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外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4 07: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外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2009-09-15


    我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经历“破冰之旅”,已经形成了党政重视统筹协调,各方支持营造环境;整合资源社会共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活动熏陶心理疏导,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注重宣传学习理论,提高素质锻炼队伍;探索创新培育特色,不断提高活动水平的良好工作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受到省市相关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及好评。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校外活动辅导站发展还不够平衡,还存在一些薄弱单位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思考,进一步促进和规范。
    一、校外教育的现状
    从2008年暑假县活动中心开始运行,中心就有步骤地在初中学生中开展校外活动试点工作,试图探索农村中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路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遇到了困惑和瓶颈。引发了对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2008年秋学期,某校有初中学生675人,其中参加校外活动604人。占学生总数89.5%;参加校外活动的学生中,参加学科类活动384人,占63.5%;参加艺体科普类活动220人,占36.4%;兼报两类活动的78人,占12.9%。组成活动班组15个,其中学科类班组8个,艺体科普类班组7个。
    在对一个数学应用活动班进行问卷调查中。43名学员,希望在本地开展校外活动的38人,占88.3%,希望活动辅导站在假期全天侯开放的19人,占44.1%,希望增添设备创新项目的25人,占58.1%;对所参加活动喜爱的9人,占0.9%,满意的14人,占32.6%,基本满意的12人,占30.2%,不满意的7人,占16.2%;学生自愿参加该项目的18人,占41.9%,家长要求学生参加该项目的14人,占32.6%,老师动员学生参加该项目的11人,占25.6%,希望参加其它文体科普活动的24人,占55.8%。
    分析以上两组数据,在深入几所初中调研中,通过座谈和走访,了解到初中学生校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普遍存在几个误区和问题。一是校外教育目标不够明确,重知识轻能力;二是校外教育认识上出现偏差,重学科类活动轻艺体科普类活动;三是校外教育设备简陋方式方法陈旧,重室内轻室外;四是校外教育功能不完备,重校园类活动轻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校外活动缺乏生机活力,吸引力不强,未真正体现校外教育内涵,校外教育目标不能完全实现。有的甚至出现变相补课的现象。
    在一些活动辅导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层只提要求、不出实招,只造声势、不管实效;辅导教师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行为训练素质培养;学生参加活动缺乏主动性,进步慢、收获小、无兴趣;家长的预期值得不到完全实现,心存怨气;社会不够满意,时有微词,缺乏认同。致区域内推进校外教育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二、问题的成因   
    1、定位偏差,观念较落后,社会关注不够。
    部分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者和不少家长仅仅把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看成是青少年游乐的地方、是应试教育的延伸,而不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阵地,现代教育的方面军。这种观念表面上是对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培养人、锻炼人的认识存在偏颇,实质上却是整个社会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观念的滞后,这是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差距。
    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机制根深缔固,青少年校外教育未能摆在重要位置。具体表现在:社区干部少、杂事多,心有余,力不足;家长尚未认识到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性,只关心子女在校的成绩,而忽视他们放学后和假期中的表现,思想上轻视,行动上不支持、不配合;学校只重视校内教育,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社会上存在重学校教育轻校外教育,重智力开发,轻德育培养,被动抓校外教育的倾向。
    2、硬件缺失,队伍不适应,功能发挥弱化。
    阵地设备设施较为陈旧简陋,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功能发挥受到一定影响。在一项要求学生填写的“你希望建立怎样一个活动场所”的栏目中,我们看到学生以稚嫩的笔迹描绘了他们心中的活动天地:有健身房、电子阅览室、跆拳道房、乒乓球房、电脑房、碰碰车、可以做航模、进行才艺比赛……要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有趣。我们还听到不少家长诚恳而迫切的呼声:现在时代不同了,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集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科技等多方面设施的活动场所。
    活动站普遍无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均实行外聘兼职教师。笔者重点调研的活动站外聘学校在职教师55人,由于经费的原因向社会其它方面仅外聘教师4人。而学科类教师偏多,素质技能类教师很少,教师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育人理念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存在差距。个体素质差异导致教师待遇,积极性、责任心受到影响,工作的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束缚了活动阵地功能的发挥。
    3、措施不实,机制不健全,育人目标受制。
    校内教育有统一的课标、教材、考试、评价,而校外教育国家没有统一课标、教材、考试、评价,没有具体的措施和目标,活动项目的设置及开发,活动内容的选择及方案设计,活动的组织及实施,活动的评价与反馈等环节都在探索之中,还不够成熟。加之部分管理者、教师对校外教育认识不足或有偏差,职责不明或有推逶,责任不强或有松懈,导致校外活动质量不高,缺乏生命力。
    4、知行倒置,重经济效益,公益教育逊色。
    学校教育侧重知识传授,校外教育侧重品格塑造能力锻炼。现实中因认识不清却知行倒置,功能混淆。
    特定教育对象中反映出明显的共同特征。初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重,家长期望值高,明显区别于小学生(六年级除外)。而管理者习惯于学校教育模式的管理,教师熟悉课堂教学的模式,家长希望孩子补习文化课,唯独学员喜欢参加活动、发展个性。但是他们说了不算数。
    资金投入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个别人错误的把校外教育当作谋取福利的途径、手段。现行财务管理办法的局限性也导致活动站在兑现聘任教师工资后,没有也不愿用更多的资金搞活动,尤其是花钱的公益性活动。一些人未树立服务意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对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把公益教育办成了福利教育。
