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任重道远的中国女性艺术及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1 18: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重道远的中国女性艺术及批评
                             
日期: 2011-3-4

    作者:李捷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从“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谈起

2010年12月17日上午10点,“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除去展览之外,开幕式当天十几位专家教授举办了为期一天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观看:自我与世界——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图象衍变”,就本次展览和女性艺术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篇文章以此为立足点,探析中国女性艺术及其展览与批评的现状。
首先,从历史跨度上来讲,“自我画像”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展,因其跨越了大概一个世纪的时间长度,所以涉及到的艺术家和作品数量必定极为庞大。但是按照展览划定的几个时间段观看下来,就会发现展览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整个展览呈现出一种虎头蛇尾的特点。民国时期的作品因时代久远,所以作品征集程度相对来讲要困难一些。但是这个阶段除去作品之外,还有一些当时的文献背景资料加以配合佐证。所以虽然作品并不多,但不给人单薄之感。反正,当展览行进到当代艺术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却严重缺失。照常理来讲,这个阶段离我们这个时代相距最近,所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数量应该最为众多。但是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陶艾民、陈庆庆、崔岫闻、陈羚羊、尹秀珍、施慧等人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展览的序列之中,即使是林天苗也并未展示她最具力量的装置作品。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其次,研讨会上大家都在关注女性主义的问题。但是女性主义的问题与这次展览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相关的。卢缓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展览分类的问题,即“能不能不要按照博物馆学的历史化方式,比如说按照问题形式的分类或者是按照研究的一个小的视点出发”。的确,“自我画像”采取的展览方式是依据时间顺序而定的。这就使得展览的意义变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发展史的一个侧面,使得展览所强调的“自画像”含义大大削弱。因为中国的女性艺术发展史几乎都是处在男性权力的支配之下。女性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它镶嵌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如同邵亦杨在“看与观看”的发言中所指出的,民国时期的女性艺术家肖像暗含了男性的观看视角。这个时期肖像画中的女性都安静、优雅、内秀,所呈现的姿势也与月份牌中的女性并无二致,这显然是对男性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迎合。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女性在表面上被给予了相同的权利,但实质上这是男性所在的社会体系寻求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女性在得到这些权力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特有的主体性。这两个时期完全与女性主义没有任何相关之处。就整体而言, 女性意识的自觉、女性话语的形成、女性通过艺术对自身的探寻都始于八十年代之后,在恢复高考和85思潮的影响下蓬勃发展。但即使是这些当代女性艺术家,也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模棱两可,甚至有些对其极为排斥。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当代女性艺术与西方的女性艺术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徐虹在《中国油画》2005年第6期中很好的概括了这一特点。她写道“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女性艺术作品比较含蓄而显压抑,作品中的受难和被摧残被撕裂的痛感较明显,忧伤、无奈多于激愤。在语言形式往往显得隐晦,借用的习惯符号形式要多于创造性符号,但由于巧妙的转换,使得文化含义比较丰富,但也由此减弱了批判的力度。由于形式语言的提炼和创造的力度不足,观念的表达力度也就相对较弱。”中国的女性艺术可以说既有女性主义艺术的成分,也同以往的女性创造存在着内在联系。这是中国女性艺术自己独特的地方。
从题材内容来看,中国的女性艺术家更加关注自身周边的事物。正如现代女画家申玲所说:“以平常心画周围的人和事,是我不变的主题。”这是一种整齐划一的内向型视野,也就是艺术家们向内关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身体和家庭。而很少向外发散出去,关注当下的政治格局、世界形势和金融经济。这可以用中国女性的内敛、贤淑来解释,但是另一方面,这无疑也是女性在社会政治中所处的失语地位的一种映射。从媒介上上来看,除去油画、国画之外,装置和雕塑领域更容易体现出中国女性艺术家对媒介的选择。女性多选择柔软的,韧性的,和尖锐的材质。如施慧的麻线、宣纸、纸浆;林天苗的棉线、针;姜杰的娃娃、蜡;尹秀珍的毛线;陈庆庆的扫帚苗、铁丝网。这些物品多与她们的日常生活、个人经验密切相关,且在质感上和形式上具有敏感、细微的特性。这些艺术家的制作方式,手工意味都很强,正如女画家董枫所言“女人最喜爱的那份手工感,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纺织状态对原始制作的回响”。如陈妍音的小铜管和尖锐的木刺,甚至是蔡锦的肌理处理,都是用重复的方式不断对物质媒介加以表现。这种方法就像不间断的手工编织,另一个侧面也在呈现生命的无限性繁衍和生存状态。正如贾方舟所言“男耕女织的传统分工练就了女性的一双巧手,就像鸟儿天生会筑巢,缝、编、织、绣的手工劳作,纵然早已与现代女性没有关系,然而技艺也似乎能产生天然的积淀,她们在艺术中自然地保持了对缝缀编织技艺的兴趣,并将它转换成一种女性特有的话语方式。是女性艺术中特有的现象。”
