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校冲突,触目惊心---《教师之友网》为促进家校合作而提供公益资讯平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9 11: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007年1月6日,广东化州市新时代中学语文老师蒙燕清被自己的学生杀害。杀人者是初三(2)班16岁的学生林家乐,该生经常旷课,即使到教室也就是打瞌睡。因为以前找蒙老师借的钱还没还,所以6日,当该生再一次向蒙老师借钱时便遭到了拒绝,于是该生放学后寻上门去,举刀刺向了自己的语文老师。蒙老师身上有20多处刀伤,几乎是刀刀致命,内脏器官多处受损,额头至眼角一侧及手部也有严重刀伤。被送到医院抢救了约7个小时,仍然止不了血,1月9日凌晨4时左右,抢救无效死亡。(南方报业网)
2、2007年1月15日,上午,北京市民族文化艺术职业学校影视影像专业进行期末考试,该班班主任杨某和老师梁某在该考场内监考。考试临近结束时,没有任何事由,没有任何征兆,学生李某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扎向杨老师。猝不及防的杨老师头部和颈部接连中刀,幸亏梁老师上前拼命抱住行凶的李某才得以保全性命,结果梁老师自己左膝也挨了一刀。李某挥刀乱舞,在众多人帮助之下李某才被制服。(《京华时报》)
3、2007年4月21日,即墨市的一位家长,因为怀疑老师嫌孩子在课堂上说话用胶带封了孩子的嘴,在接学生回家时,不容老师分辨,在教室里不由分说公然对一名女幼儿老师拳打脚踢,一顿暴打,劝都劝不住,致使该老师多处皮外受伤,围观家长都惊吓不已。记者后来调查得知,根本没有此事,老师为了吓唬小孩子,只是说了“谁讲话就用胶带封嘴”那么一句话。(《半岛都市报》)
4、2007年5月19日,江苏无锡市一小学发生一幕惨剧:一名年轻女教师身上被捅数刀后又遭割喉,惨死在学校门口,行凶者当场被缉拿归案。据警方透露,行凶者是一名53岁的老人,他的孙子在该小学读书,由于孩子较为顽皮,经常受到校方“惩戒”,于是老者对老师心怀不满,犯下了这桩令人发指的血案。(《现代快报》、腾讯新闻)
5、2007年5月25日,一段名为“这就是偶们的课堂”的学生侮辱老师的视频录象在各门户网站和论坛大肆流传。录象中,20余位学生各自为政,乱成一团,浑然不顾头发花白的老师正在讲课,起哄闹事。学生不断用“SB”之类的肮脏粗话侮骂老师,男女生一起做着各种下流的动作。一个头发过耳、戴有耳环的男生两度跑上讲台,扯掉老师的帽子,呼喊“这就一傻逼,弄死他”并对老师动手,下面的学生则是一片欢呼之声,其过分的程度超过周星驰主演的《逃学威龙》的剧情,令人发指。这段网上视频,甚至引起了国际人士对中国学生乃至中国公民素质的质疑。后经证实,这是发生在北京海淀艺术学校的真实一幕。(中央电视台报道)
6、同样是2007年5月25日,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在学生的屠刀下倒在了心爱.的讲台上.。当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十九中学的校园里发生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上课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汪老师讲课,这时汪老师发现一个叫范东彬的男同学趴在桌子上没听课,便上前劝说到:"你这么高的个子,趴哪儿睡不怕人笑话吗?快起来吧!"就这么一句话,竟惹来意想不到的杀身之祸。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汪老师很习惯地喊了一声:"下课!"同学们还没来得及喊:"老师再见".令人惊恐的一幕发生了,就见范东彬冲向讲台,把汪老师按在讲台上.一刀刺进了汪老师身体,顿时血流如柱,汪老师还没来得及反抗,甚至还没来得及吭一声,便倒在了血泊中.........(网易新闻)