    三、应对的策略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校外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窗口,更是青少年学以致用的联结器、陶冶情操的净化器、开拓创新的推进器。校外教育属于国民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决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没有校外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教育。
    要充分认识校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校外教育育人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外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连接点,校外活动场所承担的功能也日益重要。校外教育侧重于学生行为方面的训练,是以活动为载体,重在青少年本人参与,在参加具体实践活动中,受到感染,得到体验。
    2、加大投入,锻炼队伍
    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议在活动成本费中划定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设置,多渠道筹措资金,添置设备,拓展项目,培育特色,逐步建好实践体验基地,在项目设计、活动组织、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学员在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体验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树立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磨炼意志品质。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辅导教师选聘办法,引进人才,增进社会化程度。加大辅导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定期举行教师活动辅导技能汇报展示,提高教师素质,引领校外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育人水平。
    3、健全机制,规范管理
    坚持校外教育“政府主导,社区主体,学生自愿,家长自主”的原则,有效整合资源,深化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社会化校外教育共同体,把校外教育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阵地。
    努力健全机制。对各年级自愿参加校外活动的学生,按学科类活动与文体科普类活动交叉结合,选定两个项目,打乱原班级建制编班;按“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学玩结合” 的原则,每次活动分两个时段安排活动;聘用的学校在职教师原则上不在本年级辅导活动,在小范围交叉使用;学员参加校外活动时,一律不带学校教科书。
    要坚持“校内外教育并举、知行并重”的原则,加强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有效衔接。应开发活动资源,形成课程体系,保证有20%的融入社会的主题思想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及早自主研发初中生校外活动教材规范活动。要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统筹安排校外活动,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采取典型引领的办法,抓好初中学生校外活动示范点建设工作,带动初中学生校外活动整体水平提高。应强化监督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科学评价,扎实开展活动,提高育人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培育特色,提高质量
    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社区的潜力,结合地方文化、民风民俗、传统工艺,发挥科技、艺体精英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利用行业能人、民间艺人作用,邀请老干部等加盟校外教育,开展多种多样富有特色的校外教育活动,努力培育形成校外教育特色。
    认真落实相关要求,不盲目追求规模,坚持学生自愿参加、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原则,严格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校外教育质量。组织家长参与校外活动,向社会展示校外教育成果,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对校外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形成对校外教育认同和支持的格局。
    校外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愉悦身心,健康成长。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新体系,全面实现校外教育育人目标,为我县青少年营造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净土。
</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7:13:32 | 只看该作者
青少年宫队伍建设“三步曲”
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黄启教
【摘要】良好的队伍素质是事业长足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健全机制、智慧管理、专业引领、角色重建等途径,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打造、行政后勤队伍管理,奏响“奋进”、“发展”、“合作”三步曲,由此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推进各项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宫队伍建设
当前,中央、省、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文件的有利形势下,青少年宫系统再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青少年宫人如何积极把握机遇,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成为摆在各级青少年宫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本人认为,青少年宫队伍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奏响领导班子建设、专业教师队伍打造、行政后勤队伍管理“三步曲”,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校外教育事业才会得以持续发展。
一、抓好宫领导班子建设,齐谱“奋进”曲
人本思想告诉我们,一个“团结、公正、廉洁、高效”的领导团队才能具备核心力量,才会使全体教职员工产生认同感、信任感,从而积极接受任务,全力配合,主动工作。作为青少年宫领导应勇于进取,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思想意识、领导行为上将自己视为协助者、推动者以及实践者、示范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或管理者。只有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宫本管理、自我管理,才能带动整个队伍建设。
1、更新观念,练就教育思想引领的魄力。
宫领导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当时当地实际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宫理念,并通过智慧化管理引导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钻研业务,练就专业引领的实力。
