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教材定位的思考 | 作者:权利霞 | 2011-12-13
来源:出版商务网
| | 教材为谁而编,由谁来写,这是教材定位的问题,在教材市场上,同一课程有多个版本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核心课、基础课程尤其如此。教材是如何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生成的,这是一个看似清楚而实际有许多误解,更缺乏深入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教材的“不适症”成为教学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大学本科经济类教材的定位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教材的定位:问题及原因
在教材定位中存在以下问题:
定位错位。一是教育理念错位,没有及时适应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型,依然沿袭传统教材的模式,“教”痕深刻,突出教师的“主人”身份,重灌输说教,轻循循诱导,在教学语言中多使用“应该是什么”的口语语境;二是难易程度错位,没有充分考虑读者的认知规律和知识逻辑,教材体系和结构设置不尽合理,或者攀高就难,使用超过读者知识背景或文化科学基础层次的教材,例如,本科教材中穿插相当于研究生程度的内容,高职高专的学生使用本科教材等。
定位模糊。定位模糊主要有两种:一是教材所包含的读者教学对象层次较多,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范围较广,二是教材并不直接指明使用对象,虽然这与作者对于教学内容普遍性关注较多有关系,但这将不利于真正读者群的及时发现,而且涉及的教学层次越多,越容易误导教学内容和计划的实施。
将学术专著等作为教材使用。学术专著是在各种学术观点集结与交汇的基础上,生成新观点的逻辑论述,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一门学科的整体发展概貌和理论"丛林"。它是一家之言,基本观点论述自主,无需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问题,内容以学术创新为主旨。因而,学术专著作为教材尤其是本科和成人教材使用,与教学理念有冲突,其使用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即使作为研究生的教材,也需要相应地补充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认识上的问题,轻研究、重制作,也有利益的驱动,急于求成、盲目模仿;还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等。教材定位错位、定位模糊、将学术专著作为教材等问题的存在,使教材与教学要求脱节,导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错位,不仅影响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递,而且也容易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譬如,现在市场上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仅国内版本就不下几百种,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使读者无所适从。
教材定位是教材建设的首要工作,教材定位是从读者(主要是指学生)的基本要求出发,再得到读者认同的逻辑过程。教材如何解读读者的需要,如何表达读者的合理需要则是教材定位的关键。
读者的合理需要包括既定的需要和内生的需要。既定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读者群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深入研究同一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定制教材,内生的需要则取决于读者群的实际要求。可以说,教材的定位的逻辑过程就是对读者的需求在各种因素的结合中逐层解析的过程。
二、理念、目标:统领教材
(一)教育理念是先导
教材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它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脑、手并用,大胆想象,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科教育是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延伸和拓展。素质教育不仅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求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觉悟、有智慧、有能力的国家所需要的各种规格人才。
现代教育理念要贯穿到教学中,落实到教材里,关键是如何在教材中呈现的问题。研究不难发现,无论何种理念、思维和能力,都必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获得和发展,理念、知识的合理建构、和谐共生才容易培养出具有较高才能、全面发展的人。所以,素质如何养成,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转化的途径和方法等都是教材建设及其教学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高素质的人,是具有某种或几种专业知识和一定能力的人,教材就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而定制知识和储备能力的载体。当然,在当代中国普及大众教育的现实环境中,大批量地为单个人或极少数人群量身定制教材毕竟不太现实,只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专业、行业等特点来定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类教材应该成为一种主流。
(二)培养目标是“统领”
教材建设因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才规格自然需要由不同的教材内容作为支撑,即使是同一学科下的同一专业也需要由不同教材内容来支持,这一点在不同教育层次的教材中也差异显著。
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去向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I.继续深造、研究型;Ⅱ. 理论研究与教学型;Ⅲ. 企业高级管理型;Ⅳ. 应用技能型。在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教材建设主要应有以下特征:
I、Ⅱ型主要是指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以“211”、“985”类高校、综合类大学占多数。这类教材偏重理论体系的严谨性、系统性,知识的学术性和前沿性,这类教材更注重理论基础的深厚、逻辑思维的严谨。例如,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系统阐述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前沿成果,在教材第一章就提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给定假设、简化关系;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Ⅳ型主要是指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应用性本科、独立院校占多数。这类教材重视基本原理的应用,对于基本原理的推导和论证尽量简约处理,不求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本原理的应用和操作。主要体现为:一是教材体例比较活泼,案例丰富,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结合美国现实生活的典范;二是教材中案例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是不同学科与专业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三是强化应用性、技能性的原理与知识,这为“校本”教材提供了可发挥的空间。
Ⅲ型主要是指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涉及专业性较强的本科院校和专业,例如财经类、农业经管类等。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在教材建设中要求基本理论的分析和掌握与其实践应用并重。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和学科专业的选择的主动权主要在学校,各种各样的学科与专业规格构成了教材建设中的多样化形态,但是现在市场上许多教材雷同并不是真实需求的结果。
三、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课程建设是直接彭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课程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在特定的理念支持下的学习路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本,是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决定和影响教材的课程因素主要有:
(一)课程目标、内容和性质决定了教材建设的基本内容
本科课程的设置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总体目标,不同的专业又以各种课程群组成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建构学生合理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一次再组织与再创造,可以以不同的结构、体例和媒体语言呈现,它可以是课程内容的深化、拓展,也可以是一般性的细化。在一个大的学科分类之下,各种课程之间内容应该是相互衔接、补充的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制约教材的深度与宽度
课程的性质是就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而言的。人们习惯上将课程大致分解为通识课(校级平台课),专业基础课(文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不同性质的课程对教材建设要求不同。通识课的教材要突出“基本”和“广博”,譬如,北京大学通选课“以讲授各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学术背景及前沿知识等内容为特色”。山东大学的通选课是以“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为基本设置原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要求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技能中,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突出“基础”和“深厚”,譬如,政治经济学课程就是要求学会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思考问题。专业课的教材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凸现“厚重”、“融合”和“鲜活”。
同一课程的性质也可能会在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背景下发生变化。从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教学深度可能会有不同,这些都为教材建设留下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举例来说,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文科类经济学专业中可能开设为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核心课程一一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文科类管理类专业中可能开设为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一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在理工科院校中非经管类专业可能开设为学校级别的平台课一一西方经济学原理等,由此教材建设的基本内容、思维方法、深度和范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近年来,本科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数量和课时安排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调整,有许多大学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思路,大力提倡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观察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之而来的变化必然会显现在教材建设中。
(三)单一课程对教材建设的影响
教材是专为一门具体课程设计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这里的课程是指在一定大学里、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创建的一定的专业方向的课程,由此而制作的教材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
如果我们将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原理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等不同知识模块的话。那么,作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中必然需要加大原理性、应用性的分量和比重,而作为平台课程,则可能需要会强化基础性、应用性的分量和比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针对同一课程下的不同性质的课程教材,进行相应的内容和体系的差异化建设,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既有利于提高专业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拓展教材的市场空间。例如,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仅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的本科生就定制了11种西方经济学教材,4种西方经济学学习辅导书,2种西方经济学智能题库系统。
综上所述,从课程视角,在教材定位中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一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材建设和它在不同的专业背景下的教材建设的关系;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科背景下的各类教材建设的关系。
四、学生:教材的享用者
教材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要合理表达学生的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内生需要是关键。
首先,教材的编写者应优先考虑教学一线的资深教师,因为他们是学生的亲密接触者,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也有吸收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参与教材编写的倾向。其次,在教材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空间一直是国内教育界探讨的主题。尤其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众多、学生个性差异明显,不可能有一本教材是适应所有的学生,只有可能是适应一定层次和一些读者。因此,在教材建设中要考虑:
一是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状况,包括从小学到初中的基础教育知识素养以及高中的基础教育是文科的还是理科的背景,前期接受的国内教育还是国外教育等,将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形式恰当地呈现出来。例如,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基本原理的公式推导,文科基础的学生比较难懂,理工基础的学生则相对容易些。
二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的基础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地区总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个人的差异。中国的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显著,在学生多、教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优质教育资源长期不足,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尤其稀缺。即使在同一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很不均衡,具体到本科学生个体,思维与能力的差异性明显扩大。另一个方面,这种差异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下经济承受能力的结果,具体涉及教材价格方面可能需要区别定价,或者让利销售等。
三是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学生是“E”时代的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丰富多彩,接受的信息量大,见识多,思维活跃,在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唯美呈现等方面也要有所考虑。
教材建设是教育的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人才观的集中体现,好的教材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好的教材可以成就一个好的教师、好的专业、好的行业,使人才辈出。(科技与出版)
来源:出版商务网2011年12月12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