7、2007年6月1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国际儿童节。这一天,小学生小亮(化名)偷了家里200元钱,并和其他同学一起花了。家长赫令臣赶到学校(长春市137中学)追问,并当场责打花了小亮钱的学生。在老师进行劝解时,赫令臣和老师发生冲突,并掏出凶器大打出手,搏斗中,副校长于泓杰、政教主任姜煜和政教老师侯卫东身负重伤,司机王舸英勇牺牲。(新浪新闻中心)
8、2007年6月6日,湖北安陆一中(高中)班主任老师王小平,因前一天早自习没收学生小说并对其进行教育,学生怀恨在心,于晚上潜入王老师家中,当王老师上完晚自习回家时,还没来得及开灯就被其杀害。凶手手段极其残忍,王老师不仅身中4刀,身体还被刻意破坏并被严重毁容。(《三峡日报》)
9、2007年6月8日,在南岸区广阳镇小学,因为小孩子之间一点小矛盾,两男一女(夫妻和爷爷)把一9岁小男孩关在学校办公室(老师还没上班)狂打耳光。刚到学校准备吃早饭的校长吴贵祥闻讯前去劝解,三人转而开始围攻校长。在校长想要脱身喊人时,三人又在操场追着吴贵祥猛打,连他们自己的孩子都被大人的举动吓坏了,扑通跪在地上,双手合拢求家长,“妈妈,你们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但3家长根本听不进去。直到接到报警的广阳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两男一女这才停了下来。(重庆晚报新闻时评)
10、2007年6月9日,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女老师何小容,在课堂上制止几名男生打牌时,遭一名男生恶毒辱骂。何气愤难当,在结束两节任课后,疑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在学校。(《重庆晚报》)
11、2007年6月11日,广东湛江某中学高二班班主任梁老师,在办公室与一个前来索要手机的学生(头天因在课堂上玩手机时被没收)交谈时,遭到这名学生的暴打。前日下午,梁老师巡堂发现学生余×丰在玩手机,就暂时没收。翌日下午,余×丰跑到梁老师办公室来索要,梁老师让学生通知家长来或让家长电话联系老师,家长同意后再归还,或者毕业时再归还,或者把手机交给年级级长处理……余×丰见拿不回手机突然激动起来,对着坐在座位上的梁老师迎面就是一拳,接着又扑上去,掐着梁老师的脖子,连续击打梁老师的头部,梁老师头脸部四、五处被破流血,右眉弓、左下眼睑及双眉之间均严重破裂,脸部严重浮肿变形,很长时间站不起来。当余×丰打完老师后被‘请’到学校政教处时,老师们发现余×丰的手都打肿了。(碧海银沙网)
12、2007年9月10日,上午10点,湖南省岳阳市民院附小。一名男家长因孩子在学校做游戏时摔碎了牙齿,纠集数名社会无业青年冲进学校,用锁锁住学校大门,踹开教室、办公室门,殴打班主任老师,侮辱校长人格,威胁教师本人及家人生命安全。在报警后,在警察面前仍肆无忌惮,大打出手,在警察的多般阻止下才愤愤不平停止了暴力行为,但仍恶狠狠地威胁教师及家人生命安全。(岳阳新闻网)
13、2007年9月25日,新浪新闻报道,面对学生整天调皮、无心向学、对抗老师、校风日下的状况,为感化学生,重新唤回学生的向学意识,做为一校之长的周常德老师,曾经3次跪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并曾在全校的早操上,面对千余师生,众目睽睽,双手合拢重重给学生跪下,发自肺腑地大声呼喊“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令全国人民震惊。
14、2007年10月12日,湖北恩施市实验小学召开家庭教育培训会,班主任向老师应学生家长要求,调解两家小孩之间的纠纷。一言不和,其中一名学生的家长——恩施市水利局副局长刘某,竟然伸手对着向老师面部就是一巴掌,经法医鉴定面部软组织损伤。向某对记者说,被打一巴掌以后,她就懵了。打了她以后,刘某又抓起学校的电器设备和桌椅砸向学生家长邓某,所幸未击中。身为正科级国家干部,中国GCD党员,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严肃的家长会上,发酒疯殴打老师,此事在当地乃至全国造成了严重影响。(《重庆时报》)