校外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它有别于一般行政管理。作为校外教育队伍的领导者首先要把握、运用教育规律,具有管理、科研等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领导人才,指导工作时才会得心应手,令人信服。
3、修身养性,练就人格引领的魅力。
一位大公无私、勤勉自重、模范带头的领导,其“身教”更胜于“言传”。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交互作用才会产生强烈的感召力,留给广大群众一个仰望的影子,让大家紧紧追随其左右。
4、真抓实干,练就干部引领的能力。
领导关键是选好人,用好人,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把真正会干事、能干事、群众基础好、呼声高的优秀人员提拔到重要工作岗位上来。积极引导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坚决制止投机取巧、拉帮结派、纵容包庇的不良习气。以民主测评、调查问卷、述职考核等方式了解分析并及时反馈群众对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的评价。对于管理队伍中出现的不谐之音、不足之处予以高度重视,狠下决心找出根源,痛下猛药,彻底纠正由此滋生的系列问题。事实证明,有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才能产生集体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打造专业教师队伍,高唱“发展”曲
“玉在山而草本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校外教育的发展壮大需要一大批既有爱心、责任心、勤干实干,又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努力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围绕“业务”主题,重点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校外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
1、以满足教师需求为出发点,完善机制,提供发展保障。
有关研究表明,广大教师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渴求,对于参与团队管理的欲望,对于个人事业发展的需求,较其他社会群体更加强烈。职代会制度、宫务公开实施方案、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的实施能让广大教师有充分发表意见、参于管理的机会和权力。金点子评选、座谈会、民意测验以及谈心、家访等方式让教师充分得到尊重和重视。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从制定单位近、中期发展规划,确立整体目标,建立共同愿景入手,唤醒教师内心的成长渴望,克服职业倦怠,让每个人从中寻找自己个人的理想。建立和完善业务培训、学历进修、子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措施和制度,构建合作、沟通、交流、评价、激励的机制,关注教师生存和发展方式。大力创设重业务、强技能的良好氛围,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与成长的人文关怀的温馨环境。采用专家专业引领、宫本培训、教学结对等途径,以整体工作推进带动个体发展。制定专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确立对教师个人的要求,加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以教师个体内涵发展促进整体队伍水平提高。
2、以项目管理为策略,创新方式,增强发展动力。
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不仅在人性化管理上做文章,还应该在创新管理上下功夫。根据校外教育工作特点和实际,引进项目管理的办法,将素质特长培训、阵地活动、专业赛事、事业开发等任务以项目分解的方式使角色重建,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项目目标管理办法》的出台让项目管理的负责人进一步明确权、责、利。设计项目方案、组建项目团队及管理、指导项目实施、项目终止后的自我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充分锻炼了项目负责人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更激活了工作机制,创新了工作方式,为单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个人和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3、以宫本教研为抓手,搭建平台,创设发展空间。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借助教科研的平台,学科组、教研组、课题组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研形式。以课堂改进和教师发展为核心的宫本教研能使教师学会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自我,形成教师间通力合作互相支持的教学氛围。在常规性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课题交流、说课、观摩示范、评点等教研活动基础上借鉴学习学校教研的成功经验,结合校外素质特长培训活动的新特点和新情况,不断创新宫本教研的新方式和新方法,采用教学沙龙、教育博客、现场展示、跨学科教研对话、网络教研、互动教学等形式使宫本教研常研常新,让广大教师从中获得更大的帮助。
三、加强行政后勤队伍管理,长奏“合作”曲
“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单位的整体工作离不开各部室的密切合作。在开展内外各项活动及日常工作中服务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行政后勤队伍担负着人事调配、财务管理、物品供应、环境布置、安全保卫等行政服务、后勤保障等重要作用。为此,加强行政后勤队伍管理,增强合作性,也是促进整个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1、合理安排,优势互补,整体配合。
根据队伍中各人的专业、年龄、性格等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优势互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人有较好的发展的空间。落实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的同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个岗位人员的应有作用,形成分头工作、流动作战、整体配合的局面。
2、用心服务,增强意识,提高质量。
定期开展卫生、安全等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检查促管理,以管理促质量,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中积极营造轻松、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发挥行政后勤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 让大家既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也是生活上的好朋友。平时用心服务,真情合作,坦诚相待,有话当面说,有事大家做,责任大家挑,让快乐始终洋溢在彼此合作之间,即使体累但心却不累。
参考文献:
1、阿瑟.w.库姆斯等著;罗德荣等译.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
2、詹振权.温州教育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王丹.全面创建学习型组织体系,努力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教育前线,2006(11).
4、高恩.以项目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管理,2005(5).
5、应智新.注重教师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教育与管理,2004(12).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7:17:59 | 只看该作者
发挥校外教育"高地"优势构建区域大教育



