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课:光环?枷锁?
主持/江湖一刀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和探讨的常规形式,公开课的存在,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人的集体讲学。只是,原初意义上的公开课,更多地注重交流和切磋,类似于武侠里的打擂,在比比划划间,张扬自己,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他人,提升自己。
不过,近些年来,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公开课都颇有怨责和诟病。言其是者,认为它有助于教育教学研讨,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论其非者,觉得它过于注重表演,流于虚华,在过度的准备和彩排中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真实。
是是非非,作何评说?公开课有何利弊?公开课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意义何在?公开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究竟是荣耀的光环,还是束缚的枷锁?我们邀请了五位来自教学一线的嘉宾,请他们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公开课进行公开评说。
磨课的痛苦与艰辛 □ 四川 张芳军 课堂,教师梦想腾飞的天空。为了以更优美的姿势腾飞,我们曾无数次展开羽翼,去激荡风雨,磨砺意志与能力。公开课,就是其中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从教以来,上过多次公开课,每每忆及,甘苦悲喜齐上心头。
“揠苗”也可“助长”。2006年3月。市级赛课。身为农村教师的我,此前连县级公开课也未曾经历,面对这样的任务,有被“连升三级”之感。执教篇目,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从解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环节,一次次调整、修改教案,一次次试课、改课……近一个月的磨课漫长无比。临近会战,导课老师更是细致入微,每个环节时间长短,每句话应有的抑扬顿挫,每次面对学生的姿势和表情,一一入格。那段日子,深感“茶饭不思、夜梦多汗”的滋味。幸不辱命,最后抱回了一等奖。更令人欣慰的是,自那以后,教学设计的能力、驾驭课堂的智慧,似乎陡然升级。有人来校听课、交流,领导钦点,略一准备,竟能忽悠过关,赢得一些掌声。细想来,那磨课的过程虽有“揠苗”之嫌,却也将一些理念和模式、方法和技巧渗入心中,故能有所长进。
“风雨”未见“彩虹”。2008年10月。古诗研讨课,区级。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望天门山》,指定教材。提前一个月领受任务,真正着手准备却只有一周。一直查阅李白身世和诗歌背景,准备的参考资料达三十余页。读着,想着:李白写此诗时25岁,风华正茂,浪漫之思喷薄而出,豪迈之情淋漓尽致。若能让学生透过文本,领略诗人风骨,丰润自己心灵,该是多么诗意的事。但当动笔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却深感胸中无墨。好歹形成初稿。试课下来,一塌糊涂。重读教材,讨论设计,编写教案。课堂上,我预想领着学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走进诗歌深处,点燃思维火花,感受那壮美的意境,但事与愿违。痛定思痛,未能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未能让教案烂熟于心、与教学现场融会贯通,课堂自然没法成为彰显教者个性的地方,更不可能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厚积”方能“薄发”。2009年5月。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献课。S版小学语文第6册《清明节的由来》。准备时间,半月。阅读教材,了解历史背景,揣摩编者意图,分析文本思路,设计教学主线……一切似乎顺理成章。虽试课几次,但磨课的过程却没有原来那般痛不欲生。尤其是专家导课后,一时顿悟。献课下来,好评多于责难。更欣慰的是,从此以后,坚定了我朝着“儒雅、幽默”的教学风格迈进的信心。回想多次公开课经历,不禁想起一位特级教师对我的嘱咐:“厚积”方能“薄发”。
磨课,或者说试课,仿佛是公开课的必由之路。路走得多一点了,便学会了边走边想:磨课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方能让被磨者得到相应的提升?
