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材施教”在国外——加拿大修学观察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07: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材施教”在国外——加拿大修学观察日记作者:杜诚


        “副校长的孩子”
  “老师你知道吗?我们班上有一个‘副校长的孩子’……”在我上中文辅导课之前,两个小男生跑过来,神神秘秘地跟我说道。副校长是个年轻的亚裔男士,没有听说他的孩子在五年级啊。我笑着问他们是怎么发现的?他们说,副校长常来他们班,每次副校长来他们班,都要单独和这个孩子聊上几句,有说有笑的。过了几天他们又来跟我说道,“副校长的孩子”成绩不怎么好,有一次社会科学课上,要在加拿大的地图上找出指定的地点,他们不太会,正好“副校长的孩子”在边上,就照了他的答案写了,结果老师批改下来他的答案大部分是错的。又过了几天,这俩孩子又跟我汇报这个“副校长的孩子”了,他们说这个“副校长的孩子”厉害得不得了,两个老师才把他抬出去呢!我很诧异,出了什么事了吗?他们说“副校长的孩子”很调皮,钻到桌子底下,不肯听课。老师让他出来,他偏不。于是老师就把他的桌子抬起来,搬开,请他到副校长办公室,可是他不肯,于是就出现了前面的一幕。
  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这个副校长的工作了。他是专门负责处理学生事务的,其中有一项就是管理那些行为表现不当的学生的。在校长室的对门有一个小会议室,里面有两三张桌子,几把椅子。通常这个小会议室是空的,但有时也会看到有一两个学生在里面。在里面的学生通常面露愁容,一副尴尬难为情的样子。问了校长才知道,这间小会议室,是专门给不尊重师长,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反省的地方。这些孩子先会被请到副校长室谈话,然后到这个小会议室来反思。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校长曾让我在里面办公过,使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会议室的墙上张贴着一些宣传画和手写的提示,提示上面写着:让你冷静下来的几种方法1. 深呼吸; 2.数到10;3.从那人身边走开;4.找人倾诉;5.想一想解决方法;6.先不想这件事;7.出去散个步…… 这样的学生在校长室都有备忘录,副校长每次到各个班巡视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这些孩子的表现,并跟他们谈谈话,在谈话中肯定和鼓励他们。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猜到了吧,那个“副校长的孩子”其实是他们班的特殊生。
  学生在校长室里玩电脑
  加拿大的学校里使用电脑有严格的限定:学生只能使用电脑房的电脑,只有教师可以使用班级里的电脑,不管是谁都必须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否则无法开机。某天我路过校长室,有两个学生居然在校长室里玩电脑,嘻嘻哈哈的,我很诧异。第二天路过校长室的时候,又看见了那两个学生在玩电脑。校长坐在他的办公室桌前处理公务,一点儿也不在意。在校长对面的小会议室里,也有两个学生,看外貌年龄还不大,四五年级的样子,他们一人一台笔记本电脑,还联上了网。那两个特殊生怎么可以这么大胆的玩电脑呢,而且还没有老师在!带着疑问,午餐休息时我找到了校长。校长听了,笑着给了我答复。原来在校长室里的两个学生在剪辑一段影片,那是两周后要在全校的“精神@@@@(Spirit Assembly)”上用的。“精神@@@@”是学校每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主要用来展现全校师生的活力和创意。所有节目都是学生和老师一起策划的,而主要操作者是学生。今年的@@@@上将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就是三组视频,一组表现学生活力,一组表现教师活力,还有一组是师生共同的创意活动。这两个学生就是这三组视频的拍摄者和剪辑者。前期的拍摄工作早已完成,他们这几天下了课就会来到校长室完成剪辑工作。原来是这样,那这两个学生应该是音像制作的特长生了。校长接着告诉我,学校新到了两台笔记本电脑,需要进行系统调试,通常这种工作都是学生完成的。那两个孩子都是电脑高手,正在发挥他们的特长呢。校长说,学校里有很多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通常学校会为这些学生找一些特别的工作,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他被罚了吗
  这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精神@@@@”现场。“精神@@@@”在体育馆举行,全校学生按班级形成方队,面向舞台席地而坐。体育馆的四周零零散散地摆了一些椅子,是为老师和客人准备的。在我左侧的一位老师,拉了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她边上。那个孩子满脸不高兴,撅着嘴,坐了下来,座位恰巧紧挨着我。他是因为没有遵守纪律而被罚了吗?我有点困惑。节目开始了,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节奏我看到了学生剪辑的第一段视频,视频上孩子个个露着欢快的笑脸,在教室里、走廊上、体育馆里、冰天雪地中向着镜头打招呼或是扮鬼脸。音乐逐渐欢快起来,镜头中孩子们的各种活动也丰富活泼起来。这时紧挨着我的那个小男孩开始哭起来,抱着头前后摇摆,不停地哭喊着要爸爸。他的老师刚刚走回班级方阵,由于音乐声太响一时没有听见。这个孩子双手捂着耳朵,紧闭双眼,继续哭喊着要爸爸,眼泪哗哗地流下来。我一时不知所措。这时他的老师回来了,拉起他的手,把他拉到自己的怀里,搂着他坐了下来,还轻轻在他耳边说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这个孩子终于冷静了下来,然后慢慢地也开始欣赏起节目来,还跟着一起喝彩。@@@@结束后,我关心地询问那个孩子的情况,他的老师告诉我,这孩子害怕大声的环境,一进体育馆孩子就开始紧张了,所以让他坐在自己身边。不过今天他的表现很有进步,后来也能跟着一起欣赏节目了,尽管音乐声仍然很大。过后的几天,我了解到,学校有个专门的特殊学生班级,接收有身体缺陷、学习障碍或是其他不能跟上正常班级进度的孩子。这个班最多接收10名孩子,不限年级,配有一位班主任和两位教育助理,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那位搂着那个小男孩的老师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我想起好几次在走廊上看到这位老师站在走廊的一端,远远地看着两个孩子去走廊的另一端倒垃圾。有一次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要站在那里看着孩子是不是能顺利倒好垃圾,并且能顺利返回教室。现在我明白了,原来那位老师在鼓励这些特殊的孩子学做事情。
  我的学生到哪里去了
  我的10个中国学生分在五年级的3个班级里。每天我会去巡视,看看他们的上课状况。某日来到了Mrs. Powell班级,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我左看右看居然没有找到我的中国学生。我的学生到哪里去了?加拿大孩子开始小组讨论活动了,Mrs. Powell利用这个间隙,过来告诉我,上了一阶段课后,她发现数学对于我们这批中国孩子来说太简单了,所学的内容他们已经会了。但是英语还相对薄弱,于是她就请教育助理带着他们去进行额外的英语辅导了。谢过了Mrs. Powell,我在“指导教室(Guidance Room)”里找到了我的中国学生。他们一人一个耳机,正对照着英文读物训练听力理解呢。在和教育助理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学校约有三四个像她这样的教育助理(Education Assistant,简称EA),专门帮助那些某项学科比较薄弱的孩子。每周他们都会有固定的课表,到各个班级去进行个别辅导,其余的时候就在教室跟着讲课老师的进度,学生小组活动时再进一步给予特别辅导,或者在“指导教室”进行一对一地辅导。
  加拿大对于特殊学生的多层次、多条线的教育以及细致的人文关怀,让人印象深刻,是不是值得我们这些来自“因材施教”理念诞生地的中国老师深思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05:07 , Processed in 0.1032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