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 19: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

  李维鼎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要求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
  
    语文教学一直担着许多“担子”,弄不好,可能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因此有必要牢记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此“坐标”给教师的“作为”定位,“语言支援”似乎顺理成章。
  由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始于和止于“习得”,往往还“不怎么正确”,更“不够好”,在读和写的方面,要“学得”的更多,也更艰难,所以需要设置语文课程,需要语文教师的帮助,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为了“帮助”,语文教师要做许多工作,涉及许多的理念;但是,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这种“帮助”主要是“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语文教师的“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的言语能力发展以“语言支援”。如果说一堂课是一个有机体,教学整体设计是骨架,围绕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是血肉,那么,语言支援就应该是细胞,是“干细胞”。没有这样的细胞,无论理念如何新颖、正确,据以建构的整体框架如何合理、绵密,课堂教学都注定会成为没有生机的病躯甚至空壳,不能指望学生的言语能力有健康的发展。
  也就是说,“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决定了“支援”的整体内容和基本标准。在我看来,“理解和运用”不只是联合,更是互文。理解的对象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而是“运用”(着)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对象也不是语言学上的语言文字,而是“理解”(了)的语言文字。原因似乎简单,语文课程中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主要是对“运用”语言文字说成或写成的言语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的“语言支援”在内容和时机上都需要“定位”于“言语实践”:在言语实践中发生的并能推动言语实践达成目标的,且对日后的言语实践具有反思意义等诸多方面。
  这些方面的“支援”当然是为了使之“正确”。“正确”是“支援”的目的、标准和限度。在母语习得中,为了追求表达和理解的“正确”,主体要在反复“试误”中不断调整;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试误”仍不可少,需要教师、同学和其他人的“指误”、“正误”等“语言支援”,以提高学习效率,并学会通过“反思”自我调整。
  在课堂上,学生(包括对理解的表达在内)表达(运用)得“不正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所表达的观点有错误,即“正确”地表达了“错误的意思”;另一类只是表达本身“不正确”,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和完整。对于前者,教师当然要“帮助”纠正,但这种帮助主要不属于“语言支援”,却是从语言发现并可以通过语言去纠正。只有针对后一类情况给予的帮助才是最为重要的“语言支援”,才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作为。因此,生成言语作品时的“正确”,当以符合语法、语义、语用的规则,表达得准确、流畅、得体等为范围和准则;解读言语作品时的“正确”,当以能够因言语作品的类型,采用适宜的策略和方式方法,透过语言文字、结合语境合理地理解其意味及其为何如此等为范围和准则,而主要不是指表达出来的认知、观点等的正确。因此,“语言支援”主要指教师针对学生言语理解和运用中出现的“困难”和“错误”所做出的帮助;对于“正确”和“精彩”的评析也是“帮助”,因为两者道理相通,本文不加论述。
  让我们先看几个例子。(以下见张奎等编著《中学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评点》,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例1]学生在朗读“卜之仁是一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茶花赋》)时,在“忧患”的后面添加了“过”字。教师“听”出来了,并指明出错的原因,要求再读。
  [例2]学习有关“孝道”的课文时,学生将“赡养”读成了“zhānyǎng”,教师“听”出来了,并将其转换为“教学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对其偏旁“贝”适当地做一点文章,区分了“赡”与“瞻”,很自然地强化了“赡养”与“孝道”的关系。
  [例3]在阅读“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时(《故乡》):
  生:用个“横”字说明很荒凉。
  师:噢,“横”字和荒凉有关系。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那个时候,……荒凉,看上去好像……很……
  师:很有道理,我们进一步考虑考虑,把它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为什么“横”字跟荒凉有关系?
  生:“横”字突出荒凉,人很少,荒村并排着,躺在那里,没有活气。
  师:给人一种凄凉的、死气沉沉的感觉。同学们提出的这个“横”字,的确是作者炼字成功的一个例子。

  [例4]在讲到故乡特别“美丽”的问题时:
  师:为什么一提到闰土就似乎看到美丽的故乡了?(学生小声议论)你的话好像很有道理,起来大声说吧!
  生:提起闰土……就苏生……,是因为……,是因为闰土小时候和我结下了———生活的友谊,所以……
  师:你讲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把话说得流利一点,大家更会点头称赞。故乡的美不美跟什么有关系呢?