首先是“磨”什么。我的体会,一是“磨”教师的身体和心志。毅力不坚,磨到一半就可能因承受不住压力而逃之夭夭;心力不沛,则会被磨得筋疲力尽,甚至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二是“磨”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于永正先生提到,上课前先将课文背下来。这样,教材的重难点、疑点才能烂熟于胸,知识与智慧的生成点才能密切关注。三是“磨”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的顺畅、时间的分配、重点和难点的分解、教学内容的取舍、师生互动的设置等等,无不需要潜心考虑,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四是“磨”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好课是经讨论、研究、斟酌,甚至批评而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好的教案能否赢得成功,关键还得看教师课堂上的“表演”。
磨课是磨者与被磨者双方乃至多方互动的过程。愚以为,对青年教师的打磨,名师、专家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同时,更应充分考虑被打磨教师的专业素质、个性气质及文化修养等内在因素。名师的观点、意图、推崇的风格,教者能否接受和揣摩,与教者的个人习惯和气质是否吻合……都应逐一而论。因此,“磨”的过程,更多的应是“悟”的过程。这种磨,虽然教者也会经历一番“折磨”,但在“磨砺”的过程中,能够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由浅入深,对学科教学本质的参悟由表及里,对自身能力和潜力的挖掘由狭隘到宽泛,对课堂非预测因素的应对由机械到灵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程式化到着眼于发展性关注……这种“磨”,是教育精神的一种传承,是教育智慧的一种融会,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升华。这种“磨”,对伯乐而言,是推波助澜的快意,是等待花开的幸福,是收获硕果的喜悦。这种“磨”,对成长中的青年教师而言,有如涅槃后获得新生,由浮泛走向深刻,由幼稚迈向成熟。
磨就是螺旋式上升,磨就是不断提高。在这种“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平心静气的渗透、潜移默化的感染、循循善诱的启发。这种“磨”,是引领,是扶植,如甘露于幼苗,如绿叶于红花,更是一种境界,一道风景!
请允许我上一堂原生态的公开课 □山东 孙明霞 听过很多大型小型的公开课,也上过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一方面,既感叹别人(尤其是名师)的准备那么充分、完美,过程那么流畅、精致,几乎到了无懈可击、毫无瑕疵的地步,也彰显了执教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学识,又惭愧自己的肤浅,总是准备不充分、从不试讲、未曾精雕细琢,自然遗憾多多;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公开课要呈现给听课教师的究竟是什么?是一场完美的演出,还是原生态的师生活动?完美的课堂自然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知道,课可以上得如此精妙。但这类课往往给老师们的感觉:这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我们永远也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无论怎么努力。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一堂又一堂日常的课,不可能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将每堂课都打磨成艺术品。
所以我不止一次设想,把原生态的课堂搬到公开课上会如何?就让老师们感受日常状态下怎么准备、怎么上课、怎么思考,把优点展示出来的同时,也把不足暴露出来,是不是可以给大家更大的研讨空间和思考空间?
记得2004年夏天,山东省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在龙口市举行,负责课题的省教科所研究员张斌老师通知我上一堂公开课。我心里有些打鼓: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准备?学生也放假了,不能试讲。张老师无比信任地说“你随便拿出一堂课来上就行”。我想了想,回复张老师:“我上可以,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请允许我上一堂原生态的课,可以吗?”张老师高兴地说:“好啊,能上原生态的公开课是我求之不得的,这样才更真实、更有研究的价值。”我放心了。
原则已定,但讲什么内容、使用什么版本的教材、给几年级学生上课,我一概不清楚。考虑到路途遥远,携带实验用品麻烦,所以我决定,干脆就上一堂综合复习课,把生物学中有关生物生殖的内容抽出来,综合成“生命的由来”,引导学生分析图片资料,认识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由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的有性生殖到哺乳动物的胎生以及人的生殖,既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也学会怎样归纳总结。
到会场后,其他开课老师都去和学生见面,我没去,因为没想到要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也不希望学生提前知道做什么准备,既然原生态,就无需提前准备。到次日上课时,问现场上课的学生,竟然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都有——这是假期临时拼凑的一个班。所以我临时调整上课策略,把起点放得低些,也兼顾到高年级学生。
那堂课严重超时,似乎超了十多分钟,现场听课的老师有七八百人。就这样一堂课,却得到很多老师和专家学者的认可,时隔数年,仍有老师记得我这堂课。而这堂课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公开课真的可以简单些、常态些,不一定要打磨得很完美。从那以后,凡来听我课的老师,听到的都是常态课。包括很多外地朋友来听课,也都是随堂听,无需进行准备,无需反复演练,有时甚至是临时调整的课,自然也不可能有时间去充分准备了。尤其是,我校年轻教师很多,按要求,老教师必须对他们开放课堂,每天、每堂课都可能有老师听课,也不可能精心打磨某一堂课,而只能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前段时间,张文质老师到济南开会,他临时决定提前半天出发,转道来泰安到我的课堂听课,很多朋友看到博客里的消息后给我留言,问我准备的情况,并说期待着精彩等。我仍没做什么准备,就是跟随着教学进度,解决前一堂课的“尾巴”和讲授新课的内容。我相信,张老师之所以愿意走进我的课堂,肯定只是想了解我日常的教学状态,知道我真实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包括随行听课的其他朋友,也更愿意看到我平常的工作,我没必要弄些假象出来。
