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写作成为需要——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似可借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 20: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让写作成为需要——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似可借鉴作者:钟传祎
  写作,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一开始的“一句话日记”,到后来的“周记”,再到后来的“小作文”、“大作文”,“循序渐进”、“按步就班”,天资聪颖的孩子写得也还顺利,但仍有许多孩子觉得吃力,不是内容想不周全,就是表述起来很费力。再联想到现在一些大学生工作后连写个简单的报告都很费劲,谈“写作”色变,更加觉得“写作”教学任重道远。来美后,孩子中文写作更少,一是没那么多时间写,二是有畏难情绪。隔三岔五也让她动动笔,几乎都是“无疾而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某日,孩子突然用英文写了个东西,算是“小作文”吧,题目叫“MY ROOM”(我的房间),写满了两页纸,房间里的摆设都写到了,对自己最爱的书架还多着了些墨,字词用得比较恰当,文法也还通顺,这既给我一个惊喜又给我添了疑惑:来美才几天啊,就那么自觉自愿地用英文“写作”了!?是英文好表达吗?好像也不全是,再好表达,也不如母语吧?
  原来总觉得美国人比较笨,不会变通,教学一定也很死板,“乏善可陈”,所以一直都不屑“领教”人家的教学情况。现在见到孩子这一良好状况,不由注意起美国学校的“写作”教学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热闹”,没想到人家也有人家的章法,真让我受益不小。
  首先,解决“目的”问题,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一篇“东西”(暂且不叫它“作文”或“文章”,因为许多孩子现在一听“写作”就抵触,就害怕)为什么要写,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所谓“言为心声”,“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然而有多少作文真的是让孩子们自由创作的?特别是“春天来了”这样的命题作文,孩子稚嫩的心灵一定纳闷:“春天就是很自然地来了,到处都很美丽,可是我为什么要写出来呢?”再加上需要观察春景、积累好词,原本美好的事情弄得似乎很“神圣”很“艰巨”,但终究仍没明白写东西的真正目的。话说回来,就是告诉他们“写景可以怡心养性”,“可以让更多人分享美景和作者心境”,那也太过复杂,孩子不一定明白,更不一定接受,还是写得不痛快、写得不情愿、写得不理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比如将“写作”与孩子切实需要的东西结合起来,并且告诉他们,好作文的标准不是用了多少好词好句,只要“写出了眼睛真实看到的、心里真实想到的,语句通顺文法没错”就是好文,是不是会让他们心甘情愿而且心无负担地“就范”呢?待读的书多了,写得多了,再要求恰当地用一些好词好句,那可能就容易多了。
  看孩子几篇英文作文,就很好地解决了“目的问题”。如前一阵,班主任老师问她们想不想来一个“PIZZA PARTY”,试想,哪个孩子不想开PARTY?当然都说“想!”老师于是说:“那你们分组讨论一下,我凭什么要给你们一个这样的PARTY”,孩子们很兴奋,讨论很热烈。讨论完毕,老师说,“每个人都写一个东西,如果理由充分,我就给你们一个PIZZA PARTY!”孩子们在“说服老师开PARTY”的目的之下,写作的热情可以想见,其写作的潜力也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当然,每个人的表述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老师不用怕“千篇一律”。我看了孩子的“小文”,开头就很COOL(酷),“I strongly believe that we should have a Pizza Party!”(我强烈认为我们应该开一个PIZZA PARTY!),下面列举了三、四个理由,诸如“学习认真”啦,“听老师话”啦等等,还给出了一些例子,总体来说还挺像那么回事儿。老师在“小文”上批注:“你说的理由很好,其他同学说的也很好,我已经被你们说服,星期五开PARTY!”到了星期五,老师自己掏腰包买了PIZZA,给了孩子们一个大大的PARTY。孩子们自然高兴,注意力全在“PIZZA”上了,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完成了一篇“小作文”,这样的“写作”孩子们能抵触吗?
  其次,经常训练,习惯成自然。写作是放在语言教学课程里的,英文作文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国学强调基础教育,师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字词”的认知和书写上,多忙于抄字写词,听写默写,基础打得牢得不能再牢了,一个“百词”测验,全班几乎全是优,相形之下,每周留给孩子习作的时间就比较少了,是在指定时间任务明确地写作。而英文写作是充斥在每天的学习中的,阅读一篇文章,就会有一个小paper(也就是小作文),要求孩子们在讨论前写出自己读出的文章主题,然后分组讨论,讨论后再写一个。前后写出的东西都要求有立论、有依据;然后两者比较,既锻炼了阅读能力,又练习了写作。有时是就文章中的某个人物或观点写出一个小东西,也要求有观点、有根据。这样,每天都在写,可能连老师都未必清楚到底哪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我和这里一位家长聊天,她说她那现已读大学的孩子经常要做很长的“作文”,但是没看他皱眉头,很快就完成了,可能就是平时练习的机会太多了,“习惯成自然”,难也不难了。
