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批评的病相与疗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4 23:4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批评的病相与疗救

2012年01月10日
来源:周思明
  放眼文艺批评现场,那些游弋于其间的“魅影”,像鲁迅笔下的坟头磷火低飞乱舞、时隐时现。貌似可以照亮文学现场迷途的“万能手电筒”的批评,其实已经风化成了一支无力于指点创作迷津的“银样蜡枪头”,此乃风习的侵袭与批评家向俗世缴械的双向运动所导致的癌肿。不幸的是,在此危机时刻,批评却仍自我感觉良好,且以现在进行时现身于各种文艺现场,以致业界内外对批评都有着强烈的“疗救”之共鸣。悉数当下批评痼疾,窃以为以下10种较为典型:
  1、学养断供,嘴尖皮厚。不少顶着批评家头衔的人,自身学养有限甚至“断供”。其中,琐而不慧、博而不专,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所谓“隔靴搔痒”。一个批评家要搞好批评,必先胸罗万物,读万卷书,看破世相,经历沧桑,然后方能写出富于生命活力的批评文字。可惜,就本人视野所及,不少批评文本,充其量只能算是“作品情节介绍+印象点评”,并无多少学理内涵,也无几多美学成分,读之有如一碗白开水,无色无味,却貌似滚烫,缺少社会历史分析和美学文艺评判的力度。
  2、言必称西,鹦鹉学舌。现在不少批评家,尤以所谓“学院派”为最,大都经世未深,囿于学府,既无创作经验,亦乏社会体察,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只堪当西学名词术语的“搬运工”,满足于且得意于从西方趸来现成批评理论,施以改头换面的“旧城改造”。所以,别指望他们能写出有多少原创力、冲击力的批评,倒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令人头晕目眩、不知所以的“客里空”之类的怪词奇语。虽然,文艺批评可以借鉴西方理论,但借鉴只能是手段,决不是批评武器本身。一味借鉴没有原创,结果只能是“生搬硬套”。
  3、匮乏真诚,为“名”而“评”。这个时代的确不缺有纸上言说能力和逻辑推论本事的批评家。这些人借助媒体的力量,迅速完成了作为“学术达人”的历史进程。但是,成名之后的不少批评家,缺乏起码的真诚之心和人文情怀,少见其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文字,批评之于他们已然疏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他们更像是专事发射“空对空导弹”的炮手,那架势充满着炫技的高傲意味。在他们眼里,具体作品的评论工程太小,收益甚微,以他们的才华能力,等同高射炮打蚊子,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样的批评家,已经失去对文学的虔敬之心,对批评的真诚之意。
  4、丧失良知,甘为“钱奴”。随着出场费、讲课费、讲演费、评审费、评论费等等的攀升,随着文坛“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自我感觉日见良好,有些人作为批评家的质地也日渐褪色。事实上,文学批评定义非常明确:就是对于“文学”的“批评”。批评最基本的要义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勿造作”,“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就是要勇于做“剜烂苹果”的工作。而视野所及,许多有建树的批评家,对于成长中的作家作品视若无睹。在他们看来,读成长中的作家作品,收获不大,费劲不小,又何苦来者?而金钱,已经成为不少批评家头上的紧箍咒,难以摆脱也不想摆脱。如果利润可观,他们甚至愿意充当商业炒作的吹鼓手或唢呐王。不是说批评家就不能言利,但是,真正的批评家绝不能以赚钱作为其写作大前提或第一目标,他(她)应当始终牢记以“文学之业”作为第一生命这个根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5、人格矮化,文格低下。不少头顶批评家桂冠且著文表示向鲁迅学习的批评家,实际上却在私底下偷偷拿自己与商贩比较,艳羡后者的获利速度与赚钱方式,懊恼批评的薄利与清苦……
  比来比去,比高了别人,矮化了自己,异化了人格,矮化了文格。这些人的批评,或为广告,重在推广;或为表扬稿,偏于溢美;或只管掉书袋,玩弄玄之又玄的西方理论概念,陶醉于新名词爆炸,完全忽视受众阅读心理感受和接受效果。更令人失望的是,有的批评家为了金钱、地位,以“帮忙”、“帮闲”为己任,不惜毁坏批评家和批评的名誉。
  6、装腔作势,立场偏移。许多批评家在觊觎利益的同时,渐渐偏离知识分子的立场,默认“靠山吃山”之理念,历练得脸皮厚了,他们偶尔也“批评”一下某些远离权力的文坛“恐龙”,这样做不仅胜算在握,且可借此扬名。自古名利一家,有了名,何愁不能获利?有些“做稳了”的批评家,为其思想视界、既得利益所囿,满足于隔靴搔痒,自负于盲人摸象,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作品缺乏批判之力,对新生文学力量冷漠蔑视。相对佳作迭出的创作界,甚至可说是无所作为发不出声,但其自我辩解倒是振振有词:没有好作品,所以没有批评。面对创作界的相对活跃,这种装腔作势的辩解,显得如此苍白和不靠谱。
