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及点评作者:薛法根
执教: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整理:浙江省永康市实验学校 倪静川 应潇震
一
师:课文中有这样三组词语,会读的小朋友请举手。
(出示: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生:(读第一组:忧伤、哀痛)
师:你读得真好!这是一种心情,你有过忧伤、哀痛的时候吗?
生:有时候我考试考不好就会忧伤。
师:把忧伤和哀痛让时间带走吧!再一起读一读这两个词。
生:(读第二组:着急、悲伤。“伤”念成了平舌音。)
师:悲伤,这个“伤”念翘舌音。
生:(再读)
师:恩,真好!你什么时候最着急了?
生:我上学迟到的时候最着急。
师:是啊,如果你能起得早一点——
生:就不着急了。
师:啊,好样的!再读一读这个词。
生:(读第三组:高兴、快乐)
师:从你脸上就看得出你是高兴的,是快乐的!你希望每天的心情是哪一组词语?
生:第三组,高兴、快乐。
师:是啊,我们最希望自己的心情是——
生:(齐读)高兴,快乐!
师:我们最希望时间把哪些心情统统带走啊?
生(齐读)忧伤、哀痛;着急、悲伤。
师:你看,课文中出现了这些表达心情变化的词语。我们读这篇课文时就要特别留意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又为什么会高兴、快乐?
二
师:都读好了吗?那谁来说说作者为什么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心情?
生:因为我的外祖母死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就十分忧伤和哀痛。
师:说对了!但我们的亲人“死了”不直接说“死了”,课文中用了什么词?
生:去世了。
师:对,“去世”这个词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生:因为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就十分忧伤和哀痛。
师:请接着说。
生:时间过得很快,我有点着急和悲伤。
师:恩,说得真好!能说第三句吗?
生:因为我二十年以后受益无穷,所以我很快乐。
师:要等到二十年以后才感到很快乐吗?(众笑)
生:因为我跟时间比赛,每次赢的时候我都很高兴、很快乐。
师:对了吧?
生:(众)对了!
师:因为和时间赛跑每次都胜过时间,所以高兴,所以快乐。“胜” 可以用另外一个字表示?
生:赢!
师:会写吗?
生:不会。
师:有些生字啊,我们不抄写也能把它记住。伸出手指跟老师写。“赢”字由五个字组成。第一个是“亡”,第二个是“口”,下面三个每个都要写得跟老师一样瘦。(众笑)“月,贝,凡”。这个字念——
生:赢。
师:“赢”的意思就是——
生:胜利了。
师:“赢”的反义词就是?
生:输。
生:败。
师:现在请你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十分忧伤和哀痛;(师插话:真好!)看到时间过得很快,我感到有点着急和悲伤;(师插话:非常好!)后来跟时间比赛,每次赢的时候我都很高兴,很快乐。
师:说得好不好?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进步!(掌声)
师: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吗?这些都是作者——
生:林清玄
师:写的是他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中有外祖母去世的——
生:忧伤和哀痛。
师:后来,他看到——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心里有点——
生:着急和悲伤。
师:于是——
生:和时间赛跑,常常赢了时间。
师:心里——
生:很高兴,很快乐。
师:以后能不能不说“很”啊,可以说非常,特别,格外……(众笑)
三
师:一般人都忌讳讲“死”字,所以文中说的是外祖母“去世了”。而爸爸妈妈在我面前连“去世”这个词也不讲,说了一个什么词?
生: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在哪儿?
生:(朗读)爸爸妈妈知道与其对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爸爸妈妈对我说的是哪一个词?
生: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是啊,睡着了是骗小孩子的话,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但是父母又不说“去世了”,而是说“永远不会回来了”。于是我就问什么叫“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的爸爸跟我说了一大段话,让我听着就像一个谜。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个谜,看你能不能读懂?
生:(自由阅读父亲的话)
师:这个谜,你理解吗?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再也不会回来,昨天过去就永远变成昨天。有一天我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解释清楚了吗?你这不就是把父亲的话再说一遍嘛!这段话就像一个谜,好像有点懂,又好像说不清楚。今天我们要不要解开这个谜?
生:要!
