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培班]导师--陈淑霞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4 22: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淑霞(1963-)浙江温州人。198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 毕业于中 陈淑霞

央美术学院,曾任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讲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教授。



参展  1988 四人联展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1989 国际艺术节 法国阿尔勒
  1990 女画家世界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1991 新生代艺术展 中国历史博物馆 91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历史博物馆
  1992 中国油画作品展 新加坡
  1993 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美术馆
  1994 当代中国油画展 香港冯平山博物馆
  1995 个人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深圳美术馆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美术馆
  中国女画家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1996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中国美术馆
  96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1997 97亚洲艺术展 孟加拉
  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1998 世纪——女性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中国当代画家联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1999 中国当代油画展 美国旧金山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小幅画展 中国美术馆
  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 上海 北京
  2000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女画家世界第三回展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2001 新世际国际妇女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艺术时代——首届精文艺术展 上海
  2002 个人作品展 清华美术学院 香港季丰轩画廊



艺术解读  从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的角度解读陈淑霞的油画艺术,我以为有两个展览必须提到,一个是1990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女画家世界展”,另一个是1991 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新生代艺术展”。陈淑霞不仅参加了这两个展览,奠定了她在1990 年后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而且也基本确立了她后来的艺术探索方向。美术批评家殷双喜认为在艺术创造上,陈淑霞“有意无意地错过了众人关注的中心和主


陈淑霞画作(22张)
题”,强调了陈淑霞独立探索艺术的品格,然而我则想说陈淑霞常在有意无意之间进入了时代的主流,她在艺术上的个人兴趣往往能与其他艺术家的探索形成共振关系,她的作品也可视为这个时代的象征表达。这是因为女性艺术的崛起和新生代的亮相,正是中国当代美术在上世纪的进程中,告别20 世纪80 年代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的标志之一,即从一个表现激情和倾诉忧患意识的时代,走向一个关注身边的日常生活、表达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时代。在此,我想强调的是,陈淑霞作为艺术家对所处的社会和艺术世界的敏锐。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陈淑霞的艺术与时代同步的共振关系,恰恰是在回避对时代的宏大叙事,淡漠风云突变的政治变动,拒斥描绘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这大概就是殷双喜所说的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被陈淑霞错过的中心和主题)中获得的。
  由于陈淑霞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和物,这样,与那些描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题材的艺术相比,她就无法仅靠通过作品中表达的对象本身的价值而获得关注和成功,这颇有点类似西方美术从重视题材的社会价值的古典艺术,向表达日常生活的人与物的印象派转换之后的情况。不过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凭着他们对艺术的新感受,改变了西方美术发展的方向。陈淑霞的艺术作品则因其非凡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力,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上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在陈淑霞的作品中,绘画语言首先是呈现对象存在之秘密的手段,是既让对象也使主体获得独立和自由的途径。可以这样认为,陈淑霞的艺术目的不是用油画语言再现摆在桌上的花、苹果、西瓜等对象,而是要以独特而又陌生的艺术形式把它们从人的欲望中解放出来。我想这种解放是双重和互为因果的。这意思是说,一方面,当陈淑霞把可食、可用、可欲的对象创造为艺术形象之后,它们就再也与人的欲望没有了关系,而敞开了存在,获得了独立,拥有了自由。用陈淑霞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存在就是理由,谁也无可奈何。哪怕是一草一木,一片尘埃”;另一方面,在使对象获得解放和自由的同时,对于艺术家和观众来说也同样获得了解放和自由。细究起来,这种解放和自由也有两层意义:当日常生活中的对象因陈淑霞的艺术创造而获得独立存在的地位之后,我们也就从日常生活的欲望主体中解放出来,成为无私和自由的审美主体。而对于陈淑霞来说,这种独立和自由还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它表现为如下的情形,即作为艺术家的陈淑霞,为某种感受所打动或缠绕而又不明白这种感受到的情感的性质时,其抑郁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和情感在艺术创造中的这种共生现象,正是艺术创造的艰难之所在),所以,当那些挥之不去的感受获得准确的艺术形式时,我想,陈淑霞因此而获得的解脱和解放,以及因此而感受到的喜悦和快乐,同样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正是在此意义上,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艺术表现情感并不是发泄情感,而是探索情感的表达形式,使它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中得到呈现和确认。在此方面,陈淑霞无疑是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
  从根本上说,陈淑霞在新生代艺术家群体中的独特性不是近距离地表现身边的人与物,而是无距离和零距离地关注自身内心世界的生命体验。1991 年,陈淑霞最早的成名之作《粉红色的花》在“中国第一届油画年展”上获银奖,它体现了艺术家早期静物画的艺术特征:表达幽闭空间中的花朵所蕴涵的生命意味。进入21 世纪后,曾经在陈淑霞的静物画中占据主角地位的花被水果所取代。我不知道在这种变化中,陈淑霞是否考虑过如下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来观赏的花的身份在价值上远比用来吃的水果要高贵。对此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在作品中用水果取代花,也许与陈淑霞想有意识地淡化女性艺术家的性别身份有关系。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 年代女性艺术兴起以来,在许多被称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花一直作为女性身体的隐喻(这是它区别传统艺术方式的主要特征),言说、倾诉女性的生理和心理体验。或控诉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的压迫,这意味着,尽管陈淑霞作品中的花主要是表达她的生命体验,但让花不再成为作品中的主角(她也偶尔画花),在我看来,与陈淑霞强调艺术超越性别身份的本体性有关系,也与她希望观者只从艺术的立场观赏其作品,而不要加入任何性别身份方面的想象有关系。如果我的解读是有道理的,那么陈淑霞的这种态度无疑是对参加1990 年的“女画家的世界”以后所确立的性别身份的一次决裂
  二是陈淑霞在艺术创作中回避具有高贵身份的花而选择普通的水果,与她意欲表达生命的新感受有关,就此而言,它又是在她过去艺术探索基础上的深化。在她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创作的《临窗的花》(这幅作品创作于1989 年,早于1991年的《粉红色的花》)《紫色》《红与灰》《流失的记忆》《阳光留住》《红颜知己》《杯中春色》等作品中,艺术家描绘了各种花的相同处境:衰败、枯萎和凋零,呈现了生命在时间流变中的相同情态:孤独、忧郁和失落。记得弗洛伊德谈到过如下的观点:花朵因其盛开时间的短暂而更加美丽。其实,生命在时间中的有限性和不舍昼夜的流逝,正是生命的意义得以凸显的本源。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认为的此在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对于生命的意义。我认为当陈淑霞从花转向水果,除了消除对象的等级差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突出此在,也即水果所代表的生命在时间流逝中的深刻意味。如果说在描绘花的作品中,陈淑霞要重点表达的是生命在几何体构成的冷漠而又幽闭的室内空间中的意味的话,那么,在描绘水果的作品中,陈淑霞则主要表现了生命在时间中的流逝,即从完美到残缺、从新鲜到腐烂、从存在到消失的独特感受。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批作品中所具有的轻松自由的笔调、空灵的布局、极简的画面、纯正的油画语言,体现了陈淑霞在艺术趣味上对优雅和中和之美的喜好,以及非凡的艺术感受力,但我更看重的是她对生命之沉重的深刻表达。
  进入2002 年之后,陈淑霞创作了一批风景和人物相结合的作品,它表明陈淑霞的艺术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向:从无限的内心世界走向了宽广的自然空间,从表达生命的沉重走向抒发超越此在的幸福人生和宁静的美好生活。我不知道陈淑霞是否有意识地在这批风景画中接受了中国文人山水艺术,特别是崇尚平淡天真的南派山水画的影响(如那一水两岸的构图方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映日》《爱妻号》《风峰》《石雨》《天雨》《明湖》《泛舟》《天水》等作品中,一种悠闲自得、唯我唯大而又无我的人生境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一个纯净无比、自然无为、平远天真的生活空间,在这种境界和空间中,生命已超越了此在的有限性而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天地共存。这意味着从艺术发展的逻辑来看,这批风景画仿佛成了陈淑霞从前期的生命沉重的体验中解脱出来的一种象征。或者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现代都市人对生命有限性的独特感悟,陈淑霞换了一种敬重生命的方式:从计较到放弃,从执着到超越。也许那些在陈淑霞的风景画中坐在小船上,嬉戏和游玩于山水之间的幸福男女,才是真正理解了回归自然的生命所具有的意义的人。
  如果我对陈淑霞这批近作意味的解读是有道理的话,那么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陈淑霞在双重意义上——人生与艺术在向中国传统化回归,这集中表现在陈淑霞的这批近作中,以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自然本体论立场,对人在天地自然中的位置的重新思考和艺术表达。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在现实的生存方式上,已基本上被西方的科技和物质文化所规定、所支配,然而问题也由此而生,即我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舒适、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在加速消耗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以为陈淑霞这批回归自然的近作,实际上也在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的那种以自然为本的人生态度。而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看,我想一直从事油画艺术创作的陈淑霞,肯定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方写实油画艺术,连同电影、摄影一起,已成为支配中国人观看世界的方式。几十年来,我们的油画民族化的口号,就是要在这种西方化的观看方式中,注入中国文化的因素。在此方面,我认为陈淑霞的这批近作是极其成功的,这是因为陈淑霞在这批作品中,强调和突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立场,在此精神支配下,陈淑霞非常自然地把风景变成了山水,把油画材料转换成了中国化的视觉语言,使西方的透视空间成了类似中国传统山水中的平远和深远的空间呈现。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坚信陈淑霞的这批近作必将在进入21 世纪的中国油画艺术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获奖  1985 学院画展铜奖 中央美术学院
  《粉红色的花》曾获1991 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银奖
  作品《灰色》获1995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铜奖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建国五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优秀奖
  收藏:
  中国美术馆 香港大学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 天津泰达美术馆 国际艺苑美术馆
  出版:
  作品发表于大型画册
  1994《当代中国油画》《中国当代女画家》
  1995《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绘画走势》
  1997《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世纪-女性》
  1999《名家静物》
  2000《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二十世纪中国油画》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陈淑霞《流失的记忆》1999年 布面油画 160×130cm