  再次,善于引导,“由易到难”。仔细观察孩子在课堂上写的那些东西,还真是有联系的,是由易到难的。有一篇题目是“Why should we have pets?”(为什么我们要养宠物?),还请来了专家,带着可爱的狗进了教室,让大家用手触摸。(当然免不了事先知会家长并让家长签字――美国人的谨慎呗,人比什么都重要——有点跑题了。)看了孩子的“作品”,开头仍然是那句“I strongly believe that we should have pets!”虽然“眼熟”,但也不能说这话放在这里有什么毛病,忍了!后面的理由就都是新的了(当然不能雷同上篇PIZZA饼的),内容还算好,篇幅也还可以。据说照例是分组讨论过的,可能一些词就是在讨论时听来的。接下来的第二篇,题目是“Why should we have a zoo?”由家庭养宠物自然地扩展、延伸至社会建动物园,开头还是那句“I strongly believe that……”,真受不了!看在后面写得还算好的份上,我没有发作,再说老师都没说“不好”、“不能写”,而在批示中充满了“溢美之词”,家长还能说什么?也好,至少她觉得这样的文章“好写”,“没啥难的”,就让我放心了。第三篇就厉害了,居然让孩子们给动物园园长写封信,将自己想像中的动物(天底下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推荐给动物园,要求附上简图。孩子推荐的是一个“rabbitcat”,既像兔子,又像猫,还长了翅膀,有很多奇特的本领,信写得言辞恳切,任何人当那个园长,都不忍心拒绝这样的奇怪动物,因为那“至少会引来更多的参观者,为动物园添点财”。那图画得,看了就想乐!
  几篇文章像极了“连载”,环环相扣又层层深入,孩子写出的东西也由简到繁,写得越来越好,也许最后一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但前面两篇难道不是很好的习作吗?正如吃到第七张饼才觉得饱,不该说出“早知如此,就不用吃前面六张”的荒唐话来。没想到这连载还没完,最后的作品是由浪漫的老师完成的。她让孩子们在4月1日那天(多么特殊,愚人节吔!)从自家的信箱里收到了自称是那位动物园园长的信,表示被孩子说服了,决定收那个“在哪儿都没见过的奇特动物”入园,并让孩子抽空将其送去,还特别强调“没钱付,因为经费已用完”。信还真是从华盛顿贴了邮票寄来的,但却是在愚人节收到,真是让你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第二天,孩子去问那位可爱的四十多岁的浪漫女教师:“Is that you?”(是您寄的吗?)老师“暧昧”地笑着说:“Maybe!”(也许!)
  受到这样的教学启发,我也开始在中文写作家庭教学中实践着。当春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临、国内的孩子纷纷描写春景的时候,孩子正好提出“每天放学后在小区游乐园玩半小时”的要求。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我本来也想作这样的安排,但若利用这个时机让她习作一下岂不更好?!便问她:“我为什么要答应你这个要求?”她就说:“春天来了,景色多美呀,还不让我多感受一下?!” 我不动声色地与她边聊天边启发,甚至还讨论了将春天比作“奶奶”好,还是“姐姐”好,最后决定还是“姐姐”好,年轻又有活力。待讨论得差不多了,我就说:“那好吧,你把你刚才想到的、说出来的,用文字写出来,我就答应你!”于是就有了目的性明确下写就的较好习作“春天来了”。
源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a5cc70100e3wo.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49:2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一个高中生的学科作文作者:钟传祎
题记:这是人教论坛上的一个高中学生的学习记录。包括怎么上课,怎么复习、如何思考、如何考试、如何做计划及完成计划等等,点点滴滴,随意随心,学习着,思考着,记录着,进步着,成长着。
                当当当当~自学开始了~
我猜测补课期间,老胡一定是从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开始,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今天惴惴不安的翻开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陈情表》,全文背诵。
早饭的时候,粗略的看了看课本,解决一些字的读音,大声读了一遍。
然后出门去买书。搭车去书店,要花一个多小时。在起点站上车,找个位置,从口袋里掏出一本《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我非广告:这本小册子就是用来背书的,高中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都有,可是除了原文一点注释都没有)慢慢背。在车上,虽然我已经考虑离移动电视远一点了,可是那个声音还是很干扰我。郁闷!直到下车,只能熟读全文,结结巴巴的背前两段。
逛完书店,在回来的车上我背得更慢了,而且前两段也背得更加的模糊。诶,看来只好今天晚上用功背了。总之,今天的内容今天一定要拿下!
我现在在听《陈情表》的朗诵,不知道会不会对背诵有帮助呢?我今天在车上可是读了很多遍啊~
果然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今天在没有看任何注释和资料的情况下,读着读着。对文章自然有了理解。回家对照课本的注释一看,基本上都弄清楚了。
晚上的任务就是加强背诵,再结合辅导书,把翻译中的细节着重理解一下。明天就可以开始对文本结构的解读了。
安排得不错吧。
我想:如果我来上这篇课文,就会用上册课本的《漫话清高》来导入,反正那里面的几个例子为了备考我们都看得很熟了:许由,诸葛亮,李白,陶潜,林和靖,孟浩然......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陶渊明作为一个小官吏,可以一言“既自以心为形役”就“登东皋以舒啸”,但是李密不可,他必须小心翼翼的递交他的辞呈,然而他并不是像陶公一般本着向往田园,恬淡生活的归隐,而是为了尽孝。这里的“表”和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样是一种文体。
当然啦,补课期间的第一节课往往是最难上的,这时候,学生们一般都很浮躁,很难静下心来。所以我猜测,老胡一定会安排“特别节目”来调节气氛的。而这个“节目”一定又和她后面的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呵呵,到时候再拿她的课和我的自作聪明对比吧。
我和自己下盲棋,我让语文更有趣。
                  
