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时像散步,更多是搏斗——2012半年阅读散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30 22:5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时像散步,更多是搏斗——2012半年阅读散记

文/蔡朝阳

 2012年又过去一半,科幻片里说2012年是世界末日,于是很多人行色匆匆,争先恐后抢船票。但也有人,继续过着“蜗牛慢吞吞”的生活,喂马劈柴,读书上网,似乎世界末日与他无涉。这令人想起雨中漫步的故事,有人在大雨中散步,路人问,何不快跑?答曰:前面也有雨。

  这样看来,对于“蜗牛慢吞吞”的人来说,缓慢的读书生活,便是雨中散步。曾获“世界最美图书奖”的装帧设计师、南京书衣坊主人朱赢椿先生,确乎是这样。在绍兴的一个书吧,朱赢椿老师带来他的新书《蜗牛慢吞吞》,讲述了慢生活的可能。于是,在读这本《蜗牛慢吞吞》时,就忘记了世界末日,忘记了宏大叙事,从而感动于一只缓缓而行的蜗牛的浅浅行迹。这是艺术家的境界,也是一部分读书人摆脱不掉的趣味。

  很遗憾我似乎也沾染了不少,并喜欢这种趣味而难以舍弃。一本书,只要漂亮,便爱不释手。金城出版社的《独立书店,你好》第二季,以及《如此书房》,均为薛原与西海固所编,前者是对全国各地独立书店的巡礼,后者则注目于读书人的栖居游牧之地——书房。在实体书店普遍寒意阵阵之际推出两季《独立书店,你好》,可见编者的用心良苦。后一本,视线在读书人的书房,读书人之痴、之癖、之雅俗共赏,在书中均有可爱的描述。这些有趣的读书人,阅读之乐令他们忘乎所以,哪管死后洪水滔天。可能,即便下一秒是世界末日,他还要拾起某本书,品评一番呢。

  问题是,有时候阅读的过程并不单纯。宁波赵柏田先生,今年有新书问世,书名《双重火焰》。在豆瓣的同城活动中,柏田先生将阅读称为一次搏斗,这可能是更得读书三昧的说法。尤其面对经典名著,我们站立在历代大哲之前,必须调动全部的智慧与心力,来面对这一场智慧的搏斗。这种心智的交锋,有时让人筋疲力尽。而在筋疲力尽之间,会升腾起另一种智慧的愉悦。所以,搏斗作为一个准确的词语,其实恰是一种积极的读书境界。

  在我,搏斗还有另一重意义,便是我与层出不穷的新书好书的搏斗,是与出版社的搏斗,也是与自己钱包的搏斗。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书好书,不免浩叹,吾生也有涯,而书也无涯!幸好弱水三千,我只需取一瓢饮。

  2012年时间过半,我所期待的好书也已经有很多水落石出,可以来点评一下自己的阅读。我读到的第一本好书,是彼得?海勒斯的《江城》。其实今年我读完的第一本书,并非大陆2012年版的《江城》,而是作者另一本《甲骨文》。我们在自己的国度,往往读不懂中国,而在海勒斯笔下,倒是看到了此在的中国。“甲骨文”三个字,我感叹于这种富有穿透性的把握。甲骨文,方块字,大一统,这是一种结构上的异质同构。这个自殷商以来几千年变动不居的古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欲说还休。而一个来自美国的毛头小伙子海勒斯,竟然找到了最为适宜的词语,为之敞开、去蔽,从现实到历史,交相呈现。

  既然说到历史,便不能不谈另外两本,一本是被称为迄今最好的西南联大校史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作者易社强以二十年之力,完成这唯一的著作,全文可谓无一句无出处,这种严谨令人赞叹。而另一个特点,便是建立在扎实的史料之上的洞见迭出。尤其是结尾的概述,将中国人对自由的追寻,从曙光依稀终堕入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的困境,有一种冷静的审视,又有深切的同情。籍着饶佳荣兄信达雅的译笔,西南联大的校史,及精神史,在我心中建立起一个立体的框架。

  另一本有关历史的著作,是傅国涌主编的《追寻律师的传统》。律师这一职业在中国出现,不过100多年。而律师的出现,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鉴湖女侠秋瑾被杀于绍兴时,还没有近代的法律程序,没有法庭公审,没有律师辩护,秋瑾只留下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而到了陈独秀“危害民国案”,章士钊不但在庭上雄辩滔滔为之辩护,之后还在《申报》与程沧波公开辩论,影响之巨,实有开启民智之功。

  一切历史无非是当代史,作家的书写,常常不由自主指向当下。作为诗人和经济学者,苏小和的家国情怀呈现在平实的、通俗的经济学写作中。《我的自由选择》一书,告诉我们,原来,经济学可以像诗歌一样美。在苏小和的言说中,经济学不再显得高深莫测难以接近。苏小和将本土化的观察、基督徒的谦卑、经济学者的深邃,以浅显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将一个个抽象的理论,化解为本土的经典案例,抽丝剥茧,而那些我们曾经迷茫的问题则迎刃而解。我觉得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两个词:自由市场、开放社会。无论是对国有企业的审视,还是对民营企业家的研究,这两个词是苏小和的价值依托。因而苏小和会重视企业背后的价值观,在面对民营企业家将空洞的道德理想主义作为企业的文化核心时,会忧心忡忡的说:“当一个时代正在有可能结束政治性的个人崇拜的时候,经济领域却又掀起了一场不见终点的个人崇拜潮流。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一种腐朽势力的再生。这一次,我们丢失的不再是民主和自由,我们将丢失一种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王小妮《上课记》以及郭初阳《颠狂与谨守》关乎我教书的本行。在教育类书籍大行其道而有价值者寥寥的当下,这两本书是今年最值得一读的作品。他们有两个共同点,首先都来自课堂教学的第一线;其次,他们都珍视保守孩子们的自由天性。郭初阳在后记中说:课堂是实践自由的最好场所。王小妮老师让我更深刻地感知到了一种温和而绵长的能量,正如作家绿妖的评论,王小妮老师“似乎有点不够响亮,似乎缺少对‘公共事务’的回应,但这沉静是一个诗人对现实最有尊严的态度,最珍贵的参与。”

  绿妖的评论,是我看到的对王小妮此书最到位的评论。我们不妨来谈一谈对现实的参与。王小妮老师的参与是教书,那么小说家的参与,便是创作本身。因此,今年我最欣喜的,是看到马原在停笔20年之后复出,并出版长篇小说《牛鬼蛇神》。小说在《收获》连载时,我没有耐心读完,还误解老马原未免有点江郎才尽,出了单行本之后,我从前次停止处读下去,一气读完,才有深深的感动。马原,那个写小说的汉人,他回来了,带着一首沉潜20年之后的生命赞歌!

  绿妖对王小妮老师的书评,我觉得其实是在说她自己。今年绿妖首次出版长篇小说《北京小兽》,也正是她的可贵参与。我很高兴,小说中的主人公,县城青年、北漂一族的李小路,其心灵成长史,与我这个一直蜗居浙江小城的人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于一个下午读完,阖上小说,心里想起一句话:动物凶猛,夜色温柔。在2004年的北京,李小路、夏永康等小说中的原型人物,他们各自散落在命运深处。他们肯定不知道,一个八年后将读到他们故事并深为感动的外省男青年,那晚在三里屯喝了点酒,与几位朋友走在胡同里,外省青年唱了首歌:《晚安,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2:42 , Processed in 0.0731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