陈淑霞 《米家山》2006年 布面油画 161×112cm

陈淑霞 《水性》 2006年 布面油画 250×156cm

陈淑霞 《日中天》 2007年 布面油画 120×68cm

陈淑霞 《青花和马嗲利》 2001年 布面油画 130×160cm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25:42 | 只看该作者
虚实镜像——陈淑霞访谈




记者:这次以“自我画像”为切入点,对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做了梳理,对于这一点,您怎么看?
陈淑霞:这个展览挺好的,挺不容易的。从女性艺术研究来看,从时间上跨度上来看,都很不容易。所谓自我画像,我最初理解,是自画像,看来是挺狭义的。但通过展览,看的出来是一个大的概念。女性画家可能更注重自身感受,这是与男画家不同的地方。
记者:您展出的作品——《青春记忆》算是比较近的作品了吧?
陈淑霞:算是很近的了。
记者:您为什么选送这个作品?是出于对自画像的感觉吗?
陈淑霞:我觉得都有吧!自画像比较狭义,好多东西其实是对女性青春的留念,是自我对青春的留念追溯。我不太注重具体的形象,更注重的是画作留给你的感受。
记者:我仔细看了您的那一系列作品,有两排,每个头像之间有联系吗?我看的时候觉得上面那排会年幼一些。
陈淑霞:好多人看画会想从你的画面里看出故事来,这点恰恰是我回避的。我不希望你看出故事来,我希望你看出情感来,看出人的生存情感来。至于怎么摆放的,我还真没有刻意要求。我在摆的时候会注重色彩和视觉的感受,但没有什么顺序要求,包括画的时候也没有考虑。画的时候也不是一起画的。我喜欢跳跃的作画,一段时间画风景,一段时间画人物。
记者:看了很多您的画,我觉得您的画有些看上去颜色很明亮,但又会感到淡淡的忧伤,有些虽然调子是灰色的,但又会感到莫名的怡然自得,挺矛盾的。您是怎么看待的?
陈淑霞:呵呵,你把我想传达的都看出来了。我的性格是比较乐观,任何事情我都愿意往好处想,不太愿意太悲观。我的画肯定是我对社会、对现状认识的反映。其实现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有时觉得社会发展很快,但背后又有一种忧虑。社会高速发展,是好还是不好呢?人类的生存,是否需要这种金钱和物质的刺激呢?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吗?我们应该追求最终的幸福吧,但幸福跟金钱画等号吗?这是我常考虑的,我会考虑现代人和古代人到底谁的幸福指数高呢?虽然古人物质上比现代人缺乏,但他们享受得到自然轻松的生存状态。我们现在虽然富裕,但我们享受的东西,是不是健康的呢?现代人向往大自然,但是他们回不去,他们在大自然忘不了手机、电脑,所以现代人表现的很忧虑,而不像古人那么坦然。自然的环境对现代人来说就像是一种梦,我们很难真的实现。
记者:您的作品使用西方油画材料制造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感觉,您是如何考虑的?
陈淑霞:这是我要探索的、要追求的。油画是西方的,但对我来说,这仅是材料。我不认为油画必须是按西方的要求画,应该更多的表达一种状态和情感。我是从国画里面吸收一些东西。
记者:您的画,一直延续着一种面貌。您是学院出身,有很牢固的基础,但打破自己的基础,来画这些看起来似乎没有造型感觉的画 ,您肯定是故意这么画的,但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面貌呢?
陈淑霞:我是科班出身。这么多年来,我觉得,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艺术创作,造型是必须的。你有牢固基础,即使你在创作的时候将造型撇开,这是更高的境界。比如观念艺术,有些人认为不需要绘画基础。将“观念”提的非常高,我认为对艺术家来说,艺术不是时尚,还得顺着自己的路去走。如果都搞观念艺术,那学院就没有存在必要了。好多东西需要内涵,但更需要基础的东西作为积累,这样才会有结果。至于我的作品风格,所有的变化,都没有必要去刻意,顺着自己走就好了。
记者:那您一定尝试了很多种吧!
陈淑霞:肯定会有,但不管怎么去做其他的东西,我还是喜欢画面中这种静的东西,我喜欢用静让你感受到动的感觉。让你先感受静,然后去感受动,触动你的内心,画面很静,但内心复杂纠结,那这就是我追求的状态。我喜欢这种风格,没有必要改变。大概风格跟性格也有关系,我喜欢安静,作品就是这个样子的。
记者:您对女性主义艺术怎么看?女性主义研究对当今中国艺术界有没有价值?
陈淑霞:女性主义,在西方很强调,因为女性地位不够高,所以有人强调。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中国从理论上是男女平等,其实是不平等的。现在可能问题更大。好多单位女工作人员很多,但事实上重要位置都是男性来担任。所谓男女平等,应该是在一个男女体制的层次上来谈。这个展览很不容易,因为它是从女性角度出发。重视女性的状态和情感,这个很好。是否强调斗争和争取,我不太喜欢。我更多的喜欢关起门来画画。
记者:中国女性艺术家更多的比较内敛,可能即使抗争也不激烈。
陈淑霞:对,虽然我是女性艺术家,但体制内,经常很孤单。我是很传统的女性,家庭都放第一位。工作完了之后,我才会考虑自己的事情。这跟男性没法比的。男性可以放掉很多东西,但女性艺术家就很难做到,她不自觉就会去考虑很多细节。我不喜欢很多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明显就是做给男性艺术家看,我觉得艺术还是要表现自己,给自己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记者:许多人认为女性艺术家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关照,对社会等宏大的题材不太去表现?
陈淑霞:其实好的艺术家,都会敏感的感受到社会的所有变化,不然就缺乏创作源泉。这是必备的。至于反映到作品里面,是直接反应,还是婉转反映,可能都不太相同。展览中的作品我都看了,跟历史脉络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记者:对,还是可以看出20世纪历史发展的大背景的。
陈淑霞:对,女性不像男性那样直接,这是女性特有的婉转的反应。
记者:您对这种性别属性是希望能够发扬还是淡化?
陈淑霞:我觉得这些东西不能考虑。如果全身心投入作画,这些东西是不会考虑的。我觉得有些不公平,很少有说男性艺术家的。这说明女性是弱者,才有人去关注。不然不会有人专门提出来。
记者:很多女性艺术家都不愿意承认,也不去刻意强调自己的性别,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陈淑霞:我觉得中国的女性压力很大,比西方大。虽然西方的家庭观念也很强,但对中国女性来说,这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大部分中国女性既要工作,家里很多事情又会不自觉的考虑,所以反而压力更大。如果说女性再去争取更多的权利或者工作,那是不是会更累?从这个角度说,国内女性和国外还是不一样。作为画家来说,平常不太考虑我是女性画家,就应该画什么样的题材,可能有的画家会注意自己是女性艺术家,但我觉得,如果一个画家强调自己是女性艺术家的话,是不是给异性看的?所以好多东西我觉得是没有必要去强调的。就是说你本身是女性艺术家,好多东西就是骨子里带的,是与生俱来的,跟强调无关,会自然流露。
记者: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之前,女性艺术家都是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艺术家,但是在女性主义运动之后,女性艺术家的地位大大提高,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女性艺术家。您觉得中国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一次运动,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陈淑霞:画家的角色不同,我觉得不论男女,所谓画家就是只会画画,其它的事情可能考虑得相对不那么周全。比如展览,需要有专人去运作,需要你们去梳理的。
记者:那如果梳理的时候,把您编入女性主义艺术家,您认同吗?
陈淑霞:我承认是我是女性艺术家,我肯定是。但我得看怎么定义?什么是女性主义艺术?我想很难。
记者:您参加过“女性的世界”这一系列的展览,曾经有批评家和理论家,对您的期待很高?希望您能够发展出一种具有反抗意识的艺术,您似乎让他们失望了。
陈淑霞:其实我的作品,抗争性是我最不喜欢的。只不过可能现在评论家对我们女性的期待在着眼点上有了变化,可能从798走一圈,就会发现跟90年代关注点是不同的。
记者:您对于大环境,或者仅仅是在艺术圈里面,作为女性艺术家您有什么期待?
陈淑霞:呵呵,当然是希望这种展览多做一点,女性艺术家的地位可能会更好一点。我们是弱者,这是事实不能回避,如果再没有人关注,就更可怜了。所以还是希望不论是艺术圈,还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对我们更加关注。

艺讯网记者:周彬芮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26:53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27:31 | 只看该作者







照片 068.jpg (420.79 KB)
下载次数:24
2005-12-26 21:26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28:18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31:40 | 只看该作者
陈淑霞访谈:生活在当代




