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参与的理念和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0 02:5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参与的理念和经验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媒介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卜卫

一、儿童参与的理念
1.什么是儿童参与权?
儿童参与权(Participation Rights)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在《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参与权的主要条款是第12条和第13条。




        
提出儿童有参与的权利,是因为:
第一,儿童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一个弱小的群体而仅仅需要特殊的照顾,他们应当作为一个拥有权利的群体而被所有人尊重。
第二,虽然儿童正处在发展中,但他们仍然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感情和对事物的意见,他们的感情与意见应该得到尊重。
第三,儿童在表达自己的需要时是最有发言权的。“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
第四,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尊重,儿童将可能做出合理的、负责任的决定。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儿童的参与的机会太少了。在社会上,所有有关儿童的事项,我们很少征求儿童的意见。比如儿童文学评奖、儿童电视节目评奖,从来就没有一个独立的儿童评审团来决定评奖事宜;在学校里,重要的学习、娱乐活动主要是由校方决定,学生将服从学校的安排。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每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活动是由谁决定的呢?这是儿童的节日还是成人的节日呢?在家庭里,有多少关于孩子的升学、课外活动、购买物品、交朋友、娱乐活动是听取了孩子的意见呢?
二、儿童参与权阶梯

我们常常使用参与权阶梯来衡量儿童对有关自己事项的参与程度。
参与权阶梯说明:
第一个阶梯:有关儿童的事情,完全由成人来安排。没有一种渠道或方法让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怎么能对参与这样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个阶梯:儿童可能有机会参与一些活动,如被要求唱歌、跳舞、穿漂亮衣服为某些事情做宣传等等,但他们不明白这些事项的意义,也不知道他们有权利选择参与是否,如何参与,以及在参与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三个阶梯:在一些事项中,儿童可能会被问到他们有什么想法,但是没有人重视或参考他们的意见。
第四个阶梯:成人决定一些有关儿童的事项或计划后,让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参与。
第五个阶梯:成人设计了有关儿童的事项,但让儿童明白事项的意义,能征求儿童的意见,并能严肃地对待儿童的意见。

第六个阶梯:成人提出有关事项,让儿童在筹划和实施中参与,并与儿童一起做决定。

第七个阶梯:儿童提出有关事项,并由儿童自己做出决定。成人并不参与。

第八个阶梯:儿童自己提出有关事项,并以主体身份来邀请成人一起讨论和做出决定。


(译自国际儿童救助会联盟亚洲分部所编辑的《促进儿童权利——儿童权利公约培训手册》)

可以看出:阶梯越高,儿童参与程度越高。但是,在儿童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项都能由儿童做决定,或者说达到第八个阶梯。我们应该根据儿童成熟的程度和他们的利益决定应该在哪个阶梯上让儿童参与。教育者或父母应尽量让儿童对有关自己的事项达到最大程度的参与,使儿童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认识和提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
下面一些案例由参加200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团中央中青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儿童表达中心”培训的参与者提供[1]

      










二、儿童参与的经验
  

1.1998年伦敦经验:儿童举办电视论坛并制定儿童电视宪章  
199839日至15日,第二届世界儿童电视高峰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电视政策制定者、电视公司的总裁、儿童电视制作人员和儿童电视研究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有50多名儿童代表。

这些儿童代表在会议第一天站在主席台上大声向成人宣布:“我们是儿童代表。我们代表世界上所有年龄的孩子们感谢高峰会议邀请我们,并请我们发表关于儿童电视的见解。在这个会议上,我们要对你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我们保证我们要如实地表达我们对今天电视的看法。”。


儿童代表在五天的大会期间举办了四场儿童论坛。


这四个论坛是:

第一个论坛“当我对你讲话时,请注意我”——儿童代表从各自的国家带来了他们认为最好的和最差的电视录像带,在这个论坛上进行投票,以表明儿童对电视的态度。他们对儿童电视的不满主要是节目过分美国化,地方节目太贫乏、节目播出不遵守时间、广告过多、太不真实、暴力过多以及缺少字幕等。他们特别希望看真人演出的节目,“哪怕他长得又丑又胖”,但毕竟是真实的形象。他们怀疑成年人曾经听过他们的这些意见吗?
第二个论坛“不要这样对我讲话”——这个论坛的目的是要告诉成年人怎样从儿童的角度对儿童进行采访,告诉成年人什么是与孩子谈话的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工作,鼓励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儿童代表历数了不好的采访实例,其中有些就发生在峰会期间。儿童们说,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能尊重我们,他们不认真听我们说话,也不熟悉我要回答的问题。有时我们被迫说一些我们并不想说的话。还有就是被问到一些毫不相干的问题,有一位儿童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警告记者:“您别再离题万里了”。

