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开文言文诵读之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9 20: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开文言文诵读之门
——在全国第五届“新经典“大讲坛上的讲演
朱文

引子:语言这棵树
去年,李振村先生去美国,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职业敏感,引发了他一连串的追问。
那是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他认识了一位中国留学生。这位留学生15岁赴美再也没有回来,从高中到博士,14年光阴一路读下来,英语之流畅自不待言,但母语却出了点问题。一起闲聊的时候,这位留学生时常找不到恰切的汉语词汇来准确表情达意,只好用英语词汇来代替。
难道15年的母语熏陶和滋养,居然抵不过14年的后天语言学习?或许是他的母语之树因为切断了与母语大地的联系,吸纳不到鲜活的营养,虽然还活着,但停滞了生长,成了侏儒。
可是,阅读杨振宁等著名华裔科学家用中文写的文章,无不语言典雅、文采斐然,令人钦佩。这些大家,也是少年留洋,主要的生命光阴同样是在异域度过,为什么他们的母语之树能保持枝繁叶茂呢?
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这些前辈在童少年时期饱读经典,汉语言的精华篇章无不烂熟于心——杨振宁在美国生活了四十多年之后,依然能够熟练背诵700多篇古典诗文。这些经典,是汉语言的源头,是汉语言最深层的沃土。
一连串的追问,让李振村先生由此想到——
“一个人,在生命的初期,母语之根扎到了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里,和母语大地有了无法分割的联系,于是,无论岁月和异域文化如何淘洗,只要哪怕一缕阳光照耀,它就能够自我呼吸,自我成长。”
假设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接下来的追问是,为什么,经典是汉语言最纯粹、最肥沃的土壤?


经典是汉语言的源头活水
语言不仅是棵树,语言还是一条河。
几千年来,从源头汩汩流淌,或有分流,却从未间断。
所以,现在汉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可以在一脉相承的古汉语里寻找到源头。“东西”,这个最通俗、最常用的词,如果你上百度搜一下就会发现,它出自于东汉,是“东京”和“西京”的并称。
更不用说,我们现在语汇中还存活着大量的文言语词。看看我们会场两边的“出口”“入口”,这就是典型的文言语汇,因为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口”已经不叫“口”,而叫“嘴”。
再比如,我们编辑常挂在嘴边的“读者”“作者”,同样也是。你绝不会改成“读的人”“写的人”。
方言里保留古汉语用法的就更多了。厦门人打招呼,“吃了吗?”叫“食未?”“到底有没有”叫“到底有抑无”,这个“抑”的用法是典型的文言,却出现在地道的口语中。所以,现在我们读来不易的文言恐怕就是当时的口语。
著名文化历史学家周振鹤先生曾说,“文言本是白话”,“中国秦汉上古的人说话就是这样文文绉绉的,不大有所谓文言和白话的不同”。
成语,更是典型的古汉语活化石,成语的运用,让我们的现代汉语高贵典雅、铿锵有力。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一句话:“众志成城,抗灾救灾”。“众志成城”,多么有力量的一个词,多么鼓舞人心的一个词。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而这个词最早就出自先秦的《国语·周语下》:“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历史大浪淘沙,让很多古文化古文字消失殆尽。唯独古汉语绵延千载,直到今天,它是一条母亲河,承载汉民族的智慧之源、文化之源,成为今天的我们赖以支撑的精神家园。
正如当代哲学家王德锋所说:“一个普照大地的太阳落山了,西方人是比较坚硬的,因为他们有基督教的信仰。中国人没有上帝,那么靠什么有我们的精神家园?靠伟大的人文典籍。”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0:35:24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是汉语言的言语典范

其一,质朴有力,简洁文雅。

言质朴之中充满力量,简洁却不失温文尔雅。今天很多经典被翻译成白话,但却很难还原那样一种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貌。