中国女性艺术的柔和明显的区别于西方女性艺术的狂暴,有很多因素促成了这种差异的形成。东西方女性文化底蕴的本质差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儒家的“三从四德”、道家的“无为”、“听天由命”,佛教的“来世”教化这些思想无一例外都是以男性的价值为中心。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时间里,这些思想不断侵蚀着女性的头脑,也使得中国女性的遵从意识更加根深蒂固。而西方的女性艺术是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女性通过自身的力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价值感被大大唤醒。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则不同,它是被动的,是男性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枝节。所以它并非是自觉的,这使得很多女性觉得没有什么东西需要解放了。但这导致了中国女性严重缺乏自觉的女性主体意识,对中国女性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女性艺术发展到今天,相比于过去男性文化的“附庸品”而言,无论从地位上还是美学品格上,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
最后,研讨会中很多人谈到了女性主义的问题,但是很少人将女性主义与“自我画像”这次展览和中国的当代女性艺术结合在一起。中国女性的受压抑程度相对西方来讲更为严重。虽然男性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身也受到社会权力的规训,但是女性在受控于社会权力之外还同时受到男性权力的支配。女性主义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它是与反对强权联系在一起的,它担负着巨大的社会重任。应该试图通过女性主义的研究,让更多的女性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同。也以此启发更多处于边缘地位的民族、区域、国家审视当下的权力机制。在我国,女性艺术和女性主义艺术批评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艺术现象,越来越吸引着艺术界的注意力。从1994年徐虹在《江苏画刊》上发表《走出深渊,给女艺术家和女批评家的一封公开信》这篇带有宣言性质的文章开始,艺术中的女性主义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己悄然兴起。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发展至今,虽然相比文学女性主义批评等相对薄弱,但也成果斐然。中国美术界对女性主义艺术观念的了解不断加深,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实际行动。如在挖掘、整理和研究女性艺术历史方面,有李湜和陶咏白的《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李湜编著的《故宫藏女性绘画》等(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9月)。在介绍和翻译国外女性艺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李建群、岛子、丁宁等人做了大量工作。在策划女性艺术展览和女性艺术的批评实践方面,廖雯、贾方舟、王林等学者都积极投身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由于东西方文化自身的差异,在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进行批评时,常常有与实际脱离和疏离之处,甚至有时有隔靴搔痒之感。因此,如何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使之融入本土的文本之中,找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契合点,是目前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另外,女性的艺术创作是深刻地烙着民族文化印记的,一个民族的女性艺术总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一定的文化也规范着影响着女性艺术的创作与擅变。女性主义艺术批评应该多关注文化,从文化视角关照女性艺术,从女性艺术视角探析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文化特质,由此才能使女性艺术批评更加走向深入。
附: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创造
特别策划∕本刊编辑部 专题统筹∕杨涓
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艺术家的女性在艺术史中销声匿迹,琳达•诺克林质问并剖析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这个问题。这种“沉默”一方面是社会地位和分工所导致的女性艺术家数量稀少,另一方面则是在男性主导下的美术史书写模式下,女艺术家的“被缺席”。
2010年12月17日,“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一时间,“女性艺术家”作为一股集体力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由此启发,本期“视点”将聚焦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
中央美院的李建群教授曾经在采访中说到,female artist这个概念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出现在学界,最初指代那些具有鲜明女性倾向的艺术家,一方面可以说是女性主义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可说是有阴柔和女性特质的艺术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美院举办了八女子画展,美院老师和毕业生共同参加,自此中国美术界开始有性别概念,“女性艺术家”这个提法也变得普遍起来。
女性艺术家——这个强调性别的称谓,是否也如同“女人”的概念一样,被赋予了太多性别的想象和偏见?尽管在这期专题中,我们仍然沿用“女性艺术家”这个便利的称谓,但是也明确反对刻意强调这个概念的性别色彩。正如崔岫闻说,我是一个女性,但我的职业是艺术家。为此,我们在“她视点”中特别选择了十几位杰出艺术家作为个案推介,她们一直在探索,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提供了观看世界的新视角。
从1980年代末至今,中国当代女性艺术被称为“最受宠的20年”,她们确实参与创造并书写着历史,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失衡的市场地位》一文从市场角度切入了这一问题。此外,专题特别收录了《社会纬度中的文化想象——中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女性艺术》一文,作为女性主义艺术研究的学者,佟玉洁从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出发,并对应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实践个案进行阐释。由此可视为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本专题的有效补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26 , Processed in 0.0677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