿观察。
4、教师:要怎样才能把蛋宝宝变成小鸡呢?
二、指导幼儿观察鸡蛋变小鸡的过程
       教师边播放鸡蛋变小鸡的幻灯边讲解。
      教师:“这是准备孵化的蛋黄——过来几天,蛋黄表面出现了血丝”——血丝开始聚拢了,蛋黄不再那么圆了,开始分散”——聚拢的血丝在蛋黄的表面——开始出现小鸡的身形了,眼睛也开始形成了——小鸡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它的头比身体还大——它的眼睛慢慢地变大——形成小鸡的轮廓了——小鸡开始长出细细的毛——它越来越像我们看到的小鸡了——现在,它完全发育成一只小鸡了。
三、观看课件,了解小鸡出壳时的情景。
1、观看课件。
2、引导讨论:
(1)小鸡是怎么把蛋壳弄出洞来的?
(2)想象小鸡在蛋壳里是怎样用力把蛋壳挣裂的?请幼儿边说边模仿动作。
(3)小鸡刚出来能站起来吗?它是怎么站起来的?请幼儿边说边模仿动作。
四、引导幼儿了解小鸡孵化场的小鸡出壳过程。
1、教师播放关于孵化器孵出小鸡的录像。
2、了解孵化场批量孵化小鸡的方法。
    五、幼儿随音乐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情景。

活动延伸:
音乐活动《小鸡出壳》

活动反思:
一、根据幼儿需求,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有吃鸡蛋、养小鸡仔的经验,他们都认识小鸡,虽说知道小鸡是从蛋壳里出来的,但是谁都没有看过小鸡出壳的真实过程,孩子们都很想知道小鸡是怎么从蛋宝宝里出来的。教师根据孩子的需要,从幼儿角度出发,所设计的《小鸡出壳》的内容令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整个教育活动教师创设了一个“鸡妈妈帮幼儿了解鸡宝宝是怎么出生”的情境,整个学习由情境贯穿自然流畅,从小鸡的形成,到小鸡出壳,再到参观小鸡孵化场,整个教育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幼儿积极的参与下完成的。
二、多媒体的使用,解决教学大问题。
        活动中无论是小鸡的形成,还是小鸡如何出壳,都离不开多媒体的使用。如小鸡在蛋壳里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小鸡的,幼儿无法观察到。通过课件的清晰展示,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小鸡形成的过程。
同样,幼儿也无法知道在蛋壳里的小鸡是怎样破壳而出的。教师利用动画课件,使幼儿了解小鸡是怎样啄破蛋壳,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并通过对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幼儿创造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的空间。这样让幼儿能够真切感知,不但弥补了无法常规观察的遗憾,而且容易理解、知识完整、印象深刻。
另外,让幼儿到孵化场参观是不容易完成的,所以教师通过孵化场的孵化录像,让幼儿从故事中得到的经验——鸡妈妈孵小鸡,转到现实生活——可以通过孵化器的批量孵化小鸡,拓展了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师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增强幼儿学习的有效性,缩短了幼儿认知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距离。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37:02 | 只看该作者
美味汽水DIY(5-6岁)
重点领域:科学
武汉市江岸区英才幼儿园  周卫华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他们什么都想问,什么都想尝试。汽水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饮料,独特的味道,还有那些不断冒出的小气泡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为什么汽水一摇就会有许多的泡泡呢?”这是我们班的孩子围着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我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结合幼儿操作体验材料中所提供的柠檬酸和小苏打,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猜一猜、做一做、尝一尝的快乐实验,初步感知汽水制作的原理。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激活幼儿对科学活动持续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汽水的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2、探索汽水的制作方法,感知柠檬酸和小苏打产生化学反应时的有趣现象。
3、能如实做好实验记录。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
幼儿喝过碳酸饮料(汽水)。
(2)物质材料
大班操作体验材料:柠檬酸、小苏打若干;教师提供辅助材料:水杯若干、筷子、勺子、凉开水、白糖、果珍、雪碧;
其他辅助设备:实物展示平台。
(3)环境创设(略)


【活动过程】
1.说一说,我喝过的汽水。
教师出示汽水,提问:这是什么?你喝过这种饮料吗?有什么味道?在喝这些饮料时,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幼儿讲述、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汽水里有许多气泡。
2.试一试,气泡从哪里来?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糖、柠檬酸、小苏打,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认识。
(2)幼儿大胆假设、猜想:将哪两种材料放进水里会产生泡泡。
(3)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
(4)幼儿操作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5)分析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6)教师操作演示,介绍气泡的产生原理。
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就会变出另外一样有趣的东西,它的名字叫二氧化碳,水里冒出来的这些小气泡就是二氧化碳。
3.做一做,美味汽水DIY。
(1)幼儿说出自制汽水所需的材料和步骤。
(2)幼儿选择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口味的果珍调配果味汽水。
4.谈一谈,多喝饮料可不好。
教育幼儿多喝凉白开,少喝饮料。

【活动延伸】
1.将实验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请幼儿探索用料的比例与汽水口味的关系。
2.在生活区投放豆浆机、榨汁机等开展制作其他饮料的活动。
3.请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调制一杯汽水。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好喝的汽水。
4.家长购买汽水,引导幼儿比较它和自制汽水的不同。