                       两个失望
失望一:今天我变成一只大懒猪~贪睡又贪玩,没有完成既定自学计划。对自己很失望,居然意志那么薄弱。只有加倍的花时间弥补赶上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是等待期末考试成绩的闲暇,我就松弛得像海滩的沙堆了吗?为什么最近的学习状态大不如前了呢?
   还是和自己的态度有关系!
   但愿以后不要再失望了。
   失望二:今天下午,全家包饺子,我负责照看三岁的妹妹(舅舅家的孩子)。
   在看过动画光碟之后,她说:我要自己讲的故事。
   我不明白,问她:自己讲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呀?

   她很严肃的说:自己讲的故事,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撒。

   呵呵,我的地盘我做主是刚才动画里放的,真不知道她是无心的模仿,还是存心幽默,活学活用。

   反正我知道这孩子的语言能力相当好,(语感?)说话很流畅,语句大多完整,并且语病极少,纠正过的错误很少再犯。大人们和她说话,常常被她堵得无话可说。
    可是虽然这样,每次听她不假思索的自如的使用关联词,恰当的运用副词和语气,包括我们英语里涉及的时态,我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些并没有人教她啊。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我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说话,什么时候突飞猛进,至于今天如此流利。
    进入正题:
    她妈妈要我给她拿一本画册讲故事给她听。她有说:我要自己讲的故事。
    我大概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是她要自己讲故事。

    小孩子居然会有这样的热情。
    她自己把书翻开,是天线宝宝弄丢帽子的故事,每一页都是图画,在一角有几句话,注有拼音。
   她对着书说:你好,我叫丁丁。
   真是把我吓了一跳,那一页上是一个天线宝宝作出拥抱的动作,我本来以为她只会说:这个是黄色的,它的眼睛很大。但是我看到,文字的内容是大家好,我叫迪西。

   难道她会认字了?还是这些字,不是简单的天地人

   我又让她重复一遍,仍然是她之前说的句子,一字不差,看来她不是随口说的。
   她居然认识这些字?
   我要她把手放在文字上,教她说大家好,指一个字念一个字。她很快就知道了。
   但是,我要她试着把剩下的句子说出来,她却不知道了.......
    好失望啊!