15、2007年12月7日,安徽合肥双墩某中学班主任崔争老师,因教育经常迟到、旷课、上网而不悔改的学生军军(化名),不仅两天前被军军踩碎眼镜,前一天被军军用录音机砸向头部,更在7日,因教育再次迟到的军军(不准进教室),下课后被军军借由喊出办公室,一刀砍掉了4根手指。(《安徽商报》)
16、2007年6月9日上午9时许,市老一中(又称凤凰寄宿学校)教师王小平死在自己宿舍内。接到报警后,pol.ice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查走访工作。经现场勘查可以确定该案是一起杀人案。经大量工作后确定高二(4)班学生方*有重大作案嫌疑。6月9日晚,方*被作为重点嫌疑对他进行突审,在大量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方毅交待了其杀人经过。
  经查,犯罪嫌疑人方*,男,1989年5月29日生,凤凰寄宿学校高二(4)班学生,身份证号码:420982198905297872,户籍所在地:市烟店国税分局宿舍,现租住府城迎春街铝厂宿舍5楼。
  2007年6月5日,犯罪嫌疑人方*上早自习时看小说被班主任王小平(男,27岁,系高二(4)班班主任)发现,二人因此发生激烈争执。6日晚,犯罪嫌疑人方*到其班主任王小平家中用水果刀朝王的脸部、身上乱戳,直至其不能动弹,后又将王拖至卧室内用被子盖上,作案后逃走。
  目前,犯罪嫌疑人方*已被刑拘,案件在侦。
  17、2008年 10月4日晚自习发生在山西朔州二中学生杀老师的惨剧令人不寒而栗!刚走上讲台一个多月的郝旭东,当晚在其担任班主任的高一0816班巡视时,被一名正抽着烟的16岁男生李明(化名)残忍杀害。没任何杀人理由,据李明自述,他弑师是因为恨所有老师,当晚不管是哪位老师,他反正见谁就杀谁。(10月21日《三晋都市报》
18、2008年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的优秀女教师潘伟仙,因为学生丁某逃课,要带该生家访,却被该生骗到山上掐死杀害。
19、2008年10月20日早上6时多,湛江廉江市政协副主席、廉江中学校长黄兆峦在家门口不远处遭遇歹徒刀捅,大腿被刺5刀,因伤及大腿两侧大动脉,黄兆峦失血过多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报道把黄兆峦的“政协副主席”职务摆在前面,但他仍是一个教师,一个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历任高三政治课教学,成绩显著。他在廉江首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的办学理念。
   以上,只总结了的近期、比较严重、比较典型、比较恶劣、影响较大的、家长对老师、学生对老师的、正规渠道公开报道的、主要发生在校园的伤害事件,如果加上社会人员、其他公民、某些权贵、校园以外、论坛博客消息,再把前些年以及老师见义勇为对老师造成的伤害数字统计在一起,不知道还有多少。打开任何一个网页,输入“教师被打、被杀、被辱、被伤害”等字眼,随便一搜,老师们可以自己去看看大到什么样的数字。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有一位老师的伤心甚至是生命。仅仅一年,就有这么多伤害的事情,但却在法律里找不到任何一条学生伤害教师要受惩罚的条文。我只写写都写累了,更何况每一件事都是扎的老师的心!事实胜于雄辩,太多太多的事实已让我无力评论,对于中国的教育,现实怎么样,将来向何处去,我已无语,只有留待世人和后人去评说!同时请上帝保佑教师吧,千万不要再出什么事情!同时愿那些失去生命的教师在天之灵安息!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2:11:06 | 只看该作者
不满学校教育模式 中国出现大量在家上学案例