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更是文化、教育的高地,正日益朝着国际化一流大都市的目标迈进。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幼教 育,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社会教育。90年代以来,在上海新涌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形成并发挥了校外教育的"高地"优势,改革传统的封闭式办教模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开放性、多元化、多功能的教育框架,构建区域性大教育,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达到社会、教育一体化的 目标中发挥着极其明显的重要作用。

  (-)一流城市教育呼唤一流校外教育"高地"

  (1)校外教育"高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发育与发展。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有别于少年宫(站、家)的新类型校外教大机构,她的孕育、诞生和发展,顺应了发展中的上海城市功能演变和现实的需要。原上海各区、县数十家少年宫、少科站、少年之家普遍成I立于五、六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原有的功能定位以及规模、设施多已不适应上海一流城市功能定位的教育要求。因而,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不少区、县积极筹措资金,锐意改革、进取,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建、扩建或新建了原有的教育目标、内容和硬件设施。有的将原来的少年宫、少科站合并成了"活动中心,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虹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有的则根据地域、人口密度等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在原宫、站的基础上,新建立起"活动中心",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还有不少区、县正在酝酿和筹建之中,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些改建、扩建或新建的校外教育机构不论在功能、作用、场地、规模、设施、环境、师资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它们的过去,有些方面确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堪称一流。

  青少年活动中心把目标定位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高地"优势的基础上,依托社区、服务社区,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创造出区域教育社会化的最大的办教效益。