    也许她只是对图画有印象而已吧!
    毕竟她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我怎么可以有那样的要求呢?
    也好,就让她顺其自然的成长吧,以后有什么不足,我再来辅导她的语文~~~~
          十万火急,水深火热。
今天终于又去学校了,语文课,发期末考试的卷子,126。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有过的最好的记录了。
    老胡又说,他们老师集中阅卷的时候,全区有一张卷子的答卷(非选择)分数最高,是93分,作文55分,材料丰富,信手拈来。老师们很快就把这张试卷的作文当作范文,复印带回各个学校,还一起讨论了半个小时,看这是哪个学校的学生。老胡改卷子的任务很重,也没有去看。(老胡总是很好欺负咧,每次她都要改好多卷子的。)
    后来卷子分到各个学校,慢慢拆封。我们学校的语文组长找到那张93的卷子,问那是哪个老师的学生。
    呵呵,我就不罗嗦了。
    那张就是我的啦,选择题33,一共126。全区最高分。
    老胡说她很自豪,看到她的笑容,我真的很开心,我觉得这是比成绩更好的东西。我希望我可以证明她的实力,扫除别人对她的怀疑。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这次我们班的班平应该是及格了,在年级里大概不会是最差了吧。这就好了。
    看在老胡比我还高兴的份上,跟她谈起了条件,我说:你要奖励我啊,下学期的作业,还是老规矩,选做哦!她爽快的答应了。事实上,我从不会轻易的不做作业,一旦选择,必然是我有更必要的安排。她对我向来放心。
    她啊,一定是为了不让我太骄傲,安排我明天给同学讲评作文,这真是我接得最急的一个活了!要么就明天临时再告诉我嘛!现在,我只有一段夹生时间,不仅无法充分准备,而且还要承担很多压力和等待。
    一想到这个,我的轻松感也没有了。
    在学校里,我尽量抓紧时间准备,抽了我们同学的10份作文,仔细阅读,分别做好记录,最后简单的整理了一下。
    我的同桌以为这就是准备好了,远远不够。我还要练习朗诵,准备串词,设计必要的连接,备好包袱,设计问题,录音控制时间。
    其实我现在连流程都还没有定下来。
    上次的作文讲评,我准备了4天,但是效果还是不怎么样。这次我和老胡说,要她不要抱太大期望,因为我只有半天的时候,没有办法比上次进步多少。但是她却认为我的每一次都是成功的。
    当然,她从来不会在这方面苛求我,她说我现在只是学生,没有必要有太大的压力,等我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她会传授经验的~~~~
   呵呵。
    她说,我是同学们的榜样,我说,她是我的榜样。
    不臭美了。今晚估计是通宵了。好紧张,好期待啊!
    今天老胡讲试卷的时候说:我们要抱着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来做摘抄,改变学习不主动,不自觉的现状。
    讲试卷,看得出来她的认真。讲社科阅读,她自己的卷子上记号做得不少,每一个原文中的点她都找到了,而且对我们可能产生怀疑的地方也很仔细的挑出,跟我们讲明白。
    老胡强调早读的好处,归纳一下就是:振奋自己,影响别人,熟悉课文,收获充实。
    可是早读的时候学生吃早点的现象还是很难解决。真是难为她了。她只能让孩子们快点吃完。
    (此时,她可能还没有吃早饭。死老胡,饮食不规律,一点都不注意身体。)
    文言文的讲解,她联系课本的内容,讲解得很生动。
    今天又跟她学了一招:分析单个字的意思可以结合结构来判断词性,尤其适用于并列结构,同一词性的字,含义也相近。
    今天本来还在想,那种辨析词义的题目(选词填空,如选择固然当然)怎样才讲得透彻,易于学生理解。因为老胡她虽然准备得很充分,可是我还是听得很模糊。
可是啊,我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
    先忙好明天的活计再说吧。今天晚饭也没吃好,辣的都没吃,5分钟就解决了。心里有事,和时间赛跑,和自己决斗。
    晚上再和别的学校的朋友打打电话,看看他们那边讲了作文没有,是怎么讲我的那篇例文的。临时抱佛脚了。
    目前我除了自己的作文,和几大张随手写的设计草稿之外,一无所有。
    我得去准备了。
    加油!
          惊心动魄的一天
我好累啊!昨天晚上大概只休息了6个小时吧,今天中午连饼干也没有吃几口。都忙着在准备这个。
    今天的表现,我给自己65,不算很紧张,在这个方面已经算有进步了。一整个中午,虽然我很疲惫,但是还是对着楼梯的大镜子练习站姿。我以前在准备的时候,总喜欢一边念稿子一边走路,以至于我到台上,一开始念稿子的时候也情不自禁的左摇右摆。我今天不断提醒自己,脚不要动,不要手忙脚乱,肢体语言要精简。还好,基本都做到了。
    有了进步,我就可以给自己打及格分了。
    今天因为时间确实不充分,事先完整的串词只过了一遍,所以在衔接上,只有随机应变,还比较流畅吧。给自己加一点分。
    总之,还是说的过去的。
    我平时讲课语速略快,今天也注意了。
            这又是一个进步。
    呵呵,今天下课,我的死党给我提的唯一一条建议就是设计得太短了,意犹未尽。真的假的啊?平常心。
    老胡说我今天表现的不错,以后会越来越自信的。
    总之,我的2009的第一笔活计就这样交差了。
    今天我们发一本教辅,要求答案要上交。老胡一数,有三本答案是残缺的。她在课上问我们,要那三个同学把答案交给她。那几个同学果然就交出了。
    她并没有责备她们如何如何,而是很高兴他们能够诚实的最终交还答案。
她总是往好的方面看学生,有乐观的心态,难怪她看起来总是那么快乐呢!
         呜呜呜,狠心的老胡!
老胡你怎么可以这么狠心啊!
    今天语文课是一个半小时的大课,老胡很大方,安排我们背一些作文的论据,包括5个排比段和20条名人名言,一个一个到她那里过关。然后她安排背完的,做事认真的学生替她检查一部分学生。
    一时间,找她背书的人很多,我也不喜欢凑热闹,而且我素来讨厌在同学那里背书。(PS:说我是存心想接近可爱的老胡也说得通啦~)
我一直没有去找她背。可是却有同学问老胡能不能在我这里背,天,我自己都还没有过关她竟然会默许!
    不过我们班的同学大多会喜欢在我这里背书,因为.....亲和力?没有办法,老胡的严苛也是装出来的,对待某些学生她也是逼不得已啊。
    这时她安排她的两个课代表相互检查,然后帮助她检查其他同学。却没让我和谁互相检查,我想她一定是要我找她背了。
    我加紧背书,去找老胡检查。
    当我战战兢兢的走到老胡身边,她说:你免背,不用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老胡不管我了~~~~
    我是全班唯一一个没有接收她检查的,她也要把我当异类吗?
    呵呵,说是这么说,其实我自己也在把自己当"异类"的诶。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会明目张胆,理直气壮的不做作业;只有我一个人会在学期的开始,早早背完要背的所有篇目,坚持每周复习一次;只有我会虎头虎脑的在课堂上辩驳老胡的观点.......
    后来我去问老胡,你真的对我如此放心么?(其实我心里挺高兴的,想得寸进尺了~

    她说是的,你没有必要背这些材料。
    我说也是,没有你发的这种材料,我仍然可以说出20条,为什么要拘泥于那几句呢?
老胡说那是因为同学们没有很好的积累啊,你不一样嘛。(PS: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是怪物”....
    “可是,胡老师,这样下去,我害怕我会越来越放肆诶.....”
    “哼~你敢?我会给你敲警钟的。