记者:您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艺术家吗?  
陈淑霞:小时候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想太多,只是喜欢画画,几乎着迷到魔症的程度。只要有时间就动手画。
记者:谈谈怎么走上艺术之路的?
陈淑霞:在当时,我们能见到的就是些报纸上的图片或者是些连环画等。对于那些故事里的情节和生活里的情节至今还记忆犹新。1973年,差不多10岁时候吧,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毕业的吴绶稿老师,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毕业的陈天龙老师教我画素描、速写、色彩、工笔以及创作,将我引导到了正规的绘画学习之路。我的第一幅绘画创作就是那个时候,经过层层选拔从温州市一直到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儿童画展”。这在当时的温州市可是小有名气啦,同时也使我对绘画有了更坚定的信心。1979年,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这个让我在梦里向往的大城市,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此后又顺利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接受正规的学院教育。人的一生精彩也好平庸也罢,总是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的主题。我有时也在想我这辈子假如不画画还能做什么呢,很多假设最后都变作一笑而过了。有一点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我的感受是与别人不同的,所以我就有了继续画下去的理由,这对我是很重要的。这种理由来自于生活中很感性的经验,也来自于很原始的与身体特质有关的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融于血脉之中成为我艺术创造的源泉动力,使这种感受持久绵长,让我对外界一直有个平缓又个性的认知,我很珍惜它的。
记者:对现在的艺术教育现状怎么看。
陈淑霞:谈到艺术教育,要确定受教育的对象,有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与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这二大类。艺术专业中又分不同门类的院校以及不同的专业,目前,专业的门类分得越来越细,它有好的一面,如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本专业。但同时也会有不利的一面。因为学得过于专一,学生的视野变得狭窄单一化。我觉得,相形于更趋于多元化的艺术当代,这样的教学可能会有些滞后,特别是目前的本科教育更不适于将专业分得过细。当然,现在许多的院校也在有意设置些选修课,来弥补跨专业单一的差距。
在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中,包括非艺术专业的学校教育,即小学、中学、高中的美术课和大学的公共艺术课,以及社区艺术教育,各美术馆、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教育等,它是提高全民艺术素质的教育,我觉得存在的问题很多,在有些领域我们是刚刚起步。目前小学、中学、高中的应试教育直接影响艺术的教学。如果在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艺术素质培育,它将影响到大学的艺术教育以及将来成人的艺术审美层次。试想,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已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可国民的总体艺术审美水平还处于需要启蒙的状态,真是无法接受的。
记者:对自己影响最深的艺术家有谁?
陈淑霞:对我影响的艺术家很多,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艺术家。
记者:谈谈您最近的艺术作品。
陈淑霞:刚刚完成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个展,这个展览的名字叫“相隔有多远”,这是策展人冯博一先生起的名字。我很喜欢这个展览的名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有远和近都是相对而言的,也许远的离你更近,而近的却相隔你很远。在这个展览里作品所表现的一些人物,正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同时,做了一些材料的探索和实验。
记者:对从女性视角去表现艺术的个人看法。
陈淑霞:在我画画时,我只考虑如何将自己的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并不考虑如何从女性的角度去表现艺术。本身女性的情感肯定会不自觉地流露在作品中,没有必要去刻意地追求。这样的命题往往是从男性的角度来考虑的。
记者:对目前的艺术发展状态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陈淑霞:我们都生活在当代,生活和艺术有时是难以割裂开来的。油画与水墨画不同的是没有最初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但是无论是以什么方式表述自我的情感都是要感动人的,这一点来看,当代艺术能令人感动的应该是更丰满的,不应该仅仅视为撩拨刺激人的神经的借口。我很珍惜自己的这份情感,它是与生命一同经过又走来的。多年前的我为强调个性还在为了寻找自我而努力,今天人们已经觉得自我是唯一的了。个性化的彰显自我,夸张地强调符号,凝聚了的榜样力量。大家几乎都挤在同一条路上,逐渐忽略了真正让我们感动的理由,实际上就应该来自于自己本身。 我觉得当代和现代是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强调当代的含义应该是更注重人本身,尊重性情来发掘搜索内心深处精神游历的轨迹,才会不被外界干扰地从事我们的工作实践。另外,我觉得创造是要付出艰辛的,这虽然是代价但才会是真正的获得,我喜欢这种创造过程当中的快感,深深地沉浸其中有时都难以自拔也不想走出来。艺术作品的完成不仅是只为了产生出价值,更重要的是愉悦着人的性情,还有什么比人的身心更重要的呢。
陈淑霞简历
1963年    生于浙江
1983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教授
个   展
2010年     相隔有多远——陈淑霞作品展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中国
2006年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6年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05年     原色——陈淑霞作品展        三尚艺术 杭州   中国
2004年     陈淑霞作品展      表画廊 首尔 韩国
2004年     陈淑霞作品展      艺术景画廊 上海  中国
2003年     陈淑霞作品展      圣菱画廊 上海  中国
2002年     陈淑霞作品展      清华美术学院  北京   
1995年     陈淑霞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北京  中国
1995年     陈淑霞作品展      深圳美术馆 深圳  中国
联   展
2009年     与上文相关——当代绘画作品展    铸造艺术馆  北京  中国
2009年     左手右手:当代艺术中的伴侣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  中国
2009年     云朵中的祝福——综合艺术展     经典艺术馆    北京   中国
2008年     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8年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墙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8年     第三届北京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8年     生命的形状——《中国东•西》当代艺术主题邀请展  凤凰美术馆 南京 中国
2007年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    吕贝克美术馆 德国
2007年     文脉当代 •中国版本      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7年     墨缘100——水墨同盟第二届名家邀请展    宋庄东区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07年     中国三人展    风画廊   大版  日本  
2007年     07视界--五人艺术展    泰达国际会馆    天津  中国
2006年     虚虚实实——亚洲当代艺术的再发现  Heyri艺术基金会文化空间 首尔 韩国
2006年     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     台北市立美术馆  台湾  
2006年     中式意识——审美营造的当代复兴   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6年     意象武夷——中德艺术家互动创作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05年     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 •油画风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5年     大河上下 •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4年     优秀艺术家提名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3年     首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主题展   首尔  韩国
2003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3年     中国新具象油画表现展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03年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中华世纪坛  北京   中国