让我们来看人教版教材《晏子使楚》里的一段话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短短一句话,用了两组关联词,“这是……不是……”“只有……才……”,拖泥带水,唠唠叨叨,哪里像个使节在讲话,到像个迂腐的老学究。这样的语言,无论怎么指导学生朗读,都无法读出一国使节面对侮辱不卑不亢的形象。
原文则大不同: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寥寥18个字,字字有力,句句铿锵,极简洁,极质朴,极庄严。仿佛晏婴就在你的面前,那庄重的神情,平静果决的话语,不怒自威,凛然不可侵犯。
再说《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如果请你用三十几个字说清楚清曹冲如何称象,能做得到吗?(大部分听众摇头)。文言就能做到。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这是字数多的一个文言版本,还有更简洁的: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虽然极简,却不失文雅,这是如今被欧化的现代汉语无法企及的。有人说,翻译陷汉语于不义,也许说的有点过火,但不能否认,是加上主语,加上冗长的定语,再加上那些完全没有必要的关联词,汉语的简洁之美被破坏殆尽。

其二,节奏鲜明,旋律优美。
文言单音节词多,且用法灵活,更易于编排语句的节奏。古人也非常讲究节奏,有时候为了声音和韵味的整齐或充沛,要在句中尤其是句末加个不表示意义的语气词。因此读起来大多琅琅上口,韵味十足。举个例子:
《伊索寓言》是孩子们熟悉的。不过,读的都是现代文版本。其实,早在1840年,《伊索寓言》就被一位英国传教士翻译到了中国。有趣的是,这位传教士是用文言来翻译的,让我们来读一读:
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听我读。(示范打着节拍诵读)发现吗?我诵读的节奏类似四四拍的歌曲。因为这篇文言中有大量的四字句,这是文言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使得文言节奏鲜明,也更易诵记。
如果说,这一连串的四字句结构算一种方正性乐句的话,那么还有的是长短相间的节奏——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古人读文,大多是朗声高诵,而非默读。因为,节奏的把握其实就是断句,所谓“句读”。只有把节奏(句读)弄清爽了,文意才能真正理解。因此,文言文特别讲究节奏的规律,尤其到隋唐之后,文风多骈散结合,读起来极具节奏美感。
汉语不仅节奏鲜明,而且旋律优美。因为,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有像旋律一般的四声声调。所以,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说话天生像唱歌。
中国古代文人都是通晓音律的。诵诗吟文时必抚琴,弦动而辞发。我们可以从“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一句中,感受到古人吟咏诗文之情状。
下面,我以王翰的《凉州词》为例,先按平长仄短来读,再以唐调和常州调吟这首诗,请大家注意,不管曲调如何变化,平仄长短,依字行腔的原则始终不变(示范不同形式的读和吟)。 大家看,这样读多了,旋律不久就了然于胸了吗,一旦写诗,自然脱口而出,哪里要去想这一句到底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还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呢!
文虽然没有严格按照平仄来吟,但也是依字行腔,尤其在南方,入声字的保留,使得吟文,也充满了音乐性。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注意“越”“岳”在南方读入声。(示范吟诵唐调《岳阳楼记》第一段)
古汉语讲平仄,现代汉语也一样,讲究平仄,就好听。最简单的比如起名字。前不久结束的南非世界杯,朝鲜队一名球星的名字,用汉语念叫“郑大世”,三个字都是仄声,不好听。中国人绝对不会起这个名字,中国人起名,不管有文化没文化,名字尾音都喜平声或上声。
我们喜欢的一些现代作家,也无不在年少时期深受古汉语的浸濡。虽其后用白话写作,但却保留了古汉语的音律和节奏。远的不说,汪曾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有人说,汪老是能作文言文的最后一位作家。可遍翻他的《全集》,并未发现他有一两篇文言作品,但为何会给人留下如此印象?看这段——
“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见《桥边小说》中的《幽冥钟》)