      由于不满公立学校的教育模式,我国多个地方出现了大量在家上学的案例,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

  中广网报道,当下,许多中国家长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对中小学教育有诸多不满。他们认为目前学校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都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于是,有些家长用行动表达不满:让孩子在家上学或者进入私人办的学堂。

  据报道,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或者,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甚至还出现了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其中有些已初具微型学校规模。

  报道中提到了多个地方的典型案例,比如广州六月小学堂创办者叶万红,被称为“现代孟母”,为了给孩子寻找适合的幼儿园,这个曾经当过公办小学校长的母亲在广州搬过四五次家。后来,在几位家长的鼓励下,她干脆办起了学堂。六月小学堂的教学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但不是整体推进,而是每天给孩子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每天上午是知识类课程,下午则是美术、音乐课,所有课程都不是讲授式的,而是老师和孩子们分享的方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目前,我国“在家上学”的实践尽管形式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的教育。

  “在家上学”的做法在网上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一位网友说,教育是所有行业里最应该具有个性化的,但现在的学校把教育变成了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式的教育。有网友评论说,“在家上学”是对公立教育不满的真实写照,应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参与。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泼冷水,有网友表示,在家教学也是因人而异,要考虑家庭经济、文化条件、子女资质等,不能盲目效仿。还有网友表示担忧,他们说,在家上课不可能获得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文凭”,在什么都需要“文凭”的社会,这种教育模式会遇到很多困境。


田国宝家教在线:
http://www.rzcs.net/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2:14:5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与学生家长的爆笑对话(转载)  







1、老师:你的孩子最近表现不太好啊! 家长:老师,孩子交给你了,不行就打,只要不打残废就行。

2、老师:要多关心孩子,常和老师沟通,你的孩子在学校两年了,也没见他爸爸来过。
学生的妈妈:别说你见不到他爹,我也很难见到,整天不沾家,听说在外面养了个小娘(二奶)。

3、老师:你们在家要注意辅导孩子学习。
学生的妈妈:老师,别提了,我们不知怎么辅导,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孩子爸爸的水平也不低。

4、家长:我的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老师你要处理好,不然我就要欺负我孩子的那家人吃不了兜着走,俺孩子的表舅是县法院的。
老师:……

5、老师:你的孩子在学校净惹事啊!
家长:老师,您费心!
老师:作业也不能认真完成。
家长:老师,您费心!
老师:班里孩子那么多,我们总不能只在你的孩子身上花精力。
家长:老师,您费心!
老师:我们费心是应该的,关键是家长理解,共同促进孩子进步。
家长:知道,老师,改天请您吃饭!

6、老师:班级的学费就差你的孩子没交了,要抓紧了。
家长:不是我们不想交,家里实在没有钱了,刚盖了楼,花了几十万,还借了钱,手头真的太紧了,老师,再宽限几天。

7、老师:你的孩子在学校交女朋友了,学习成绩一直在下降。
家长:那女孩长啥样?

8、家长:我们就这一个儿子,能不想让他学好吗?
老师:那你就不能让他那样任性,否则以后就更难管了啊!
家长:我们一管得紧了,他就要死去,说活着没什么意思。老师,你想想,他死了我们还管谁去!

——家园的沟通困难,可见一斑!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20:47: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   


        ——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韩妹 黄冲

      “我至今还记得16年前的那个下午,语文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给同学们念《夏令营中的较量》。老师声音很沉,一字一顿,就连班上最闹的学生都低下了头。当时我们还在念小学,但那一幕,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一位“80后”这样对记者说。