5.用小苏打和醋以及细颈瓶做模拟火山爆发的实验。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37:45 | 只看该作者
   5~6岁科学活动:有趣的石膏
                                                                                            武汉市江岸区英才幼儿园   周卫华
设计意图
石膏是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之中,而听起来又好像感觉十分陌生的一种材料。石膏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可塑性强的特点,如若教师组织指导得当,还是易于幼儿探索、操作的。本活动内容的选择就是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旨在利用身边的材料开展游戏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石膏的特性,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石膏在生活中的运用。与此同时,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不断激活幼儿对科学活动持续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对石膏感兴趣,乐于动手大胆尝试。
2.了解石膏的基本特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实验,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会使用实验器材滴管来吸水、会使用记录表做记录。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各种石膏制品。
(2)活动前,教师准备好实验工具。主要有:小量杯、石膏粉、水、石膏模具、记录表、笔、小围裙若干、抹布等若干。
(3)制作好有关反映石膏的课件以及电教设备。
3.活动环境的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石膏制品展览”。
(2)活动场地布置图。(略)            
活动过程
1.参观活动: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组织幼儿参观“石膏制品展览”。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这些展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2.感知活动:摸一摸、认一认。
(1)教师请幼儿看、摸石膏粉,边观察边讨论问题:石膏是什么样子的?(石膏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么样?)
(2)教师小结:石膏粉是白色的粉末。
3.演示活动:做一做、试一试。
(1)教师提出疑问:石膏粉是怎样变成各种各样的石膏制品的?
(2)教师演示调制石膏粉。请幼儿观察:石膏粉吸水后有哪些变化?
(3)教师出示量杯,引导幼儿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让幼儿猜想:一杯石膏粉配多少水合适呢?
4.操作实验:找出合适的配水量。
(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取水时要使用滴管,并注意观察量杯上的刻度,不能二次添加水。
实验时,请幼儿注意安全,保持环境整洁。
(2)幼儿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观察实验记录表,分析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要使用石膏粉来造型,必须给石膏粉加水。加入水的多少要把握好,调的不干也不稀才好来做东西。可是石膏粉吸水能力很强、很容易变干,调好的石膏粉要快一点使用。
(5)请幼儿再次实验,制作石膏模型。
(6)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5.谈话活动: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你知道石膏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呢?
(2)欣赏课件《好玩的石膏制品》。
延伸活动
        1.将石膏粉、塑料手套等材料投放到班级活动区,鼓励幼儿开展相关的制作系列活动。如石膏造型画、制作手模型等。
       2.将幼儿作品用于环境创设,举办班级“石膏模型展览”。
3.开展亲子活动。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石膏在生活中运用的资料,并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石膏艺术品”。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38:32 | 只看该作者
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小蝌蚪
武汉市江岸区英才幼儿园   周卫华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环境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尤其是对生活周围的小动物,有着强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来了,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长得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样奇迹般地变成了小青蛙的?游来游去在干什么?孩子很想弄个明白,通过“可爱的蝌蚪”这个活动,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在观察、思考、讨论小蝌蚪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小蝌蚪的认识,也增进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观察、讲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2、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3、能细致观察并简单记录。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的准备:听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 物质材料的准备:实物投影仪、电脑展示平台、动画课件、游戏背景音乐、幼儿记录用品。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黑脑袋圆溜溜,一条尾巴拖后头,东游游西游游,好像许多黑豆豆。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二、通过观察、记录,认识蝌蚪
1、借助实物投影仪,让幼儿细致观察小蝌蚪,并把观察到的样子画下来。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介绍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记录结果。