    所以说,从今天开始,老胡越是纵容我,我越是要加倍踏实的学习,走好每一步。不可沾沾自喜。

   希望各位对小郭严格要求,重重监督,将浮躁和自满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个人打麻将,警察来了,带着了五个人,为什么?
这是今天老胡上课时用到的一个包袱,答案是:四个人在群殴一个叫麻将的人。
【这个是和我们讲评试卷中的一题有关系的,材料应用题,根据材料给出的例子(牛得草),分析舒舍予这个名字的妙处。】
    老胡说,这个脑筋急转弯可以属于语文的范畴,是一种异常的思维。
    我不太同意。但是理由....我也说不清楚,只是直觉吧。再议。
    今天老胡说,学习语文需要灵性和悟性。灵性是灵感,悟性是能辨别弦外之音。这里她却没有展开讲。
    我有没有灵性和悟性呢?怎样培养灵性和悟性呢?
    今天语文课是半小时讲解,半小时做题,半小时小组讨论。其实讨论这种形式,看上去很美,但是在我们目前这个学情下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基本上,分组讨论都成了组内某人的一言堂。比如说翻译文言,我们这组的人全都指望我来讲,我讲了一遍他们还要再听我讲第二遍。(至少他们还是爱学的哈,经常在讨论时间有一群人围过来。)
    寒假语文作业,110分以下免做(看来我的分数有点浪费...),其实也不多,就是在课本里编8道选择题,模仿考试题型,有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大概半小时就能完成的。旨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本(猜想)。
    明天又没有语文课!诶....
         从今天起,我自由了。
如题。今天放假,很突然,是因为教育局那边有人招惹。
从今天起,我就要开始过没有老胡的语文课的生活了,真是突如其来。本来还想着她的下周的那一节会如何如何呢,结果一个放假就冲淡了我所有的期待。失落,失落!失落........
    寒假关于语文的计划有很多,但是也可能一个都实现不了。先列在下面吧:

   ①狠心的老胡,不给我布置作业,那我就要自己好好学。别人的作业是巩固字音字形,那我就要把这些落实得更加好。最近本人的错别字又冒上来了,还都是那种小学的简单字。
   ②试试看,能不能把我发倒笔的习惯改过来。虽然听说,改变一个习惯有点困难,但是一想到以后,觉得非常有必要。
   ③借了一本书,是一些说课稿。研究研究说课稿是什么东西,很有兴趣弄一个山寨版的。反正我算了,下学期老胡的课时非常非常紧,她一定不可能按课本完全走下来了。那些大家的作品,就留给我自己说一说吧。
   ④要阅读几本书。《人间词话》,《诗学》。精心挑选的,对比阅读。练练坐功,这种枯燥的东西要强迫自己看进去。
   ⑤尽可能多的做空中课堂。
   ⑥预习下册的课本,吃透每篇课文,练习适度做一些,以便开学后好找老胡要一份答案。 在外出活动不太多的情况下,尽量坚持每天学习,有所收获。多泡坛子,边走边想。
   ⑧...............................
  
    我能做到多少呢?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目前我的自习策略是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交替学习,《陈情表》已经基本掌握,今天初读《药》,晚间巩固《陈情表》。
              答问
按湖北这里的命题趋势,若是为考试,则几乎可抛弃课本,因为课本内容只是在选择题里,如字音、字形、病句等,没有课本,凭经验也能做得很好。
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要能够从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像我今天初读《药》,就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比如说,文章中有没有华家和夏家在明线和暗线上的过渡?文末的乌鸦是什么意思?(这一点读的不太明白)............
    今天问题很多很多,不过也许明天就只剩一点点了。多思考,我相信我可以解决。在假期结束的时候再去弄本教参对对答案。

