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谱师为人修家谱月收入过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15:0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r][/tr]
修谱师为人修家谱月收入过万
2010-12-10
王晶卉 南京晨报
  自己的根到底在哪里?家族里曾经出过什么样的名人?近年来,随着寻根热兴起,民间修家谱成一时风气,一些职业修谱师和修谱公司应运而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圈内小有名气的修谱师生意兴隆,收入不菲,有的月入过万甚至日入过万。不过,对于寻根热里出现的“攀龙附凤”的“显摆”心态,也有人提出了疑问。
  王耿,53岁,不仅是南京修谱圈内的头块牌子,而且在海内外声名远播。20年里,修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完整的一部家谱《中华王氏通谱》。他还把修谱发展为职业,成立了专门的公司代人修谱。
  修谱师很赚钱
  每周几十单最大百万美元大单
  和王羲之王安石是一家人
  王耿的公司设在大光路一个写字楼里。在他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满满六大柜子的家谱。“这是我刚刚修撰完的《中华百姓总谱》,而《中华王氏通谱》和其他一些家谱资料、工具书等放在别的地方,一共有50个柜子。”王耿有些自豪地说。
  从30岁起,王耿就开始迷恋上研究家谱。只要一听说哪个地方有比较完整的家谱,就会找上门去看、去抄录。王耿出生于南京禄口街道曹村社区的山阴村,在研究家谱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是王羲之第50代传人。
  据村中遗存的《王氏宗谱》记载,山阴村中的王氏居民皆为王徽之的后裔。“这是王氏家族里一个很强的分支———琅玡王氏,起源于山东***,西晋末年这支家族集体搬到了南京。不少王姓名人如王导、王羲之、王勃、王维、王安石、王阳明都是这一支的。”王耿说。
  发现自己出生于这么强大的一脉,王耿有点激动,也下定了修撰完整的琅玡王氏家谱的决心。经过十年的奔波,这项浩大的工程终于完成了,修撰好的《中华王氏通谱》一共200多册、14018页,共收录了87代、近2500多年的王氏族人。“这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长、人物最多、字数最多的家谱。”王耿骄傲地说。
  除了自己家族的家谱,王耿还收集了其他分支的王氏家谱5000多套。
  每周要接待几十个修家谱的
  由于在王氏修谱界渐有名气,王耿曾前往马来西亚担任第七次世界王氏宗亲联谊大会总祭司。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请他修谱的人也络绎不绝。
  “差不多每周要接待20人左右。”王耿说,“昨天刚有个下关区的79岁老人跑来要修家谱,前天还有个新加坡的80多岁的老人千里迢迢赶过来。来自台湾、美国、韩国等地的寻根者也不少。”
  让王耿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在马来西亚参加世界王氏宗亲联谊大会的经历。“当地一位92岁的老人,深夜两点就等在我的宾馆门外。我醒来后打开门一看,他只穿着裤头、赤着脚。他说,自己当年14岁时就是这副装束到的新加坡,后来又到马来西亚。”王耿说,很多找他的人都来自海外,抱着寻根的心态,想把老祖宗的家谱续起来。
  “凡是能找到清朝以前籍贯的,这个家谱都能修出来。”王耿说,“目前全世界姓王的有近一亿人,差不多有3000多个分支,基本都统计到了,其中有70多个分支的所有王姓成员基本都记录在册了。”
  代人修家谱月入过万
  2004年,王耿投资百万,专门成立公司代人修编家谱,成为南京将家谱编修商业化运作的第一人。
  “月入过万是肯定的了。”王耿毫不避讳地说,有的时候,说日入万元也不为过。一般来说,帮人修一部家谱能收到10万元。有一些大户,出手更为大方。“曾经有个事业有成的商人找我来修家谱,想找找祖上有哪些名人,一甩手就是100万美元。我最后答应帮他修家谱,不过只收了五万元。”
  “虽然现在修家谱很热,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门学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我想把修家谱发展成一门学科,能在大学里教课,让这门学问传承下去。另外,我正在做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修撰《中华百姓总谱》,一是修《中华百姓世系大碑》,我希望这将成为工具书,让每个人自己就能追根溯源。”
  找找自己的老祖宗是什么人?如今,民间修家谱热大有兴起之势。而对于修家谱,除了一些寻根的,还有不少人只是为了找找祖上有没有名人。有人质疑,这种“攀龙附凤”的心态,使得修家谱成了一些人“显摆”的工具,不值得提倡。
