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云晓: 梦想是成长的发动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1 13:0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云晓: 梦想是成长的发动机


  梦想的价值是很难被人们认识到的。
  在成人之后,梦想往往被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而在童年时代,梦想则常常被看作胡思乱想。
  的确,梦想是不成熟的想法,也是偏离常规的思维活动。但是,经历了50多年的人生体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儿童来说,梦想可能就是理想,就是太阳,就是决定其命运的力量。尽管,许多梦想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梦想植根于人的心灵深处,它表达了人的强烈愿望,因而是最神奇的成长发动机。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父母与教师应当珍惜儿童的梦想,引导他们把梦想变成真正的理想。
  我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感受与大家分享。
  1966年的冬天,我11岁,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年代。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我哥哥在青岛市一所技术学校读中专。学校闹革命,把图书馆里许多书扔到院子里,准备当毒草燃掉。我哥哥那一年15岁,也是冲锋陷阵的红卫兵。可是,他却“反潮流”,竟然偷了一书包书回家,有滋有味地看了起来。
  试想,我与哥哥同床共眠,他看书怎能不诱惑我呢?于是,一个红卫兵与一个红小兵,在窗外一片造反声的情况下,专心读起了封资修的“黑书”。
  说心里话,长到11岁,这是我头一回与名著亲密接触,头一回吃文学大餐。在我记忆中,这批书中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青春之歌》、《烈火金钢》、《风雷》、《红岩》、《苦菜花》等等。可以说,虽然许多内容看不太懂,我却把这些书“吃”进了肚子里,就像一捧优质的种子埋进了沃土,怎能会不发芽、开花、结果呢?
  回首往事,我自然感谢哥哥的正义之“偷”,也感谢父母的宽容。假若,父母是政治敏感的人,岂能容忍两个儿子在家中欣赏“黑书”?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近乎文盲。在他们看来,看书学习总是好事,只要不过度看书损害眼睛就行。因此,父母只规定晚上10点必须关灯睡觉。可是,我们哥俩已经上瘾,怎能睡得着?哥哥懂一些电工知识,他找来电池、电线和灯泡,自制了手电,而我负责支起被子,俩人又进入文学世界……
  事情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读了太多的文学,美震撼了一个无知少年的心灵。于是,从11岁开始,我痴痴地做起了文学梦,梦想当一名作家!
  这绝对是一个梦想。
  按照中国社科院编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梦想有两种定义,一是“妄想、空想”,二是“渴望”。幻想也有两种解释,一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像:科学幻想”。另一种解释是“这样的想像:一个美丽的幻想”。关于理想则定义为“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
  我有些糊涂了,自己属于哪一种状态呢?似乎与幻想和理想不太贴谱,虽然有深深的渴望,却没有充足的依据,可能属于最低等的空想吧?是啊,一个连吃饱饭都困难的孩子,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工人的孩子,一个连安徒生、格林是何人都不知道的孩子,身上能有几个文学细胞?况且,又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最猖獗的1966年!作家梦不是空想又是什么?
  然而,我内心的渴望太强烈了,强烈到了无法抑制,就像心中有一颗太阳要喷涌而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我一个结结巴巴的孩子,居然成了故事大王。我为邻居的伙伴讲《三国演义》与《水浒》,不知讲了多少个夜晚。从伙伴羡慕的眼神中,我头一回品尝了成功的滋味。从1970年起,15岁的我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至今,长达40多年而不辍。这是我最漫长的文学准备与尝试。
  1971年初中毕业离开青岛第十六中学,16岁的我开始了疯狂的文学创作,最崇拜的人是李白、杜甫、贺敬之、郭小川,因而写得最多的是诗歌。虽然那个年代没有稿费,我却经常四处投稿,把每个编辑都看做圣人一般。
  记得有一天傍晚回家,哥哥笑眯眯地说:“弟弟,郭沫若给你来信了。”我心头一震,以为真发生了奇迹。全家人一阵笑声,才使我清醒过来,原来是嘲笑我的痴迷。后来,我偶尔也会想,哥哥也偷看了那么多作品,而且作文水平比我高,他为什么没有做文学梦呢?也许,十二、三岁更容易做梦吧,更容易接受新异刺激,而十六、七岁则容易做出现实的选择。我哥哥技校毕业不久,去东海舰队当兵,归来后一直做技术与管理工作。
  1974年11月1日,我的第一首儿童诗《画出公社丰收年》在《青岛日报》发表。次年1月1日,该诗又在青岛广播电台播出。我当时幸福得天旋地转,几乎要窒息了。后来,我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和多本报告文学集,写出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等影响广泛的作品,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全国委员,也不及处女作发表更加激动。
  可以说,我今天的一切荣耀均源自于梦想。梦想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又引导我走过文革的死亡荒漠,去拥抱那文学的绿洲。不仅仅如此,梦想使我一生都渴望学习与成长。梦想使我一生有了指南的针,指向文学,指向写作,指向积极的人生。
  我发现,梦想的魅力是难以阻挡的,因为它唤醒了你心中沉睡的巨人,赋予你伟大的力量,让你忍不住跃跃欲试。它是多么的真实、多么的执着、多么的顽强。当然,不是所有的梦想之花,都能结出成功之果,因为的确有些梦想是妄想或空想。但是,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梦想。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她会告诉孩子,放弃妄想与空想,而去勇敢地实现内心真善美的渴望。
我之所以追逐梦想几十年而从不停歇,是因为我越来越坚信,文学之梦是美好人生之梦。我对教育的理解不是来自理论而是来自文学。所以,我以写作为生命的方式,在文学与教育两座山峰之间快乐地奔走。
  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是圣人对人生的感悟。我早过不惑之年,心中疑惑依旧多多。今天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想把孩子推进成才流水线: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出国读名牌博士……怎么容忍孩子痴痴梦想?可是,没有梦想的童年,就像花朵没有色彩,就像小鸟失去翅膀,还有什么自由幸福可言呢?
  梦想是成长的发动机。它可能是丑陋的,可能是荒唐的,可能是怪异的,但它是童心上长出的灵芝草。给一份欣赏,给一份呵护,给一份引导,它可能长成一棵大树。自然生长起来的大树才可能是参天大树,人工栽培的花花草草怎么可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47 , Processed in 0.15358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