  青少年活动中心设施全、功能多、辐射面广。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其年轻化、知识化、思想素质好的师资队伍,开设多媒体电脑动画制作、四通、内燃机、舞蹈、合唱、民乐、车船模等数十个项目,以及少儿电视制作中心、少儿陶瓷艺术中心,现代化图书馆、水上乐园等现代设施,全天候、全方位向学校单位、社区单位开放,充分显示出其文化、教育"高地"的明显优势。

  (2)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需要构筑校外教育"高地"。

  区域经济、文明小区建设需要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经济发展必然带动教育发展,从而促进全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并推动引一会进步。社会向前了,又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循环往复必须是在一个社会教育化的大环境里完成的。(区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效育氛围,市民素质的提高才有了保证。

  构建区域化大教育模式,需要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战略措施。社区教育的出现,反映了世界教业已成为实施终身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社区教育的"教育"涵义已经超出了封闭的学校教育范畴,它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开放的全方位社会教育。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终身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和校外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区域大教育形态。

  综上所述,这种社会教育化、区域教育化局面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努力,而其中必有一方计机构保起着组织、推动、联 结、纽带的"高地"作用。实践证明,现实需要"青少年活动中心"挺身而出去充当此任,成为社会教育"高地"。

  (3)校外教育"高地"优势在于教育社会化、教育区域化。

  教育目标的社会性(全面性)。目前上海市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格局,建设一流基础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教育投入依然不足, 教育资源依然有限的情况下,使一切可利用资源为全面、全程、全员育人服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今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高地"作用,依托社区某特定区域内所有教育单位以及有关社会体等(事业机构)团结协作,携手互联,优化布局,集中配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发展,改革传统的封闭式办教模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已形成开放性、多元化、多功能的教育体系,构建了"区域教育联合体",在构建区域大教育模式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教育对象的区域性(全员性)。校外教育工作的对象本来就是区域性的全体青少年。但是,过区的少年宫(少科站)的服务对象涉及14岁以下少年儿童,如今,区域内的所有教育单位,社会的文化,德育等设施都已成了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活动的可用资源,如何真正实现"二全"响全体少年儿童,全面素质提高"显得异常重要。而"活动中心"恰巧可以在构建这样的体系中取得它确定的地位,发挥其显著的作用。

  教育资源的共享性(互补性)。我国的教育现状中,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在某些区域内,一方面是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资源闭塞,利用率很低。这是计划经济大而全,小而全,封闭垂直体系所导致的后果。校外教育机构出现的"少年宫、半天空"就是具体的现实写照。各教育单.位各自为政、闭关自守,有些学校更拥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却缺乏另一方面之所长,社会上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德育基地又缺少人气,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变这种状况的最有效办法是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优势,达到学校与社会衔接、沟通,形成区域内大教育的互动发展新局面。

  (二)以校外教育"高地"为中心,构建区域大教育

  (1)发挥"高地"的教育作用,构建区域大教育模式。

  本文中所指的"区域大教育",指的是在一定的社区区域范围内,实现校内与校外教育"接轨",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接轨",构成终身教育"一体化",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约合",形成区域性社会大教育的合力。

  在构建区域大教育指导思想下,集甲配置,优势互补,构建区域性教育联合体,是首要的重要举措。以闸北区青少年活动。户心为例,以活动中心为"中心",依托社区,组织区域内所有教育单位,完善配套,优化布局,资源共享,整体发展,构建区域性教育联合体从此,社区内有了自己的大教育协调管理机构。

  成立教育小区理事会是这一协调管理机构的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教育小区内的"大教育"。仍以闸北区为例,采用教育小区的形式,成立由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山区域内各教育单位组成,由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区域内各企一实业单位参与的临汾教育小区理事会,组织、协调、服务、指导和管理教自小区。小区在区教育局领导,在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理事会由活动中。心主任和社教委主任任主任牵头,教育局配专职秘书长具体管理,从而形成了区域大教育良好运行机制。

  (2)发挥"高地"的基地作用,实施校外活动教育课程化。

  本文前面提到的"少年宫,半天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校外教育机构在目标定位上不全面,没有真正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没有发挥资源优势,真正成为"高地"。

  发挥"高地"的基地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设置校外活动课程。以闸北区为例,"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班级授课,小组培训,大小型活动相结合。五十五个专用教室,向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开放,每室都能容纳四十人上课,在设备配置上,与中小学活动课程结合,开设计算机、电脑动画、英打、摄影、摄像、内燃机、工艺、陶艺、合唱、舞蹈等十八门课,学生自主选择兴趣项目,以年级为单位,每周二课时到"中心"上课,"中心"则根据学校需求编制课排运行方案,编排课程表。