成人记者兴趣盎然地参加了讨论。他们甚至当场对儿童进行了采访,然后听取儿童对他们采访的评价。记者们发现,如果与一组儿童,而不是与一个儿童交谈,可以让儿童更有信心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各种观点都能更加充分表达出来。他们也感到,儿童比成人更坦率,因此他们的意见也更可贵。无论他们采访得怎样,儿童更喜欢成人尊重他们的态度。

第三个论坛“儿童的宪章”——在这个论坛里,儿童们邀请成人来讨论他们新起草的儿童电视宪章。其实,1995年,在墨尔本召开的第一届儿童与电视世界峰会上,成人们已经起草了一份儿童电视宪章。但儿童们认为,儿童电视宪章应该由儿童来写。当然,儿童还特别需要成人的意见,与成人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正是举办论坛的目的。
最后一个论坛是“当我长大以后”——儿童在未来社会里将看那类电视节目?使用哪一类媒体:是模拟电视还是网络电视?喜欢哪一类内容:是戏剧、音乐、艺术、电影还是动画?儿童怎样成为未来电视的主人?论坛一开始,儿童就自编自演了一场讽刺喜剧。故事发生在2015年,是一个有关第七届儿童与媒介世界峰会的新闻节目,此时的世界峰会已由儿童主办,成年人被邀请参加。由于所有的儿童电视台都已被儿童接管,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对成年人“复仇”了。所用的方法,就是像当年成年人对儿童那样轻慢无理。

谈到这次峰会,很多儿童代表非常满意,觉得自己发挥了作用,他们忍不住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儿童看到成年人正在倾听他们的声音。

2. 2001经验:"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  
今年2月,亚太地区儿童与电视论坛在韩国召开,这也是希腊世界峰会的亚太地区预备会。在这个大会上,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儿童记者联合发表了重要演讲“让儿童的声音被世界听到”,她们提出了“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
这两位代表均来自CE, 一个世界性的8岁至18岁儿童新闻报道组织。日本代表Mika Maeda, 16岁女孩,是东京CE的编辑。美国代表Alex Berke, 也是16岁,已经做了8年的记者和编辑,现在是纽约CE的资深编辑。她们介绍说,CE的使命就是要让世界能听到、重视儿童的声音。
在这个世界上,如何能改善儿童报道并在此同时促进儿童权利的实现?两个女孩说明,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第一,请成人在报道儿童问题时一定要采访儿童。第二,帮助儿童获得接近媒体的资源,使儿童能直接报道儿童问题。
Mika告诉与会者说,在21世纪,人们确实越来越重视儿童问题,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都在报道儿童问题,像我这样的孩子,几乎每一天都可以从媒介上看到有关儿童的新闻报道。有一天,我用‘儿童’这一主题词做了检索,发现在一周内日本大报的主要版面上,出现了1715个“儿童”,但是,只有3篇报道包括儿童的声音,即采访了儿童并引用了儿童的话。我想说明的是,虽然世界上有很多儿童报道,但这些报道缺少儿童视角。
为什么有关儿童的报道一定要包括儿童的声音?Mika解释说,首要的理由是“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没有人能比儿童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经历、处境、感受和情感,从儿童的视角来看这些经历、处境、感受和情感,才能让世界了解儿童的真正的情况,才是真实、公平的报道。但是,成年人往往忽略这一点。他们如何理解儿童然后进行报道呢?我们看到,其一,新闻报道或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经常是“陈规定型”的,如果是儿童就一定是某种类型;其二,成人不了解儿童,有时他们报道中的儿童形象至少一半是他们自己想象的;其三,成人只记得自己那个时代的儿童,他们衡量儿童的标准是以他们童年经验为基础的。所以,让成年人完全代替我们说话,这是不公平的。
美国代表Alex接着强调说:“如果成人能帮助我们获得媒介资源,我们就有能力担当起媒介报道责任。我们不仅能采访儿童,也能成功地采访成人,不管接受采访的成人如何低估我们。CE2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我们有这种能力。当我们采访儿童时,我们有先天的优势,我们年龄相近,更容易相互理解和信任。我10岁时曾采访过童妓。对这些女孩来说,采访是个痛苦的经历。但由于我们同龄,她们对我们不设防,告诉我们很多她们经历的事情。在此之前,很多成人记者采访过她们,但她们不愿意与成人交谈。事后,她们的老师和父母告诉我们,我们的采访对她们认识自己的经历以及今后重返社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而当我们采访成人时,我们会从儿童的角度来提问题,我们相信我们的问题与成人记者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成人记者大都很程式化,对同类的事件总提同样的问题,也难发现新的可以报道的儿童事件。我们的发现,我们的角度以及我们的问题将改变这一点,世界上将有更多元的声音。”
当然,MikaAlex都提到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她们的力量所在。Alex还告诉我们,《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说要促进儿童在体能、智能、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我发现参与媒介报道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8年以来,作为CE记者,我不仅贡献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意见,这种活动也帮助我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3.中国经验:挑战与机会   
面临的挑战:
(1)
儿童参与机会较少。
在学校、家庭、社会事物中,有关儿童的事项较少听取儿童的意见,在多数情况下,由成人单方面决定有关儿童的事项。

