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活着的鲁迅 ——《少年闰土》教学实况 时间:2006年12月20日 地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执教:落地麦,刘发建,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教育集团 整理:任妹 第一版块:文本教学解读
《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自传体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文字,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主题就是“认识、了解鲁迅”,四篇文章,第一篇就是《闰土》,后三篇都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从亲近鲁迅的文字入手,去感悟鲁迅。这种安排显然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虽然鲁迅的头上带着许多的“家”,但在语文课堂,他首先应该是文学家。我们语文课就应该引导孩子细细品味鲁迅的文字,去亲近鲁迅。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闰土》虽然是一个节选的插叙片断,但结构却精巧完美。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图景,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而且巧妙的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然后慢慢地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看似水注东海的无痕与自然,却和文章的开头那一段神异的画面脉脉相通,这种首尾情通意合、一脉贯底的完美结构,应该是孩子们学习写回忆文章的典范。
当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鲁迅塑造的“闰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他“五行缺土”的土名字来历,到初次相见时“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再到后来的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希奇故事”,也就是抓住了名字、外貌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勇敢、能干、见多识广的乡村少年,刻画了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闰土,土得质朴,土得纯洁,土得可爱,土得富有魅力。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很有味道的文字:“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在语义的理解上,孩子们不明白鲁迅到底要说什么意思。三十年前不知道,三十年后也不知道,却又无缘无故的说像小狗。这段文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阅读鲁迅作品的态度。其实,这里的两个破折号,正是鲁迅写作上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挑脱”艺术(即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让一部分意思含而不露,故意造成句意不连接、不完整。)鲁迅在这里含而不露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瞎猜知道,其背后就是隐含着一种强烈的“想知道”情感,达到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把我们平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知道但又迫切想知道”这种欲罢不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导孩子们细细品味鲁迅文字上的这些独特味道,能够有效培育孩子们对鲁迅作品的好感。
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名家名作,我们首先就要把名家名作当作一般的普通作品来对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就此关闭。我们并不能因为鲁迅是大文豪,在孩子还没有真正领略过鲁迅文字魅力之前,就把一个伟大作家的牌子竖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只能在孩子的心底种植麻木。这恰恰是与鲁迅“立人”思想背道而驰。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你可以带着虔敬之心阅读鲁迅。但这个时候,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孩子是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字,鲁迅的文章到底有怎样的滋味,还得从阅读《闰土》开始。
虽不能说鲁迅的文字很适合孩子的胃口,但《闰土》的确是孩子们进入鲁迅精神世界的一扇绝好窗口。教学鲁迅,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名家名作的品析。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之所以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不单纯是站在文字艺术的角度来思考的,而是文字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鲁迅精神和思想。所以,从一定层面讲,《闰土》的教学,担负着“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一切的教学都必须是建立在儿童的思维水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那么我们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能否与我们的儿童语文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