  7、心存杂念,为“情”造文。造成批评的公信力丧失的原因,分析起来,无非是一些批评者心存杂念,或碍于人情只写些捧脚式批评。有些搞批评的人,只是瞄准那些有全国影响的名家进行肯定性“研究”,还有的人专搞绝对正确的批评(官样文章),提出所谓“奥斯维辛之后”有无写作的问题。有些人忙于写一些口水文字,以期在媒体既混个脸熟又捞足稿费。有的为了加强批评的“针对性”,也勉强穿插进去一些作家作品的名字,以一种“六经注我”式的批评,制造出一张张“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这种批评给我们增添的只能是反讽的佐证。他们更愿意做的事情是像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忙于在各种各样、各省各地的大小会议之间游走,乐此不疲地做人情批评家、风头批评家、鉴定批评家,评委批评家,上镜批评家、红包批评家,等等。
  8、只说好话,但愿栽花。批评家的天职就是说真话,求真务实是批评家的基本职业道德。即便面对一些影响很大的作家,批评家也不能采取仰视的姿态,只说好话不说缺点。可是,看看那些充斥于大报小刊的批评文章,很少有否定性的批评,有的多是表扬的文章。这点上,我们的批评家该借鉴欧洲同行的经验。欧洲的批评家们是很活跃的,往往一针见血,不留情面,他们不顾忌作家的面子,不必认识作家,从不加入到出版社的包装工程中去。甚至有的欧洲作家这样呼吁:“请讨论我们,请批评我们,必要的话,请得罪我们。但是保持沉默,是你们放弃了责任。”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文艺现场,很难见到如此真诚勇敢的批评。
  9、言不由衷,假话连篇。当下文坛,许多评论家囿于各种主观因素或外部压力,往往不敢或不愿说真话,甚至“人前唱盛,人后唱衰”,耍弄两面派的伎俩。批评因为针对具体作家作品,往往会涉及到作家个人的影响、地位、脸面、感情、关系,对作品的批评经常被作家认为是对他们个人的创作水准、地位等的贬损或否定,因而甚至还会招来官司缠身。一些作家艺术家也承认批评的使命即去伪存真,臧优否劣,然而一旦当批评落到自己身上,往往难以承受一触即跳,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从客观上也成为批评家言不由衷、假话连篇的推助器
  10、慑于压力,选择逃避。浮躁和虚荣心使得不少作家对批评的忠言逆耳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批评家自然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压力面前,不少批评家于是选择逃避,选择说假话,且毫不脸红,心安理得。明代书法家王铎说:“文要胆。文无胆,动即局促,不能开人不敢开之口……笔无锋锷,无阵势,无纵横,其文窄而不大,单而不耸。”如果批评家面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患得患失,举棋不定,连基本的批评胆魄都没有,那就势必连文字都无法站立,哪里还能期待他(她)有什么真知灼见?这样的“批评”,哪里还有一点批评的风骨和价值可言?
  批评的弊端,其实远不止以上所举,还可列出更多。造成以上结果之因,是批评家的伦理维度和美学维度的流失,是批评家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失去修身养性的耐心,是批评家在新经济代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良知的退场。回望当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文化偏至论》、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李健吾《创作评论集》、沈从文《论技巧》等批评著作,读来是多么解渴和振奋!反观当下的批评,除了名词、概念的翻新、仿制以及对外国文学理论成果、特别是西方理论的移花接木,真正有“根”的批评真是不多。
  有人说,鲁迅的离去,带走了一个批评的时代。的确,鲁迅的人格和文格是高度一致的,其嬉笑怒骂尖锐泼辣的大量杂感式批评足以警世。不管形势多么危机,纵在最最黑暗时刻,在国民精神极度脆弱的时候,他仍挥动着一支如椽之笔,给痛苦麻木的民众以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启蒙。鲁迅那种“砭固弊常取类型”、“痛打落水狗”、“一个都不饶恕”的战斗精神,至今仍是我们的批评家学习的榜样。应该看到,在当前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批评家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诱惑也确实太多。顶着压力伸张正义、仗义执言,显然要比趋炎附势、多赞少弹要来得艰难尴尬得多。但是,一个真正的批评家,既然选择了从事批评的伟大事业,就应该在责任与艺术、沉钝与跳脱、启蒙与自觉等等对立统一的矛盾悖论中,勇于找到那个至关重要的“点”,坚守批评的人间正道——这应该成为批评家们“心向往之”的一个神圣庄严的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37 , Processed in 0.0628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