    把这些问题解决之后,在语文课上就更加有目的性了,知道自己着重要听哪一块的讲解。而且,做了充分的预习之后,我就可以更好的欣赏老胡的设计了。
可以说吃透即是在我心里对于这一篇课文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对于难点也有自己的思考。这样在上课时,我就不会被老师了,也不会跟着她一步一步的被洗脑了,老胡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不会单纯的去听,而会猜测她的意图,是要设什么问,往哪个方向上靠。感觉就像是跟踪反跟踪。虽然没有很大的意义,但是我觉得很好玩。
当然,对课本,我自认为是相当熟悉的。背诵篇目背的滚瓜烂熟,非背诵篇目也几乎能背。现代文也是这样,某些语句很美,让我印象深刻,有时候就脱口而出。(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同学们就感受不到课文的美)
        又一次在车上背书
今天赖床到10点,吃过一碗做兼职(早饭和中饭)的面条,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爷爷家参加父辈四弟兄的一年一会。
车上人不多,只是没几个座位。一个男青年坐在两人位靠过道的一边,侧过身,示意我坐进去。我就坐在他身旁。没过几站,家人也找了位置坐下来,离我比较远。
这真是背书的绝好时机,这辆车没有移动电视,而且是很少见的不报站的那种,没有什么能打扰我。
    我侧脸对着车窗,默默回忆起《陈情表》,第三段还是有点卡,终于,还是忍不住把那本背书用的小册子从口袋里掏了出来。
    真可惜,课本不方便携带,背得差不多以后,我又开始回忆《药》的情节,但是很多语句都只能记得个大概了,没有办法深究。
    今天在车上,坐在一个陌生人身边,背书特别的专注。
    后来那个男青年下车了,哇,我才发现他好帅的!翩若惊鸿,灿如夏花!为了背书,我竟然对帅哥视若无睹,境界啊~~~~ 结果那位帅哥估计是不认路,因为车也没报站,他问我这里是不是徐东,我当时满脑子都是人血馒头,而且我也不熟路,只好向老爸喊话:爸,这里是不是徐东啊?
            好丢人哪~
    晚间还要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因为小语那边的一个人的读书计划中写了这本书,于是我也打算看看。那位说是跟着书背诗歌的,无奈我水平不高,连原稿都有些翻译不过来,所有只有先看再做进一步的打算了。
       《药》
晚间可能会看看老电影,刚才在看一个课本剧的视频。http://www.56.com/u36/v_MjA0MzI2NTc.html
    前2分钟大概接在一起重复播了两遍。
    这个课本剧是很搞笑的,学生的临场表演也很卖力,包括老师在一旁也很鼓励。但是,不知道这个除了浪费课时以外还有什么用。
当然了,通过这个课本剧,可以引导学生去猜测、推断夏瑜这条隐线。在这个课本剧中,第一幕的夏瑜结合了原文中的语句,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但是没有用到阿义可怜。但是除了暴力没有别的什么额外的生发内容。第二幕中,夏瑜的撞墙是凭空设计的,觉得不太符合实际,夏瑜和夏三爷在牢中相见也是脱离原文的。这两处应该都是为了挖掘隐线的内容,丰富夏瑜的形象。
    对于康大叔,表演中提到了他到牢房查房。这一点虽然文中没有说明,但是就他刽子手的身份,又和牢里的人熟识来看,去查房也未尝不可。但是原文是衣服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这里能不能判断说话的康大叔不是管牢的呢?好像很牵强。
我总是认为,那些对话比较多的文章是更适合学生来表演课本剧的。就算是在《药》里做文章,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编写一个以对话为主,表演为辅的短剧。用声音演出。
    或者,强调学生的朗读,效果也应该不错。
    又是一道思考题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以为,生的目的是死,正如起点的存在是因为终点,而意义本身,则是零,需要我们去创造意义,体现价值,当然,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也未尝不可。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于是,地球对于人类不存在需要
    人的生命很短暂,也很渺小。四下看看,一块不起眼的碎石,按年龄足够是祖宗辈,一块墨,也是极为古老的森林。而一个人呢,他能够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是极其少的,房屋最多保存几千年,文字不过几个世纪,而这些文明的痕迹始终只能在人类的种族范围内孤芳自赏。想起来,一个杰出的伟人对于地球的意义就相当于史前恐龙中比较强壮的一个而已。
    于是乎,我想,就安安分分的活着吧,自己的历史只有自己知道,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别的价值,总是要随风消逝的。
当然,一只恐龙和另一只恐龙间发生的故事,于它们,定然是有着意义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50:0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文科大学生全程化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作者:钟传祎
文科大学生全程化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模式研究
                     程民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文学科各专业的需求愈来愈趋于实用化。用人单位几乎都把“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作为考察文科大学毕业生的必备条件。所谓“全程化” 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模式就是从大一到大四的4年间,学生写作训练连续而不中断,以强化和提高实际的写作能力。其具体内容是,大一的“百篇文”写作训练,大二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大三的学年论文写作及实用写作能力训练,大四的毕业论文写作。
关键词 教学改革写作能力 全程化训练 学生就业


  所谓“全程化”就是从大一到大四的4年间,学生的写作训练连续而不中断,以强化和提高实际的写作能 力。全程化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模式研究,旨在探讨总结大学写作教学及训练模式在操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

  经常听到高校管理者们不断地惊叹,博士生不会写论文,本科生不会写……于是就火急火燎地安排开设写作课,语重心长地叮嘱加强写作能力训练。这种急功近利的举措,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看准的,工作也是尽力 的,但效果却是差的。因为它并没有遵循写作能力生成的渐进性原则,并没有尊重写作和写作教学的规律。
  这是现象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文学科各专业的需求愈来愈趋于实用化。于是“应用中文”的概念被提出、被强化,而中文应用能力的核心则是“能 说、会写”。当用人单位考察一个文科大学毕业生时,几乎都把“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作为首选的条件。这就是在新的形势下,提出全面强化写作能力训练的直接原因。因为不管我们认同与否,“社会需求”这只无形的手,已经在调控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的一切方面。因此只有顺历史潮流而动,主动去适应这个时代,才能使高校的专业教育及培养规格符合社会的需求,毕业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思路恐怕还是“通过写作学习”的主张。一方面为了“写作”要读书、要学习、要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写作”才能把学习成果物质化、有形化,从而固着下来。所以写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目的和手段的合一,使主体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同时知识、理论也得到相应的充实与拓深,这就是写作活动“修己”与“尚用”的双赢效应。
  然而,写作毕竟是一项耗费心智的高强度脑力劳动,能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和爱好的终究是个别。写作能力的养成是渐进的、日积月累的,是从相关知识和“审美能力”、“阅读能力”等能力、素养的迁移及具体训练中获得的。所以传统写作理论“多读多写”的主张,现代写作理论“细水长流”的训练原则,以及给予适度压力的“强迫”训练,三者结合才为写作训练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可能。
  “写作能力训练全程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以下事实:
  其一,目前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不尽人意和社会对写作能力的需要;
  其二,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尚无力承担或不能完全胜任对大学生写作能力养成的责任;
  其三,经过20年的努力,现代写作学已提供了写作全程教学理念及训练模式的理论依据。
  以上各点正是本教改项目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写作能力训练全程化教学模式”探索,始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定位于人文学科教学,但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全体高校学生。因此,它期待着为更大面积、更高效率地提高大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积累和提供经验。

