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的多义性问题 ——2007年:命题作文的复兴 孙 绍 振
自从1999年高考改革以来,话题和材料作文,一度声威大振,某些命题,还取得了经典性,一时颇具席卷天下之势,但是,这种包举宇内的声势,相当暂短,三、四年后,此类命题,从数量上,逐渐失去君临一切的势头,从质量上,也有一种风光不再。其实,从去年开始,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就是广为认同的最佳命题,已经不是材料和话题作文题,相反是命题作文题,显示出空前的竞争力。从去年的北京的“北京的符号”、上海的“我想握紧你的手”,和今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就不难看出,一种新的命题作文模式,正在脱胎换骨。
为什么材料和话题形式,生命活力竟如此之暂短?这是很值得探究的。
材料和话题之所以被看好,就是因为它给人以无主题、开放性的强烈印象,而实际上,却并不绝对如此。一些命题,表面有充分自由度,实质上,隐含着意识形态的严酷限制。这个苗头在早期的如材料作文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就有所表现。从题面上看来,各不相同的立意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就“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一主题,在全国数百万考生,又完全是一样的。又如,下一年,人携七背囊:“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过渡,风起浪涌,须丢弃其一,方可安度。人乃将“诚信”抛弃。此题形式上完全开放,实质上,道德价值却极其封闭。“诚信”是社会公德,不容挑战。意识形态隐性的封闭性,成为此类命题的致命伤。登山者遇暴风雪,面临死亡的威胁,发现冻僵者,乃为之按摩,终于互相搀扶,走出困境。表面上宣称心灵有选择的自由,但是,由于潜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别无选择。本来之所以叫做“选择”,要反复思量,原因就在于有风险。而材料显示毫无风险。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伪开放题型”。既敷衍了改革的愿望,又安抚了保守意识形态的隐忧。这类题型,实际上是以主题强制性限定为特点,和改革前(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强迫说谎的命题,毫无二致。这是主题开放性的异化。此类命题的核心价值为主流意识形态,主题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很快成为投机的套题者提供了方便之门。可能是各省的命题专家很快感到问题,几乎不约而同地对之回避,更勇敢地采用命题作文的模式。到了2007年,倾向更为明显,最大的亮点,不是以往往的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而是近年来多多少少被忽略了的命题作文。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的命题作文,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变化,一是,命题而不提供现成的主题,因而从根本上看,已经不再是主题限定性的命题,而接近无主题命题。二是,关键词语多义性,为自主立意提供想像的冲击,以经验的召唤和思维的触动为特点。如今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就在这个“坎”字,隐含着多元内涵:一是意味着难度;二是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三是意味着新的高度;四,也是最为主要的:这种“坎”,既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有象征性,是生活和人生的考验。从这里,可以看出,命题作文的质量,要害在于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是单义的,贫乏的,则考生想像的空间,就可能是单向的,狭隘的,江苏省的命题”怀想天空”就有这样的不足。其题面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此题之失在于,天空的内涵单一、贫乏。既然强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本该是每片天空都不一样。但又把天空的意味强制性地单一化.本来说“人人头顶一方天”,还具有大自然的性质,到了第三句,“人人心中都有一片天”,就只能是心灵的世界了.一位特级教师在评点这个题目时,说可以联系到康德的“头上的星空,胸中的道德律”,显然是对命题的意图的误解.康德的”星空”就是大自然的星空.而命题者却就是要把天空定性为精神的,而且是一定要“ 明净”、“辽阔”、“深邃”.把天空限定为精神的,不允许是大自然的,已经狭隘、武断,为什么又一定要规定为“明净的/辽阔的/深邃的”?面对阴云密布的天空,高尔基不是也写出[海燕]吗?” 