三、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让幼儿自由猜想、讲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课件,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师幼共同回顾小蝌蚪的成长历程,用语言描述或肢体动作表现。
4、教师小结: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卵,接着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随后尾巴慢慢变短,变成了一只青蛙。
四、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教师放背景音乐,幼儿跟随教师的语言提示扮演小蝌蚪,并渐渐地长大,变成青蛙。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随时组织幼儿观察饲养角的小蝌蚪,验证其成长过程,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反思: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兴趣。
        多媒体教学声形并茂,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在活动伊始,通过实物投影仪放大蝌蚪若干倍,让幼儿能够非常清楚地观察到小蝌蚪的身体特征,让幼儿又惊又喜,轻松调动幼儿学习热情。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故事的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展示出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将抽象变为生动,将静态变为动态,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幼儿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活动中,通过课件的使用,音乐背景的烘托,教师创设了一种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教师能够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并始终给予幼儿积极的关注,使他们的活动动静结合,由观察小蝌蚪——大胆猜想成长过程——欣赏故事课件——语言描述其成长变化——模仿、探索动作——到体验游戏,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活动,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观察、记录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在身临其境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从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的观察积累,孩子们掌握了最直接的经验,他们对蝌蚪和青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发现了一些蝌蚪和青蛙的秘密,贯彻了《纲要》中一贯强调的“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调动多种感官体验,促进多种能力发展。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在这个活动中,我注重调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注重幼儿对蝌蚪观察、了解的全过程,重视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再来解决问题,在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尝试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同时孩子们的探究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39:22 | 只看该作者
中班科学活动:我爱蚕宝宝
武汉市江岸区英才幼儿园   周卫华
设计意图:
       早上,贝贝端着一盒蚕宝宝刚走进教室,就引起了一群小朋友的围观。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聊着天。有的说“我家也有蚕宝宝,比你的长的大。”有的问“蚕宝宝吃什么呀?”有的还害怕的说“他们咬人吗?”还有的问“他们这么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有些问题孩子们能回答,有些问题也难住了他们。孩子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提议家里饲养了蚕宝宝的小朋友,把蚕宝宝放到幼儿园的自然角中饲养,方便大家观察。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设计了本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解答心中的疑问,让他们对可爱的蚕宝宝有个全面的了解。

活动目标:
1、萌发养蚕和关心蚕宝宝的意识。
2、初步了解蚕的身体结构及生长过程。
3、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并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蚕宝宝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物质准备:1、课件《我爱蚕宝宝》、白板、投影仪、电脑。
2、幼儿操作材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谜语: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穿白袍,到老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嫁衣。
二、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蚕的了解。
三、观看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师幼共同探讨蚕的身体结构。  
四、利用课件和图片,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你们知道蚕是怎样长大的吗?
(2)播放课件,幼儿能仔细、认真地观察蚕的生长过程。
     点击出现蚕四个生长阶段的图片(又黑有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了解蚕的四次蜕变。
(3)和同伴相互交流蚕的生长过程。
     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环形图(蚕卵、蚁蚕、熟蚕、茧、蛹、蛾),引导幼儿认真地观察后,和同伴相互交流蚕的生长过程。
(4)出示自制操作图片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排出蚕的生长过程。
五、了解蚕的用途,增进幼儿爱蚕宝宝的情感。
(1)师:你们喜欢蚕宝宝吗?为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用?
(2)播放课件,让幼儿初步知道用蚕丝可以织成我们许多种生活用品
(3)出示丝织品实物,让幼儿欣赏、感受。
