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基础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1 14:4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 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名誉校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一个全国” 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
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新基础教育从活动的观点出发,强调通过革新学生浸润其中的以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
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4:48:28 | 只看该作者
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Ye Lan),女,1941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1990年被评为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并被聘为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与他人合作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4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等58篇。近八年来进行的”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 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宪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 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
现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 新基础教育” 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国家级重点项目)
2、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学校改革问题与对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
320世纪中国学科百年史·教育学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4:49:31 | 只看该作者
叶澜语丝

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能够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的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叶澜(上海市花园路小学评课现场,2001108日)
对孩子最大的浪费,是智力的浪费。
  ——叶澜(上海市花园路小学评课现场,2001108日)

新基础教育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如果不改变学生在班级上的生存状态,不改变课堂教学,都不能称之为新基础教育。
  ——叶澜(上海市花园路小学评课现场,2001108日) 新基础教育就是要在新的层面上开展研究,而不是在老的教育模式上加点什么。实际上,新基础教育为师生提供的是一个新的平台、新的起点,所有的活动都要从这个新的起点出发,站在新的平台上进行。
  ——叶澜(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新基础教育情况汇报会现场,20011011日)

新基础教育的第一步是一个” 还” 字,过去的教育有太多的需要” 还” 的东西。判断教师是不是在做新基础教育,首先看他有没有” 还” ,在多大程度上实践了这个” 还” 字。
  ——叶澜(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新基础教育情况汇报会现场,20011011日) (江西教育,2004.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4:50:21 | 只看该作者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0:43 , Processed in 0.0669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