长期来,鲁迅在中小学语文课堂的遭遇可以说是“叫座不叫好”,大家都知道鲁迅很重要,学习鲁迅的文字是中小学语文课堂不可回避的现实。但是,鲁迅的文章难学,鲁迅的文章难教,又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由来已久、流传甚广的校园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鲁迅精神和儿童语文”的对接上是不成功的。近年来有的人甚至提出“把鲁迅的作品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拿下来”,说什么,人在三十岁以前是读不懂鲁迅作品的。显然,这种要求孩子“读懂鲁迅”的教学定位就是有失偏颇的,这种把中小学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对鲁迅的人和鲁迅的文产生一种亲近的兴趣”,从而达到一种“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人为地架空在一种虚高的价值观层面。
造成尴尬局面有多种原因,客观上,鲁迅文字的独特内涵,深刻而不易体察。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古今中外能够穿越时空的经典文字,他们的内涵都是深刻而独特的,都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学习经典不可能像学习时文那样轻松简易。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长期来习惯性的对鲁迅进行“贴标签”式的“政治图解”。由于受左的影响,鲁迅几乎就成了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符号。比如“我“在听了闰土讲的那些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后,深情地感叹道: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原本是一个孩子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对自由、玩耍、亲近大自然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渴望真心伙伴,这样的童心真情表白,对伙伴的羡慕、敬佩和好奇之心的倾情倾吐,这些真情和当下在沉重学业负担挤压的孩子们的心情是完全“共鸣的”。“我”的渴望,就是同学们的渴望,“我”的心声,就是课堂里孩子们的心声。鲁迅的文字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后,仍和当下的孩子心灵相通,童趣相映。但长期来,我们却置文字中“我与闰土”水灵灵的童真和课堂里孩子们火辣辣的童心于不顾,一味的要逼着孩子们去体味所谓的“鲁迅对黑暗社会和封建教育的不满与控诉”的冷冰冰的深刻含义。
北师大王富仁教授说:如果我们突破了“学习鲁迅等同于接受某种附加于其上的观念”这种机械的认识,鲁迅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
所以说,没有童心是无法亲近鲁迅的。鲁迅撒落在《闰土》文字中的“童心、童趣”是随处可见的:“我日日盼望新年”中那种对闰土热切期盼的眼神,“我和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的一见如故,“我和闰土短暂生活”的亲密无间,“我和闰土分别时”无可奈何的大声哭喊……这些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趣,是多么撩拨孩子们的心扉呀!和这样的真情文字接触,孩子们的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
所以,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是我们引领孩子走进鲁迅文字最关键的一步。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最近几年,我们不少的老师在千万次的碰壁之后,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机械解读鲁迅”的教学思维,把教学的眼光锁定在“可爱的闰土形象和我与闰土间的亲密关系”上,就“闰土教闰土”,把鲁迅的文字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忆性文学作品。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闰土》,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这种“浅化鲁迅”和过去那种“膨化鲁迅”都是一样的在削弱鲁迅文化的价值。
第二版块: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因缘而聚情自来
师:(板书:缘)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
生:缘!
师:猜猜刘老师为什么写这个字?
生:闰土和鲁迅是因为有缘才相见的。
生:因为我们班和你有缘份,所以才能一起上课。
师: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生:我们和鲁迅有缘。
师:为什么说和鲁迅有缘呢?
生:我知道鲁迅是绍兴人,但是他在我们上海去世的,他的墓就在我们上海。
师:125年前,鲁迅在绍兴诞生。70年前,鲁迅病逝于上海。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先生安息的地方。在先生离我们70年后,我这个来自先生故乡绍兴的老师能和上海的孩子们一块学习先生的文章,真是有缘呐!人世间最值得珍惜的是缘份,咱们今天就好好珍惜这份缘,请齐读——
生:少年闰土
二、识字品句——点点滴滴味正浓
师:读得挺棒。老师写几个字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课文的主人公是——
生:闰土
师:谁能告诉我,闰土这名字是怎么来的?
生:闰土是闰月出生的,五行缺土。
师:噢!真好。把掌声献给他。知道“五行缺土”什么意思吗?
生:好像是算命的说法。
师: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以前,我们的祖先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当然我们人也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大概是闰土父亲听了算命先生说闰土的命里缺土,缺什么名字里就补什么,从这个有点土气的名字,我们也能感受到父亲对闰土的爱。(板书:正月),谁来读读?
生:读zhèng月。
生:我觉得应该读zhēng月。因为zhèng应该是真正的读音,正月应该读zhēng月。
师:对,农历每年第一个月叫“正月”,“正月里来闹新春”,这句话耳熟能详,千万别读“zhèng月”!(板书:忙月)忙月是什么?
生:忙月就是自己也种田,过年过节或收租的时候帮别人家干一定的活,就是忙月。
生:除了这份工作,自己另外也赚钱。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类似忙月的人?
生:我妈妈就是。她原来在市场卖布,后来又到家里炒股票了。
师:他说妈妈比较忙,就是忙月。这一点是对的,但是不是所有忙的人都是“忙月”呢?忙月是在农闲时节到城里打临时工的乡下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些同学家里请的钟点工、保姆等等。在当时,闰土父亲到我家来做忙月,闰土就是——
生:小忙月。
师:说得真好。再来一个(板书:秕谷)?
