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源于解读文本的功力 钱梦龙
我早闻闫学老师之名,但却缘悭一面,对她知之甚少,只知道她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现在读了她的书稿,终于知道了她为什么会这样优秀的缘由:原来她是一位解读文本的高手,她之所以善于解读文本,又源于她的酷爱读书,源于她善于从阅读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她因此还曾名列《中国教育报》2006年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读书人物。正如她谈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所说:“我从苏霍姆林斯基读到卢梭和杜威,从教育理论经典走进开阔的人文视野,我在广博的阅读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底色。”事实上,广博的读书不但丰富了她的知识底色,同时也丰富了她的教学底色,使她无论自己解读文本还是指导学生阅读,都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现在有一种很时兴的说法,叫“深度解读”。对文本挖掘得深一些,当然是十分必要的。“深度”者,“深”而有“度”之谓也。如果脱离了文本实际和学生实际,一味求深,语不惊人誓不休,甚至变成了刻意求“异”求“怪”,那就把语文教育引上邪路了。现在有些“新锐派”语文老师思想敏锐,见解独到,也很有学问,令人钦佩,但有时候他们的长处恰恰成了他们解读文本的负担。几年前有幸读到一位“新生代”名师执教《愚公移山》的实录,只见学生在他令人眼花缭乱的诱导下,思维像一匹无拘无束的小马驹,到处狂奔乱窜,居然得出了一连串令人目瞪口呆的结论:原来这个要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老愚公是一个狡猾、毒辣、自私、疯狂、愚蠢、一根筋的“害群之马”!但这位老师尚嫌不够,还请出了两位外国人对中国古代寓言中的这个“疯老头”品头论足,虽然是播放采访录音,但教师这一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确实构成了我们母语教育课堂里一道怪异的风景。我实在说不清这是一堂什么课,总之不像是语文课,因为老师和学生恰恰都忘记了一项最基础的语文知识:什么是“寓言”。
与这样的“深度解读”相比,更显出闫老师解读文本朴实、自然、大气的特色:既紧扣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她对文本每有深刻的见解,却从不刻意求深,而是深而有度;她的知识面很广,却从不恣意突破语文教学的“边界”,而是宽而有界。这种由博而返约的功力,既是一种修养,也是明智的自我克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不妨看看她对《夸父追日》的解读。我之所以选择这一篇,不仅因为它跟《愚公移山》文体相近(有人认为《愚公移山》也是“神话故事”),而且夸父和愚公同样在干着一件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傻事”,因此更便于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思路。
闫老师首先从探讨夸父追日的动机入手,在引证了《山海经》等几种古籍和教材编者的观点以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夸父追日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已经并不重要,我们更加看重的是故事本身强大的象征意义”。“夸父追日的故事所蕴涵的精神寓意是非常丰富的,充满了悲壮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对夸父追日动机的追问,其实正是为整个解读思路定下了一个正确阐释文本的基调。这是从文本出发、从神话故事的文体特点出发必然引出的结论。接下来她就顺着这一思路,具体剖析了“夸父追日的惊世画面”,指出故事的悲剧性意义首先在于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行动;而渴死的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充满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蕴涵着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传承的意义。这样解读文本,既显示了解读者思想的深邃,但又不是脱离了文本和文体特点、天马行空式的随意发挥。与嘲讽愚公为“疯老头”的另类解读相比,境界之高下不言而喻。
闫老师解读文本的另一个特点是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因此她把她的解读叫做“教学解读”。我欣赏这个提法。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下作为个体行为的阅读。所谓“教学解读”,就是为教学而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之时,不仅要眼中有文本,更要心中有学生。这也正是“深度”的“度”之所在,解读的深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界限,就是深而无“度”。因此,闫老师在每篇课文的解读以后,又以“板块”结构的方式,提供了教学的大体思路,以便于使解读的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具体的操作。比如这篇《夸父追日》,在对故事本身充分解读以后,又为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可供操作的“板块”:1.浏览故事,认识夸父形象;2.细读故事,想象夸父行动;3.讨论故事,探究夸父精神;4.重写故事,再造夸父形象。四个板块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故事而人物、由人物行动而上升到精神层面,最后以创造性地重塑夸父形象作结,这一结既是练笔,又给予学生在充分理解夸父形象基础上自由想象的空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始终不脱离对文本的反复咀嚼、品味,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每个板块内部又有若干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或提示,在扎实中不乏灵动之气。
我还十分欣赏闫老师一改语文教师对课文及课文作者顶礼膜拜的“仰视”态度,转而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平视”文本和作家,文本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直言不讳。比如解读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时,一开头就针对作家在文本结尾的那句点睛之笔“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坦率地指出:“我试图站在冯骥才先生的角度,理解他所说的这个美好的境界,我也试图站在小鸟的角度,理解他所说的这个美好的境界,但遗憾的是,无论我是站在谁的角度,我最终都没能看出这个境界的‘美好’”;“无论这个笼子是如何的舒适与温暖,笼子就是笼子。对小鸟来说,它需要的不是笼子,而是自由的天空”。真是一语点破了作家由于考虑欠周而造成的文本的缺陷。这种平视教材的勇气,恰恰来自于闫老师对作家的尊重、对真理的尊重,而不是无理挑刺,更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以求博得几声喝彩。我想,这对那些至今仍然习惯于仰视教材的语文教师同行,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读后感”已经写得不短了,但最后我还想啰嗦几句:闫学老师之所以优秀,很大程度得益于她解读文本的功力。因此,如果我们真心实意想使自己也成为一名像闫老师一样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实实在在地从提升自己解读文本的功力入手。我们读闫老师的这本著作,也不应该仅止于欣赏闫老师的解读艺术或原封不动地移用她解读的成果,因为那毕竟是别人的东西,重要的是,透过对书中一个个解读“个案”的研读,进而探寻、学习闫老师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磨炼出自己的解读艺术。这才叫“善于读书”。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闫学著,大夏书系。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4月出版。本文为序言,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教育时报》4月11日书卷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