(2)
儿童不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首先是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平等机会。当我们从电视或其他媒体上看到儿童形象时,当我们听到儿童在重要会议上发言时,这些儿童大都是城市儿童。似乎中国儿童大都是城市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儿童成为中国儿童的代表。但统计表明,中国儿童大都是农村儿童。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说明,在3亿130014岁以下儿童中,14.7%是城市儿童,6.4%是镇儿童,78.9%是县儿童(农村儿童)。人口统计资料还表明,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的地方,大多数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
其次是残疾儿童的参与问题。残疾儿童经常被忽略。在大多数有关儿童的海报、宣传画、招贴画中,儿童的形象从来都是健康的、快乐的、漂亮的等,几乎很难看到正面的残疾儿童形象。1987年中国残疾人口调查表明,儿童人口中有2.7%是残疾人,约850万残疾儿童。但我们在社会上、在媒介中却很少看到残疾儿童形象,我们用“隐匿”方法遮掩了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歧视。他们或许不能上学,那么,他们如何参与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同样,流动人口的子女参与社会公共事物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少数民族儿童的参与也值得关注。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表明,少数民族儿童人口的文化程度比汉族要低一些,他们如何与文化程度较高的汉族儿童在一个组讨论问题。除此之外,语言也可能成为他们参与的障碍。
从总体上看,性别也是一个问题。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表明,6-14岁儿童人口的文化程度,女孩低于男孩。其中文盲、半文盲,男孩占儿童人口的11.4%,女孩占15.0%,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人口中,女孩的文化程度均低于男孩。经验表明,文化程度较高的孩子比文化程度较低的孩子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如果女孩文化程度较低,将妨碍她们的表达。
即使是在同样的条件下,仍然存在平等的参与机会问题。比如,同在大城市,同在重点学校,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容貌漂亮的学生的偏爱,仍然可造成机会不均等。即使都是在孩子中间,也存在着“霸王”或弱者,他们如何平等地发表意见?
3)儿童参与能力
参与能力至少包括:儿童自我概念的觉醒、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被鼓励参与学校、家庭或公共事物,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是沉默的,即使有机会说话,也难以形成独立的声音。在儿童的话语中,通常可以看出成人对他们的控制和影响。我国教育专家孙云晓曾将这种现象概括为“集体失语症”。
这里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儿童,大都习惯于沉默。大多数农村儿童无疑比城市儿童更加沉默。当真的有人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的时候,他们甚至充满感激,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权利。在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的“儿童表达中心”项目中,我们曾委派北师大教育系研究生对西部农村儿童作了大型采访。采访者介绍说,常常是很长时间,这些孩子不说话,或者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或者只是笑。因为没有人听他们说话,他们已经不会说了。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是在有机会说话的地方,如电视上或报纸上,儿童是否能表达真正的声音,也是个疑问。这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关。我们不习惯听儿童独立的声音,我们只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儿童的对错。  
机会:
1.建立儿童表达中心

2000年6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团中央“中青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儿童表达”。

