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届学员]邱静芳: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30 01:5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识即美德
——读《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
                                                                                     龙岩一中   邱静芳
电影《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南京!南京!》记录了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每每讲授课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便感觉内心郁结难忍。还清晰地记得参观哈尔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时那冰冷阴森的感觉。我一直以为这是人类失去人性所酿造的悲惨事件,从没想到其内在有更深的社会学根源。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这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功能。刘铁芳教授在分析了鲍曼及阿伦特的观点后有这么一段陈述性话语:“个人把自我投入于社会整体行动之中,消解个人对自我行为的整体性担当,使人性中的恶以狂欢的形式加以充分地释放。这中间显现出来的正是心灵世界的空无,而正是个体存在的虚无才导致人世间任何形式的恶都有可能发生。”(《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1页)
这段话特别有警醒作用。它让我想起了网络上曾传得沸沸扬扬的集体撕书的行为。那种狂欢式的场面特别令人震惊。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不是也是一种心灵世界的虚无呢?也许正像知名人士潘石屹所说的那样,“毕业了就泄愤撕书,是该反省我们教育的时候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了那么多知识之后,不仅没有一种心灵的富足感,而是虚无感呢?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如果,我们辛辛苦苦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所进行着的教育,最终是培养出没有幸福感没有使命感的心灵空虚灵魂虚无的而仅仅拥有“知识”的人,那将来的社会会成为怎样的社会?正如教育界人士孙云晓所说的那样:“学生撕裂的不是书,是教育!是中国的未来!”法国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埃德加•莫兰认为教育的第一个黑洞就是教育无视知识的问题,“教育提供知识,但是人们从来不教授什么是知识”。
我们的教育确乎就是这样的。要不,为什么随着教育的提升,知识的增长,反而会有集体撕书这类事件发生呢?
有人说这是集体发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学生的这种举动是长期受压造成的。稍微反思,即能明白,我们的教育似乎一直是在培养奴性。希特勒《我的奋斗》中说:“他们对这一种高贵自由能做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为此感到被遗弃了。”大学之前的教育,学生没有多少自由的时间可供支配。偶尔放手让他们自我管理,便往往会出现茫然无措的混乱局面。双休日,大部分学生除了被家长强制送去补习之外,大多是睡觉或者疯狂无节制地上网。少有学生懂得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央视“大家建议”也请来各路人物探讨孩子们的暑假该怎么过的问题。可见,大部分孩子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评价上也存在问题。像东平县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李曙光那样,早晨天没亮就到学校,晚上站在学生宿舍的走廊上,待学生都睡熟了才离开学校。这样的班主任,学校是最欢迎的。我非常敬佩李老师,但是,我绝对做不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管理自己,而不是如果哪一天咱们生病了或者因家事拖累而迟来学校或者需要提早离开学校时,学生会以为我们不管他了,或者以为他们没人管了。
长期在老师或者家长的眼睛下行事,使得很多孩子渴望上大学,上什么学校无所谓,只要离开父母老师就行。大学再也没人管了,彻底解放了。高考结束,他们欢呼雀跃,庆祝自己终于获得自由了。是的,自由降临了。但很可怕的一点是,很多孩子进入大学之后茫然无措了。于是,央视“大家建议”又出台了一个节目——“大一综合症”,让大家建议建议怎样消解大一综合症。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管理。
读了那么多年书,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咱们的孩子最后竟然得了“软骨病”,离开父母老师两副“拐杖”就不知道如何迈步了。
是啊,钢琴过了十级又怎么样,声乐比赛夺得第一名又怎么样,2006年央视《对话》中,中国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当中国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中国学生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漂浮。”(转引自《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6页)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入唯“吹拉弹唱跳”才是素质的误区,各种考级成风。“如果个人诸种素质的发展带来的不过是自我人性的优雅装饰,而不是现实人格的完善与理性的昌明,那么这样的素质发展就只不过是在培养孤立的、与真实世界隔离的、自我陶醉式的优雅个人。”(《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6页)这也就无怪乎美国丹尼尔·科顿姆要说教育无用了,因为它让我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外。
刘铁芳教授的“知识的双重指向”的论述特别精辟:“知识向内通向对个人存在使命的认识,知识向外通向个人在现实中支配他人与世界的力量。指向人体德性的知识愈丰富,则个体心灵世界就越丰富,心灵自我就越发达,个体在世界中获得的自由就越大,个人越多地从盲目与任性之中解脱出来,自我存在的空间与内涵不断扩大,而使自我成为不断追求人性卓越的存在。一旦知识指向现实世界的力量不足以与其敞开的德性相匹配,个体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就会越来越弱,物性就可能一步步侵蚀人性,个体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方向,而容易迷失在对外力量的迷信之中。”(第8页)这段论述让我读来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味道。我总算豁然开朗了,原来我们的教育太沉溺于力的培养,强调“知识会改变命运”,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处处显示着知识能让你拥有权力,拥有金钱。而忽略了知识对个体心灵世界的涵养。
“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性,促进个体存在的完满,开启个体人生的尊严感与幸福。”(《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第12页)我们确实要重申,知识即美德。我们要看清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们要反思我们现有的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2:05 , Processed in 0.0937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