  发挥"高地"的基地作用,必须面向社区居民,全火候发挥"高地"作用。以闸北区为例,"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至今,坚持全天候开放,上午幼儿园、小学,活动课,下午初中、高中活动课、晚上向社区以及区域内公民开放。实行"活动中心"活动课和学校功课相结合。双休日编排各类兴趣小组,则为少先队争章达标考核及提高学生技能素质提供培训测试工作。每个周末月底,由社区所有单位共同参与的《七彩广场》,参与人数均在万人以上,首月式由四百名孩子与家长共同绘制的双百米大型沙画《我爱我家》创造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七彩广场》内容丰富,春季有风筝节、植树节、条文化节:夏季有水上运动、军民联欢;秋季有科技节:冬季有新年音乐会、元宵灯节等等。保证场地、设备、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3)发挥"高地"的组织作用,推进社区教育网络化。

  建立若干教育中心,构建社区教育活动网络。以我闸北区为例,临汾教育小区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依傍,充分利用中心的"软件"、"硬件",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计算机教育中心,劳技教育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图书资料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六个教育中心,使整个区域的教育文化活动形成网络,达到普及的良好效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

  建立会员制社团,构建社区文化活动网络。在以上六大中心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起二十一个会员制俱乐部,包括体育、艺术、科技等项目。其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打破了校际界限,实行区域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俱乐部采取会员制,成立领导班于,组建教练队伍,加强管理和指导,为区域内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建立宣传咨询机构,构建社区宣传活动网络。临汾教育小区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作用,开设家庭辅导、心理咨询等项目,配合街道。社区组织为民服务、社区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小区内阳曲路上树立三十六块宣传教育的广告灯箱,建造了六座雕塑,三座喷水池,投资扩建了生物园;使小区内的每一块绿地、每一尊雕塑、每一组宣传画廊、每一条与周围景观相呼应的文字都倾注了教育的内涵。在临汾教育小区内,教育已从狭隘的小天地拓展到广阔的社会领域。

  (三)以"教育小区"为依托,完善区域大教育运行机制

  (1)理顺"教育小区"组织系统,完善区域大教育组织机制。

  组织系统是其核心,问题是集聚与组织一定人、财、物等要素,以下三种举措是不可缺少的。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小区董事会。董事会是小区工作的决策层,成员由各委员单位派员组成,原则每年召开二至三次董事会,讨论决定教育小区的重大事项以及工作章程等。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小区发展基金会。由教育局基金会、街道、企事业单位、小区各教育单位、个人捐赠等出资组成。

  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社区学校。以街道社教科为主,组织筹划。

  (1)理顺"教育小区"管理系统,完善区域大教育管理机制。

  管理系统是关键,其关键在于建立操作队伍,使其正常运转。

  健全管理系统,建立小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担负统筹,管理职责,是小区工作的操作层。设主任、常务副主任若干名。

  健全管理系统,建立小区管委办。设专职秘书长具体操作,各单位派一名成员组成联络员队伍。

  健全管理系统,建立社区家长协会。"家协"的职能是参与教育,评估教育,由小区各学校、街道、居委会推荐家长代表组成。

  (2)理顺"教育小区"目标系统,完善区域大教育目标机制。

  目标系统是方向。明确工作目标,健全指导系统,完善一系列举措。

  健全指导系统,完善区域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小区教师流动制,校际兼课制,学生小区内择校制。

  健全指导系统,完善区域大教育活动内容设置。每月举行《七彩广场》文化活动展示,举办小区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万人读书活动等,向社会展示学校文化生活,使教育走向社会。

  健全指导系统,完善区域大教育活动形式选择,采取广场形式,文化夜市,到社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等,使区域大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形式多采。

  校外教育机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时期,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高地"优势,联结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使其成为区域性大教育的桥梁和纽带,这是"青少年活动中心"责无旁贷又当之无愧的重任。江
96年视察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时曾题词"培育一代新人",对"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一新类型校外教育机构寄予厚望,"青少年活动中心"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全体教职员工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一定要在培育跨世纪一代新人和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7:20:07 | 只看该作者
打造校外乐园 播撒七彩阳光
宁海青少年乐享校外教育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12-22

  宁海新闻网讯 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传来好消息,该中心被评为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这是该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称号。自2004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遵循服务青少年、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公益性原则,坚持创业、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校外教育的新机制,努力构建“校外成长乐园”,开创了我县青少年工作新局面,拓展了一个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形成了可以推广的办宫模式,成为了我县广大青少年的成长乐园。
  公益活动有特色,优质资源常下乡。作为我县校外教育的主阵地,该中心一直把公益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公益性教育文化活动,致力于让城乡广大青少年均衡享受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成效显著。中心投资40多万元在省内首批成立“天天网络工作室”、购置互动科普模型成立“宁海县流动科普馆”、在中心一楼大厅设置四驱车赛道等,为全县青少年免费提供服务;关注留守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孤残、困难家庭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参与,坚持为进城小公民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七年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让更多层次、更广地域的孩子享受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流动少年宫工作扎实开展,进行了“流动少年宫站点”建设,成立胡陈、西店、桑洲、桃源等4个站点,为站点的6000多名青少年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设备、专业技能,并积极开展各类活动60余次,使全县数以万计的孩子、成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素质拓展有平台,实践活动建品牌。青少年活动中心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素质拓展培训项目内容丰富,设置了符合校外教育要求的素质拓展培训项目50余个,涉及科技、艺术、运动、书画、早教、外语、影视表演、文学及其它学科等多个领域;实践活动特色鲜明,创造性地开展了350多次丰富多彩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从2009年开始推出的“快乐成长秀”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从2006年开始的“红色精神教育”是中心的亮点,七年来共接待参与活动人数达40万余人,成为县内青少年活动的主基地;特色教育有品牌,中心设立了“快乐成长社团部”,下辖少年通讯社、少儿棋院、少儿武术团、少儿艺术团、少儿书画社等分社,为我县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校外学习的课堂、活动的场所,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其中“宁海县阳光文学社”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佳作频出,一批文学少年已崭露头角,发表、获奖不断,部分社员已经开始长篇小说创作。
  中心建设有突破,校外教育出成绩。七年来,在该中心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校外教育成绩喜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未成年人校外实践示范基地”、“浙江省优秀青少年宫网站”等,“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流动少年宫”活动优秀单位、“2011年全国县区级示范性校外教育场所”,“宁海县阳光青少年心理导航工作室”荣获“首届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青少年事务项目优秀奖”等。七年间,中心集体、师生获得国际奖项20余项,国家级奖项百余项,市、县级奖项百余项。突出的成绩、有特色的办宫模式,赢得了地方百姓的高度赞誉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接待了全国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百余家同行到这里考察、参观、学习。(记者王银宁通讯员许碧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7:20:53 | 只看该作者
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7日  新浪育儿  