生:秕谷。
师:大家注意听,好像念得不够准确。请再读一遍。
生:秕谷。
师:两个第三声的字在一块连读时,第一个要读第几声呀?
生:第二声。
师:对!应该读“秕——谷”。秕谷是什么?见过吗?
生:没有。
师:都没见过?怎么办?
生:查字典。
师: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谁查得快。
生:秕是子实不饱满。师:那秕谷呢?
生:秕谷就是不饱满的稻谷。
师:真聪明!也就是只有谷壳没有米粒,或者有米粒但不壮实的稻谷。课文中闰土用这不饱满的秕谷干什么呢?
生:捕鸟。
师:闰土为什么不用很壮实的稻谷捕鸟,而要用不饱满的秕谷呢?
生:因为很壮实的谷要给自己吃,而用饱满的谷去捕鸟的话,那粮食就浪费了。
师:闰土用秕谷做诱饵就能捕到鸟,这说明闰土——
生:很聪明。
师:你和闰土一样的聪明。小小的秕谷却能透射出闰土的智慧,咱们读书也要有这种智慧,要从小小的地方去思考。下面来一个难度大一点的,看看谁知道。(板书:祭祀)谁认识?
生:读jì sì 师:读得很好,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祭祀死了的人和神佛,用一些供品……反正是用来纪念什么的。
师:你们有没有参加过祭祀活动?
生:我参加过祭祀祖宗的活动。
师:啥时候呢?
生:过年的时候。
师:说具体点。
生:外婆她们拿一些供品放到祖先面前,烧上香,一个个拜过去。
师:你看见外婆用些什么东西做供品呢?
生:水果、鸡鸭鹅,好多东西。
师:大家看这个“祭”字,上面左边就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下面是一个很庄重的台子,用手恭恭敬敬地把一块肉放在很庄重的台子上,这就是祭祀。祭祀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纪念先人的一种传统风俗。课文中讲的就是“我“家里要做大的祭祀,请闰土和他的父亲到我家来帮忙。
“我”是谁
生:鲁迅。
生:是鲁迅。
师:文中的“我”是个少爷,不能说是鲁迅,为什么呢?课文是选自鲁迅小说《故乡》的片断。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作品。《故乡》是以鲁迅的故乡绍兴为背景,以鲁迅自己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文中的“我”是鲁迅虚构的主人公,虽然有很多鲁迅的影子,但不能说主人公就是鲁迅。大家注意,今后我们阅读小说这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把作品中的“我”当成作者。鲁迅一生的作品有很多,但入选我们小学课本的只有《闰土》这一篇,以后中学大学还会慢慢学到他的许多作品。但读鲁迅的文章一向来争议很大,有的人说味道很好,有的人说读不懂,一点味道也没有。鲁迅是的文章到底味道如何呢?刘老师从课文中摘录了一句话,我们大家先来品一品。
(课件出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来自课文中,大家自由读一读,看能不能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鲁迅文字的味道。
生:(读,不太流利。)
师:读得有点儿轻,好像不太自信。谁能把这个句子读通顺。
生:(再读。很流利很响亮)
师: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下来,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有点深奥。
师:实话实说,好!鲁迅的文字有点深奥,读起来还有点拗口,刚才很多同学就不敢站起来读了。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人,什么是白话文?就是我们现在语文书上的这些现代文,在鲁迅之前,我们中国人写在纸上的文章都是满纸之乎者也的古文。所以鲁迅的这句话还是留有一点点古文的痕迹。比方说第一句: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我们把“的和猹”换一个顺序,读读看。
生: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样一件东西。
师:感觉好多了。我们能帮助鲁迅的文章更白话一点。(师范读后生齐读)对鲁迅的文章还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像绕口令。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小伙子。我在家里上《闰土》的时候,很多同学也都感到奇怪:鲁迅的文章怎么这么罗嗦的呀!以前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可是又说像小狗,这样绕来绕去。不越来越迷糊了?