鲁迅的《秋夜》:“夜的天空,奇怪而高。”,“闪烁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并不明净,不是也写出了不朽的经典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的天空,谈不上辽阔,更与深邃无涉,难道就不是好作品吗? 精神境界“ 明净”了,一眼望得到底,会不会和”深邃”无缘?深邃得如一潭古井,还可能“明净”“辽阔”吗?再说, “ 明净,”“辽阔”,“深邃”,明明是把复杂的心灵单纯化,诗化了,可又明确宣布不能写成诗歌.命题者是不懂诗,还是不讲理?实在难以妄测.至少可以断定,命题之失,失在关键词的随意性.明净/辽阔/深邃,完全是任意罗列的,其间并无内在的矛盾和有机的统一和转化。虽然把”深邃”列在字面上,但是完全忽略了深邃与明净, 深邃与辽阔之间的矛盾和转化.用这样的无序的并列为题,是不是有点轻率?联系到该省前几年的命题,一贯具有追求诗意的倾向,“山的沉稳,水的灵秀”,是一例,”凤头/猪肚/豹尾”又是一例.命题一味追求诗化,殊不知,诗意,抒情的诗意,是情绪化的,而情绪化的逻辑是以极端化为特点的,而极端化就不是理性的,不理性,不讲全面,不讲分析,不讲一分为二的,何来深邃呢?故盲目的诗意化,实质上却把复杂的生活和心灵片面化,肤浅化,概念化.当然,追求诗化的命题,并不一定就是宿命地导向片面,同样是追求诗意的全国卷I:“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就没有陷入盲目的片面化,而是把人生理解为诗意和失意的矛盾的统一体,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深邃的字眼.但对考生的触动,恐怕就要深邃得多了.追求诗意,到了忘却理性的程度,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普遍的顽症。命题者热衷诗意,可是对于诗意的特点和局限,并不在行。对诗意缺乏清醒的分析,把诗意绝对化,就不能不以开放性之名行封闭之实.安徽卷的”提着春光看妈妈”.堪为代表.为什么一定要带着”春光”才能看妈妈?秋色、丰收就不行吗?冬雪/夏日,就不可能为亲子之爱提供一个火热的或者严酷的背景吗?这种诗化,表面上流光溢彩,实质上是花言巧语,完全是一种束缚个性和想像的天鹅绒眼罩。
任何事物和观念,包括诗意和理性在内,都是有局限性的.强调一个方面,从情绪上来说可能是很痛快的,但是要深邃,就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忽略了其它方面。追求诗意到忘却理性的起码常识,已经成为当前命题的流行感冒。肤浅的诗意的无限张扬,导致了思维的跛足。
与这种转弯抹角地在诗化的话语中打转而弄巧成拙的命题相比,海南那样的命题:”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当然,有显而易见的缺点,那就是失之过泛,缺乏凝聚思维和感情的焦点,但是,要求考生作全面分析,反而干脆得可爱:直截了当地要求作理性的思考,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不会误导。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有材料话题作文,关键词的弹性是生命。从“面向大海”到“北京的符号”“我想握紧你的手”莫不如此。大海”“符号”和“握手”,其内涵,不但提供了多元的想像空间,而且蕴含着象征的深度,既是一种限定,又具有多层次的展开余地。而前几年的“忙”“杂”“筷子”这样的命题,之所以显得单薄就是因为其关键词,内涵是一元的,僵化的,缺乏多元延伸空间的。
统观这几年的作文命题,从形式上来说,除了可以分为材料话题和命题作文以外,还可以分为诗意命题和智性命题。从风格来看,也可看出激进型和守成型的区别。就我本人来说,是欣赏激进型的,因而,我看中历史的、创新的价值,对有所突破、创新的,特别关注,不吝赞词。对于比较守成的命题,往往采取略而不计的态度。但是,我不能不看到,历史的方法,和一切方法一样,是有局限的。创新和守成是互补的,有时,过频的创新,也可能导致积累的破坏。在创新中适当注意守成,可能是速度最优化的必要条件。
从近年的命题来看,有一种现象是不可忽略的,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到一些省份,命题中的关键词很少是单一的,比较多的是双关键词,并将之放在对立的统一的结构中,如,今年山东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关键词“记忆”,是生命意义的肯定,而“风化”则是生命的消亡,既有利于作情感的也有利于理性的发挥,浙江的“行走在消逝中” 行走”是现实的运动,而“消逝”则是付出的代价,在付出中获得现价值,很形象,又很有思辨的深度。四川的“一步与一生”。一步之小,与一生之大,因为处于对立而又可能转化的结构之中而显得深邃。“记忆”如果是孤立起来看,其内涵是贫乏的,一旦和“风化”处于对立统一的结构之中,就显出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意味。这就不但提供了多元的想像空间,而且蕴含着象征的深度。题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关键词是否具有多义的弹性,是否具有召唤感情和理念的语义结构。相比之下,湖南的“诗意的生活”,湖北卷的“母语教育”,之失,就在于,关键词的单义化。
