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文艺论坛” 第十期
消费文化时代的四大古典名著
近年来,关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影视剧、舞台剧改编与翻拍可谓接连不断,但因水准的良莠不齐而大多颇有争议。为此,2012年3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特以“消费文化时代的四大古典名著”为题,举办第10期“青年文艺论坛”。来自院内外的30余名青年学者,在近四个小时的时间内就消费文化时代的文艺征候、四大名著的文本与图像的差异、不同历史时期四大名著改编的特点与优劣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本次论坛由《艺术评论》杂志社的李雷博士主持。
本次论坛的主讲人分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石中琪老师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魏然博士。石中琪以“《红楼梦》影视改编的历史梳理”为题对近90年来由《红楼梦》改编的100多部影视剧进行了全景式介绍,大体呈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红楼梦》影视改编艺术的多彩风貌,并对这些改编作品进行了简要的分类总结与价值评判。他认为,改编《红楼梦》尽管困难重重,但最基本的应是尽可能尊重原著,还原其悲剧精神。魏然则借助一部引起大家共同童年记忆的话剧《大闹天宫》来切入其对重讲“西游”故事的回顾。他梳理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游记》的解读,主要介绍了孙悟空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不断阐释和编码的历史。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孙悟空身上承载的意义相对比较模糊,但50年代到70年代的毛话语时代,孙悟空逐渐确立了觉悟最高的革命者、造反者的形象。80年代以后,阶级斗争论的色彩已经淡化了,孙悟空形象多了一些悲情,强化了它对自由的渴望这一层面。90年代之后,孙悟空的形象趋向多元,但皆凸显出孙悟空身上的精神创痛。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孙悟空形象的阐释和解码,折射出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话语以及不同的审美诉求。
随后,与会者纷纷就“消费文化时代的四大古典名著”话题展开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祝东力从整个传统文化的宏观视角将四大名著定位于传统文化生态系统的中低端,指出四大名著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四大名著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四部小说代表四种价值,支撑了中国民间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而随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以及价值观的转型,对四大名著的改编与重构便在所难免。《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的李云雷博士从1980年代之前的大众化文艺生产机制到90年代之后的商业化文艺生产机制的转变,探讨了1980年代的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的张慧瑜博士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讲述了消费主义时代文化的商业化、产业化和娱乐化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背后的政治、历史、价值观念等的变化与消解。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办的刘涛博士则指出,古典名著的改编,一需要与时代风气相结合,二需要改编者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境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的冯巍博士结合自身的观剧体验深入比较了三个版本的电视剧《西游记》的优缺点。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的侯百川则以日本漫画为例讲述了日本对中国四大名著的改造情况。青年作家、《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则从接受层面谈及了四大名著的改编尺度问题。
另外,《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的王磊博士、崔柯博士,《艺术评论》杂志社的陈瑜博士,《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的阳丽君博士,科研处的孙佳山,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李修建博士等人也结合自身的阅读记忆与观剧感受表达了对当下四大名著改编剧的意见与看法。
2012-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