2002年     女性视觉——中国女艺术家作品展   悉尼 澳大利亚  
2002年     两岸三地中青艺术家油画展    香江文化交流中心  香港  
2001年     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1年     艺术时代——首届精文艺术展  上海经贸大厦 上海  
2000年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0年     第三届女画家的世界展    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9年     中国当代油画展   旧金山 美国
1999年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小幅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9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8年     世纪•女性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8年     中国当代画家联展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  中国
1997年     亚洲艺术展   孟加拉
1997年     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  中国
1997年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6年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6年     96中国当代艺术展     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第二届女画家的世界展   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北京青年油画邀请展     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4年     当代中国油画展        香港大学博物馆  香港  中国
1993年     北京青年油画邀请展    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3年     ''''''''''''''''93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2年     ''''''''''''''''92中国油画展    香港  
1991年     新生代艺术展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京  中国
1991年     ''''''''''''''''91中国油画年展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京   中国
1990年     第一届女画家的世界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88年     四人联展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北京  中国
1988年     阿尔勒国际艺术节    阿尔勒 法国
1985年     中央美术学院院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84年     北京青年美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获  奖
2006年     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优秀女艺术家奖候选人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 铜奖
1999年   “建国五十周年文艺作品” 优秀奖
1995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铜奖
1991年   “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  银奖
1985年   “中央美术学院院展”  铜奖
收  藏
2006年   《流行雨》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6年   《茶与咖啡》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2005年   《粉红》  中国油画博物馆  北京 中国
2002年   《红颜》 北京会议中心  北京 中国
2000年   《桌上的花》  国际艺苑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7年   《银色约会》  泰达美术馆 天津 中国
1996年   《红色走动》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过厅》140×120cm  深圳美术馆  深圳 中国
1994年   《粉红色的花》  香港大学博物馆  香港 中国
出  版(个人专集)
《今日艺术家  陈淑霞》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
《今日中国艺术家  陈淑霞 虚实两境》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7
《油画中国  陈淑霞 山水间》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6
《自信的空间 陈淑霞 贰零零陆》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陈淑霞作品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相隔两相望
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精神高蹈、九十年代的语言狂欢,直至近几年艺术市场的喧嚣之后,仍向着奇观式的中国现实景观继续挺进。反思历史、批判现实、反讽经典是艺术家们着力最多的创作倾向。而陈淑霞的艺术却显示出一种别样的审美诉求:她往往通过一个或几个纯情的女孩子的童年视觉,或具体的景物去感触与组织这些如梦如幻的内心向往。她对于日常生活经验的表现和想像是借助于感觉来表达的,或者说她的视觉叙事直接来自于她的感觉,在她视像中似乎有意回避了对复杂,甚至残酷的历史、现实的思考,而是把思考转让给观者或评论者,而让自己专注于情感和感觉,使塑造的形象鲜活而生动,带有童稚般乌托邦式的迷茫与憧憬,很少感受到来自历史和现实层面的直接压力,从而构成了她艺术最鲜明的特点。
她以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为想像对象,将艺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看上去平铺直叙,像是没有经过剪裁和提炼一样,犹如一泓清水,简约,但也很清澈,给人一种平淡、自然、直率的美感,不含有对现代城市日常生活进行否定的意味。这反而使人感受到她对温情脉脉的日常生活的怀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安稳、细腻的人生况味的悉心体会和咀嚼。其实,生活本身是错综复杂的,经过简化和提纯的想象,一定显得单纯、清丽,而且意味深长。她塑造的形象也许模糊了一些而不够逼真的写实,但却让人感到更加真实,更加自然,更具有生活的实感和厚度,也传达出更多的思想内涵。我们能切实感受到画面整体和谐的艺术效果,以及那种与她内心直接交流的温暖和感动,达到了力避斧凿,纳技巧于心理流程的审美境界。在我看来,艺术家首先是一个卓越的观察者:他们从一个事件的整体或者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挑选出那些能表现出整体或世界的那些部分。当陈淑霞的这些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感受不到这种选择的魅力。这种超验的选择,恰恰包含了陈淑霞对于现实生活形态的整体性把握;恰恰是在这种与世隔离的视域里,把情感中的利益剥离的干干净净,人物形象才显示出稚拙、纯朴。在将所有装饰性的阐释都剔除之后,生命呈现出了它的质感和可以触摸的感觉,这是生命之美。
尽管她不是简单直接地表现现实的复杂,但不过这也许反而成就了她的创作。因为远离现实使她的艺术保留了她寓情的细末微节,凸现了作品本身的质感与神秘。我们在观看她的作品时常常会遭遇到这样的细末微节。她是从现实的个人经历中提纯美好的片断,去排遣、释怀她的记忆、爱好,重新寻拾梦一般的自由与憧憬,营造她在喧嚣的混世里无所谓的自我表现与独领风骚。呼应和营造了这种相隔、间离与隔望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说,她又是非常真实的,她真实地表现臆想状态下的内心世界,可谓是一种在内心折射的抽象现实。作为对现实浮躁的“代偿”,陈淑霞的审美趣味得到了寻常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应的唯美唯艺的视觉样式。这体现在她人物的意像而成为陈淑霞自身意趣的缩影。她毫不避讳地表现出自己对臆想中的超现实生活场景的感性认知,甚至对她自己油画语言风格的迷恋替代了作品所画形象的兴趣,使画中的“她们\它们”无言地透出一种近于闲适、慵倦、靡丽,甚至有些颓废的心态。这似乎是中国传统文人伤感主题在当代文化土壤中的延伸与演绎。尽管当今早已失却了恬静的桃花源式的存在土壤,不必也不应该去比附新旧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但作为文人自创和承传的题材,她画中最终指向是通过封闭的“相隔有多远”来达到自由的境界,似乎可以看出她接续着前代文人对女性和女性对自身的审美取向。
长久以来,不仅个人化的唯美丽辞一直被那些追求宏大命题的艺术家所轻视,而且,它所表达的价值和渴求,以及它营造意义的可能性也不断地受到质询和怀疑。但这恰恰从另一方面给予个人的视觉艺术表达一种存在的理由,说明它应该在视觉艺术表现和想像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许,正是由于宏大的历史与现实的质疑与批判常常陷入一种空洞的尴尬,才赋予艺术家的主观意绪投射到那种诗意的幻想性语境中,在借助人物的成长感受和理想来传达灵性的叙事话语的必要价值。陈淑霞这种对生活中美好的憧憬、检视及体察,才使得现代城市生存所带给我们的焦虑,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和枯寂的心境或被消解,并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意义范畴和思辨的对象。
作者:冯博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32:59 | 只看该作者