有时受外校朋友邀请上课,我也是根据对方的教学进度或指定内容来安排,上过低年级也上过高年级的,上过新课也上过复习课,有时就是晚上临时准备好课件。我一直坚持呈现原生态的课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老师们从我的课堂中看到:常态课也可以上得很精彩,而不是需要反复打磨修改的,比如对现场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教学尽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让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不只是课本上的,更是生活中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即使课堂中有些缺憾,也是我们今后努力修正的方向,有缺憾才有发展的空间。设计得过于完美,精彩可能更多地只是展现在教师身上,而不是学生身上。
让公开课原生态化,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要更加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把每一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用心准备、精心设计;而每一次公开课,也都是常态课的展示。或许,这样更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
老师也要会听课 □四川 杨晓丽 从教十年有余,参加过多次教师专业培训,也听了无数堂公开课。在听课中发现: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对刚刚步入教坛的老师来说,确实是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能够有助于自己尽快地成长,至少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每次坐在教室后,看着前面执教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我们也会非常投入,跟着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欢欣、一起哭泣。而老师们在台上挥洒自如,或慷慨激昂,或低吟浅唱,时而像天真的孩童,时而又如赴战的勇士……令人时不时地感叹讲课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但是,也有不少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在听完课后,就如同看完一场热闹的话剧,收获并不大。回想一下,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都会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听课呀!今天,我想说:其实,我们老师也要学会听课。
在我看来,调整心态、端正态度是首要的。听课是向他人学习的重要过程。讲课的老师,尤其是执教公开课的,大多是推选出来的优秀老师,他们大都有独特的教育风格、较高的教学水平,对所执教的课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并且,很多公开课所展示的。其实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育教学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堂课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突破难点,独特的教学构思,别具一格的板书,认真严谨的教风……只要我们细心聆听,谦虚好学,就一定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如果不端正态度,把听课看成一种负担,只为完成听课的任务;或者,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夜郎自大,只会让自己鼠目寸光,难以进步。
其次,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是老师,不是学生。我们听课,不光弄懂几个字词,理解几个句子,或者看一番热闹就完了。听课的老师既要做“当事人”,投入到课堂中,又要做“旁观者”,跳出来审视课堂。我们必须要能回答“这节课,我要听什么?我该怎么听?”的问题。也就是说,每听一节课,都应该有自己关注的“点位”。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就要求听课者做到:
一、在听课之前,自己要熟悉执教者所教的课文,明白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甚至对于课文怎么教,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如果自己都不熟悉课文,不明白其目标和重点难点,我们怎么去评价别人的优劣好坏?更不用说学到什么经验了。
二、听自己教过的课文,需要反思自己在执教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难以解决突破的方面,比较学习他人是怎么教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笔者在听课时,有一种习惯:当执教老师讲到某一处时,总会去想:如果是我来教,我会怎样处理?我的学生如果这样回答,我该怎样评价他?或者比较:我的教学处理方法与他的相比,哪种效果更好?细心比对,反复琢磨,才能在听课中找到教育的灵感,促进自己进步。
三、不同课堂的评价标准自然会有所不同,作为听课的老师,自己心中应该有一杆标尺。叶澜教授曾经以追问的方式,描绘了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情景:“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与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创造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觉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如果在听课时,我们能带着这些问题去关注课堂;如果在上课时,我们能时时叩问自己,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精彩课堂!