小结:蚕宝宝吐出来的丝结成茧,经过加工变成了蚕丝,用这些蚕丝可以织成许多种漂亮的真丝面料,可以做丝巾、服装、领带、蚕丝被等等。

延伸活动:
1、 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丝织品。
2、 继续饲养蚕宝宝,印证学习内容。

活动反思:
一、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所提出的“活教育”的活动组织原则是“根据儿童生活需要;根据儿童的学习兴趣”。我顺应幼儿需要,取材于幼儿感兴趣的蚕宝宝。从幼儿在观察、饲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入手,生成了该活动。活动前,我让幼儿把在日常的观察、饲养中所产生的问题搜集起来,在活动中给他们一一解答。孩子们在不断地了解中,有些观察的现象得到了印证,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有些问题得到了解答,丰富了知识经验。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不能在短时间观察到的现象短时间显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要观察卵——蚕宝宝——茧——蛹的生长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受时间上的限制,而幼儿平时的观察是随机的,构建的知识是零碎的、松散的,教师也只能组织幼儿随机地观察,不能在一次活动中真实完整地展现蚕宝宝的演变过程。这对幼儿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影响,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把这些知识完整地串联起来,幼儿可以从课件中完整地看到,怎样从卵中钻出一只只穿着灰衣服的蚕宝宝,慢慢地,它脱下了灰衣服,穿上了白衣服。蚕宝宝一天一天长大,衣服也一次一次地换,最后吐丝结茧,从茧里钻出蛹,又开始产卵。通过活动使幼儿对蚕宝宝的演变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三、在操作中探索学习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探索大千世界的基本手段。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后,为幼儿设计了一个操作性的活动,使幼儿动手动脑,在操作摆弄中,自主构建知识,通过游戏化的巩固复习,加深对蚕宝宝生长发育的印象。
四、拓展活动,萌发幼儿爱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幼儿的心理具有“泛灵性”,对动物等小生命的关注和爱好是他们普遍且持久探索的主题。在活动后,我们坚持饲养、观察蚕宝宝,通过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培养幼儿的爱心及责任感,萌发幼儿爱护动物、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0:47:23 | 只看该作者
美术课例实录:    我们的幼儿园(5-6岁)
活动设计: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盛艳秋
执教    盛艳秋
设计意图:
这几天孩子们谈论的都是即将上小学的事情,有的孩子说还是上幼儿园好玩,从成人那听到进入小学后就要做好多的作业,要经历期末考试,还有很多培优班……
当我教孩子们念着《毕业诗》时,他们想到就要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相处三年的伙伴,几个孩子居然哭了起来,一时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们好,因为自己的泪水也在看到他们的表情时夺眶而出。三年多的幼儿园快乐生活给孩子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于是我让孩子们把对幼儿园的情感转移到画纸上,以《我们的幼儿园》为题,在学习掌握建筑物结构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活动目标:
1、热爱幼儿园,体会“我是幼儿园主人”的主人翁意识。
2、观察房屋建筑图片,根据观察到的房屋结构,想象设计幼儿园的新的房屋建筑,并用绘画来表现房子的结构和特征。
3、有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此次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首先让幼儿看看自己生活了4年的幼儿园,观察幼儿园建筑的结构和特点,接着请幼儿欣赏几种有特色的建筑,如蒙古包、迪拜的海上酒店等。说一说对这些特色建筑的感受,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的欲望。最后让幼儿来说一说、赏一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组织作品展览,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展示、评析自己作品的机会,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大型玩具等建筑结构
2、物质材料:收集有特点的建筑图片,幼儿园各个区域的照片,材料纸、画笔;数码相机、电视、展示平台;背景音乐mp3
3、环境创设:无
活动过程实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在省二保生活了近4年时间,对幼儿园的环境一定相当地熟悉了。你们觉得我们的幼儿园美吗?美在哪里?
幼儿A:我觉得我们的幼儿园非常美,有漂亮的跑道,还有好玩的滑滑梯
幼儿B:我觉得我们的植物园很美,里面种了各种蔬菜和花朵。
幼儿C:我觉得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美,五颜六色的,像个漂亮的城堡。
幼儿D:我觉得幼儿园的房子很美,(外墙)上面有各种好看的图案。
2、观察幼儿园照片及特色建筑图片,了解房屋结构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觉得幼儿园最美的地方,老师给我们的幼儿园拍了几张照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连接数码相机与电视,播放幼儿园照片)
师:(幼儿园的房屋)这是哪里?
幼儿:教室的房子(教学楼)
师:对,这是一栋教学楼。
幼儿:好像是小班的教室(教学楼)
幼儿:哎呀,教室是在里面的,外面(看)的叫教学楼!
师:说得对,整栋房子叫教学楼,教学楼里面有很多教室。那请你们说说,我们的教学楼有什么特别之处?
幼儿:我们的教学楼很美。
师:美在哪里?它和你们家的房子或是小区的房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幼儿:我们家的房子有9层楼,它(幼儿园的教学楼)只有4层楼。
师:哦,原来有高矮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幼儿:它的外面(外墙)上有可爱的图案,小区的房子外面没有图案。
师:为什么幼儿园的教学楼外墙上要设计这些图案呢?
幼儿:这样(设计)小朋友们就觉得很美,喜欢幼儿园了。
师:说得好,好看的图案为我们的幼儿园增添了乐趣。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幼儿园的窗户是圆形的,房子的外面(结构)像个半圆形。
师:哦,结构不同。观察得真仔细。
幼儿:阳台上的栏杆是彩色的,很好看。
师:哦,XX小朋友观察得更仔细了,她注意到了阳台的栏杆。好看的栏杆同样起到了增添环境美的作用。再来看看下一张照片(大型玩具)
师:这是哪里?
