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特立“十年破产读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9 10:5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特立“十年破产读书计划”



    近段时间在此间举行的“湖湘名人与湖南图书馆”的大型展览上,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早年一个鲜為人知的故事——“十年破产读书计划”特别引人注目。
    出生於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家的徐特立,4岁丧母,父兄种田省吃俭用供他读了6年私塾。读完私塾后,迫於生计,19岁的徐特立便在乡村教蒙馆,开始了他边教书边学习的求知生涯。
    贫寒而又酷爱读书的徐特立很快发现,家中藏书甚少,所需之书又不易借到,自费买书更是“天方夜谭”。
    1984年出版的《徐特立传》中,记载了他当时的窘境:“买书又很困难,因为书价昂贵,一部《十三经註疏》要十五串钱,一部《庄子》也要三百文。而他教蒙馆的第一年所得俸金只不过三串钱,儘管后来逐渐加到二十串钱,仍是难以购置书籍。”
    经反复思考,徐特立在20岁那年制订了“十年破产读书计划”,把外婆家送给他的几亩薄田作為购买书籍的资產,而自己的俸金作為家庭生活开支。从此,他不再為花钱买书而犹豫,一些价格很高的大部头书,如《十三经註疏》、《读史舆纪要》、《御批资治通鉴》等等,也都一一买回来。
    但他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不到八年的光景,即在1905年他刚满28岁时,几亩薄田就已耗尽。也就在此时,徐特立成了一名闻名遐邇的饱学之士,许多塾学、学校争先聘请。
    湖南省图书馆歷史文献部刘雪平副主任介绍,在10年间,徐特立读书从不贪多图快,而是注重实效,与其用读一本书时间马马虎虎读十本书,不如用读十本书的时间老老实实去读一本书,把这本书读得字字分明,句句通透。
    刘雪平举例说,当年徐老曾刻苦攻读过《说文解字》,该书收有9000多个字,他每天只学两个到三个字,晚上睡觉时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裡默写自己白天学过的字,直到熟练了再学下一个字。《说文》部首共有540字,他每天读两字,花了1年的时间才将这本书读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4:46 , Processed in 0.1026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