再次,听课只是观摩、记录、接受的过程,评课、议课、反思才是将所看到、听到的东西内化的过程。因此,课后虚心聆听专家或其他老师的评课,更为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堂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见地,博采众长,听得多,想得多,才能更多地比较、筛选和内化。同时,与同行交流看法也很重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必能碰擦出思想的火花,生发自己的教育智慧。此外,在做好“听课”记录外,我们还应该认真写好反思,梳理讲课老师的优缺点,以便自己扬长避短,因为,再优秀的公开课也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
最后,一堂课,尤其是一堂好的公开课,必然会呈现出许多让我们眼睛一亮的地方。如何把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盲目模仿、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需要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学生,适合自己的风格,才是最好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听课中,更多地去关注优秀教师所体现出的理念、意识,而不只是某个环节、某个技巧,或某句漂亮的话。只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意识深入心中,才会让自己的教学出现质的飞跃!
公开课的异化 □黑龙江 蔡子华 吴克勇 公开课教学,作为校本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中被广泛地开展,随之而来,对公开课的诟病之声亦不绝于缕。仔细想来,为什么一部好经会被念歪了,可能有下面一些原因。
首先,过度准备是公开课令人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们都知道,一节公开课准备个十天半月可能算少的,倾全教研组之力甚至全市、全省之力打造一节课也不鲜见。正因为如此,公开课在学校内部就有人质疑,更有甚者,某某人因为一节公开课而鸡犬升天,反对之声也随之大了起来。凡事应该辩证地看,公开课执教者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进行适当的准备是必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一者出于对听课者的尊重,二者从维护一个学校的形象出发,就像家里来了客人,一般都奉上茶水,少有端上一杯白开水的。但是也不能像天价的月饼,钱都花在包装上,而里面的内容实在太少。生活的道理就这样简单,批评的人该想想,被批评的人也该想想。
其次,过度追求创新正在扼杀教学的生命。众所周知,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对于教学亦如此,但创新也要悠着点。前日看报纸,说日本的汽车和电器在旧的技术未收回成本之前是绝对不推出新技术的,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细想想,教学也是一样的。很多教师对传统的教学尚不能把握就想创新,到头来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新,什么是旧。这又使我想起一位教授说的一段话,说国内某些人搞“注音识字”的研究,搞得甚是热烈,但仔细一查文献,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搞过了。这可能就是底蕴不足。现在许多教师对教材文本尚不能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解读,仅借助手里的一点资料或者从网上下载来的信息就开始谋划创新之处,功夫全花在形式上,最后花里胡哨地整上一堆没用的东西。教学是要追求效率、效益、效果的,学生能否通过你的课收获了知识并持续地保持对这类知识的兴趣,是判断一堂课好坏的根本标准,教总是为学服务的。
第三,借班上课使公开课背离教学越来越远。我不了解国外的情况,例如国外中小学的老师评不评职称、评不评先进、搞不搞全国性的优质课评比,我觉得这些绝对是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主办者在金钱上大有斩获,盆满钵满,参加者也捞得了证书并借机旅游了一番,因此,堡垒从内部是很难瓦解的,即便有,也是内部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内讧或者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整出来的。教学的目的和对象都是学生,知识也不是从一个头脑移植入另一个头脑或者从书本转移到头脑那么简单,在对教学对象都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大讲特讲,充其量只能算是讲演或讲座,但绝对不是教学。教学的本质决定了教学必须有预设,当然面对活生生的人,生成也不能被忽略。教学是一种情感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一个陌生人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交流怎样展开?教学又怎么展开?教学的基本目标又如何实现?即便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生产活动,生产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也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基本前提。