师:好。我们一句一句解。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话?这一排同学,每人读一句。(一排4位学生站起来,分别读4个句子。)
师:四位小朋友听好,你觉得你自己读的这句话最难理解的,就坐下。(学生都不坐下,众笑)都不坐下就是都理解,对不对?好,先来问你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全坐下了。众大笑)
师:(指第二位学生)万事开头难,第一句话可能比较难。你这句也这么难吗?你再把第一句念一下。
生: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师:读得好!你的昨天——
生:过去了。
生:没有了。
生:永远不能回来了。
生:被时间带走了。
师:懂了吗?
生:懂了。
师:那你连起来说说。
生:我的昨天被时间带走了,没有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爸爸的童年——
生: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外祖母——
生: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父亲告诉你有一天——
生:我也会被时间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师:换种直白的说法,就是——
生:死了。
师:你看,昨天,童年,外祖母,将来的我,都会被时间带走的。在这时间里面,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时间带走。你以前的忧伤,哀痛,都被时间——
生:带走了。
师:所以你就剩下了——
生:高兴和快乐。
师:(指第一位学生)你读的第一句话跟后面的话有什么联系
生:因为先是昨天,再是童年,再是过完我的一生。
师:对的,但是没说清楚。你看,这三个时间段,哪个长,哪个短?
生:昨天最短,童年长一些,一生最长。
师:他是按照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的。短的时间过去了,长的时间也过去了。所以我的心情就越来越——
生:着急。
师:越来越——
生:悲伤。
师:因为我们的一生都会被时间带走的。现在你来读第一句话。
生: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你现在知道这句话和后面三句什么关系?
生:把后面三句都包括进去了。
师:对的,这句话是总的写,也就是概括地写,下面三句话是具体地写。
生:(齐读父亲的话)
师:小朋友想不想听老师读?
生:想!
师:那老师来读一读,你们听听,和你们的读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生:老师读得有感情。
师:什么样的感情你感觉出来了?
生:有点忧伤。
师:你跟我心里想的一样。
生:有点哀痛。
生:十分悲伤。
生:你读出了他过完一生的漫长。
师:一生的漫长都读出来了?(众笑)同学们,老师和你们对时间的感受不一样,所以和你们读的不一样。我们同学觉得读得很轻松,很愉快。但老师读得很忧伤,因为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剩下的时间比你们要短很多。明白了吧?那这段话怎么才能读得好呢?这段话有很多重复的词语,有哪些啊?
生:了。
师:这个“了”很重要,表示一切都过去了。
生:还有一个“再也”。
生:“永远”。
师:同学们,这些词语我们把它删掉,感觉一样吗?你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PPT上删掉相关词语,生读)
生:不一样。去了“了”感觉读不惯。
师:对啊,这个“了”加上去很顺畅。
生:不通。
师:不是不通的问题,作者这时候内心的沉重就表达不出来了。读这段时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生:(朗读)
师:要是声音能读轻一点就更好了,“了”要读轻声。
生:(读得很深情)
师:真好,真好!真像课文中的父亲。你的爸爸会不会说课文中那样的话?
生:有时我犯错的时候,他会说一些话让我感到自己是错的话。
师:会不会像文中父亲一样,像说谜一样跟你说话?
生:从来没有过。
师:父亲跟你说话一般都是比较直接的,不会像这段话一样,让你似懂非懂。那为什么课文中的父亲要对孩子这样说呢?不能直接说嘛?
生:如果他把话直接告诉孩子,会令孩子更加悲伤。
师:爸爸不忍心告诉他实话,又不能骗他,所以只能说这样一句话,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作者听了这段话后越听越迷糊,越听越不明白。他感到非常害怕。因为人都要被时间——
生:带走!
师:都会——
生:死的。
师:你们怕死吗?
生:怕!
师:一般人都怕死,要是不怕死的那就不是一般人了。(众笑)时间都会过去的,有办法让他停留吗?
生:没有!
师:因为有一句话叫——
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师:时间过得像什么一样快?
生:箭射出去一样快,梭子穿梭一样快。
师:时间能买得到吗?
生:不能!
师:因为有一句话叫做——
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四
师:你看,时间买不到,也留不住,更慢不下来。于是让作者感到有一点可怕,有一点着急,就悲伤。这时候,太阳落山,小鸟归林,在他眼里就变得不再美丽了。
生:(读PPT上的语段)
师:他在看什么?
生:太阳下山。
师:其实是在看什么?
生:时间流逝。
师: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这时间过得快还是慢?