陈淑霞访谈:含着眼泪的压抑更让人惊心动魄






采访时间:2011年5月15日下午两点
采访地点:北京环铁艺术区陈淑霞工作室
采访人:朱莉
记者:陈老师,你最近看什么书吗?
陈淑霞:我自己在编一本教材,所以比较忙碌。这本书是教育部的一个指定教材,针对师范学院教师培训这方面的,马上就要印了。
记者:您编的书的材料都是自己搜集,还是有一个团队呢?
陈淑霞:去年的一本是绘画基础,那是我自己编的,今年这本是个画丛,各个专业都有,版画、壁画、雕塑,所以基本交给各个专业来编,我来统稿,并且把他们调整成适合师范院校的教材。
记者:在教学上,美院的学生和师范类的学生有什么不同,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陈淑霞:美院的学生主要是艺术家的培养,师范类也有培养艺术家的成分,但是主要目标是培养老师,他们学的东西还要求能教出来,所以这方面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记者:我很多年前就看过您的画,颜色什么的特别好看,这些年来您的画题材、风格都没有特别大的改变,您为什么一直坚持这样呢?
陈淑霞:这是我个人的偏好,我比较喜欢静一点的。这跟我的性格有关系,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都非常浮躁,越浮躁越喧闹,我反而要找一种相反的东西,宁静是一种修养,是每一个人都很需要的。风格呢,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这是自然的形成,题材上呢,我画了一些油画与中国画的表现结合起来,我很喜欢中国画的表现方式,这些年有些刻意的去寻找契合点。
记者:之前你画很多女孩生活中的景象,现在又有了风景,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淑霞:开始了好几年了,我就是在想能不能把国画和油画结合得更密切一些,另外也是人生的一种思考,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发达了,人的物质资料比以前更丰富,但我会思考人本身需要什么呢,这种物质对我们很重要,但是不是我们生存的目标呢?我会去想这些东西。希望借鉴一些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所以喜欢看一些中国的东西。对于山水画,人和自然贴近的感觉,是不是我们本质上所需要的?例如现在网络文化盛行,再发展下去,社会成为一个虚拟空间,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生存,这种生活我不觉得是最好最健康的。回过头去想,以前的人是不是比现在的人更健康呢?所以我愿意去画一些风景,去表现人和自然的接触。
记者:您的画很多是向内的表达,很个人、细腻、敏感,您对宏大的题材怎么看,有没有想过去关注?
陈淑霞:人的生活很具体,每天都要过,我不觉得我的作品很小,这得看你怎么看了,比如说我画水果,我画的时候当它是一种生命,从发芽到结果的过程,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生命不是一个很大的题材吗?包括我现在去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我是去思考人活着干什么,所有人去工作是为什么。所谓题材的大小,要看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画。
记者:对,即使很小的东西,都包含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
陈淑霞:肯定是这样的。我要表现的肯定是我感触最深的,我也希望去感染别人。比如表现痛苦,我不喜欢去描绘大哭啊、撕心裂肺啊,我认为那种含着眼泪的压抑,更让人惊心动魄,画面很静,但那种揪心却是很悠长的。
记者:你曾经说过你固执的认为你的感受和别人是不同的,这也是你执着画下去的理由,然而,一件作品能否引起和观众之间的共鸣也同样重要。那您认为引发观者共鸣和艺术家个性认知之间该怎么平衡?
陈淑霞:我创作的时候,我的感受肯定和别人不一样。作为一个艺术家,要抓住这种不同,不同是一种优势,都一样的话,观众就不想看了,你觉得自己不同了,就要发挥好,抓住这个优势。对于跟观众的共鸣,我想作品是视觉的,就要给别人看,那别人与你是否有共鸣,有多大程度上的共鸣,不可能是完全吻合的,这也是视觉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记者:评论家,尤其是女性艺术评论家,会认为您的创作是女性中的典型,更关注内心的细腻表达,您说过一个艺术家不会去刻意想到自己女性的身份,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批评家给您归类定义的时候,是不是有反感呢?
陈淑霞:也说不上吧,这是大家不同的工作。对于评论家来说,这样可能更好梳理一些,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一点很难。批评家把我归入表现艺术家这一类,但是我觉得有时候我很写实啊,因为我很尊重我的感受。但是批评家会认为你的画与写实派有区别,所以我们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女性艺术家的这个提法,我觉得这本身就是歧视,为什么专门指出我们是女性呢?因为这是一个弱者、一个少数群体,需要关注,所以要提出来。我觉得艺术家都是在表达内心的情感,题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有感而发。只不过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记者:同期的女性艺术家的状态,你了解吗?
陈淑霞:我觉得跟男性没有什么区别。可能会有性格上的不同,女性还是会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家庭啊、孩子啊等等,而男人不是不想考虑而是本身就考虑不到。这种区别可能是性格上的差异,尤其是中国的女性艺术家,都比较传统。
记者:您觉得家庭啊、孩子啊这些问题,会影响创作吗?
陈淑霞:很多东西需要磨合,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太适应,一下子多很多事情,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假如心态平和,你当琐事为一个调节,就很快乐,你当做额外负担,就会很烦。我觉得对我不算什么困扰。
记者:你本科时候是民间美术系的,那时候学过什么课程呢?
陈淑霞:版画啊,水彩啊,摄影啊,种类很多,我觉得是我的优势,很多人认为这样是学而不专但是我觉得学了很多,我画的时候就不局限于某一个画种。面对我的画面,就是一个视觉艺术,没有画种的局限,我的视线比较开阔。
记者:那你觉得您什么样的学习经历是对现在创作影响最大的因素?
陈淑霞:我觉得就是学的种类多。你学了之后,是不一样的,哪怕你才接触几天时间,你就会关注,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有一种自然的积累,这是很珍贵的。视线开阔和所学博杂,要自己学会平衡,学有所用很重要。
记者:您现在职务是副教授,也有一些课程,包括带一些研究生,谈谈您的教学。
陈淑霞:更多的是艺术实践和教学的转换,怎么把知识教给别人。在我的课程里面,是对艺术理解上的一个梳理,让学生写一些教学的感受、感想。我的课一般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会让他们画画,然后写一下课程教学的感受,之后我们再一起梳理总结。
记者: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计划吗?
陈淑霞:现在环境很乱,展览很多,我不是很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弄什么展览,我还是希望沉淀一下,编一些书,静下来,过渡一下。
记者:好的,谢谢陈老师!
陈淑霞:不用谢!

艺讯网记者:周彬芮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36:27 | 只看该作者
陈淑霞访谈:饱满色彩下的平实生活