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鲁迅的文章的确跟别人的不一样。总是反复地在说一个意思——不知道。
师:很好,你已经摸到了鲁迅的脉搏了。我们再想想:鲁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变着戏法说“我不知道”呢?这说明——我特别的想知道——这个猹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三十年前我不知道,三十年后我还是不知道,又无端地觉得像小狗。我想不想知道这猹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呀?
生:想!
师:不知道,不知道,又不停地瞎猜想,这背后就说明“我”是特别特别的——
生:想知道!
师:对呀。这两个破折号是绕口令吗?这两个破折号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绵绵思念,把三十多年来难以磨灭的好奇和朦朦胧胧的猜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再读——
生:(齐读)
三、细读概括——可爱少年跃纸上
师:那是一辈子的猜想啊!所以老师说,鲁迅的文章越读越有味道,读鲁迅的文章一定得用心品味。 “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闰土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最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表格,看谁的默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最棒。(填写内容:一、闰土可爱的模样;二、闰土带来的稀奇故事。)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后请两位学生上前板书。)
师: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来交流。这位同学概括闰土可爱的模样有四点:紫色的圆脸,老师刚才说了,能用四个字就不要用五个字。可爱的圆脸,你认为哪个字可以去掉?
生:紫色圆脸。
师:对。紫色圆脸,这种颜色叫太阳色,圆脸说明长得特别——健壮。我们这里有没有紫色的圆脸啊?像这位同学的脸蛋就是太阳色的圆脸,又好看又健壮。“头戴一顶小毡帽”能不能再概括一下?生:头戴毡帽。
师:多棒啊!乌毡帽戴在紫色圆脸上,多可爱!项带一个银项圈——
生:应该是“项带项圈”。
师:对,项带银圈,他爸爸多么喜欢他呀,用一个明晃晃的项圈套住闰土。最后一个“非常害羞”概括得真好!看,用简练的语言把闰土的可爱形象概括出来了。是怎样的?
生:(齐说)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非常害羞。
师:闰土的模样的确就是绍兴乡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土气,健壮,害羞!我们再看这位同学概括的稀奇故事:装弶捉小鸟雀,能再概括吗?
生:装小鸟雀。
生:应该是捉鸟雀。
生:我觉得直接捕鸟就行了。
师:“捕鸟”简洁是简洁,但好像没有把闰土捕鸟的“稀奇”概括出来。大家看看课文,有一段就是专门描写闰土捕鸟的。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我们沙地里……什么都有:鹁鸪、蓝背……”
师:闰土捕鸟希奇在哪?
生:闰土是在雪地里捕鸟。很好玩的。
师:对,雪地捉鸟,那才有味道呢!在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来,再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将绳子一拉,这种雪地捕鸟才叫稀奇呢!(板书:雪地捕鸟)第二件稀奇事:管西瓜,好像也没有概括出闰土管瓜的稀奇。
生:我觉得他在管西瓜时还用胡叉刺刺猬、猹,很好玩的。
师:对,最有趣的不是管瓜,而是刺猹。我们能不能模仿“雪地捕鸟”来概括第二件稀奇事?
生:瓜地刺猹。
师:第三件稀奇事“捡贝壳”,就应该是——
生:海边捡贝。
师:第四件稀奇事是“有跳鱼”怎么改?
生:沙地跳鱼。
师:“沙地跳鱼”老师感觉意思有点不明确,中间加一个字,沙地——
生:沙地抓跳鱼。(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说把文章读短的能力属于第一层级,那么把读出的内容精炼准确地概括成词语的能力应属第二层级,而在概括事件的同时还能兼顾所有事件所共有的“稀奇”特点理应站在第三层级上,可贵的是,学生站在了第三层级而不自知,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天成。)
师:好。这样概括既简洁明了又体现了故事的希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是六年级学生应该最基本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我刚才看了一下,感觉有些同学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闰土带给我的稀奇故事就这四件吗?