生:快。因为太阳沉入山头就代表一天过去了,一日难再晨。
师:太阳一寸一寸地沉入山头。你能把它拉住吗?能让它停住吗?
生:老师,要是有一天科技发达了,有时光穿梭机呢?(众笑)
师:是啊,我也期待有这一天。我就可以不老了!(众大笑)
生:(接着读PPT上的语段)
师:他在看什么?
生:鸟儿飞过天空。
师:其实,他是在看——
生:时间过去了。
师:可是有一天,他看太阳落山时的心情不一样了。谁来读?
生:(读PPT上的语段)
师:这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和快乐。
师:因为他——
生:那一天跑赢了时间,跑赢了太阳。
师:太阳下山就说明太阳回家了。我跑赢了太阳,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读得真好,再往下读!
生:(接着读PPT上的语段)
师:我和太阳赛跑,我赢了——
生:太阳。
师: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我和西北风比赛——
生:我跑赢了西北风。
师: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我和暑假比赛——
生:别人一个暑假就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师::我跑赢了暑假,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我三年级做哥哥五年级的作业——
生: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师:我这是和谁比赛?
生:时间。
生:哥哥。
师:哥哥?
生:自己。
师:对,和自己比赛。原来的我要到五年级才能做五年级的作业,现在的我只要读三年级就能做五年级的作业。因为时间只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其实每个人和时间赛跑,就是和——
生:自己比赛!
师:原来我是——
生:走着回家的。
师:现在——
生:跑着回家。
师:原来一个小时的作业要花两个小时,现在——
生:半个小时就能完成。
师:原来我的作业要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现在只要——
生:十天就能完成。
师:原来我做作业速度比较慢。现在——
生:比较快。
师:原来我比较拖拉,现在——
生:超前完成。
师:原来我常常睡懒觉,现在——
生:很早就起来了。
师:原来我浪费时间,现在——
生:我节约时间。
师:原来我糟蹋时间,现在——
生:我利用时间。
师:明白了吗?原来我是看着时间从我眼前跑过。现在——
生:我跑到时间的前面。
师:我常常和时间赛跑。所以课文的作者说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跑到时间的前面去。记住: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的人,就能战胜自己,就能超越自己,就能赢!于是他的心情就——
生:高兴, 快乐。
师:如果一个人老是看着时间从眼前跑过,他的心情就——
生:忧伤,着急。
师:甚至——
生:哀痛。
师:你想要哪个心情,一起告诉老师!
生:(齐)高兴,快乐!
师:那就和时间赛跑吧。这是作者三年级时一段经历。通过这段经历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一个哲理。这个哲理就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课文的结尾,你回去好好读一读。我们这节课已经被时间——
生:带走了。
师:再也不会——
生:回来了。
师:那你脑子里还会留下什么吗?
生:深刻的记忆。
生:美好的回忆。
师:虽然时间过去了,但能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真好!
这堂语文课值得细细咀嚼品尝 ——《和时间赛跑》教学观后感 钱 正 权 教学任务多端性复杂性,决定了语文课——难教!你看,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目标,培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内容,课文内容语言形式;方法,听说读写。事一复杂,难免顾此失彼。大凡称之为“名师”的,有化繁为简的整合本领。细细咀嚼品味薛法根老师执教《和时间赛跑》,复杂的问题变得不复杂了。
先赏识学习词语的技巧
学习词语要先读课文。学生课前已经读了课文,教师呈现了三组词语:①忧伤哀痛;②着急 悲伤;③高兴快乐。一般老师先读后释义,可是薛老师不这样教:读第一组,这是一种心情,你有过忧伤哀痛的时候吗?生:有,有时候我考试考不好就会忧伤。告诉你,这些忧伤都会被时间带走的。读第二组。悲伤,这个“伤” 念翘舌音。你什么时候着急了?生:我上学迟到的时候最着急。如果你能起得早一点就——生:不着急了。读第三组。从你脸上就看得出你是高兴的,快乐的:希望我们每天的心情都是——生:高兴,快乐!不希望——生:忧伤哀痛 着急 悲伤。我们希望时间把哪些心情统统带走呢?生:带走的是忧伤 哀痛 着急悲伤。然后提醒学生下面读课文,要注意作者为什么会忧伤、哀痛,为什么会着急、悲伤,为什么会高兴、快乐?