“中国儿童表达”是以“中青网”为基地形成的一个全国性儿童表达组织。全国6岁至18岁的儿童可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方式报道和评论新闻,讲述自己的故事,发表儿童的看法和观点。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负责网站的建设及相关活动策划和组织。   
为什么要有中国儿童表达?
世界是由成人和儿童组成的。成人经常忽略或误解儿童,但成人的决定却影响儿童的生活,所以儿童应该开口说话,要让成人听到儿童的声音。
儿童参与社会是儿童的权利,通过媒介表达自己也是儿童的权利。
我们希望,儿童关心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听见、被尊重和付诸于行动。   
中国儿童表达的任务
●发现并发出儿童的声音--不同背景的儿童将走到一起来搜集他们自己的声音,发现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通过"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为中国儿童表达建立的专门网站,将代表儿童的声音的文字、录音、照片等放在互联网上。
●通过“儿童的声音”报告会等形式,鼓励大众媒体去采访和报道儿童的声音,通过媒体放大儿童的声音,用儿童的声音向社会传达信息并影响社会。   
中国儿童表达的宗旨
●儿童皆有参与权--每个孩子承担他(或她)乐意承担的职责。
●尊重儿童,鼓励每个儿童重视自我。
●提供平等机会--注重农村儿童、残疾儿童、边远地区女童、民工子弟等群体的表达,通过努力使所有儿童获得平等的表达机会。
●重视儿童的声音,保留他们声音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   
中国儿童表达的创新性
●儿童的声音不仅要让儿童听到,更要让成人听到,并鼓励成人媒体去报道儿童的声音。
●中国儿童表达的目的不是要训练记者,而是要培养儿童参与社会、参与媒介的能力。
● 中国儿童表达记者将通过儿童间的互相学习(即儿童培训儿童)来获得必要的表达技能。
●中国儿童表达不隶属于任何新闻媒体,因此可不受某个媒体的影响,自由地进行报道或表达。  
已开展的重要活动
●儿童权利培训。
●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儿童新闻论坛。组织儿童讨论对新闻的看法。
●农村儿童采访项目。2000年6月至9月期间,中国儿童表达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作,赴中国西北部和其他地区采访贫困地区儿童,搜集他们的声音,并督促媒体报道他们的声音。
●儿童参与表达。目前,有约200多名儿童自愿报名参与了儿童表达项目。在外地,也发展了约40名特约记者。目前,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向中国儿童表达发来的稿件。同时,中国儿童表达还在网上开设了专门的讨论区,专供儿童在网上讨论自己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
●北京流动儿童采访项目。
●2000年“世界儿童广播电视日”网络宣传。
●参加“世界新闻图片大赛”评奖。2001年,中国儿童表达为“世界新闻图片大赛”在中国区选拔了一名11岁儿童评委,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赴荷兰参加世界新闻图片评奖。   

2.发现并创造弱势群体儿童表达的机会

项目缘起:让大众媒介中有农村儿童的声音
由于媒介大都集中在城市,媒介较少关注农村地区儿童,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儿童,导致农村儿童,包括女童和残疾儿童在媒介上发言的机会较少,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的机会较少,影响了这部分儿童的媒介和社会参与权利。本计划的目标是促进改变这种状况。通过研究和实地发动、采访、口述记录等,推动大众媒介对农村儿童的报道,并促进农村儿童的媒介参与权利。
项目内容:采录农村儿童的声音,并督请媒体报道
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动员并培训了10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请他们利用暑期回家乡对本地儿童进行采访录音,共采访了38名儿童,其中20多名农村儿童。其主要内容是请儿童讲述他们目前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梦想。经过整理后,我们将农村儿童的声音放在“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的“中国儿童表达”的网站上,通过报告会、儿童论坛等途径,请媒体报道这些农村儿童的声音,并以此为基地进一步促进对农村儿童的更多的报道以及农村儿童的媒介参与。   
3.对儿童及有关人员进行儿童权利和表达的培训
我们总共进行了五次儿童权利参与式培训。   
今年3月,在希腊召开的第三届儿童与媒介世界峰会上,我介绍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项目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儿童表达中心”的经验:第一,对儿童记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儿童权利培训,促进儿童和成人对儿童参与权的理解;第二,发动新闻论坛,讨论和挑战新闻报道中忽略、歧视儿童的现象;第三,组织研究生到西北农村等地去采访贫困地区儿童,将他们的声音录回来,放在网上,同时促进大众媒体去报道他们的声音。我们认为,大众媒体中的儿童的声音,不仅应该来自大城市,也应该来自农村。
在这个会上,我也读了中国儿童对媒体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来自儿童新闻论坛:
1.
我们需要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请为我们报道这些新闻。

2.
请在报道像教育改革这样的问题时,来采访我们。不要忘记这是与我们相关的事情。请听我们说话。

3.
请帮助我们参与媒介报道。我们相信儿童是世界上最诚实的记者。

4.
每一个儿童都能够成为记者。能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个儿童获得平等参与的权利。
  


[1]这些参与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系主任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卢力涛、黄河、欧阳丽、蒋珍蕾、赵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三年级生曹丹丹、廖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生李存生、杨飞龙,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CE项目负责人陶惠(总经理)、芦淼、张美英、尚东兴等17人。


(转自:http://www.chinace.org/jdgz/canyuluntan/second/buwei.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6:26 , Processed in 0.1388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