生:不是,是无穷无尽的。
师:从闰土讲述的这些希奇故事中,我感觉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伙伴?
生:勇敢的伙伴,能干的伙伴。
生:还是聪明的伙伴。
生:很大方的伙伴。
生:无所不知的伙伴。
师:面对闰土这位勇敢、聪明、能干、无所不知的伙伴,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
生:胆小,无能。
生:一点也不自由。
生:就像个可怜的井底之蛙。老师:面对闰土这位无所不知的伙伴,我的心底里对他充满了—— 生:羡慕,敬佩。
师:“我”从心底里发出了呐喊—— 课件出示,
学生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刘老师问一个问题,你得实话实说: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是更像闰土呢还是更像“我”?
生:我觉得我更像“我”。因为我们现在整天在学校里学习,也没有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生:我像闰土,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出去乡下奶奶家郊游,很好玩的。
师:噢!你好令我们大家羡慕哦!
生:我们只站在阳台上看看高高的楼房,只坐在沙发上看看小小的电视机。
师:我们更多的时候像文中的少爷“我”一样的孤单,可怜,无奈。我们多么渴望到瓜地去,到稻田去,到海边去,到大自然去。来,同学们,让我们借助鲁迅的文字喊出我们心底的呼唤吧—— (生再齐读)
师:听着大家的心声,我感觉鲁迅是我们孩子的知音。鲁迅知道我们孩子羡慕什么,最厌恶什么;最向往什么,最需要什么。虽然第一次相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正月,但“我”和闰土已经成了什么样的好朋友?
生:形影不离。
生:无话不说。
四、品读细节——浓浓思念撩人心
师: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的第一次相聚很快就被拆散了,而且一拆就是三十年!从此没有再见面。在这三十多年的分别中,我没有忘记闰土,我时刻在想念儿时无话不谈的伙伴。闰土在“我”脑海中最最难忘的是哪一件事?
生:猹到底是什么东西?
生:管瓜刺猹。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请你把第一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好吗?
生:深蓝的天空中……
师:读得很流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第一自然段就写刺猹,当然是最难忘的了。
师:有道理。说明我一想到闰土,首先就想到刺猹。课文先后两次写到刺猹这件稀奇事,一次是三十年前听闰土亲口讲述刺猹的故事,一次是三十年后我在脑海中回忆闰土刺猹的情景。请同学们前后对比朗读,看看两次写刺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默读
师:好,谁先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发现一点就说一点。
]生:我发现闰土把猹叫畜牲。
师:噢!你这个发现有意思。闰土骂猹畜牲,因为猹要偷吃西瓜。闰土讨厌这家伙。
生:我发现“我”回忆起来的夜晚比闰土讲夜晚更美。
师:老师发现你是最善于比较学习的同学。如果说闰土讲的刺猹的故事是黑白版的,那我记忆中的刺猹就是彩色版的。对吗?我们一起来齐度第一句话,感受一下彩色的夜晚。
生:深蓝的天空……
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还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多么迷人的夜晚呢!我们顺着这个同学的对比思路,夜晚是越来越美,那刺猹的闰土和猹又变得怎样了呢?
生:闰土变得比前更帅了,更有男子汉气概了。
生:闰土变得更勇敢了。
师:那猹呢?
生:那猹变得比以前更狡猾了。
生:我感觉猹变得比以前更凶猛了。
师:故乡的月色越想越美,少年闰土是越想越帅气,越勇敢,那猹也是越想越凶猛,这就是我三十多年来的梦想和思念呀!预备齐——
生:深蓝的天空……
师:这就是浓浓的思念呀!同学们,三十多年来我无法忘记瓜地刺猹的梦想。但这样的梦想难道仅仅是对故乡和伙伴的思念吗?老师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梦想之中还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你感觉到了吗?
生:他是不是自己也想去刺一刺猹?
师:你说呢?