幼儿:这是草坪上的滑滑梯
师:对,这是我们幼儿园最大的一个大型玩具,它的功能里可不止有滑滑梯哟
幼儿:它还有吊桥、像城堡一样的屋顶,还可以爬(攀爬链)
师:就像小朋友们刚才说的一样,它有各种颜色,功能很多,小朋友们在上面玩得特别开心。在看看下一张照片(彩色塑胶地垫)
幼儿:这是我们的彩色地垫,有4种颜色的跑道,还有跳房子(图案)、小河(跨跳图案)、小鱼吐泡泡(类似梅花桩的图案)。
师:再看下一张(幼儿园俯瞰效果的照片)
幼儿:这是在很高的地方拍的照片。
师:在这张照片里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教学楼、大型玩具、彩色地垫,还有草坪。
师:这张照片与刚才你们看到的几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幼儿:刚才几张照片只能看到一个地方(某一个区域),而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幼儿园很多地方。
师:对,这张照片的取景位置在幼儿园旁边的高楼上,从这个角度几乎可以看到幼儿园的整个环境。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园各个建筑物的具体位置,了解幼儿园环境的规划。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看几张有特色的建筑图片,感受一下这些建筑物的与众不同。
幼儿:哇,是蒙古包。
师:有小朋友认出这是蒙古包了,这是蒙古族的一种建筑。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幼儿:它是个圆形的,房顶像个圆锥体
幼儿:我们的房子是用砖做的,这个蒙古包是用布做的,它的门也是用布做的。
师:哟!XX小朋友还看出了建筑材料的不同呢!
师:下一张图片(迪拜的海上酒店)
幼儿:这个房子像个帆船,好漂亮呀!
师:你们猜猜这栋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幼儿A:办公用的。
幼儿B:我想是个可以航行的船吧!
幼儿C:可能是个海上博物馆。
……
师:其实这栋像帆船的房子是一座海上酒店,供游客入住的。
(接着观察几副特色建筑图片,激发幼儿想象力)
3、交代绘画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导:
   (1)、我们的幼儿园给你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你将幼儿园最美的地方画下来留作纪念。
   (2)、如果请你来为幼儿设计新的环境,你会怎么设计呢?
   (3)、在画建筑的时候注意把握建筑和人之间的大小比例,把画面安排好,合理地布置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位置。
幼儿回应:
   (1)、有的孩子选择了某一区域来画,并在作画前仔细回忆区域内的各类事物。
   (2)、有的幼儿觉得幼儿园里差了翘翘板和游泳池,于是和周围的同伴讨论新环境的设计位置。但是讨论归讨论,实施的却很少,或是难于实施。
   (3)、孩子们的作品有个共同的特点,房子和人的大小区别不够明显。
4、评价幼儿作品,鼓励有想象力的幼儿。
师:看这位小朋友的设计图,她为我们的幼儿园增添了新的玩具——跷跷板,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个上一个下的玩着呢!
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的画,他画的是幼儿园的彩色塑胶跑道。小朋友们在跑道上赛跑,他在终点设计了领奖台,为优胜者庆祝胜利的喜悦。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涂色了,让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留住了美丽的回忆。
活动反思:
(一)重点前置
    开始我通过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回忆活动前一起了解幼儿园各个区域的建筑结构和环境的合理布局。让孩子们说说幼儿园最美的地方,以毕业留念的方式激起幼儿绘画的兴趣与愿望。
(二)经验提升
    通过数码相机拍摄了幼儿园不同景点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地方。能够帮助孩子更直观的掌握建筑物以及环境的结构特点。同时让幼儿观看几幅特色建筑的图片,激发幼儿想象力,进一步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恰当评价
    我注重过程中评价,对于个别迟迟不动笔的孩子,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意愿,帮助孩子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再现到画纸上。对于那些有创意的孩子,肯定他们构想,鼓励他们将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也注重总结型评价,给孩子以肯定,给孩子以信心,关注孩子心理发展。
作品解读:
作品(一)
王浩冉:我画的是幼儿园的教学楼和塑胶跑道,我在旁边还加了一个观众台,幼儿园搞(举办)赛跑比赛,我在给我的好朋友加油呢!天上的小鸟和蝴蝶也再为比赛的人加油。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1:01:57 | 只看该作者
★适应小班幼儿语言需要的“猜测类”游戏
    3岁~4岁的幼儿,语言学习仍处在起始阶段,对语音、语调、语速等元素敏感,喜欢与成人或同伴进行猜测性的娱乐游戏。为此,我们给小班幼儿开发、设计了“猜测类”区角语言游戏。
游戏一 猜猜在哪头
游戏目标:通过两两玩藏物猜测游戏,能大胆地说出公鸡、母鸡、红豆等物品名称,提高“g、j、h”等发音的准确性,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材料:
1.利用废旧纸盒自制公鸡头、母鸡头头饰,用松紧带固定,套挂在椅背上。
2.红豆、黄豆、绿豆等游戏道具若干。
3.游戏场景见图一。
4.儿歌《猜猜在哪头》。
公鸡头,母鸡头,红豆红豆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请你猜猜在哪头?