    3月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中,有很多让人振奋的发现:中美高中生比日韩高中生更自信、更能坚持个性;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更愿意积极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但在发布会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的作者孙云晓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在16年后的今天再来一场夏令营的较量,情况其实依旧没有改变。
    中国青年报:对中美日韩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您已经做了三年,您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孙云晓:中国进步很快,在很多指标上,中国的高中生都排在前列。中国学生非常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跟美国相似,比日韩好得多。
    中国青年报:但调查也发现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为什么他们还能如此自信并坚持个性?
    孙云晓:这跟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有很大关系。中国社会越来越开放,积极的信息也比较多。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的代际冲突有缓和的趋势,比方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愿意和父母交流的只有1%,现在已经在30%以上。中国父母的教育素质也在明显提高,全职妈妈多起来了,好多父母都是“教育狂”。
    不过,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很大。日本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做普通人,中国的教育是让孩子做非凡的人。我们在200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54.7%的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83.6%的父母期望孩子考前15名。中国的传统一向是不甘心平凡,这有积极意义,但大部分孩子肯定是不能如愿的。所以,我觉得鼓励孩子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就很好了。
    中国青年报:这个数据很有意思: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父亲的排名是4个国家中最低的,甚至排在了“网友”之后。这是怎么回事?
    孙云晓:是的,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我有一次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搞儿童教育的。那个司机当时就看我一眼,说:“老爷们还搞什么儿童教育啊?教育是他妈的事,我就管挣钱!”
    事实上,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是有所侧重的。婴幼儿时期以母亲的教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而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变大。高中阶段父教缺失,严重性就在这里。
    中国青年报:我们怎么找回缺失的父教?
    孙云晓:我觉得全社会都应当推广这样的理念:父教不可缺!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责任,像瑞典就有《父亲法》。现在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教育是妈妈的事,实际上是很不够的。如果是男孩的话,父教缺失的伤害会更大。
    其实也有很多好的例子。比如说国际奥委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她父亲从她7岁开始带着她去跑步,一直跑到高中毕业,最后跑进了清华,又到哈佛留学。可以说,这个跑步成就了她。
    实际上我们对运动的理解是特别片面的。体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它是讲规则、责任、团队合作、服从、荣誉的,体育给了儿童一个最有效的社会化模式。在带领孩子运动方面,父亲有特别大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您也是一个父亲,我们很想知道,您是怎么和女儿沟通的呢?
    孙云晓:一定让她独立,教是为了不教。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会引导。具体的沟通方式很多。比方说我们大部分寒暑假都是在旅行,在她18岁以前就一起走了13个省。而且往往是跟几个家庭一起旅行,让孩子们一起玩。每次旅行她都特别愿意跟我聊天。我们会在长江三峡游轮上讨论历史人物,晚上在甲板上仰望星空,探讨人生和梦想。
    中国青年报:这次调查也提到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最长、压力最大。但在2006年你们做的一个调查中,又提到中国学生压力是四国中最小的。中国学生的压力到底是多大?
    孙云晓:那其实是另一个问题。日韩美学生的压力大,是因为他们要独立,要是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压力会很大。所以他们的压力是真正的压力,是独立生存的压力。而中国学生的压力只在于学习、在于应考,大学生就是找不到工作也压力不大,啃老嘛。
    中国青年报:对。您看中国父母虽然关心孩子,但他们关心的内容都是学习成绩,比例高过对孩子身体健康、生活习惯、交友情况的关注。这是不是有一点舍本逐末?
    孙云晓:中国父母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几乎所有中国孩子都太熟悉了!我认为,这句话就是“教育荒废”的宣言。实际上从教育的本真来说,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有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
    中国青年报:“教育荒废”的说法是日本文部省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那个时候日本被称作“考试地狱”。咱们现在比起日本当时如何?
    孙云晓:我认为还要严重。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不能搞应试教育,所以小升初考试取消了,但却催生了五花八门的考试,反而更复杂,学生的负担更重。
    中国青年报:您1993年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距今已有16年了。如果今天再来一场夏令营的较量,结果会怎么样?
    孙云晓:中日韩三国每年8月都会在内蒙举办这样的夏令营,情况还是没有根本改变。《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结论,到现在依然是这样——如新华社的报道和评论:日韩的孩子顽强,中国的孩子叫苦连天。
    我从来就不认为中国的孩子不如日本的孩子,中国孩子也是很优秀、很可爱的。但是中国教育危机四伏,导致中国孩子某些能力的缺失,比如吃苦耐劳、实践能力、团结合作,这会影响一代人的基本取向。像日本孩子现在修学旅行非常普及,有些中国孩子连门都不敢出。
    中国青年报:真的这样吗?我们原以为现在的中国孩子会有更好的表现。
    孙云晓:也许中国孩子还会更差。因为现在他们锻炼更少了,体育、野外生存的机会不多,这是我们的一大弱项。我在2000年参加过日本举行的一个夏令营,早上5点就出发爬山,一直爬到晚上7点回来,整整14个小时。不要说中国的中学生,就是成年人也受不了啊,我走下来简直跟死过一回一样。日本的孩子却如履平地!而且日本的国民都有共识:应该让孩子锻炼,出了事不能找学校。
    现在春天到了,对于中国的教育界却是一个尴尬的季节。因为校长、老师和家长都提心吊胆,不敢组织孩子去春游。要我说,没有春游,那对于孩子来说,就等于没有春天。但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享受不到春游的快乐。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家长就会把学校告上法庭,学校既要赔钱,又要受上级处分,干脆就不组织了。你说这是什么问题啊?差距就在这里!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8:54:05 | 只看该作者
家校沟通面对面 交流互动促和谐