查看全部图片
时间:2009年8月
地点:环铁陈淑霞工作室
记者: 我想,无论谁走进您的画室都会感受到被一种特别的气氛包围着,这种感觉可以用温馨、惆怅或者舒缓来形容,也可以说是无法言喻的某种气息弥漫在这空间里。
陈淑霞:差不多是吧。我是喜欢投入到这种氛围里的,你看今天的阳光很妩媚,斜在墙上又延展在地面,我很喜欢这种与外部世界相通又相隔的感觉。一方面是我个人创作激情的投入,也是我把自己投入到自己营造的气息里来。因为这样的气氛里很容易接纳我的情怀,和我轻松地对接沟通。
记者,大家都知道早在1990年的中国油画年展上,您那幅“粉红色的花”曾经摘得银奖,近二十年来您一直没有停歇自己的实践,不断地探索着表现的领域,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您能就这次何香凝美术馆的个展谈谈吗?
陈淑霞:这个展览的名字叫“相隔有多远”,这是策展人冯博一先生起的名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有远和近都是相对而言的,也许远的离你更近,而近的却相隔你很远。我在画画的时候,画笔颜料都离画布很近,但我却觉得有一种空间阻塞、隔阂着,这种隔阂实际上也是一种可控的距离,它让我始终保有一种生疏的感觉,或者说不肯轻易因为技术熟练而把我最敏感的性情滑过,我希望这种生疏的感觉把我的思索慢慢地停靠在那儿,弥漫在整个创作的空间里。因为,从事实践的人都知道,一件作品的完成未必是自始至终地保持一种状态的,往往在笔触接近画布的一刹那所感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全新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既亲近又有距离的状态。
记者:走进您的画室,一种洋溢着的积极盎然的气氛扑面而来,色彩是那么的饱和又庄重,有的鲜艳的夺目,有的又持重得难以释然。您对色彩的理解是和其他的画家有所不同吧?
陈淑霞:我自认为我对于色彩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一是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我的色彩观,另外也与多年来从事色彩教学有关。我觉得色彩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上,甚至是一个人的面色上感受到由于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内心道白。我对色彩是那么的熟悉眷恋,经常是忘乎所以地掉在其中难以自拔,色彩能把我从某种心情改变后再带入到另外一种心境之中,我甚至觉得色彩所产生出来的距离感与造型所产生出来的距离是完全不同的,色彩所产生出来的距离更虚幻和缥缈,它可以伸缩有度,横加在虚拟的空间里,其尺度是以心来度量的,而不是实际目测的距离,这也是让我沉醉其中的缘由。
记者:见到您曾写道:在绚丽的色彩中寻找灰色,又在灰色中寻找生机,这种生机是指什么呢,怎么解释呢?
陈淑霞:呵呵,这是很早讲过的话了。这实际上也是关于色彩情趣的戏言,我觉得生活中充盈着饱满的色彩,世界上的万物无论是沉寂还是复苏都呈现着自己特有的颜色,在光合作用下映入我们的眼帘,牵动着我们的心情。我喜欢四季分明的气候,春夏秋冬的色彩会很轻易的感动我,让我随着色彩季节的更迭来渲染着心情。如果总结起自己,我是一个很容易被外界景象感怀却木纳于人事的人,所以很难因为来自外界人的压力来改变自己内心的判断。
记者:是啊,在艺术当代的声音震耳欲聋的时候,难得您依然故我地一直坚持简单纯正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您是怎么理解艺术当代的呢?
陈淑霞: 我们都生活在当代,生活和艺术有时是难以割裂开来的。油画与水墨画不同的是没有最初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但是无论是以什么方式表述自我的情感都是要感动人的,这一点来看,当代艺术能令人感动的应该是更丰满的,不应该仅仅视为撩拨刺激人的神经的借口。我很珍惜自己的这份情感,它是与生命一同经过又走来的。多年前的我为强调个性还在为了寻找自我而努力,今天人们已经觉得自我是唯一的了。个性化的彰显自我,夸张地强调符号,凝聚了的榜样力量。大家几乎都挤在同一条路上,逐渐忽略了真正让我们感动的理由,实际上就应该来自于自己本身。 我觉得当代和现代是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强调当代的含义应该是更注重人本身,尊重性情来发掘搜索内心深处精神游历的轨迹,才会不被外界干扰地从事我们的工作实践。另外,我觉得创造是要付出艰辛的,这虽然是代价但才会是真正的获得,我喜欢这种创造过程当中的快感,深深地浸透在其中有时都难以自拔也不想走出来。艺术作品的完成不仅是只为了产生出价值,更重要的是愉悦着人的性情,还有什么比人的身心更重要的呢。
记者:看了您最近的作品好像相对于此前更注重人物形象的表现了,这是否意味着您近来对于人生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陈淑霞:是的,最近表现人物的画面多了些。倒也谈不上什么感悟,我这个人的生活始终是平平的过着,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情节大概都是电影小说里的吧。有时不知道是生活追着你走,还是你在追着生活行走,反正是一天天地过着,只要真实充实就行。人生的体味有时就是这样地现实着,只不过我是以色彩来丰富我的生活的,我很庆幸我的人生里有这样的生活方式相伴,让我不是孤独的行走,色彩就如同在我的身旁照明一样地让我的生命情感饱和、丰满,充满光泽。我想,一个生活简单的人也就应该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平铺生活的道路,这样我心里很踏实。
记者:您的这一席话使我觉得生活的实在,完全可以在充满浪漫的情调里体验,这个体验甚至都让人羡慕嫉妒了。就生活和艺术这样不可分的话题,您和庆和老师在一起的生活和艺术是怎样的互动互补甚至对立呢,
陈淑霞:呵呵,同在一个屋檐下肯定是要有相同的地方的,但我们在很多方面却又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对于外界的感悟我们俩几乎是完全背离的,在有些方面我可能比他慢一些。我觉得老天都是公平的,我虽然迟缓但有时间慢慢地品尝、体味,人生就那么些日子,看你怎么打发了。其实,正是这种性格上的差异才让我们相互吸引着相处吧。比如,同样是表现女孩儿,我们俩就几乎是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我无论如何也画不出他对女人的感觉,那种女人味道打死我也画不出来的,我想这也是性别不同使然吧,我甚至觉得性情和情性是不同的,至少我是这么理解得,但它终于离不开人性的美丽和魅力。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画着工作着,实现着我的梦想,对于像我这样性格的人,我很知足了。
记者:纵观您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再看着眼前这些作品总体上感觉您是一位很会感悟生活的人,生活和艺术这两者怎样才能够做到这么自然又协调的。
陈淑霞:人的一生精彩也好平庸也罢,总是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的主题。我有时也在想我这辈子假如不画画还能做什么呢,很多假设最后都变作一笑而过了。有一点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我的感受是与别人不同的,所以我就有了继续画下去的理由,这对我是很重要的。这种理由来自于生活中很感性的经验,也来自于很原始的与身体特质有关的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融于血脉之中成为我艺术创造的源泉动力,使这种感受持久绵长,让我对外界一直有个平缓又个性的认知,我很珍惜它的。
记者:李成成(总统家外文网首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47:11 | 只看该作者
小议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中的内倾性心理
                             