游戏玩法:
1.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协商确定谁先藏谁先猜,藏者坐于鸡头后面,手握住“红豆”双手背后,猜者面对鸡头,两人面对面相坐。
2.两人边念儿歌边开始游戏,念“公鸡头、母鸡头”时。藏者将背后的双手握拳分别放到公鸡头、母鸡头后面。
3.念完儿歌“请你猜猜在哪头”时,藏者将红豆任意放于一头,猜者猜测红豆的位置。若猜对,藏者亮出红豆说:“对对对,红豆是在公鸡头(或母鸡头),你来藏,我来猜。”将红豆交给对方,交换位置、角色,重新开始游戏;若猜错了,藏者则说:“错错错,红豆不在公鸡头(或母鸡头),你还猜,我还藏。”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建议:可让幼儿自己变换其他实物,如黄豆、花生、糖果等进行游戏,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游戏二 看谁说得对
游戏目标:感受对答游戏的乐趣,乐意说出动物(或交通工具、小乐器等)的某一特征。
游戏材料:
1.用废旧图书自制卡片若干套,每套用不同颜色底版区分。如动物类:狗、猫、青蛙、鸡等;交通工具类: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乐器类:鼓、锣、碰铃、喇叭等(见图二)。
2.游戏对答儿歌:《看谁说得对》。
甲乙:你来说,我来玩,想一想,猜一猜。甲:小猫小猫怎样叫?乙:小猫小猫喵喵叫。甲:小猫小猫爱吃啥?乙:小猫小猫爱吃鱼。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一组,面对面坐在放有相同颜色底版卡片的桌子两边,以“包剪锤”游戏决出谁是发令者。
2.发令者(甲为例)出示卡片并发问,回答者(乙为例)根据发问指令回答,进行游戏。如:甲:“小狗小狗怎样叫?”乙:“小狗小狗汪汪叫。”甲:“小狗小狗爱吃啥?”乙:“小狗小狗爱吃骨头。”若乙答对了,甲说:“对对对,你说得对,我把卡片送给你,你来问我来答。”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答错,甲说:“错错错,请你再来说一说。”
3.游戏结束时,数一数自己得到的卡片。
游戏建议:
1.第一层次玩:通过对答儿歌,掌握游戏玩法。
2.第二层次玩:加入模拟动物动作形象边说边游戏,增加游戏情趣。
3.第三层次玩:变化语音、语调模拟动物形象进行游戏,提高游戏的积极性、趣味性。
4.第四层次玩:在掌握对答句式的基础上,改变固定句型,提供想象、仿编与自主表现的机会。如:甲:“火车火车怎样响?火车火车这样响——呜……”(幼儿可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并模拟响声,音节可不固定)。
(设计:巫蓉)
游戏三 牵牛花爬高楼
游戏目标:在连接大拇指情境中,边说边玩爬高楼游戏,体验接龙式童谣的韵律与乐趣。
游戏材料:
1.用废旧彩色广告纸或画报纸折叠,自制可粘贴的牵牛花若干,每套两种色彩。
2.用废旧毛线或包装绳做藤蔓(两种颜色),固定在椅背上,游戏场景见图三。
3.童谣:《牵牛花爬高楼》。
牵牛花,爬高楼,高楼高,爬东墙;东墙滑,爬树梢,树梢长,爬篱笆;篱笆细,往上爬,爬上篱笆吹喇叭。滴滴嗒,滴滴嗒,谁的花儿爬得高?我的花儿爬得高——嘿!嘿!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一组,面对面坐于“牵牛花藤蔓”下,以“包剪锤”游戏,决定谁先爬。
2.两两接说游戏儿歌,并依次协调地连接大拇指,至“爬上篱笆吹喇叭”停。
3.当说到“滴滴嗒,滴滴嗒,谁的花儿爬得高”时,两人同时晃动身体作吹喇叭状,说到“我的花儿爬得高”时,最上面大拇指的幼儿,拇指做连续屈伸动作,在“嘿!嘿!”处,两人同时拍手,表示一次游戏结束,每人拿一朵花贴上楼顶,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建议: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自己数数一共爬上了几朵牵牛花。
游戏四 棒棒乐
游戏目标:在敲敲、打打、猜猜中,感受民间语言游戏的乐趣。
游戏材料:
1.用废旧纸盒制作“饲养场”(含食物链关系),内置一个用废旧奶罐或瓶子自制的“碗”(见图四);两种颜色的一次性废旧筷子各一;游戏材料“花生”若干。
2.了解过棒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子,虫蛀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3.猜拳游戏歌:《棒棒歌》。
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老虎,棒子棒子鸡,棒子棒子虫。
游戏玩法:
1.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双手各持一种颜色的筷子,面对面坐在“饲养场”两边,“饲养场”内放置可敲击的“碗”。