  [例5]在分析中年闰土讲话中的很多省略号时:
  师:中年闰土讲话中也用了很多省略号,……请同学们朗读一遍,看看我们能不能把闰土简化的语气读出来。(学生朗读)这四个省略号对表现闰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生:说明中年闰土非常迟钝,经过了许多磨难,心里有难言的痛苦说起话来断断续续。
  师:哟,你语言表达真好!看下面的文字,“他大约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有苦难言啊!

  “有苦难言”看似意义重复,却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并给出了“精练”的范本。而且这种“语言支援”引起的“联系”还可以转化成为一种“阅读经验”,有益于反思。下面一例,更是有益反思的语言支援。
  [例6]阅读《一夜的工作》中总理的办公室中有“两把小转椅”时(《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年4月号):
  师:他一个人一张椅子不就好了吗?
  生:还有别的(人),万一有人进来的话就没位子了。
  师:万一有人,万一有人……也就是说,一不小心就来了一个人了(摊开双手,耸了耸肩)。经过辨析后,是不是“万一”呀?
  生:不是,是“故意”。
  师:哈哈,故意……也有点这个意思,不过好像不够准确。
  生:每个文件都要把当事人找来问问。
  师:你从“万一”又跳到另一边了。“所有”也不是,但比刚才有进步。我看是“经常”……
  在体会“如此而已”的意蕴时:
  生:我觉得是一种感慨的语调,因为他贵为总理,但是他用的东西也是和我们平常人一样的,……
  师:(急切地做了个叫停动作)等等,我听你好像说了一个“贵为总理”(蹙眉,视线投向空中,一字一顿地)贵—为—总—理。“贵”……
  生:(挠头,笑)“贵”好像不好,虽然是一个国家的总理,但是没有显摆,而是像普通人一样———身为总理。
  师:对!不要用“贵”,人是不分贵贱的。

  在揣摩“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一句群的顺序时,有的说可以调动,有的说不行,讲原因都不得要领,这时———
  生:我觉得原来的读起来蛮顺口的。
  师:啊,顺口!(一边读,一边用手在空中比画声调)你们看,阳平、上声、阴平、上声。有道理!有道理!你很了不起。是的,古代诗词特别讲究韵味。作者是一位诗人,他肯定懂,就这样用上了。……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诸如此类的“说不准确”、“说不清”、“说不好”,本是语文课的“实态”、“常态”,教师要牢记自己教的是“语文”,而且要“通过语文来教”,所以要格外关注。语文教学活动一般是在“模拟”的语境中展开,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教学中出现“语言问题”,其语境却是“真实”的;教师在课堂上把发现的“语言问题”从“一对一”转化为“一对众”,作为“教学资源”予以开发,“真实的语境”将使这样的“支援”成为“干细胞”,有更多的“生长点”。因此,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始终应该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施教的抓手;教师要“听”仔细、适时给予“支援”。遗憾的是,由于不同原因,有的教师往往着意于“高、大”(宏大叙事?宣讲人文?空洞说教?),对这些的现象听(看)不见,万一听(看)见了又不往心里去,视为“低级”和“琐细”而顾左右而言他,更不说给予应有的、到位的“语言支援”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就是这样形成的吧?“‘工具’被‘人文’掏空”的喟叹就是这样发生的吧?轻忽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丢弃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抓手”,语文课要想成为真正的语文课,难!成为高质量的语文课,空谈!
  