  修谱很流行
  有人为寻根有人为“显摆”
  民间兴起修家谱热
  “现在民间修家谱的确是很热!”开发出全国首个“华夏民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的南师大闾国年教授感叹。而王耿也表示,现在民间修家谱已经“热到不行了”,几乎每个县、每个村都有人在修家谱。
  闾国年介绍,这还是应了那句“盛世修谱”的话。另外,修谱有个‘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传统,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历史时期,很多家族的修谱一事基本就被搁置了,有的中间空了五六代人。如果发掘现在老人的记忆,还可以往前追溯两三代人,因此民间各地都在抢修家谱。还有,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很多自然村落、血源地都分散掉了,抢修家谱的工作更加迫切。
  不少修谱匠、修谱公司修“错谱”
  随着修家谱兴起,修谱匠也一下子吃香起来,还出现了各种修谱公司。不过,业内专家指出,民间修出来的谱绝大多数都是错的。
  王耿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参差不齐的修谱公司,对家谱一知半解,没领执照就开业了。“有的修谱公司,来了客户先问是哪个地方的,再对应这个地方随便糊弄个家谱,重新包装下应付了事,其实驴唇不对马嘴。”王耿说,修家谱需要仔细考证,要把每个人诞生、当官、嫁娶的轨迹都找到,何时迁徒、埋葬在哪里等都要弄清楚,掌握好所有要素,才能修好家谱。
  “可以说,现在民间修编的家谱,绝大多数都是错的。”王耿说。
  有人修家谱纯粹为“摆谱”
  而在修家谱过程中,除了寻根的,也有人专门冲着“傍名人”而去的,还有人则冲着其中的利益而去。“曾经有个浙江人找过我,叫我帮忙在他们的家谱里‘做’个名人进去。这样,他拿到当地可以忽悠,说原来的家谱不对,他有最新的家谱,发现了新的名人,这样大家就会交钱给他买新的家谱。”王耿说,遇到这种“无良”的要求他坚决不会去做。王耿说,在家谱中“傍名人”的现象,古来有之,有的人不惜花钱给修谱师,就是想把自己的家族编得更“尊贵”一些,纯粹为了“摆谱”。现代人修家谱很多也是这种心态,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也会想到“弄点名人”来开发旅游。
  五百年前是一家?
  这个真不一定
  常常有两个同姓的人初次遇见,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有人会主动和名人搭关系,比如姓孔的就认为自己是孔子后代,姓关的认为自己是关羽后代。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闾教授说,一方面,同一姓氏最终追溯到一个老祖宗,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家族。比如姓孔的,老祖宗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华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头就是炎帝和黄帝,但不可能只是这两人,而是一个家族。
  更重要的是,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大量的赐姓、改姓,还有姓氏避讳等,都使得“五百年前是一家”难以成立。
  王耿说,在全世界一亿王姓中,有真正血统关系的不会超过50万人,大量姓王的有改姓、赐姓、从姓等,是很混乱的。
  孔、方、邱家谱最完整
  闾教授说,目前最完善的家谱还是孔氏家谱。目前全球孔氏人家都进入了族谱,共有300多万人,包括各个干脉、支脉,中间没有断过,。此外,方、邱两大姓氏,也形成了全谱。
  中华方氏全族统谱编委会会长方为民告诉记者,经过十年时间,他们已经编撰出完整的方氏全谱,包括300多万人,分布在国内外各个地区,其中韩国就有十万。而且他们也编排出100多个辈分的派语,按一个辈分30年来算,差不多可以“包办”未来三千年的方姓取名了。“这些派语也不是随便乱编的。一般五个字一句,都有寓意。比如‘炎龙传孝胤,天震建奇功’,是歌颂方家祖先的,象征着家族的文化。”
  吴、王、徐、方都出自江苏
  某一个姓氏,在一个地方常常会有聚集效应,这就和姓氏的源头及迁徒脉络有关。闾教授介绍,姓钱的,原来在长三角到徐州这一块聚集,后来分散到各地。姓闾的,是从山东莒县迁移到泰兴再迁到海安,因此目前的海安闾家巷,成了闾姓的聚集地。
  王耿说,起源于江苏的大姓有吴、王,这两姓本身是同源的。另外,徐姓出自徐州,徐州出了彭祖,因此彭姓也出自徐州。还有方姓实际上是起源于南京六合方山脚下,也算起源江苏的大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4:36 , Processed in 0.1258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