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的核心能力与教师教育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 20:1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的核心能力与教师教育改革
刘良华
近期将关注教师的核心能力与教师教育改革。所做的事情包括:
1.把“行动研究”和“有效教学”作为教师的两个核心能力,由此推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走向“基于教师的核心能力的教师教育”。鼓励学员在教师教育中通过“叙事的行动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的技艺,以便既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并不直接讨论“教师教育的途径”(比如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等),也不直接讨论“教师教育的模式”(比如面授、远程培训、参与式讨论、跟岗学习、校本培训,等等)。本研究直接聚焦教师的“行动研究”和“有效教学”这两个核心能力,由此把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确定为:让教师具有“有效教学”和“行动研究”的能力(其他如“职业道德”、“管理技能”等作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辅助条件)。
2.对中外有效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中国和西方(本课题主要关注英语国家)已有的“有效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以此为中国的“基于教师的核心能力的教师教育”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论证。
3.把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进一步落实为教师的“兴发教学”的能力。本研究借鉴已有的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采纳中国传统的“礼乐教育”和西方“现象学”的思路(张祥龙,2009),将教师的有效教学的能力聚焦到“兴发教学”。本研究并不否认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出现的两类教学方式以及相应的两类学习方式:(1)教师“讲授”教学(学生“接受学习”);(2)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发现学习”,相关的说法包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前者侧重系统“知识”学习,后者侧重学生“能力”发展(及相关的“情感”、“意志”发展)。本研究无意在“讲授”与“指导”之间、“知识”与“能力”(及情感、意志)之间、“知识本位”与“儿童本位”之间做出厚此薄彼的选择。本研究选择的视角是:无论“讲授”还是“指导”,教师皆以“兴发教学”的方式提高“讲授”或“指导”的有效性。这样做的依据是:无论杜威还是赫尔巴特,无论布鲁纳还是凯洛夫、无论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或意向的引发。本课题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把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为:兴起、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向。这里的“主动学习的意向”包括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和主动地接受学习(类似奥苏贝尔提倡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4.把教师的“行动研究”的能力进一步落实为教师从事“叙事的行动研究”和“批判的行动研究”的能力。鼓励学员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改进教学实践,而且以“叙事”的方式关注教学中的“人的问题”、以叙事的方式撰写研究报告。同时,本课题将探索“实践的行动研究”、“科学的行动研究”和“批判的行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阐释“批判的行动研究”的重要意义,鼓励教师经由“批判的行动研究”而使偶发的“实践的行动研究”走向系统的“科学的行动研究”。
5.探索“兴发教学”的原理与策略,并展开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本研究论述“兴发教学”的原理与策略。同时,本研究将展开有关“兴发教学”的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课题主持人将在上海、广东等地建立“兴发教学的行动研究”的实践基地,通过“兴发教学的行动研究”探索“兴发教学”的实践策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06:50 , Processed in 0.0557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