好一个“一地浓荫,满阶黄叶。”他在《钓鱼的医生》一文中还有一庭春雨,满架秋风”一句,与之甚为呼应。不怪 黄裳先生要叹:“这岂非六朝小赋中的一联?写出了环境、气氛,既鲜明又经济,只用了八个字,以少许胜多许,而且读来有音节、韵律之美,真是非常有力的手法。”
一句话,谙熟了汉语的音律,你无论说话文章,都生动得多,优雅得多。最后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
汉语言的音律是汉语言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比音乐的乐感,非得在幼年时培养不可。
第二句——
诵读经典的古诗文,是培养汉语“乐感”的最佳路径。
你会说,如此,背背诗词和韵文就足够了。不行,听我说第三句话——
诗词、韵文不能替代文言。它们不是寻常的说话,它们更适合抒怀。而文言文才是最接近寻常说话,最能充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0:35:53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读文言文并不难
今天的小学教材,文言文几乎是空白。因为,一提及文言,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字——难。其实“难”的背后还有一个字——“怕”。
因为我们被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吓坏了。中学的文言教学把母语教学变成外国语教学;把文言文教学变成古汉语教学。我们的孩子们,一到中学读文言文,满脑子都是“翻译”“通假字”“倒装句”,和学外语没有区别。字词句的串讲,没有了对文章整体的观照,一篇文言文读下来,孩子们满脑子是散乱的字词句,读文的兴趣荡然无存。这是其一。
再有,我们在观念上存在误区。什么误区?我们首先假设了“文言文比现代文难读”。但开蒙就读文言的苏州大学中文系陈国安教授,却认为,读现代文和读文言文,在孩子哪里,起点是相同的。
如果我没有教文言文,这话我也不敢相信。但,进行了几年的文言文教学探索之后,我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
前面提到的文言版《伊索寓言》,我教学的时候,最后一个环节,请孩子们当堂将《蝉和狐狸》一文改写成文言文。这是一个孩子的作文。苏教版语文教材没有文言文,我借的这个六年级班,这是第一节文言课。
蝉 狐
(江苏)李晨
    一蝉栖树而鸣,有狐于树下,欲烹其蝉,乃心生一计,对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此歌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吾特来此,欲见先生之仙喉,还望成全。” 蝉觉其中有诈,掷一叶下,狐误为蝉,喜不自胜,遂扑之。蝉曰:“汝错矣!自观汝之粪内掺吾同类之翅,吾已疑之。” 遂飞之。智者,能于他人之难中悟其道也。谚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即此之谓也。
你或许不相信,你会说,这肯定是个优秀的孩子。可能。那再看——
掩耳盗铃
(上海)梁茜
古有一人,名曰李黑。黑四岁而孤,家贫无资。一日,见邻家户前悬一铃铛,上刻花纹,甚为精美。每每开启大门,铃便作叮当之声,十分悦耳。
黑垂涎此铃也,奈无力购之,卒起盗心。其亦知,触其铃,必有声出,乃以物掩耳,使己无听,始盗。
及其触铃,铃声大作。邻闻之而出,擒黑。
噫,掩耳盗铃,乃自欺欺人也!
这是一个假期的辅导班,来上课的都是在学校里语文不算太理想的孩子。这个孩子在我教了三节“小古文”诵读课(每次读两篇小古文)之后,写了这样的一篇小文。你或许会诧异,这些句子哪里来?
第一课,我带孩子们读的是《欧阳苦读》,第一句“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孩子读了就用上了。老师们,其实仔细想来,这些都是孩子们已有的词汇啊,只不过是重新组合而已。孩子们很敏感,也没有框框,几篇读下来,对这样的“组合”就有点感觉了,提笔就写,并无顾忌,反倒十分自然。而我们成年人,却早被文言的虚实、倒装、通假吓破了胆,下笔当然千难万难了。
读了《推敲》的文言文——
推  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辅导班里,一向寡言少语的小姑娘刘玥彤写了一篇作文——
推而敲之
(上海)刘
有一日,数学课上,师操一卷,分发至每人。曰:“此卷多有难题,望尔等反复推敲耳。”
吾浏览此卷,提笔而答,并无难阻,顺畅如溪流矣。
及至最后一题,不觉一惊,此题之难,令吾望而止步。
吾未敢懈怠,在稿纸上反复推敲,思路渐明,解法亦油然而生。后又执笔演算,解法清晰无碍,遂挥笔而就。
数日后,师将试卷发下,并对吾赞曰:“最后一题,班中惟四五人答对,其中,刘彤君满分通过!”
吾闻之,不禁喜出望外,但望卷上满分赤字,慨叹推而敲之,为学习之要务也!
