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与“教什么”(二)
———《藤野先生》教学内容的开发 郑桂华 5.通过感受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理解文章的主旨
《藤野先生》的叙述者是“我”,在文中,“我”对他人、对生活、对国家的态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甚至截然相反。前一部分里的叙述者“我”,是生活的旁观者,对人冷漠怀疑,对学习不甚用心,对生活条件无所谓,甚至对祖国也缺乏归属感,这个“我”是一个旁观者、批判者,与此相应,文章前一部分的词语、语调,总是带有调侃、反讽的意味,行动上,是消极的、无所用心的。而后一个“我”则出现明显的转变: 区域、时间 | 态度 | 语气语调 | 最后的行动 | 东京会馆、 初到仙台 | 旁观者,冷漠、 挑剔的 | 调侃的、讽刺 | 逃避,到仙台去 | 到仙台一年后 | 当事人,切身的 | 严肃的、坚定的 | 良心发现, 弃医从文 |
从哪些事件、细节看出这种区别?如东京看樱花,本来是美极之事,“我”却注意到负面的东西:旁边有清国留学生;仙台人对“我”很好,“我”却不以为意,“物以希为贵”。这种变化的痕迹,可以整理成下表: 事件 | 心态与情绪 | 虚词 | 主要行为 | 日观富士山 | 失望,冷漠 | 无非是,确也像,还要,实在 | 蔑视清国留学生 | 夜回留学生会馆 | 格格不入 | 几本书,还值得去一转,倘在,倒也还可以,但到,不免 | 一转,坐坐 | 去仙台的路上 | 漫不经心 | 只记得,还没有 | 想起明朝遗民 | 初到仙台 | 戒备之心,好奇之心,做客之心, | 居然,可惜 | 尊为,美其名曰,不以蚊子、监狱为恶 | 初进课堂 | 挑剔,无所用心 | 并 | 认为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 改讲义 | 不安和感激 | 可惜 | 后悔不太用功 | 匿名信事件 | 不平 | 无怪 | 感叹中国是弱国 | 看幻灯片 | 满腹愤懑 | 偏有,呜呼 | 听得刺耳 | 离开以后 | 坚定,一往无前 | 时时记起,最使人感激,不幸遗失,只有,每当,正想,忽又,而且,于是 | 记起,感激,鼓励,热心,希望,伟大,责成寻回 |
从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我”从对周围事物的漠不关心到后来的以身许国,转折点正是藤野先生的关心。因此,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我”是先有感激之心,再受切身之痛,然后才激起救国之梦的。藤野先生对“我”热情的唤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也是“我”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之情的原因。大而言之,“我”的经历,综合了一个青年学生由反叛到皈依的成长史,一个弱国青年由关注个人感受到担负民族责任的进步史,而促成这一变化的催化剂,就是藤野先生。从这一点来理解文章的主旨,就不会得出藤野先生不是文章叙述主人公的结论了。 6.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探讨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藤野先生》里描写了“我”弃医从文的缘由等在日本留学生活的细节,如果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可以让学生把《藤野先生》与《〈呐喊〉自序》、《鲁迅自传》一起研读,看看同样的一段经历,以描写为主的《藤野先生》、以议论为主的《〈呐喊〉自序》,以及以叙述为主的《鲁迅自传》有什么不同。
上述对《藤野先生》所作的教学价值开发,只是我的一点基本设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分,人们还可以有不同的发现,想出另外的设计思路。一篇名著就像一棵大树,任何一种教学设计,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包举全文,穷尽其妙,因而,我们常常只要专注于一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让学生学有所得即可。即使我们选择的教学点只是几根树枝,甚至几朵花、几个果,但是它却是在总览全树的情况下选择的,是这棵大树上的有机组成部分,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就可能由点带面,纲举目张。这样的教法,就不能算是教错了。
当然,至于选择哪一个教学价值点最好,采用哪一种设计最恰当,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教师以自己理解最透彻、把握最清楚的设计进行教学为好;以学生感兴趣的设计进行教学为好;当然,更好的教学应该是清楚本篇文章、本堂课在整个语文课程框架及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和序列,进而开展教学活动,这更关乎课堂效果和教学效率。
注释:
①张占杰、高建芳《人生转折关口的事件与人物纪念》,《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0期。 ②郜元宝《研读鲁迅一百句》,《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8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