日期: 2008-9-8

   作者:苗瑞     来源: 互联网   
传统上,女性的性别角色被固定在“内”,女性照顾家人、做家务,男性则主“外”,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但是经历了二十世纪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你会发现随着教育的普及,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在今天似乎已经土崩瓦解,进入了历史,女性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愈加凸显出来,许多女性通过个人的努力寻求获得成功并使自己的生活更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导致八十年代出现了以“女性” 概念为研究对象的文艺学术活动,至九十年代,“女性艺术”这一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艺术方式得以正式提出。可以说“女性艺术”首先是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当代文化和艺术问题,是涉及一系列与性别和身份相关,与传统与习惯相背、甚至与历史与社会无法分割的当代文化问题,是当代艺术中一个特有的后现代话题。在这里需要区分两个概念“女性主义艺术家”和“女性艺术家”,女性主义艺术是指用艺术去表现女性主义理念的艺术家,它往往对男性主导的社会价值持批判态度,其艺术主要是作为文化或社会问题的承载。本文所要阐释的是在性别上作为女性的艺术家,她们的艺术并非是在二元对立意识支配下的女权主义创作,而是在创作中表现女性意识和女性艺术的自身经验。在中国,大多数女艺术家应该称之为女性艺术家,而不是女性主义艺术家。女性艺术是在与男性艺术的共生中发展的,是在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包括它的全球化现象]对话中生存的。
中国女性艺术的特点与其社会背景是紧密相关的。在一个由两性构成的世界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更多的表现为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入微,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情感细腻,富于感性而具有内倾性。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独特而切身的心理感受给了女性心理深刻的烙印,它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而许多女画家们往往又对色彩更为偏爱。夏俊娜是当代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作品的题材全都是关于女性的,画面的主人公也基本都是对自己形象的再创造,不论人物是在干什么,周围总有鲜果、花卉相伴,闲适的环境、靓丽而和谐的色彩,难怪好多人都说她的画是小资情调的,其实这恰恰反映了画家对这样一种生活情调的向往,她的内心只有关注才会表现,借物抒怀历来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花比作女人在传统文化中也屡见不鲜,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作品中都有不少以花为创作题材的。画家闫平的《母与子》系列表现的几乎都是自己的生活、婚姻、家庭,很有人情味。她自己说:“对我而言,最为敏感的话题,恰恰是我周围的生活。”梳妆打扮,吃喝拉撒,为妻为母……总之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关系着的,表现着对自然、人性与生命的关爱,向人阐述着自己的审美追求。林菁菁的《物语》系列,则选择了一系列与女性生活相关的生活用品,各种服饰等等,色调大多淡雅,像一首首抒情诗一样记录着心曲,不少人看到她的作品都说这一定是一位情感细腻、淑女型的画家。而像在中央美院工作的著名女画家喻红、申玲、陈淑霞,她们的画作也都是选择以自我或家人的生活为中心,在她们的作品里你不会看到宏大的场面,人物不多,像日记一样记录着自己的生活,表达着女性对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这让我想起年初看到的一个展览,是非常典型的日记体作品,作者周青是天津的一位女画家,展览展出了她的《紫藤花在蔓延》系列,画幅不大,是一张张的铜版作品,从2004年8月26日至2005年 8月25日一年间她没有间断地作了365张,每一张又都配有一首诗,前言有这样一段话:时光总是不为所知般稍纵即逝。日子就如同钱钟书先生所言,从我们身边、迈腿的足间、洗手的盆沿、喝茶的浓香而滑过,剩下的是何物? 只有我们明眼视听而以。对于有的人,当然便烙在心里,烙在那难以平静的灵魂深处。忧伤也罢、快乐也行、悲观也罢、得意也行,一点点、一滴滴,通通进入我笔间的耕耘,向心电图有规律而无意地记录着。我幻想着用文字展现多维的空间,可视而不可见地,可闻而不可听的,无一例外的向紫藤花蔓延在我思维老屋的外围栏墙上。记录吧 我记忆的“紫藤花”在蔓延。这段话应该是作者内心最真切的表白,也反映出这是只有女性才有的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而男性画家即使也有这样的敏感也决不会以诗话日记的形式去纪录365天而从不间断。也许正是这种普遍的性别心理差异,使得女性对于世界的感知方式、经验方式和思维方式与男性不同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去诠释世界,从而形成不同于男性艺术的“女性艺术”绘画。
爱美是人的本性,社会愈向前发展,人类就更关注自身的完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艺术文化源远流长,积极发挥着对其它文明的渗透功能、回归与认识功能,人类活动不可能超脱审美,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也成为现代人理解清代人的气质、情绪、智能及性格的“心理学教科书”。然而,众所周知《红楼梦》就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其中的主人公哪个又不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极赋艺术才华?在古代,女性是没有地位的,她们的才能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在男权社会赢得更好的生存,说小一点就是能嫁一个不错的丈夫,因此她们的作品无非是借画抒情而已,尤其是在古代尚诗书画印结合的风气下,“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加深了这种抒情写意的程度。