多好啊!据刘玥彤的父母反映,她一直害怕作文。但自从开始尝试文言作文,孩子感受到了老师、家长“惊艳”的目光,对作文的兴趣日益浓厚起来。你看,诵读文言文,还可能帮孩子们解决一个写的问题。

“文白对读”与“文白对写”
各位说了,谁知道你是怎么教的呢?我教得其实很简单。
首先,“激发兴趣,培养语感”是我的主要目标。于永正老师对古诗文教学有一句话说得好“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粗知大意,一来是节省时间诵读记忆,二来,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儿童对音律天生的敏感,使得他们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义,而是扑面而来的节奏和音律。
而对于意义,由于儿童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而不像成人,“一面对新事物,立即进入事物的各个部件,了解零件再加以组合。”儿童则是“把新知作为整体,迅速地纳入他的认知体系而掌握到它们的整体特征。”这是一位台湾学者的观点。
我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先按照我们成人的思路,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最后换来的,只能是学生诵读兴趣的丧失。
因此,我教文言文,开篇即读,几乎不作讲解。
“粗知大意”的方法主要是“文白对读”即利用儿童对白话故事的熟悉,最大限度降低理解难度,关注语言。通过形式活泼的诵读,达到熟诵或熟背的程度。熟读之后,反过来又可以“其义自见,不待解说。”
以我教《伊索寓言》为例:
教学环节很简单,分四步——
1)读通读顺。
2)借助“之”在文中的不同用法,辅以长短不同的吟诵,体会文言的音律。
3)利用本文“四字句”多,节奏鲜明的特点,背诵全文。
4)尝试写几句文言,感受文言的情趣。
“文白对写”旨在让学生尝试在写中感受和体会,初尝成功的快乐。
因此,不论写得怎么样,我都给予鼓励。每次都不限制孩子们一定要用文言或一定要用白话来写,让孩子有充分自由表达的空间,跟随自己的感觉去创造。
读了《李广射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黄子易小朋友写了一篇白话文——
李广射虎
(上海)黄子易
夜,深深的。李广带着他的部下,潜入阴森的树林,月光凄凄,寒风阵阵,不时听到野兽的怪叫声,更觉恐怖。
突然,李广发现草丛中似伏有一虎,说时迟,那时快,李广拉弓便射。“嗖——”箭如疾风一般飞去,那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无人能比!就连草丛也被这迅猛震惊,摇晃起来。“咚!”只听箭猛地插进老虎之身,虎似乎没有来得及叫出声来就毙了命。
李广笑了笑,说:“吾又擒一虎,民可安心也!”说罢,便派手下人去查看。
“此非虎,乃是一石也!”手下慨叹道。
李广走近石头,仔细地端详了一番,问手下,“那箭在何处?”,手下立即寻找,才发觉箭已深深地插进石缝之中了!”
只见他们奋力要将它拔出,个个脸涨得通红,可都失败了。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十分惊奇。李广见此情景,也很诧异,再拔箭来射,却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了。
李广刚才那一射,力气该有多大啊!
尽管是白话文,但你发现吗?和平时的作文还是不一样,有文言的气息,语言的“乐感”出来了。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孩子能不能写文言文,不重要,也不是目的。我们要的,就是把经典汉语的美带进现代汉语中。就像李振村先生所说的那样,让语言的根,伸进经典汉语最肥沃的土壤里,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有句流行的话说得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走进文言教学的世界,我的感受就是可谓是吃惊非小。原来,这里有这样一片广阔的天空任你飞翔,有这样一片无垠的沃野任你耕耘。
我发现,其实,适合小学生诵读的文言很多。
教材中就有很多出自文言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学了课文,知晓大意后,读一读文言文。及拓展文本,又丰厚语言,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除了课文之外,中国古典文学中,更有大量浅近的文言文完全可以给小学生读。展现一批清新浅近的文言小品)这些文言文蕴含着温柔敦厚的气质,充满了文雅可爱的力量。让孩子们多诵读这样的文字,对其语言,对其人格,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主持编写的“新经典”特色课程教材《小古文诵读一百课》即将出版,在这本书里,精选了浅近易读、富有故事性,情趣性,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言小品或片段一百篇。每篇之后,设计了活泼实用的读写活动,力求让没有文言功底的老师也能用,没有文言基础的学生也能读。
每周一节小古文课,一学期下来,你会看到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言文诵读的天地为孩子们——
打开一扇经典汉语之门
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子。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0:37:46 | 只看该作者
古文教学的可贵探索
——朱文君老师执教《蜀鄙二僧》的启示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许汉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古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1.故事导入。
师:给大伙儿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引导生说: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师:老和尚说——
(生续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师:从前,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穷,一个和尚挺有钱。有一天啊,这穷和尚对富和尚说:“师兄啊,我想去南海普陀,你看能行吗?”(生插话:南海观音)南海观音,是的。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穷和尚非常想去。富和尚吃惊地问:“你靠什么去啊?”穷和尚说:“我带一个装水的瓶子和一个钵盂,足够啦。”富和尚一听,直摇头:“我这多年来一直想买船顺着长江到南海,但是还未能做到,你凭什么去?”到了第二年,你们猜怎么着?(生接:穷和尚去了……)穷和尚不光去了,还回来了!回来以后再见到这个富和尚,跟他这么一说,富和尚惭愧极了……
生:老师,我觉得你把穷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说得太简略了。
师:那你看该怎么说?(生答略)对呀,穷和尚回来一定有很多感慨要对富和尚说。看来这个故事还有更多可以想象的空间哟。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啊。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卖卖“关子”,设点“悬念”,自然吸引学生。加上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想象故事,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讲故事。
师:古文能不能“讲故事”呢?能不能像我一开始那样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呢?(生思考片刻,说可以)那咱们先来“排练排练”。(生自由练说,师提示:同桌相互说给对方听)咱们先来试讲第一句。
生: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师:你这是在读,不是在讲。(用白话讲,语气、神态很生动)“四川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一个富。”
生:(讲故事的语气)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师:有点味道了。为什么你在“蜀之鄙”后面要停顿一下?