2.两人约定好谁先敲击发令。发令者根据“饲养场”的食物链地图,随意从哪个名称开始,边敲碗边说游戏歌,如:“棒子棒子老虎!”另一幼儿则紧接着边敲碗边说下句:“棒子棒子×”。若说的是“棒子棒子鸡”,发令者就赢了,赢者用筷子夹一颗花生放进靠身边的“饲养场”内,交换发令者,游戏重新开始。若一方说“棒子棒子老虎”,另一方说“棒子棒子虫”,则无结果,游戏继续。
4.游戏结束时互相数一数,“饲养场”里花生的数量。
游戏建议:
第一层次玩:在有食物链图(四种实物:老虎、鸡、棒子、虫)提示下,玩猜拳游戏。
第二层次玩:发令者说“棒子棒子棒子”后,双方同时说“棒子棒子×”,赢者用筷子夹一颗花生放进“饲养场”内。
第三层次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他熟悉的动物或实物的图片,如:黄鼠狼和鸡、猫和老鼠、狼和羊、老鹰和小鸡,增进对猜拳游戏歌的喜爱之情。


★满足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判断类”游戏
    进入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正面临着倾听、复述、表达等多种综合能力的考验。这一时期,随着幼儿有意注意的萌发,孩子们对环境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乐意作出直觉的、言语的判断反应,以证实个体某种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给中班幼儿开发、设计了“判断类”区角语言游戏。
游戏一 巧虎乐翻天
游戏目标:通过配对游戏,乐意将两张牌的内容连成一句话,并对同伴连接的话作出准确判断。
游戏材料:
1.用废旧的的衣服衬板自制游戏底板卡若干,以数字、形状、颜色为类别的游戏牌若干套,每套巧虎牌与物品牌各6张~8张。
2.自制奖品“五角星”若干。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一组,先将游戏牌按牌背的数字、形状、颜色分类,摆放在底板卡上。
2.以“包剪锤”决出谁是先翻牌的人。先翻牌者找规律取一对牌(牌背相同数字、形状或颜色)并翻开,观察两牌画面图案后说出:“××巧虎干什么?”例如:运动巧虎踢足球、学习巧虎爱看书等。
3.如翻牌者说对了,另一幼儿边拍手边说:“对对对,请你把牌拿回去。”若说错了,另一幼儿边拍手边说:“错错错,请你把牌放回来。”则将牌放回原处。换另一幼儿翻牌并说一句话。
4.待所有牌拿走后,比比谁拿走的牌多即为胜者,自取五角星作为奖励。
(设计:张婉)
游戏二 喜羊羊巧设暗号
游戏目标:通过互传暗号,体验遵守倾听、判别等游戏规则带来的成功感。
游戏材料:
1.幼儿自制的“羊村村旗”、喜羊羊胸饰若干。
2.5把~6把椅子围成的“羊村”游戏场景(见图五)。
3.熟悉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人物、情节及游戏儿歌。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5人~6人一组搬椅子围成“羊村”(圆圈),以“点兵点将”方式选出羊村“村长”,“村长”抽出两张椅子放在“村外”(圈外)。
2.“村长”手持“村旗”组织游戏:“起立!游戏开始!”“村民们”(其他幼儿)围着“羊村”边巡逻边拍手说游戏歌:“羊村外,有敌情,喜羊羊今天去巡逻,发现敌情来报告,说句暗号请你听,请——你——听!”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村民们立即保卫羊村(占椅子),没有占到椅子的村民扮演“喜羊羊”,说:“我是喜羊羊,我来说暗号。”并对着身旁的村民低声说暗号,该村民将听到的这句暗号轻声传给下一位,依次进行,最后一位村民站起来大声报告:“报告!我们的暗号是——×××”。
3.若传对了,喜羊羊拍手说:“对对对,你们传对了。”并取一面村旗张贴在椅背上,以示奖励。反之,“错错错,你们传错了。”不能得到奖励。
4.交换游戏角色,“村长”返回“羊村”当“村民”,由喜羊羊担任下一轮游戏的“村长”,组织继续游戏。
游戏规则:“村民们”必须等游戏儿歌念完,方可保卫“羊村”抢占椅子,否则,村长有权利要求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三 开心魔方
游戏目标:乐意与同伴玩开心魔方,能用恰当的叠词描述开心魔方的夸张表情。
游戏材料:
1.幼儿将自画的米奇表情像贴于废旧纸盒的六个面上,一面贴一种表情像,制成“开心魔方”。
2.熟悉游戏儿歌:《开心魔方》。
开心魔方转呀转,有哭有笑还有跳,转出一份好心情,说说开心不开心!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5人~6人一组,以“手心手背”决出抛魔方的人,即魔方发动者。
2.其余幼儿为转动的魔方,即相互手拉手围成圆圈(魔方),“发动者”手持“开心魔方”站在圈内,发出指令:“开动魔方——”