所谓“聊寄闲愁”“感伤身世”等自怜自哀或自得自足都是自己生活的写照,也反映出女性在狭小的生活圈里在心理上所形成的内在规定性,也决定了她们的创作选择必然是与女性气质相关的事物。现代艺术对自我意识的挖掘和女性主义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并行不悖的。早期女性主义艺术更多地带有一种自恋倾向和主观意象。它排斥社会、异性,要求像男性一样成为社会主体。20世纪初的墨西哥女画家弗洛达·卡洛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她的作品多数是自画像,虽然带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然而却是完全的内心独白、内倾性心因的体现。卡洛的作品将历史、观实、幻想、传说以及个人意象化的符号拼接在一起,超越了直线性的现实主义描述手法,从而以自我心中的意象,打破了现实中父权制话语的秩序感。现代主义艺术对传统的反叛意识和对自我意识、个体情感的强调,正是女性主义的特点之一。但是现代主义艺术的情爱意识更是一种返回内心的自省,它无力也不会面对处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的男女关系问题。至于卡洛的那种早期的女性主义艺术,更多的也只是反映一种生存体验,自我意识向个体情感的回归。这不仅是作品的个人化问题,而且还有着性别化特征,是创作者的性别心理及作为女性的特质对生活与生命的体验、情感、欲望和梦想甚或器官,身体语言等的普遍化象征的体现。
在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作为一个艺术的问题,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女权运动,要求争取女性和男性平等的地位,在艺术上平起平坐,而是追求独立于男性艺术之外的美学品格,力争展示自己的特色。这一点上, 女性艺术鲜明的“内倾性” 亦即“向内关注”的心理特点首先是与艺术家的生理特点紧密相联的。女性艺术家在她的一生中,会经历身为女性为女儿、为妻、为母的经历,每一阶段的体验和记忆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做少女时的童贞,恋爱时的甜蜜或惆怅,孕育生命时的欣喜、分娩的痛苦等等,她给予了女性十分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作品女性艺术家找到了与自身具有类比性的形象,实则是对自身关注的一种折射。在具体表现这些形象时,她们都不一定以形似为目标,而是利用自己敏锐的直觉概括了形象或是假籍着优美的景象作为视觉元素,托喻个人的感悟与心境。其审美情感的形成类似于“移情”,所以世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朵小花、一株草、亦或秋叶冬阳等等都能勾起画家丰富的情感世界,且乐于关照体恤宇宙中与宏大事物相对应的“小”的事物而富有情致。静安先生有句话,“境界不以大小而分高下”。女性艺术家及其作品反映了这种艺术状态已经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面貌而存在,其在数量与质量上使得人们不再可以小视,作为与之相对的男性艺术的补充,更是完整的艺术史不可缺少的。
以上论述了“内倾性”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并不代表所有的女性艺术家。在一个社会转型、经历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受后现代及西方女性艺术的影响,当代许多女性画家的绘画已不再是传统的含蓄婉约或“内倾性”的了,喜欢放开视野用大胆敏锐的视觉叙事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不同程度的反映出社会学的反抗和颠覆,画面上表现的视觉强度往往不亚于男性艺术家,无不凸现出当代女性的时代特征——人格独立、思想大胆、性格开放,令男性艺术家也刮目相看。正是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绘画作品在新“语境”下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魅力。近日美院刚刚展出2006届本科生的毕业作品,一件名为《左耳垂》的作品吸引了很多观众,它是身体艺术,录像里播放了行为的主人公躺在手术台上做切割耳垂的全过程,手术完成后,耳垂上留下了一个三角形的豁,这件作品的作者即是行为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就在现场,另外的两件作品也是关于身体行为的。在现场的宣传单上有一篇名为《后现代语境下的身体艺术》的文章,大概是为不明其意者作的解释。以往这类行为的作者多为男性,女性的加入表现出在这一领域的毫不示弱。其他的一些女性艺术家,如崔岫闻、陈羚羊、李虹等也多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在作品中表现出更为主动的探索迹象,这些新的倾向,在当代女性艺术中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纪·女性”展上,著名艺评家?贾方舟在该展目录的前言里概括出“女性艺术的基本特征”,声称:女性艺术着重于“艺术感性特征”,充满“孩童般的幻想”,表示出“对于政治、历史、哲学的大主题缺乏兴趣”,仍然“对男性的世界普遍缺少兴趣”。这种对女性艺术的描述,将其限制在一个内部世界中,维护了一个性别差异的社会建构,也遭到不少人的非议。事实是女艺术家虽然没有西方“女权主义”艺术家那样强烈的政治意识,但她们表现出了独立的个人判断,以艺术阐述了其特有的心理感受和对艺术的看法。
中国女性艺术家,不同于西方女性艺术家,是被如贾方舟所“概括”的那些特质所限制了吗?显然不是。他们对有关性别和女性艺术家心理意识的假设,使得男性艺术家更有力地向前迈进了一步。无论如何,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心理差异是历史的、演化着的,我们应该尊重它、利用它为艺术创作服务,对于“内倾性”的女性艺术家来讲,从自身内心的原本出发来创作、表现生活,才是真正符合心理的、真切的、精神的,这也正是女性相对于男性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之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6 22:14 , Processed in 0.1637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