生:我想他是这样想的。
师:我多么渴望到瓜地刺猹这少年就是我啊!请看大屏幕,预备齐——
生:深蓝的天空中……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便是我,我项戴银圈,……反从我的胯下逃走了。)
师:我忘不了刺猹的闰土,我梦想自己也能站在瓜地刺一回猹,其实,就是我渴望拥有闰土那样勇敢的品质。开始我们说过,文中的“我”虽然不是鲁迅,但有鲁迅的影子,鲁迅在这里借助“我”的梦想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做个勇敢的人。我记得有人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后我们在中学、大学里读鲁迅的文章,大家可以注意以下“鲁迅的骨头是不是最硬的.
五、深度拓展——再度重逢起波澜
师:课文我们学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我们感受到了儿时“我”和闰土之间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感受到了三十多年来我对闰土的浓浓思念,当然我们也品味到了鲁迅的文章越读越有滋味。下课前,老师再提供大家一个信息,也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课文说“我和闰土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有了第二次见面。这兄弟俩再次相见,会是怎样一副情景呢?三十年后,“我”看见闰土,会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生:闰土,你说的猹到底是怎么一件东西?
生:闰土,我想死你了。
生:兄弟,请你带我去刺一刺猹好吗?
生:三十年不见,特别想念你,你好吗?
生:闰土,这三十年你还见到过什么新鲜事,说来给我听听。……
师:那么闰土见到我第一句话会说什么呢?
生:兄弟,你这三十年都过得好吗?
生:兄弟呀,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师:第一次见时称“我”为兄弟,三十年后还是兄弟。儿时的伙伴是一生的财富,儿时的情意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可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却并不像我们所说的这样,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刘老师就把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情景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注意听。一日天气很冷的午后……“啊!闰土哥,——你来了?……他终于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师:这是兄弟俩三十年后的第二次重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为什么他们原来是那么好的朋友,现在变得那么陌生?
生:他们小时候是形影不离的兄弟,到了第二次见面应该很兴奋的,可怎么陌生生的,不想说话了?
生:以前的闰土哥跟“我应该是很好的朋友,没有主仆之分,但现在为什么称“我”为老爷?
生:还有“我”和闰土以前是好兄弟,一直是很热情的,这次见面为什么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激情和热情? ……
师:那些稀奇的故事还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前无话不说的兄弟伙伴,三十年后却变得形同陌路,这是为什么?三十年来,是什么让我们的友情荡然无存?想知道吗?今天时间有限,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去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为儿童“走进鲁迅”启蒙 周一贯 沙湄说得好:“在以往对鲁迅的非正常阅读里,鲁迅决不是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史中平静的浮现的。远在正常阅读兴趣引导的自主选择发生之前,鲁迅的名字就已经被人为地放大到无法回避、高不可攀的地步。读者甚至没有机会感到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原本是鲁迅这样优秀的作家能够给予的。”(见戴向阳、文珍编《鲁迅新华乡》新疆人民出版社。)感谢刘发建老师“我的课堂”对《少年闰土》一课教学的新探索,终于使孩子有了中国最优秀作家鲁迅所给予的那份“不期而遇的喜悦”。这可是为儿童“走进鲁迅”的启蒙之举。
刘发建老师对《闰土》的文本解读和课堂实践,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这就是让孩子能够触摸活着的鲁迅。这个定位是准确的。具体地说,它体现着这样一些意念:
——“活着鲁迅”应该是一个中国儿童必须亲近的鲁迅
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材在第十一册编入了有关认识鲁迅的一组文章,不为别的,就因为鲁迅是一个中国儿童必须亲近的伟人。钱理群教授说过:曾经有位在美国留学的北大学生告诉他,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些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力量。每个国家都会有这么几位家喻户晓的大师,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于是,钱教授认为在中国就应当有四大作家或四大作品:《庄子》和《论语》;唐诗;《红楼梦》;鲁迅(参见《语文学习》2004年第6期《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当然,儿童如一张白纸一样纯洁,他们也许很难理解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很难准确地解读先生的别样人生,加上上世纪二十年代话语方式的某些阻隔,但是他们必须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从小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从刘发建老师戒毒文本到课堂实践的全过程中,我们是不难看到他那份鲁迅情愫的。