生:因为这样就好像说话一样。在蜀之鄙这个地方有二僧,二僧是故事里的人物。
师:那要是用现代文写出来的话,这后面可能有个——
生:逗号。
师:你注意了停顿,讲故事的味儿就出来了。下面我再用白话说一句故事,你们用古文说一句,我们来比比,看谁说得好。
师:穷和尚告诉富和尚:师兄啊,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啊?
生:(讲出对话的语气)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师:你是用你的读来告诉我们你的想法。穷和尚非常热切地告诉富和尚他的想法,为什么?
生:贫和尚非常想去南海,所以兴冲冲地对富和尚说。
师:这是你的理解。谁还想说?
(生读)
师:语气如此平静,看来你的理解和他不同。
生:我觉得他心里已经下定决心了。
师:你怎么体会到的?
生:从后面的对话当中看出来的。
师:看来这故事已经在同学们的心里了。接下来,我说一句,你们说一句。我们比一比谁说得最有味道。
(师生一起说故事。生此时已能完全背出课文,并且说得绘声绘色)
这样地读讲故事,既是说的训练,也是读的训练。引导学生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学生就慢慢体会出了古文的节奏、停顿、语气,也就读出点味道了。教师还力求做到叙述故事绘声绘声,语言生动,为学生的读讲故事做示范。当然,古文通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对初学古文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范读、带读、导读都是必要的。
古文学习方法的点拨
1. 借助注释。
(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生结合注释读文章,用笔标注、圈画。生读课文)
师:你怎么读得这么好哇?
生:根据后面的注释,把句子的意思搞懂,自然就读通顺了。
师:请你做一件好事——这篇古文当中,有些地方比较难读,容易读错,提出来,请大家注意。
生:我觉得“贫者语于富者曰”这句比较难读。
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语于”的“语”应该读第四声。
生:“吾一瓶一钵足矣”这里的“钵”注释上写的是古代和尚用的饭碗,读第一声,不要读错了。
师:对,“钵”是僧侣接受布施,比如化斋时用的器皿。
生:我想提醒大家——“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去南海。
师:“之”的意思是——
生:到。
师:“之”作“到”讲,谁记得在哪里见过?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之广陵”,就是“到广陵”的意思。
师:那么开头一句“蜀之鄙有二僧”里的“之”是否也是这个意思?
生:这里应该是“的”的意思。
(生读,读音准确,吐字清晰)
古文教学讲求基础扎实,必须严格地正音正字,读通读顺。教师不是“灌输”,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疑难,运用课文注释去解决,并提醒他们注意古汉语的一字多音、据词定音,一词多义、因文定义。
2.今古对照。
朱老师的教学设计有个很独特的环节:“今文古文对对碰”。
师:这篇文言文是刚才老师说的那个故事吗?
生:一样,老师是把古文给翻译过来了。
(众笑)
师:再具体点说说。
生:完全一样,只不过古文是把你的故事用文言略写了。
师:为什么要说是略写啊?
生:你刚才说的故事比较长,古文比较短。但说的都一样。
师:真是这样吗?那我们来对一对,我说一句现代文,你对一句古文,如何?
师:我说,在四川偏僻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你说——
生:我说,蜀之鄙有二僧。
(师生文白对应,逐句理解课文内容)
师:大家再说说古文有什么特点。
生:古文比较简洁。
师:你们觉得古文好在简洁,难道我刚才用现代文说的这个故事就不好了吗?