“语言支援”的关键是抓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什么时候需要、需要怎么样的、用怎样的方式向学生提供“语言支援”等诸多问题,要在言语表达中看情况而定,不存在固定的标准和模式。能够确定的是,所有“语言支援”都必须牢牢盯住思维与语言、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关系的构建或拆解。
  前面已经说到,在言语表达中,思维和语言始终相随而且可以不断转换。就其过程而言,双方在不同层面上不断要求对方并不断成就对方:思维要求语言介入,选择语言表述;语言使思维有凭借,得以固定,变得显豁,自身也因此而得以有组织、有意义。得以固定、变得显豁的思维又进一步要求和选择更为复杂的语言介入;更为复杂的语言使思维更明确、更深刻、更严密;语言自身因此也更加完备、富有意义;……如此这般,因你有我、因我有你,螺旋式地构建。就其结果而言,是内容和形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而妥帖关系的言语作品生成。阅读言语作品时,就要“反其道而行”,依托作品去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关系,从而“理解”内容和形式及其关系构建之道。因此,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为根本目标的语文教学,就要始终关注并牢牢抓住思维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只抓或者着重抓某一个(一方面),不仅不可能带挈起另一个(另一方面),甚至连想要着重抓的那一个也抓不住。当然,在构建和拆解过程中“动态”地侧重某一方面是必然和必须的。
  语文课中学习主体在构建和拆解关系时的“问题”,只有被“发现”,才有“解决”的可能。教师为了“教”,就要设法让学生表达(说、写),并注意“听(看)”,以期敏感地“发现”问题,这就需要“倾听”;而要敏感地“发现”问题,又能够洞悉问题的实质,那就需要用“关系”的耳朵去倾听。因此,始终关注并且抓住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构建和拆解,便成为教师及时、有效提供“语言支援”的前提条件。
  发现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可以也应该归结为“关系”。教师和所有人一样,对于别人的言语作品(话、文)的听、读,所接触的都是诉之于听觉和视觉的语音和文字,如果以为听到和看到的只是言语作品的“言语形式”,就是误会。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听(看)”到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构建了一定关系而形成的言语作品,并不能分别“听(看)”到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教师发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只有通过“关系”去做出判断,绝不是可以直接“听(看)”出来的。“语言支援”只有着眼于“关系”,才能奏效。
  传统的“咬文嚼字”之所以往往成功,其奥秘就在于着眼于“关系”。理解文本,看起来“咬”、“嚼”的是“形式”(文、字),其实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构建了妥帖关系的“文本”,看起来“咬嚼”直接指向“文”、“字”,其实是指向形式和内容“关系”(的拆解),在拆解中实现理解:理解形式记述(表现)的内容,也理解记述(表现)如此内容的形式(的用处、妙处),还理解如此这般关系的构建规律。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包含着依据形式看内容,又依据内容反观形式的往复循环,以及对于如此过程的反思,其节点就是这两者的“关系”。
  [例1]学生朗读时,在“忧患”后面加了一个“过”字;看起来是形式问题,其实也是内容问题。于漪老师用“关系的耳朵”听出了问题的关键,指出这里的“曾经”,就是“曾”与“经”;“曾经忧患”就是“曾经经历(过)困苦患难”,表示时态的“过”字就是多余而且有害的了。这样的“语言支援”,根据的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果不用“关系的耳朵”去听,就可能就事(形式)论事(形式),只是指出多读了一个“过”字,要求再读;再读时没有了“过”字,却并不一定是真正解决问题,难以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发挥“反思”作用。
  [例3]中,为什么要用“横”而不用“有”,“横”字好在哪里?[例4]中“故乡的美不美跟什么有关系呢”、[例5]的“四个省略号对表现闰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等的咬嚼,指向的都是上下文中语言(言语形式)与思维(言语内容)的关系。钱梦龙老师在方法上要求学生处理好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比如“进一步考虑”和“说得更清楚”),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对形式与内容的妥帖关系予以正确的拆解。这样的“语言支援”,既是聚焦,又是引路,还是搭桥。
  [例6]中的教师有着特别聪慧的“关系的耳朵”,他的“语言支援”是一步一步地引领和帮助学生去理解、去说,由错误(片面)到正确、到准确,由模糊感觉到清晰认识,这样就在学生的“语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适当地引进“语识”(语言和言语知识),使学生在从语言与思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角度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时有“反思”(监控自己)的凭借,并逐渐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这些例子,虽然大都发生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但多半局限于“使人明白”的层面。如果要深入解读,还需要进一步“细读”,以求得进入“使人感动”的层面;而“细读”中的“语言支援”仍然需要抓住“关系”。
  如此看来,在“倾听”学生的基础上实施针对“关系”的“语言支援”,真可以算得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作为”了。看来,语文教师要在“多倾听”的前面,还得加上“用关系的耳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6:27 , Processed in 0.0663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