2012年03月26日  作者:金鑫  
家校沟通面对面 交流互动促和谐
——南漳县实验小学2012度家长学校如期开课
家长访校接待处
家长访校咨询处
  2012年3月24日上午,南漳县实验小学2012年度家长学校如期开课。2700多名家长学员百忙之中从四面八方赶到学校参加学习。
  为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展示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和学校建设的风采,进一步拓展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达到增进交流,促进和谐发展的目的。学校特别设立了“家长访校咨询处”,由校长、书记牵头负责家长接待和政策解释工作。咨询处的设立让家长们找到了加强与学校沟通联系的最便捷渠道,让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直接的感受和参与,拉近了家长和学校及教师的距离,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推进了县实小家校协作的科学规范。
  本次家长学校开课内容以《小学生家长学校读本》为教材,按照湖北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的年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全校35个班主任分别结合各自班级实际,创新授课主题,课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有家长评教活动、师德问卷调查、三维教育体系等家长关注的重点。通过多元化的教育互动方式和家长学员们相互敞开心扉的交流,家长近距离、多层次、较全面的接触学校、了解学校,促进了家长关注学校、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和谐的家校沟通,推进了和谐教育的拓展。
  学校领导表示,县实验小学继续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纽带,以家长学校开课为载体,全面加强家长队伍建设,提升家长学校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质量,彰显全员育人的办学特色。(金鑫)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0:10:4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十个最佳时间
一、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家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
  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孩子感受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
  四、老师来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指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
  五、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而应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于点拨,帮其走出“困境”。
  六、孩子有较大过失的时候。这时家长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时候,循循善诱能收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七、孩子对某些事物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家长应积极支持、鼓励,用兴趣推动孩子去寻求知识,激励孩子深入钻研。
  八、有较大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是教育孩子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培养集体观念的极好时机。
  九、他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目标要求,使其一时热情变为持久的行动。
  十、外出作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在别人面前现丑,所以这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谈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恰当提出希望。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2:57:13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8:58:52 | 只看该作者
刘良华:新父母学校的教育信条100(上)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提供两个“遗传”:一个是先天遗传。一个是后天遗传。教育者可以对教育持乐观的态度,但不要乐观到不考虑遗传的程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主要不是丑小鸭努力学习的结果,而是丑小鸭的妈妈生了一个鹅蛋而不是鸭蛋。
4.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责任是尽可能让孩子接受好的“后天遗传”。重视“后天遗传”,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家庭环境,把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提到类似“遗传”的高度。
5.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6.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做的事并不太多,只要为孩子提供并维护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行。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7.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让胎儿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
8.学校教育总是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9.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10.有效的学习是边缘学习,无效的学习是焦点学习。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病因却在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11.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个支点。
12.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13.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成人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成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14.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卢梭则把“爱弥尔”带到了乡村。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力之前,不让孩子有过多的伙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15.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16.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17.好的母亲把儿子当朋友,坏的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18.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19.“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饭前禁止吃零食,让孩子有足够的饥饿感。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让孩子尽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必让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畏寒。
20.口里呼喊和平,但手里要有大棒。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几个最喜爱又最敬畏的人。
22.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23.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劳工神圣,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
2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5.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26.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27.工作型父母必须让孩子因父母的守望而尽早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最有守望感的父母是孙悟空的父母。有修养的父母就是像孙悟空的父母那样:让孩子自己解除障碍,让孩子自己经历磨难,让孩子自己经历困难,只在孩子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困难时,才降落到孩子的身边。
28.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29.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30.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31.贫穷是教育资源,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多见识。
32.如果没有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3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4.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35.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36.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
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37.让孩子在艰苦的地方体验他人的苦难,让他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改变孩子自暴自弃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他有足够的成就感。
38.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无能为力的尴尬和痛苦。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无能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39.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
40.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41.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
42.人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生来具备100度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长为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才开始教育的话,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能力。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木村久一语)
43.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4.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
45.把“自食其力”,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46.“长善救失”是有意义的,但是,“长善”比“救失”更重要。“扬长补短”是有意义的,但是,“扬长”比“补短”更重要。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长时间地郁郁寡欢地补救自己的短处。
47.特长比全面更重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发展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48.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
49.“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经济学家兰斯博格语)
50.德、智、体是教育的目的;美、劳是教育的方法。
51.在德、智、体、美、劳中,劳动排在最后,却最重要。