  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校外教育的实效性。
  门头沟区少年宫
  少年宫是直属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的唯一一所校外教育机构。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和教委领导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全面规划学校布局调整,把一所教师进修学校改建成为现在的少年宫,解决多年少年宫没有活动场所的问题。建筑面积由900平方米到3100余平方米。为少年宫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少年宫根据学校需要,推进几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1、少年宫活动场所(科技创新教室(机器人)、计算机教室、声乐、舞蹈、体育等多功能厅等)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为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活动场地,力争使其发挥出活动场所的最大效益。
  2、制定《少年宫专业教师下校辅导规定》,通过调查,把全区中小学开设54个专业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表发给教师,专业教师结合自己专业,平均每月下校辅导学校文艺、科技、体育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1-2次。常年坚持,无偿辅导。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也深受学校欢迎。他们深入学校,进行辅导。舞蹈教师除了辅导城镇峪分、育新、坡中、新中、永定中学、妙峰山等学校外,还多次到距城镇30-50公里外的深山区王平中学和雁翅中学辅导舞蹈,有时住到学校进行辅导,深受学校和学生欢迎。声乐教师乘公共汽车到10余公里外的潭柘寺中心小学辅导学生参加艺术节比赛。书法教师到永定中中心小学给教师讲硬笔书法讲座,提高了老师板书的基本功。
  3、本着“服务山区,延伸阵地”的理念,,把科技、文艺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到学校组织,既普及活动又服务学校,做到两全其美。如迎新春艺术竞赛活动、车模、航模等科技活动。科技教师组织“我和科学手拉手”知识竞赛活动,多次到中小学准备竞赛活动。为了方便和服务学校,少年宫组织“科技节”中的车模、航模等活动,科技部部长的带领下把竞赛活动送到学校去。先后曾到军庄中心、潭柘寺中心、大台中心、清水小学等。有的活动到深山区往返要150余华里。这种做法,既服务了学校,又为中小学生参赛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各类竞赛活动普及率逐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增强。近五年来共组织活动50余项,参加人数近75000余人参加活动。
  4、增加专用设备,改善办宫条件,不断扩大少年宫兴趣专业,逐步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建设高水平的少年宫,优质、现代化设备是动力,少年宫教育教学、办公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在市教委亲切关怀下,2005年批准了少年宫申报的“北京市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建起了多媒体教室、科技创新教师、计算机教室、宽带网、多功能声乐教室、艺术流动大篷车、和配置了一定数量的现代化设备,在中小学生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和培训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少年宫兴趣班专业由16个增加到28个。培训质量稳步提高,得到中小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5、发挥少年宫服务职能和校外教育龙头示范作用,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少年宫兴趣专业培训班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开设的专业有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健美操、器乐、科技、棋类等28个专业。每年有几十所学校3000多名中小学生到少年宫学习、培训。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现在到少年宫学习的学生逐年增多。有城镇中学的、外围山区的(10公里),浅山区(20公里)和深山(30-50公里)左右。做到了少年宫大门一年四季为孩子敞开,实行自选兴趣专业,来去自由。少年宫一部分高水平的学员,均代表各中小学参加区、市级的艺术节、合唱节、“科技节”参赛。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在少年宫的一部分书画、舞蹈、声乐班等专业的学员,大多成为学习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尖子和骨干。少年宫舞蹈队、合唱队多次参加各种展眼演、慰问和庆奥运演出等。如参加东辛房、城子街道、德露苑等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少年宫每年组织全区20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合唱节、艺术节、科技节等主题鲜明的舞蹈、声乐、车模、航模、电子、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灵巧手”、“未来工程师”、“技作品制作评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这些异彩纷呈的校外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兴趣,锻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发展了特长。为校内校的有机结合迈出坚实的一步。五年来共组织活动50余项,参加人数近75000余人次。
  二、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组织全区中小学生“迎新春主题艺术教育竞赛”特色活动。
  (自2001年起),每年的主题分别是2001—“迎新世纪曙光”;2002年—“讲道德、树新风”;2003年—讲文明,树新风”;2004年—“我为奥运增光彩”;2005年—“树京西新风尚,做文明小市民”;2006年“文明礼仪伴我行”;2007年“明礼仪、知荣辱、践我行”;2008年—“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共有16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竞赛活动。竞赛的项目有:器乐、声乐、舞蹈、书法、绘画、卡通画、朗诵、摄影等。广大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赛,热情高涨,学校、家长积极支持每次竞赛活动都举办的很成功,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为了促进深山区中小学艺术教育,使活动得到普及,少年宫教师深入多所深山区中小学组织竞赛活动,服务山区孩子深受学校和家长欢迎。
  迎新春主题校外艺术教育竞赛特色活动的开展,展现全区中小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实践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促进全区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了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到美的熏陶,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丰富了中小学生课外、校外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到全面提高。
  2、举办全区中小学生科技作品展览。
  自2000年起,已举办了八届。是学生“科技节”的一项特色活动。八年来,共收展览作品3200余件,有80余件作品选送到市里,参加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共有40件作品获奖。作品构思新颖,具有独创性,多为声、光、电一体,手工、机械相融,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每次展览,都组织门城镇地区中小学生参观,使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共有40000余名学生参观展览。组织中小学生科技作品展览活动,增强了中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对普及科技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每年组织“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型游园活动”。
  活动完全公益性。项目丰富多彩,达20余种,同时为孩子准备多样的奖品,使孩子既有快乐又有收获。
  4、组织公益性全区中小学生“三人篮球赛”,达到丰富课余生活,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工作设想
  1、活动场地狭小,不能更好的为学校和学生服务。现在正在积极努力,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建新少年宫的工程。
  2、设施、设备待近一步改善。
  3、开展公益性活动经费紧张,应建立持久的长效机制。
  4、依据校外教育机构规模,制定人、财、物等配置标准。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培训、使用、考评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发挥艺术流动舞台—大蓬车作用,服务学生、学校和社会。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校外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接受校外教育的要求日益迫切,校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少年宫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北京市校外教育文件精神,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力度发挥校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实施素质教育寓教于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寓教于创新的理想变成现实。真正把少年宫建设成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展现才华的校外活动的舞台,成为孩子们科学的天地、艺术的殿堂、体育的乐园、人才的摇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树门头沟区校外教育精品意识,创实施素质教育特色之路,为促进全区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做出新的贡献。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07:45:30 | 只看该作者
乐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员    资阳市老科协教育专委会成员
乐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行政拓展部主任
     