3.众幼儿开始边拍手边念儿歌,当念完儿歌最后一句话时,“发动者”向任一幼儿抛出魔方,并发问:“米奇心情怎么样?”接到魔方的幼儿观察魔方上方表情图并迅速作出回应,如:“米奇米奇,笑眯眯”、“米奇米奇,哭唧唧”、“米奇米奇,气呼呼”等。
4.若叠词说对了,发动者击掌:“说得好,说得妙!”并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若说错了或未答上来,发动者说:“很抱歉,没说好!”并重新抛魔方,由下一位回答,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建议:可让幼儿自己设计、选择开心魔方的表情类型,如:高兴类、生气类、苦恼类……以丰富幼儿的情感。


★适合大班幼儿语言挑战的“竞赛类”游戏
    大班的幼儿,随着有意注意和形象思维的快速发展,其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准确性、变通性日渐彰显,他们已不满足于普通的“和平”游戏,常常以“胜者为王”的英雄姿态自居。为此,我们给大班幼儿开发、设计了带有刺激性、挑战性的“竞赛类”区角语言游戏。
游戏一 掼纸炮
游戏目标:通过玩“掼纸炮”游戏,能自主地与同伴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游戏材料:
1.利用废旧的宣传海报、超市宣传单折叠成纸炮若干,反面贴有常用简单汉字。
2.纸炮制作方法见图六。
游戏玩法:
1.两位幼儿合作游戏,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出赢者开始掼纸炮。
2.先把纸炮翻过来的幼儿可先组词,两人轮流,没接上词的幼儿为输者,赢者可得到该枚纸炮。
3.由赢者开始下一轮游戏,直至纸炮取完。
4.游戏结束后,数数谁得到的纸炮多,即为胜利者。
游戏规则:
1.能用前一个词的词尾,做下一个词的词首迅速进行接龙游戏。
2.熟练后,可提高难度,如进行四个词或短句的接龙游戏。
游戏二 列车长长
游戏目标:能在游戏中快速、恰当地使用反义词,体验列车不断加长带来的成功感。
游戏材料:
1.废旧牛奶罐、薯片罐制作的火车头和车厢10节~15节。
2.列车长指挥牌:红牌、绿牌各一枚。
3.做抢答器的铃鼓一个。
游戏玩法:
1.三名幼儿合作游戏,通过“黑白配”的方式选出谁先当列车长,另两名幼儿各持一个火车头当火车司机。
2.列车长双手各拿一个红绿指挥牌,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完后发令“开始”。
3.火车司机听到指令后迅速按抢答器,抢到者快速对出相反的词或句。
4.如果回答正确,列车长就出示绿牌,回答正确的司机可以往自己的车上接一列车厢。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则出示红牌,不得接车厢,并由另一名司机继续回答。
5.所有车厢都被接完后,数数双方的列车各有多少节车厢,列车长的一方获胜,并担任下次游戏的列车长。
游戏建议:
1.在幼儿刚开始玩游戏时,可由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幼儿当列车长,逐渐由词过渡到短句,调节游戏难度,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2.游戏也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分组进行,增加团体游戏的竞赛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1:13:43 | 只看该作者


活动目标:
1、参观蔬菜买卖的场所,体验逛市场的乐趣及参观礼仪。
2、感受菜市场里丰富的蔬菜品种,拓展生活经验。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安排到附近的中商百货的参观事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参观动机
二 团体活动
   请幼儿念唱儿歌,并说说自己跟家人上街买菜的情形。
三 体验活动
1、提醒幼儿参观的守则:
(1)注意礼貌。
(2)跟随团体行动,不掉队。
(3)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不任意拿取或碰触商品。
2、教师带领幼儿到中商百货参观。
3、引导幼儿观察超市:
(1)蔬菜种类。
(2)蔬菜摆放方式。
(3)市场中的买卖行为。
4、回园后进行分享交流。
(孩子对这次活动超感兴趣,交流小结时有人归纳出“超市里的蔬菜是按食用部位来摆放的”!感谢杨钰涵妈妈的全程陪同和为孩子们购买的饮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18 , Processed in 0.0703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