52.有劳动习惯的孩子会自食其力,他不会堕落为可耻的“啃老族”。他会尊重父母的劳动;他知道“感恩”。
53.一旦中国的孩子学会了劳动,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感恩节”。
54.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55.懦夫不是天生的,懦夫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不劳动的孩子,害怕重量和重负,他猥琐、畏惧,遇到困难完全没有主意和力量,只有慌乱和恐惧。
56.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活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57.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孩子上课的发呆、开小差,问题在于:孩子发呆、开小差之后,如何让孩子跟上“集体教学”的进度,不让孩子掉队。
58.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59.威信是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显示家长的“威严”,而且赢得孩子的“信任”。
60.如果没有威信作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对孩子劝说越多,孩子对家长越厌恶。
61.家庭教育的失败,常常因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基本的教育威信。
威信一旦消失,家长在孩子面前便失去了“话语权”,家长对孩子的苦口婆心的叮嘱或头头是道的劝说就失去了力量。
62.如果家长只有“威严”而不能让孩子“信任”,家长的教育就退化为教训。
63.如果家长教训智慧发达而教育智慧不发达,如果家长只有教训而没有教育,孩子会成为唯唯诺诺的“家奴”,失去堂堂正正地做人的自信、尊严和激情。
64.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往前冲,知道什么时候必须退让。
65.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66.在设计人的形象时,可以考虑英国人罗素的说法:活力、勇气、敏感、智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力气,有勇气,有灵气。成为有活力的人,这是所有教育的全部理想。“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借用杰佛逊的路径)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学生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学生,我会感到比较为难。
67.孩子原本是有活力的。成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眼睛总是扑闪扑闪的,成人的眼睛没有了扑闪,只剩下浑浊与麻木。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8:59:18 | 只看该作者
68.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兴冲冲地过日子的人。“兴冲冲”意味着,高兴地过日子,经常有冲锋、冲刺的感觉。