由于在理论上缺乏自觉,我们的命题,有时,出现某种不能不称之为“倒退”的现象。如辽宁卷:“登山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我能。”这个“我能”,就是一种诗化的、贫乏的观念,明显是前些年重庆卷的拙劣翻版。人家原来已经把关键放在对立的统一的结构之中了:“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他说,‘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重庆卷的关键词,“最高点”,内涵是很丰富的:一,是我的“最高点”,我心中有数;二,他人的“最高点”,却可能是不清醒的,不能实现的,导致失败的。三是,量力性、现实性原则,是理性的,反过来说,就是情绪化的、诗化的。这里,包含着顺向和逆向甚至是思维多元的可能性,而辽宁卷主题的潜在的限定性,单一的贫乏性,暗含着广为认同的意志决定论,不但是老生常谈,虚张声势,而且是主观主义的意志决定论,对想像的空间实质上是一种屏障。这种封闭性的主题和改革之前的那种强迫人说谎的“感受坚强“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我在《从封闭曲折地走向开放:高考作文三十年纵观》中把这种题型,归入“伪开放”题型之列。((见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13日第三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时,并不十分创新的命题,其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宁夏省的”机遇与不懈的精神”,也爽快得可爱.由于把观念放在对立统一的框架中,也不乏激发思考的功能。而这种框架,恰恰是许多年来,高考命题积累起来的辩证模式。这种模式中的矛盾和转化,至少能够保证关键的内涵有分化的余地。只要关键词具有多义分化的功能,就在最起码程度上保证多元立意。甚至,有时,单一的关键词,由于内涵丰富多元,也能提供多元立意的空间。比如,今年福建省的《季节》,表面上,是一个比较平庸的题目,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要素,连对立统一的模式都没有。但是,实践证明,这个题目适合于考生的充分发挥。作文平均分比往年提高了两分以上,优秀卷也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加。许多卷的优秀程度超出了命题者和判卷者的意外。“季节”这个关键词的多义性,联系的多角度,价值的多元化固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其难度,对于当地的考生来说是比较适中的。当然,这样的命题也容易引发思维固态化的,事同一化的,模式化的立意,掉书袋的、以诗词歌赋点缀成文的、矫情的文章,但是,在众多的考卷中,也不乏对于现成套话出奇制胜地突围的,出自不同作者的文章的警句比比皆是:
城市人是季节抛弃的人
上班族是被迫离开季节的
季节是一种秩序,而我们却是秩序的破坏者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我们需要季节
属于宋词的季节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如同秋季的萧瑟的现代社会
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
在古典诗意中习惯于: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而现代社会则习惯于: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相开发区批文。
与这相反的,一些在命题的学术意义上,很有突破性的,考生的发挥却并不一定充分。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无疑在高考作文题目方面有历史的突破性,但是,当年的成绩却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考生毫无思想准备。2003年,福建省提供十个名人,考试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有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考生选了鲁迅,其中有一千多卷,除了鲁迅二字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原则问题。创新的命题,其价值,用什么准则来衡量呢?单纯用学术的观念来评估,行吗?考生的充分发挥,是不是也应该成为一个因素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守成的命题,是不是也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呢?
把这个问题,留给历史的评断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