第四,教师的基本功被忽略越来越降低公开课的价值。在公开课上,你总能看到一些教师的手势有板有眼,但那是机械的;总能看到教师的讲演慷慨激昂,但那是空洞的;总能看教师无视学生富有创造性的答问,却偏要往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拉,拉不上来就磨,最后导致压堂,全然忘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你很难看到教师智慧的眼神,很难看到教师对学生答问发自内心的欣赏和鼓励,很难看到教师的板书上记录下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也很难感受到教师的语言来自逻辑的强烈震撼,你看到的就是拙劣的表演,这样的教学是扼杀生命的。
第五,评课的单一和僵化也越来越使人们对公开课敬而远之。无论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希望在课后听到拨云见日的中肯评价。相反,在评课时,你总能听到关于预设与生成、主导与主体、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孰是孰非等过了时的、根本不是问题的伪问题,你也总能听到一些对讲课内容不甚了了却“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专家的长篇大论。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被很多人忽略了。无论怎样强调,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师的主观目的总是为学生考虑的,因此,学生在课堂里的生存状态总应是被关注的,他们被尊重了吗?他们被注意了吗?他们幸福吗?他们有收获吗?他们对未知的东西还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吗?课堂是需要情感交流的,否则整一段录像放一放不就可以代替许多老师了吗?看来不行。因此,笔者总觉得现在的许多评课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上面而不放在学生的“学”上面是不应该的,甚至是错误的。
第六,过度的表演化使得公开课越来越媚俗。表演是演员的专业,现在也被某些教师学了来。君不见现在的公开课,十八般武艺全上场,有的简直就是教师的课件展示课,教师的提问、板书都被多媒体代替了,师生间缺乏真诚的情感交流,有效交往便难以展开。公开课不是教师的才艺展示课,教学能力也不仅仅简单地等价于教师的表演能力,如何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再产生探究兴趣才是教学的真谛。
最后,过度功利化使公开课这种教研形式濒临危险的边缘。丁肇中曾经说过:“为诺贝尔奖而工作是非常危险的。”目前,上公开课的目的已经越来越脱离它的初衷:教学研究,似乎是以发证、得证为目的。笔者耳闻某次公开课,参加者三人,却都是特等奖,回到各自的学校向领导汇报,皆大欢喜。也有人发表文章指出,公开课教学里隐含着教学腐败,这话可能说得绝对了,但毕竟反映了目前公开课领域中存在的某种事实。正因为如此,目前的公开课,认真对待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简单应付的人却越来越多了。之所以会这样,与我们的评价制度有关,一课成名、一课走红、一课提干者大有人在,于是不择手段地到公开课中捞取奖项便成了一些教师追求的第一目的,教学研究倒退而居其次了。
因此,我们真诚地呼唤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公开课,呼唤旨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公开课,呼唤执教者有提高、听课者有裨益的公开课。
对公开课的公开批判 □四川 谢 云 一、作为一种课型,公开课的所有元素和要点,应当与日常的课堂一致。所不同者,在“公开”二字。所谓公开,应是不加隐蔽,就其意义而言,公开课应当是面对面、毫无保留和遮拦地上课,其目的在于教学的交流、诊断、分析、研究、讨论、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以研究教学现象,解决教学问题,展示教学成果,彰显教学风格。在这里,上课只是手段,或评或赛,或议或析,才是目的,因此,公开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公开,无论过程还是结果,不仅对学生,更应对听课评课者。但事实上,公开课的表相里,隐藏着太多“不能说的秘密”。公开课对真相的有意遮蔽,原因有二:一是对公开课意义的认识错位,二是对公开课目的的理解偏曲。过于强调展现,有意忽视暴露,公开课的价值仅限于努力展示美好的一面、精彩的一面,刻意回避执教者的缺陷和不足,遮掩淡化课堂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而其本源,既有组织公开课者的浮躁短视,也有执教公开课者的利益驱动。尤其是在公开课与职称评定、资金福利挂钩后,无论赛还是评,无论展示还是汇报,对组织者而言,是无形的权力,对执教者而言,有上课之外的利益影响。掺杂太多的功利因素,自不免出现这样那样非教学甚至反教学的现象。