我代着组织的重托,来到乐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中心和社区辅导站,与中心人员、学员、辅导教师、站点领导,数十次的亲蜜接触和足膝攀谈,并学习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校外教育专家的论著,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培训手册等,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使我初步明确了校外教育的含义、发展等问题。
一、什么叫校外教育?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除了学校以外,各种机关和团体对于儿童所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教养、教育工作叫做儿童校外活动。苏联的校外活动即我国的校外教育。实质上,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但它在学校以外的广阔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等)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读写、栽花种草、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它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它的总目标包括校外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培养目标。它的教育总目标是与学校教育总目标一致的,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它的具体培养目标,一是侧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的发展;二是寓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道德行为的塑造;三是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活动的设置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是关注学生的闲暇生活,将教育与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教育。它的实质是注重人的个性品质培养的社会活动。综上所述,校外教育是指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由校外教育机构和各种社会教育团体,在学校教育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日、寒暑假及其他课余时间),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旨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教育。
一、
校外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21世纪校外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是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一直崇尚和追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党和国家把素质教育摆到提高全民素质中心环节的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有利于营造一个全党全社会都来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从广义上讲,校外教育应该覆盖学校以外的各个方面,校外教育以整个社会为舞台,可以有更大的作为。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校外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工作形态,社会上的各种有益的教育资源为校外教育提供丰富的载体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近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6]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校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为校外教育扫平了障碍,给足了发展机遇。但中央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历史使命不仅落在了各级人民政府肩上,也落在了校内、外教育者肩上。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拓宽育人渠道、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加强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全体青少年学生素质就成为当务之急,校外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二、校外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外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校外教育能否满足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能否满足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家庭教育计划的需求;能否满足并在多太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决定着校外教育的生存发展。二是在全社会都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该如何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校外教育搞艺术教育、技能训练等,在培养青少年学生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素质教育,校外教育外可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三是课改后,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了,校外教育应怎样来创造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寻找新方式,研究新手段。四是新形势下的校外教育需要有一大批既热爱青少年学生、有责任心、兢兢业业、又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自从人类历史以来,社会即是学校,学校即是教育。从大众的立场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大众必须正式承认它,并且运用它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今天,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以适应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对教育的社会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固而研究和实践校外教育十分重要。
三、校外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强大优势。
(一)、校外教育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一是校外教育把着眼点从传授转向学习,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更注重教育的使命就是使青少年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掘他们个入的潜能。二是校外教育过程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更重视青少年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并给他们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校外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它更注重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四是重视学习者的地位,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志愿参加,自由选择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者可以自已定选题、找资料、设计方案,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实验和制作,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去分忻、判断,活动的结果,自己要进行检查和总结,因此校外教育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塑造个人有益品质。
(二)、校外教育是一种闲暇教育。青少年学生多姿多彩的童年就是他们的闲暇时间的闲暇生活(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全年的闲暇时间有180天左右),搞好闲暇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国教育家朗格郎说:闲暇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发展人的志趣、才能和个性;培养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从此看出,闲暇教育是帮助青少生学生学会合理、自主地支配闲暇时间,发展个人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培养高尚品质、开拓智慧,实现理想的良好途径。
    (三)、教外教育的独特优势是坚持“两全”和“四个自主”。长期以来,校外教育自始至终坚持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教育形式是以活动为主、“以实践为主”、“以自愿为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教育手段主要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成长平台,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性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并创造各种激励机制激励学生的探研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健康生活和成长。
(四)、校外教育有良好的教育环境。环境好坏对人的成长影响十分巨大。由于校外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它是以面向全社会优化社会育人为目的,开设青少年学生感兴趣、自愿参与的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挑选活动的内容、项目、时间、地点、包抬指导老师来参与活动,当兴趣转移时还可以重新选择,以达到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更健康的发展和成长。特别是对一些学生在学校或成绩不好、或调片捣蛋受到压抑而丧失信心时,往往能在以兴趣爱好为钮带的校外教育中找回自信,发现自我,并成长为对社会有特殊供献的人才。校外活动中心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文化阵地,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实体,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为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的品格,校外教育中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竞赛和活动。在“我心飞扬”、”童星小舞台”活动中,精彩的文艺表演,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树立自己的信心,使才智在实践中生辉。
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教育实践的活动中,始终遵循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目标、任务和要求,因地制宜,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达到教育效益最佳化;我们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促进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通过社区教育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走进自然,活跃身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的才干,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宝林社区辅导站以写舂天为主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后,回到教室里,从说春天到画舂天,再写春天,活动效果非常好。实践也证明,走出校门,踏进社区,学生们耳目一新并激发出更大的创造热情,点燃新的生命之火。
为此,校外教育可以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在其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里自由翱翔的博大空间。
(五)、校外教育能实现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校内教育由于课堂内容的限制很难完全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而校外教育没有传授完前整的学科体系的任务,不受教材、场地的限制,有较大的灵活性、适时性和丰富性。因此,在提高青少年学生全面素质有学校难以达到的多方面教育功能。一是校外教育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把反映时代特点的最新的知识通过便捷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二是可以根据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差异,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稳定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兴致勃勃的精神状态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按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通过触、摸、问、观、思、作等既动手,又动脑,在玩乐、游戏中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四是让学生较早地参加更多地接触、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同时,增长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教育的教育功能不但能满足学生追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而且使他们在愉悦、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静化了心灵、塑造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质观,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和谐的提高。
()、校外教育是连接多种教育的桥粱和纽带。校外教育是校内外教育的连接点,是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的结合点。最早是在18世纪于欧美国家中出现的。目前,随着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形式已经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国家中蓬勃发展起来。应该说,社区教育发展的诞生是世界向发展与文明迈进的标志,是真正实现终身教育进入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随着校外教育的需要,我县校外教育中心在二00八年下期,开始在各社区设立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按照教育规律和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亲历实践过程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类(爱国主义、科技、国防、艺术、体育等)教育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学校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众所周知,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学生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因此,尽可能开发一切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社区资源是校外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社区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互补作用是从青少年教育的角度而言的。现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各种社交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其知识面覆盖之大,其能力训练要求之高,是学校单方面怎么也完成不了的。学校教育特定的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方式决定了它只能发挥其特定的功能。虽然说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教育开始逐渐向最大限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发展,然而由于学校教育固有的诸多弊端,使得学校教育仍然是在一种相对简化和净化的环境中进行一种智力教育。而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而言,这种相对净化的教育对于他们进入复杂的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太高的免疫力。因此,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实践锻炼,显然是必要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接受技能训练,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学生来自社会,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中,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都会出现在学生的周围,都会与他们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产生着各式各样的影响。作为校外教育者,没有忽视学生的生活背景的理由,而是将学生的成长空间有效地把握、合理地利用。社区内蕴藏着无限的教育资源,这一点早已为校外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社区教育中,紧紧围绕“知——情——行——理”的德育发展规律,注重实践教育,并结合各社区各校学生的实际,乐至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设立了城东、城西、城中、南塔、宝林、童家、石湍社区辅导站,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成长提供新的空间。总之,
校外教育支持家庭教育计划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作用,它对学校教育互相包容与补充而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它对社会教育的鲜明导向性对社会教育产生作用。但校外教育必须是在政府确保扶持、投入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和资源为校外教育服务。,它的教育优势才能充分显现出来,才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生服务。
总之,校外教育政策畅通,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手段先进,党政重视,社会支持,是发展的好机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2:22 , Processed in 0.0894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