69.《老人与海》为世界贡献了一句话: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
70.勇气比知识更重要。如果某个孩子勇敢地向一切障碍、挫折或灾难说:人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打败,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71.教育的秘密是“三分教,七分等”。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如果老师不愿意等待,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很可能被视为“问题儿童”。不是儿童有问题,而是教师有问题。
72.如果教室里的40几个孩子人人都是有活力的孙悟空,教室里随时都会陷入混乱。不是教师有问题,而是班级的数量有问题。
73.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了40人,那么,安静、肃静、文静,就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唯一期待。
为了便于管理,学校里的教师会不择手段地让所有那些有活力的孩子安静下来。
对于教育者来说,人可以没有秩序,但必须有活力;对于管理者来说,人可以没有活力,但不可以没有秩序。对于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班主任来说,他们今天喜欢有活力的学生,明天厌恶有活力的学生。
77. 好班主任培养公民,坏班主任培养臣民。卢梭说,“公民关注个人权利,臣民关注整体和谐。”
78.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校过主流的生活,最好在活力与安静之间做一个妥协和折中:尽可能保护孩子的活力,同时尽早让孩子养成安静地阅读习惯和自学习惯。
79.人的长相在出生之前由母亲负责;出生之后,人的长相由自己负责。教师和家长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
80.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81.如果孩子的聪明不被学校承认,聪明的孩子就会视为坏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坏孩子往往比较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坏。
82.有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坏孩子。没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第一名。有生活情趣的人,可能是那些学校里的中等生。
83.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勇敢的习惯,他的身材会逐步退缩、萎缩,佝偻,长成核桃的样子。身体有严重疾病的人会怀疑并嫉妒所有那些健康的、快乐的人。
84.有出息的男人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人。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一种健康的、强悍的审美观。
85.不要让中国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狗,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86.《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的意思是说,我守着你,我在不远处望着你。我欣赏你,但并不摸你,我只是远远地望着你。“守望”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超出我认定的那些危险地带。我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把你捉住,再把你放回去。让人自由地游戏,让人自己往前走,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进步的教育。
87.如果家长不断地唠叨,孩子的成绩不但不会好,反而会成为神经病患者。
88.生活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89.孩子摔倒之后,赶紧将孩子扶起来,狠狠地踩踏地面,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大地并不坏,是家长坏。
90.好爸爸牵着孩子,坏爸爸抱着孩子。好爸爸让孩子在前面走。坏爸爸让孩子跟自己的后面走。
91.不要抱着孩子在街上散步,应该让孩子自己往前走。
92.有知识,并不见得有文化。有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他不懂得生活,他不知道善待他人,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孩子。
93. 每个孩子是都一辆可以奔跑的汽车,启动之后别忘了给他“加油”。
94.在药店永远找不到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最好的营养品在劳动的田野和运动场上。
95.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脑袋,不能贬低、压制、压迫脑袋以下的部分。只关注知识的教育会制造“粗脖子人”、“病态人”。这样的教育学是“变态教育学”。
96.新父母学校推崇“精神教育”或“人格教育”,包括“意志力”、“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乐观和向往”。
97.新父母学校推崇“体育”,欣赏身体的力量和优美。力量和优美的经典案例是古希腊人的“投掷铅球”和“投掷标枪”图案。
98.新父母学校推崇雷厉风行的生活习惯、高高地扬起铁锤砸碎石块的劳作状态。
99.如果没有体力劳动,就必须有足够的运动。古代的教育发端于“劳动”,现代的教育失去了劳动的空间,“运动”取而代之。
100.所谓“受过教育的人”,就是使身体趋向强健、强悍甚至野蛮;使性格或人格趋向健全、勇猛、锐利、热烈。现代学校教育中已经看不到激情、狂奔、激荡、翻腾,这些精神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16 , Processed in 0.0765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