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嘉善:城里老师愿下乡,农村家长"零择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7 09: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嘉善:城里老师愿下乡,农村家长"零择校"  2012年04月25日  作者:余靖静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4月25日电(记者余靖静)在教育投入加大、硬件设施逐渐均衡的今天,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难点。记者近日在浙江嘉善采访时发现,由于当地推行公办初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改革,原本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往城里读书的村民们不再择校,农村娃开始在家门口“上好学”。
  地处郊外的泗洲小学,原名“魏塘镇第四小学”,招收的都是农村娃与新居民子女。两年前,它的处境和许多农村学校一样,附近村民总找门路把孩子送往县里学校。
  2010年秋季学期,学校更换新校名、搬入新校舍,县城最“顶级”的三所小学还分别向学校输入一名骨干教师,来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2011年,学校又引入了两名骨干教师。
  附近村民纷纷闻风“回流”。上学期末,按照县里的统一抽测,教师流动后新招收的一、二年级学生,成绩位列全县前三位;学校六个年级的各考试科目,有60%超过了县平均水平。校长陈岳峰说,如今连城区家长也开始托关系想把孩子送进泗洲小学。
  在社区担任会计的学生家长程秀娟告诉记者,为了送孩子到城里“上好学”,从前每年都有不少人到村里来打证明,还有人花高价送孩子去私立学校。现在家门口有了这么好的公办学校,基本没人来打证明,大家都安安心心,就近入学。
  “上好学”不仅仅是指孩子要成绩好。为了尽量弥补农村娃因家庭等因素所限在科学、艺术教育上的“短板”,嘉善县还积极推动“特长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姚庄小学是嘉善规模最大的农村小学,科技类的考试成绩尚可,但动手能力堪忧。2011年,学校来了一位“机器人”吴老师。这位“80后”教师吴国荣在城里学校指导的孩子,拿过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大赛的名次。在他的培养下,原先只会用鼠标、完全不懂编程的农村娃和新居民子女,如今已有人在市级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这也是嘉善县第一次有农村小学在机器人比赛里获奖。姚庄小学校长陈四观说,在农村学校三十多年,从来没敢奢望过的事,因为教师流动成了真。
  嘉善县教育局局长包庆余说,为了改变教师“只见进城忙,罕有下乡热”的状态,嘉善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并每年拿出400万元经费用于奖励、培养等。改革第一年,就有53名骨干教师流入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了每所义务教育学校有1位名师。嘉善的目标是,用五年时间使县内义务教育学校50%的教师参与流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5:39 , Processed in 0.1760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