这样教词语很别致吧,妙在哪里?妙在一箭“三”雕:运用中学词语,词语活了,化为学生的血肉;联系生活学词语,融汇了掌握词语和心理健康疏导;联系课文内容学词语,发现了作者的一条情感线索,自然地导入课文。
再品味初读感知的艺术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再围绕上述词语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读好以后再作交流。生:因为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就忧伤和哀痛。/时间过得很快,我有点着急和悲伤。/因为和时间赛跑每次都胜过时间。所以高兴,快乐。“胜过”的“胜” 可以用另外一个字。生:赢。会写吗?极自然地引出这个难字。指导写法,第一个是“亡”,第二个是“口”,下面三个每个都要写得跟老师一样瘦“月,贝,凡”(生笑)。把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其间,说到“很高兴,很快乐”,提示这个“很”,可说“非常、特别、格外”。
初读整体感知,大多老师提这样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后即说。问题的空泛反映教学的粗糙和简单化。这样的环节经常有,教学效果往往无。教学是精致的细腻的,应与学生的心灵丝丝入扣。薛老师精心为学生铺设着思维的阶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顺带着,不忘把理解内容、说完整的话、难字的书写指导,有机整合在一起。
再看研读课文的智慧
研读是从怎样表达“死”引入的。外祖母死了,课文中叫“去世”了。父亲对我说的一大段话里说了一个什么词语?生:永远不会回来了。“死”,“去世”,“永远不会回来”,研读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多种表达形式,且又快捷地引向课文的中心。
爸爸说的一段话似懂非懂像一个谜。解开这个谜自然是研读的重点。谜是怎么解的?技巧有讲究。没有提问,没有让学生说“读懂了什么”,而是先读好写这个迷的四句话。因为读才是解谜的最佳选择。学生读中感受“昨天”,“童年”,“一生”从短到长的三个时间,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然后研读前一句跟后三句的关系。前一句是总的,后三句具体而有层次地写这个总的意思。内容到语言形式,学生从两个方面解开了这个谜。
解谜只停留在理解的表层,还需鞭辟入里。接着的朗读指导进入情感体验的深层。老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老师忧伤的语气。“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剩下的时间比学生要短得多”,机巧地参与其中,读得真切而感人,把自身作为活生生的教学资源。读毕,顺势让学生发现这段话中多次重复的一个词语“了”。“了”,了了,一切都过去了。这个词删掉行不行?学生读一读比一比,感到没有这个“了”,内心忧伤的感情出不来。原来琢磨推敲文字,可以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最后的引导,是让学生移情体验父亲这番话的表达智慧。你们的父亲跟你说话是不会让你似懂非懂的,为什么文中的父亲要这样说呢?领悟文中父亲说得既真实又委婉含蓄的目的,是为了不使孩子悲伤。
破了重点难点,以下的教学势如破竹,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按课文顺序,先积累和内化珍惜时间的语言:时间过得快有一句话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买不到有一句话叫——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接着强调和时间赛跑的高兴与快乐。原来看到太阳落山,小鸟归去,心情是“着急”“悲伤”,后来不一样了。教师连续用几个排比,强调和时间赛跑:“我跑在时间的前面,我和××比赛——”。学生一一用跑赢时间作回应:我跑赢了西北风。/别人一个暑假就做完的,我十天就做完了/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最后老师归结:和时间比赛就是与自己比赛!最后提升课文的主题: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你们要跑到自己的前面,跑到时间的前面!教学“结束语”照应课始的三组词语,给学生留下深深的烙印。
教学一路走去,思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教师是按学生学语文的规律教学语文的。学,是学生学,教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惯性,每每在思维“悱”“愤”的关键点和转折处引之导之;学的是语文,学语文总是学生读与思的实践在先,而不是说教空洞概念起步。教学效果,积累语言领悟表达形式和懂得要珍惜赶超时间,“文”与“道”达到和谐统一;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点拨引导,链接得天衣无缝。
纵观教学过程,朴实无华中闪耀着语文的光彩。时下观摩课中真语文纯语文并不多见。感到振奋的是,原来语文只要把她真实的容颜展示出来,就会动人就富有魅力,并不需要在外表打扮得花枝招展。
教无定法。赏识名师之作,只为取其精髓。教学并非只有一条思路一种形式。假如是平时教学,削减一些内容,扩充一些自读自悟空间,也许更为从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