——“活着鲁迅”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鲁迅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在2006“上海书展”上的演讲中,曾不无遗憾地表示:“在已经存在的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中,鲁迅的真实形象显得很遥远而模糊。现在我虽然在很多地方可以听到鲁迅,鲁迅也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着,但是这样的鲁迅并不是真实的。”由此笔者想到了在语文课堂,沐浴着现代阳光的孩子和他们的语文老师对于接受早已高山仰止、光焰万丈的鲁迅先生多少显得有点勉为其难。这不得不归因于建国来,鲁迅受到了来自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别重视,鲁迅的革命性一直大大逾越了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完全成了一个手持匕首和投枪、“横眉冷对”一切“敌人”的硬骨头斗士。其实,正如周海婴先生所说“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被“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体现更多的实际上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他的思想价值和文学家则被大大地简化了。以至作为亲人的海婴,也赶到鲁迅离得他很遥远,“几乎已经不是我们家里的人了”。现在,刘发建老师《闰土》的教学,要追求的正是一个生活中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对童稚伙伴的那一份如水晶般剔透纯净的友爱。这无疑是对活着的鲁迅的一种倾情触摸。
——“活着鲁迅”应该是一个童心灿烂、童年情深的鲁迅
鲁迅是一个很爱儿童,也最理解儿童的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高度凝聚的先生对儿童的呵护和期待。面对各种摧残下一代的封建教育,他发出了“救救孩子”、“完全解放我们的孩子的”呼吁和“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方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的宏愿。就凭这种鲁迅精神的原色,鲁迅也应该是属于儿童的。在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无一不是字字珠玑的文学瑰宝;他亲自做过的许多儿童读物的编译工作:《爱罗先珂童话集》、《桃声的云》、《小约翰》、《表》等等,又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优秀儿童读物。确实,真实的鲁迅不应当与儿童相隔遥远,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永远属于儿童!刘发建老师的“我的课堂”正是在如此呼喊和追寻。他的《闰土》的教学,便是体现了这种努力的一个典型课例。 站在儿童的角度“走进鲁迅”,去“触摸活着鲁迅”,使刘发建老师策划、实施《闰土》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正如他所说“我们并不能因为鲁迅是大文豪,在孩子还没有真正令越过鲁迅文字魅力之前,就把一个伟大作家的牌子竖立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只能在孩子的心底种植麻木。这恰恰是与鲁迅“立人”思想背道而驰”。这一视点的确立,较好地解决了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对鲁迅的“非正常阅读”的问题。而作为落实这一视点的课堂,应当说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课堂实践的生成之中:
一、两个地方:“有缘相会”的情趣导入
这是一份刘发建老师在上海华东师大科学会堂公开教学的课堂实录,一个绍兴的语文教师与上海的小学生一起行走于课堂,刘老师选择了半数一个“缘”字作为课前谈话。因为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鲁迅长期工作和逝世安息的地方。这正如刘老师所作的谈话小结:“125年前,鲁迅在绍兴诞生。70年前,鲁迅病逝于上海。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先生安息的地方。在先生离开我们70年后的今天,我这个来自先生故乡的绍兴老师能和上海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先生的文章,真是有缘呐!”这课前谈话亲切而真切,两个地方因鲁迅而连接,因鲁迅缘案而相遇。看似信手拈来,却功莫大矣。它既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又拉近了师生与课文的情感距离;既巧妙地隐含了对先生生平的简要介绍,有含蓄地调动了师生携手一起走进鲁迅的情致。好的开头为什么是成功的一半?那就是因为开奖确定着前行的方向,是全篇乐章“主旋律”的情感定调。
二、两处刺猹:品味了一番童年乐事