                     二

  “在西方的许多高等院校里,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工、农、林、医科,都要开设写作课”。① 在美国“写作学已分化为基础写作学与高级写作学两大类,高级写作学又称专业写作学”。② “写作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教写作课的教师的地位也得到提高”,“绝大多数四年制以上的大学在招聘新的写作课教授时,都要求申请者要拥有写作专业的博士学位”。③ 这些言论都说明了写作教学在国外的普及及被重视,虽然类似的研究并未曾见报告,但美国的从“学科中心法”(Discipline-Centered)演变衍生出来的“跨学科写作”则给本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借鉴。
  跨学科写作(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有两种教学模式,一是在具体的学科(不管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课程里加入写作的内容,如日记和小论文等;二是英语系专门开设跨学科的写作课,该课程一般是学生修过新生写作课及格后才能注册,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学科环境里写作,熟悉并掌握这些学科的写作修辞环境、规范等,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主修的专业。“跨学科写作”的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实际提出的,因为按照美国一般大学的课程设置,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修普通或核心教育和基础课程,他们对自己的专业还只是刚刚接触,因此要在所修的学科里撰写论文或开始专业写作的确是一个难题,而“跨学科写作”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另外这种模式对写作教师和专业教师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写作教师不仅要熟悉写作教学,而且对其它专业也要有必要的了解,专业教师则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授和指导学生写作的能力。美国“不少学校安排写作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教学跨学科写作课,可谓珠联璧合,互为补充,是一种最佳的配对。”④
  80年代以来,国内写作教学对“全程化写作教学”思想有一些理论探讨,曾有过4年写作教学“不断线”、“细水长流”的设想,甚至还提出了“全程写作训练”⑤ 的概念,但都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此问题作出较有价值的探讨的是福建师大写作教研室,在林可夫教授的带领下,该教研室从1983年以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提出了课程设置思路:写作课包括“一年级上学期的‘基础写作’、一年级下学期的‘实用写作’和三年级的‘文学写作’等必修课,以及‘写作理论研究’、‘文体研究’、‘风格研究’等选修 课”。⑥1992年福建师大写作教研室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写作学课程系列”。该课程系列分基础写作课程、专业写作课程、写作提高课程和写作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4个层次共计18门课程。⑦
  国外的“跨学科写作”和国内的“写作学课程系列”与“写作能力训练全程化教学模式”研究虽在对象、范围、目标等方面有很大区别,但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如“跨学科写作”教学模式给本研究就有两点重要启示:一是写作训练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或者说在专业课教学中要自觉地承担专业写作能力训练的责任;二是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能单一地依赖写作教师,要动员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写作学课程系列”虽然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研修课这4个层面上构筑了全程化的写作教学体系,但其教学对象显然已超出了本科生。更为主要的是这种体系的着眼点仅仅是学科建设,参与的教学主体仅限于写作教师,全体专业教师并不能参与其中。
  既然是对“全程化”的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就必然地借鉴和发展“跨学科写作”和“写作学课程系列”的模式。其对象锁定在大学四年制本科生,其教学主体为全体写作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其教改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它涉及到教学计划、内容体系、培养方案、教务管理、教育理念等一系列更为综合的改革。

                     三

  写作能力训练全程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是:
  大学一年级——“百篇文”写作训练结合为期一学年的专业基础课“写作”,每个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独立完成100篇文章(含各课程的文章化作业及学生本人为各种目的所写的文章)的写作任务,“百篇文”写作训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从“训练量”的维度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百篇文”写作训练的程序是,(1)教师在大一新生的第一堂写作课上即进行动员布置,启动“百篇文”写作;(2)在日后的写作课上不断给予指导,如课前组织学生发表(宣读)自己的百篇文习作、同学教师分别对之评论和讲评,结合教师精批细改的重点作文作课内外结合、质和量结合的各类检查;(3)学期末对每位同学的“百篇文”评估验收,其结果按比例计入写作课程的考核成绩;(4)第二学年开学两周内进行“百篇文”评选,要求每个“百篇文集”有封面、目录、前言、后记及装帧设计等,然后表彰优胜“百篇文集”,同时组织又一届新生观摩,并布置和启动新一轮的“百篇文”写作。
  “百篇文”写作训练以写作的个体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性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强化写作训练中“量”的意识。在写作教学中,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有助于学生对写作原理的认识和对写作方法的把握,但是要真正将写作知识化为写作能力,还必须强化训练。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写作训练必须有一定的“量”的标准,只有经过一定量的写作实践,科学地强化训练,增大写作训练量,写作主体才可能使自己写作的“质”再上一个台阶。
大学二年级——课程论文写作训练课程论文又称学科小论文。由于大一专业课较少,本文表述为从大二开始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项训练只能于大二进行。事实上“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是贯穿大学4年的,其教学主体是所有的专业课教师。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定期定量布置和指导学生课程论文的写作。课程论文写作训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未来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大学三年级——学年论文写作及实用写作能力训练 第5学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全体学生必修,第6学期完成学年论文写作。同时大三起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必修或选修“秘书写作”、“新闻写 作”、“广告文案写作”等实用写作课程。
  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是启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的前奏,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论文写作,尤其是对学生选题有直接帮助,它于第5学期开出,就能直接为第6学期的学年论文写作和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服务。该课程分别由十几位专业教师集体开课(每人只讲2课时),要求在授课中尽量扩大学术信息量,拓深专业知识点,要谈自己的治学经验和科研体会,要留可供学生选择的本学科参考选题。本课程一头一尾则分别由写作教师和教学领导承担,学期初讲授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领,学期末动员并布置学年论文选题,所以该课程的结束即为学年论文写作的开始。
  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写作在学年论文写作的基础上,大四撰写毕业论文,同时部分同学继续完成实用写作课程的必修或选修。鉴于第四学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考研等多层因素,虽集中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可安排若干周,但从启动到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跨度可为两个学期,以便学生能自主安排统筹兼顾。
  根据上述教改模式及内容,经过4年全程化、全方位的写作能力训练,预期要实现如下具体教学目标:
  第一,经过第一学年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和“百篇文”写作训练,使学生养成基本的写作习惯和具备必须的文体感,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写作。
  第二,经过各类“实用写作”必修或选修课程教学,掌握专业写作技能,能熟练写作公务类、事务类、规章类和专业文书的写作,毕业后能胜任文字工作。
  第三,经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写作训练,提升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并达到下列“合格”及以上的具体写作指标——
  课程论文。作为各专业课布置的文章化的“小论文”式的书面作业,它要回避“问答题”式的作业形式,赋予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和论文写作的文面形式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形式。虽然“课程论文”所涉及的问题不宜过大、过深,文章篇幅也不宜过长,但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见,要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清晰思路和文字能力。
  学年论文。论题大小要适中,要有相当的篇幅,其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材料翔实、结构完 整、文面整洁、格式规范,达到这些基本要求者即为合格。
  毕业论文。论题要有一定份量,题目大小要适中,并要有相当的篇幅。其中论证严谨,学术观点有一定创 见,基本达到本校学报发表水平者为优秀,其余按5级计分标准类推。

