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提倡为写作教学更新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4 01:3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提倡为写作教学更新思维  2008年11月16日  作者:黄行福   来源:中国教育报
马正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写作能力的强弱。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强,就被认为语文水平高;相反,则被看作语文水平不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作文是一个人综合水平的直接体现,综合素质不高,要写好作文,一般是不太可能的。

  马正平先生主编的《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认为,能力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金字塔顶,而能力又总和创新思维联系在一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语文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他看来,广义的能力教育论就是“动力学”教育观和教学论,还可以叫做生成性、生长性、自然性、主动性、自由性、人性化的教育观和教学论。换句话说,“在‘动力学’教育观和教学论里,学生的行为能力、知识智能是生成的、生长的,是自动地、主动地生成和生长的,是自由地、自然地生成和生长的,是非构思地生成和生长的。”

  传统的作文教学更多地把目光放在表面的、看得见的写作行为的培养上,放在写作技能、技巧上,放在文章的成品上。教师总是把作文教学的重心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的方式、方法上。这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写作在内,只要是自觉、自愿的行为,总有一个动力预先存在,没有这个动力,其行为就是被动的、受支配的,也就是没有自主性的。

  然而,现实情况常常是:写作不是写作动力的自然发挥,而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可奈何的行为。在缺乏足够写作动力的情况下写作,学生就会产生写作负担重的感觉。这就导致他们的作文三言两语者有之,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者有之,龙飞凤舞者亦有之。相比之下,有了足够的写作动力,学生就会自觉地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而且还会不知疲倦。他们的写作,不但不是负担,反而还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写作教学新思维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写作思维的操作性。以往的写作教学其实也没有完全忽视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而且有的写作教学流派还把思维的培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如“三级训练体系”和“语言——思维”训练体系,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着力点。但是,以往的那些探索更多地注重表面的思维操作,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内在思维模型的训练。而马先生的写作教学新思维特别注重内在思维模型的训练,即告诉写作者“所以然”,并训练其“所以然”的能力。

  我们常常把写作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暗箱操作”的过程,看成写作者自己慢慢探索的过程。一些写作天赋较高的人,在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之后,就能够摸索到一点门径;而对于那些写作天赋不那么高的人而言,则可能是徒费心血,劳而无功。以致有人认为,在写作教学中,真正管用的东西无法教;能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一些不管用的东西。在有了操作性强的思维模型之后,写作教学就可以摆脱那种盲人摸象式的摸索,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山路十八弯”,在“天堑变通途”之后,就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让学生少走冤枉路。(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黄行福)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6日第8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41 , Processed in 0.1039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