读鲁迅对童年生活回忆的一些作品,是十分有趣的,学习鲁迅这些作品的课堂,也应当是有趣的课堂。刘发建老师以自己的童心引领孩子一起亲近鲁迅,感受着那撒落在《闰土》中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可掬可捧的童趣。但是他没有平均使用力量,去追求滴水不漏的效果,而是将两处刺猹作了跳跃对比,并以此为重点,浓墨重彩地绚烂这一童年乐事。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管瓜刺猹的细节时,巧妙地对接了课文第一自然段那幅月夜沙地刺猹的生活图景。一次是三十年前听闰土亲口讲述的刺猹故事,而开头的那一幅动人画面又是三十年后“我”在脑海中回忆闰土刺猹的特写。刘老师请孩子们前后对比朗读,议议两次刺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于是便酝酿成了对童年乐事的鲜活体验和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如此处理教材,可谓面中有点,面上“疏可走马”和点上“密不透风”两者的和谐推济,才保证了浓得化不开的童年意趣,强烈地撩拨着孩子们的心弦。刘老师说这一出刺猹是“黑白版”、一处刺猹是“彩色版”的风趣归纳,更使先生真情文字的魅力,直入孩子心底,不禁使孩子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之情,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两处比较:真诚地体验童年时光
在刘发建老师《闰土》的课堂上,还有一处神来之笔:当学生对闰土这位似乎无所不知的伙伴表示出由衷的羡慕和敬佩之情时,刘老师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刘老师问一个问题,你的实话实说: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更像润土呢还是更像“我”?这一对孩子心灵的拷问,唤起了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反思。于是,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更像课文中的“我”:“整天就在学校里学习,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只有站在阳台上看看高高的楼房,窝在沙发里看小小的电视”“挺像课文中的少爷”我“一样的孤单、可怜、无奈”……这既是立足课文的深解,又是超越课文之后激活的现实体验。如此处理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鲁迅真是儿童的知音,鲁迅先生是最理解我们羡慕什么、厌恶什么;而且也是对童年意识的唤醒。儿童文化精神便是自由、快乐的游戏精神。刘老师这种能在深入浅出处生成的无痕教学效应,对我们确实很有启示作用。
四、两度相聚:感受了一个真的鲁迅
在课的结尾,刘发建老师引领学生的深度拓展: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的再度相聚,无疑也是教学全过程的精彩一笔。特别是刘老师引发孩子们想象: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其实有了第二次见面。这兄弟连再度相见,会是怎样一幅情景?他们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更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有了精彩的生成。“闰土,我想死你了”,这是现代派的激情;“闰土,你说的猹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这是索疑派的好奇;“这三十年来,你见到了哪些新鲜事”,是求知派地追问……而“他”(闰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更是出乎学生以外石破天惊的一声,这又引出了学生的许多疑问和沉思,而从“我”对这段难忘友情竟是如此结局,并因此深感的悲哀和沉痛之中,使得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到此,不仅仅是鲁迅理解儿童,儿童也是能理解鲁迅的。
在“课堂教学艺术”的辞典里,不应该有“完美”一词,因为艺术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追求。刘发建老师“我的课堂”当然也不会是完美的。如:上课伊始,刘老师花大力气讲“我那时并不知道……状如小狗儿很凶猛”这一句,从作品所展示的生活画面中剥离出来,做技术层面上的详情剖析,未免有些唐突,令人费解。也许解读这句话有些难度,但放在“两次刺猹”的环节中,从具体的语句中去解读,显然会更有利,也更合乎逻辑。另外,有重点的处理了两处刺查固然不错,但如何在学生自读中,由点及面的读好“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和沙地抓跳鱼”似乎照顾不周。作为全篇课文的目标设定与本节课的目标落实,也不够清晰。所有这些,都还是可以作进一步的推敲的。
应当说,刘发建“我的课堂”是“有我”的课堂,有执教者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和对课堂的原创性设计;也是“有你”的课堂,有着眼于儿童发展的学大于教、因学设教;又是“有他”的课堂,立足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注重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生成。感谢编辑部能向我们推介这样的课堂,因为它对于当下并不鲜见的“无我课堂”(习惯搬用别人的现成设计)、“无“你”课堂“(“儿童为本”、“学大于教”的缺失)和“无“他”的课堂“(文本淹没在课件、资源的汪洋大海之中),确实会带来很多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