生:我觉得你说得也好。因为古文字面上比较难理解,你说的现代文好理解。
师:古文和现代文各有各的好处。古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而且还很有节奏、有韵味。读起来抑扬顿挫,像音乐一样好听。咱们一起再读一读,读出韵味来。
(师生齐诵)
3.学会质疑。
师:如果你是听故事的人,会怎么想?
生:我在想贫和尚是靠什么去南海的。
生:因为我觉得他只有一个瓶、一个钵,南海那么远,怎么能走得到呢?
生:我想问问贫和尚是怎么凭着一瓶一钵去南海的。
生:穷和尚,你遇到悬崖的时候,是怎么跳过去的?你是怎么渡过大江大河的?
师:是啊,富和尚也和你一样满怀疑问,所以他说——
生:子何恃而往?
师:谁还想问?
生:穷和尚啊,你身上没有一分钱,你睡在哪儿呀?这荒山野岭,你要是冻死了怎么办呢?你何恃而往?
……
学习古文离不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才能读出古文的味道来。从教学实录看,读的量还应更大,读的面还应更广,更多地范读、带读,从而引导学生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
古文所含哲理的顿悟
古文多重于叙事说理,引发哲理思考,因而古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必须十分准确——不能过分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停留于熟读背诵,不求甚解;也不能过分拔高其“人文性”,离开文本,借题发挥。
1.因文悟道。
“道”应着重于学生的“悟”,而不能仅靠教师的“传”。
师:是啊,贫和尚足足走了一年啊。你们一定知道南海普陀,它就在我们浙江的舟山群岛。可你们知道四川在哪儿吗?(出示地图)找一找。老师在看这幅图的时候,心里就佩服穷和尚了。地图上标着“四川盆地”,盆地就是周围都是大山啊。贫和尚这一路要——(生:翻山越岭)诗人李白曾经感叹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难行,简直比登天还难。同学们,你们能想象那样的情景吗?路,那么遥远;路,那么难行——穷和尚这一路该是怎样走过的呀?(引导生想象)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也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所以富和尚说——
生:子何恃而往?
师:可穷和尚却回答——
生:吾一瓶一钵足矣。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生:穷和尚是靠着意志力来坚持的。有句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师:她会引用古人的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解释。
生:我看到穷和尚非常有信心、有毅力。有句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不管有多少苦难,他一定会成功的。
师:看来“态度决定一切”。谁再说说?
生:穷和尚面对困难不退缩,我觉得他很有意志力。有句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觉得他一定会翻越一座座高山的。
师:(板书)同学们,受了你们的启发,我也用一句话表达我的感受:心动不如行动。
师生都引用古今的名言来概括表达自己的理解,既深化了主题,也符合古文教学语言应精确的特色。
小学生读古文也要学会一点“咬文嚼字”,加深对其语言特色的品味。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足”,用文言简意赅:“足”,不仅是物质条件的“足”,更是信心、勇气的“足”。“富有惭色”的“惭”,用字概括含量蓄:“惭”,不仅是感情的表露,更是内心世界的表白。可以让学生细细推敲、品味,或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去感悟。
2.拓展深化。
古文文短意深,适度地补充阅读、拓展内涵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任意拓展、刻意拔高。
师:请把你学习的体会、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可以是你自己的,也可以是你记得的。
(生写,师巡视,相机评价,几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师生一起读黑板上的话)
坚持就是胜利,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一定能够成功。
决心强,信心大,则无难事。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行动也是一种风度。
师:想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自己是怎么说的吗?“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彭端淑《为学》)谁能说说意思?(生答略)这段话和这个故事都选自《为学》,这是清代大学问家彭端淑为了勉励他的后辈勤奋学习而写的。“为学”的意思是做学问。谁再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生答略)同学们,把这段话记下来吧!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对自己说——
(生齐诵“天下事……亦难矣”)
读写结合,是运用“读画批注”的方法学习古文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
此外,教师把古文作者的《为学》一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是非常得当的。两篇文言文,一文故事性强,形象生动,一文说理性强,辩证分析。两文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古文文字简略,留下许多想象空间,可适当让学生扩展。如本文结尾只写到“富者有惭色”,简明概括,余味无穷,可续写故事,如引导学生想象两人对话,富者日:“……”贫者  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0:00 , Processed in 0.12524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