                       四

  全程化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是从写作教学出发的教学改革,但它对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作了多方面的发展。
  首先是它将写作训练从大一延伸到了大四。写作能力的养成既需要一定的写作训练量,也需要有一定的训练时间。训练的强度和长度是一种外在的保障,再加上写作主体内在的需要和科学合理的训练指导,才可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鉴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全程化写作能力训练教学才设计出大学4年系统的写作训练计划。并通过“百篇文”写作训练,“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来具体落实全程化、全方位的写作能力训练。
  其次是它将写作训练从写作课渗透到专业课。除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写作”,将“学术论文写作”课正式纳入到必修课行列,并使课程的开法出新。比如,起始课由写作教师主讲,重点讲授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常规等等,意在打实文字、格式等论文写作方面的基础。后面每周更换一位专业课教师,要求讲自己的研究心得,讲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意在提升课程的学术品味,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专业课教师介入“学术论文写作”课,将写作训练与学科的专业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的任务不再仅仅落在写作教师肩上,它更成为了全体专业课教师的共同责任。事实上通过具体的“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专业课教师已经承担起了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的义务。
  最后是它将写作训练从基础写作拓展到实用写作及专业写作。专业写作实质便是一种实用写作,然而专业写作毕竟和专业相联系,专就可能带来“偏”,未来社会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需求主要还有“通”的一面。如一般的事务类文书写作,日常的经济类文书写作,常见的传播类文书写作等等,这些是不分行业,也无专业区别的。正因为此,“秘书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等实用类写作课程应作为选修课程全力推出。实用写作的内在规律,文体的规范,文种间的互相联系和区别,这些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写作教师要钻研教学方 法,使所编的教材更具“教程”性,让所教的课堂更具“训练”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写作技能。
全程化写作能力训练教学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已经超越了原来意义的写作课教学或训练,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探讨教学与训练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问题。从最初单一的一门写作课程的教改实验,到整体的在各专业课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写作能力训练,并且训练长度、训练内容及实施主体都有了变化,需要在实践中对训练模式的设计作出修正,以期在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
  二是要深入研究4年训练内容间的衔接与过渡问题。“百篇文”写作训练作为写作能力训练的基础平台,使学生养成基本的写作习惯和具备必须的文体感。“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则是中国化的“跨学科写作”,跨年度、跨学科带来的长期性和综合性是训练的难点。但是课程论文写作正是从“百篇文”到学术论文、从基础写作到专业写作的过渡。“学年论文”写作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一次实战演习,“毕业论文”写作则是4年专业学习的全面总结汇报。然而鉴于近些年学生在第4学年忙于找工作的事实,因此加大第6学期的“学年论文”写作指导和管理的力度,以确保学年论文质量来提高毕业论文的水平,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三是要充分协调好全程化教学模式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管理者、施教者和受训者3者的关系。本项教改的策划人和负责人首先应该是一位教学管理者,对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务管理等要有足够的发言权。这一点也正是本研究区别于以往单一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地方,比如专业课教师承担写作能力训练之责一说,若没有必要的行政指令等于一纸空文。所以要使写作训练全程化教学模式运作起来,重要的是协调好全体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而关键又在于管理者的精心组织和指挥。

注释:
①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第1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② 于秋洋:《美国高校的应用写作教学》,《写作》1995年第11期。
③ [旅美]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第36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④ [旅美]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第62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⑤ 参见刘建祥、郑建伟:《全程写作训练论》,《写作》2000年第10期。
⑥ 参见林可夫著《现代写作学:开拓与耕耘》第169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⑦ 参见林可夫著《现代写作学:开拓与耕耘》第195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转自:http://jpkc.hutc.zj.cn/rwxy/xz/view.asp?id=16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50 , Processed in 0.1012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