二、公开课要研究、解决的,必是日常课堂里的问题,因此,公开课应当接近于日常的课堂,尽可能地真实、自然。不做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而应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所以,最能发现问题、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公开课,应当是原生态的,真实而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把学生可能有的思想、情感都装在挖好的坑里,只等着学生往里跳。这样的课没有意义,因为它不是真实的课,不可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深处说,这样的课属于严重误导,甚至具有某种欺骗性。“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帕克·帕尔默说。我的理解是: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的精神与灵魂相遇——这种相遇,应当每一次都是美好的邂逅,而非刻意的安排;应当每一次都是激情的碰撞,而非演练后的唱和。
三、对一般教师而言,有机会上一堂公开课,亲历备课、导课、试课、磨课的过程,不仅能借此机会锻炼提升,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也能借此平台展现风采,扩大自己的教学影响。但事实上,赛前的精心准备、反复演练,甚至名师指点、集体会商,在操作层面的精确算计,在预设环节的反复琢磨,不仅会消涤教师的激情,磨损教师的个性,更会删削教师的思想,泯灭教师的个性。最终呈现出来的课,也仿佛被多番咀嚼的馍,不再有新鲜的滋味,或如精心雕琢的器具,可能精美异常,却往往实用性极差。过于强调表演,过度呈现美好的一面——公开课,其实已如竞技体育、时装表演,不再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而只是有空洞的架子、花哨的形式。
四、我曾说过:公开课可以看,不能搬,可以听,不能学,甚至也不必学。道理很简单,只需问问那些执教者,为了这堂课,他们花了多少时间准备?经过了多少次演练?这样的时间耗费,这样的反复操作,哪里是真正的教学?哪里是常态的课堂?每个教师一周要上多少节课?每个学生一周要上多少节课?如果要求所有教师每节课都这样准备,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反复掂量,到每个教学步骤及衔接转换的仔细权衡,从问题设计到细节处理,甚至每一句话的表述都细细推敲,然后再到自己班里,或到别的班里,一次次反复地演练,一次次反复地调整修改,以求顺达流畅精益求精——如果每堂课都这样,首先被累死的,是教师,接着,是学生!
五、必须说到多媒体。这家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幽灵”,近些年不断在中国的教室里游荡,尤其是优质、示范、公开课之类。无论何种学科,无论哪个年段,无论哪个层级,似乎没有它的出现,就不能优质、不能公开、不能示范。可实际的效果呢?除了声光电,除了手忙脚乱的表演,除了虚假的热闹与繁荣,除了被教师(或者说机器)控制的程序和固定的模式,这样的课堂,什么都没有: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思想的对话,甚至没有师生有效的互动,没有真切情感的交流——满堂的媒体设计与包装,再加上反复的彩排和预演,这样的课,如同作戏一般,刻意,呆板,程式化实在不知道,所谓的优质、示范,从何谈起。
六、使公开课得以成立的,在于“公开”这种形式;使公开课成为众矢之的的,也是“公开”这种形式——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而偏重于向组织者、听课者、评议者展示和表演,使得公开课徒具公开的形式,而失去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公开课后的评议往往喜忧参半、优劣得所、掩饰瑕疵、回避问题,这又使得公开课缺失了交流切磋、探究商讨的功能和目的。费心费神,劳民伤财,既无大益于学生的学习,也无大益于教师的教学,更无大益于教学的研究与交流,这样的公开课,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作为存在已久并仍将存在的教学现象,对公开课的评说,或许不会有太多实际的意义。不过,对这一现象的关注、思考和理解,仍是有价值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呈现的声音,无论赞同还是反对,无论肯定还是否决,都不过是一家之言。它们的意义和价值,仅在于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考和理解的向度。
对仁智互见的问题,向度比结论更重要。正如在复杂纷繁的世间,发现问题很多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尽管我们无法或无力解决,但是我们的发现,意味着我们还在关注,还在思考,意味着我们对美好的教育和教育的美好,还有期盼和热情。
教育是简单的复杂,是幸福的艰辛。尤其在今天,在目前这样的生态环境里,怀揣期盼,拥抱热情,或许我们能在各自的教育朝圣路上,走得更好,更坚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