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洪镇涛:回顾我的语感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0 21:0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洪镇涛:回顾我的语感教学



作者:洪镇涛 来源:日志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起步甚早,追溯起来,它酝酿于上世纪的“文革”年 ..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起步甚早,追溯起来,它酝酿于上世纪的“文革”年代(1965——1973),形成的文字见于1978年7月的《湖北教育》杂志。文题是《关于中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建议》。里面提到了“多读多写,读写结合,重点精讲,加强自学”,提到了“改革现行教材”;提到了“改革现行教法”。……
  经过近30年时光的淘选,这些改革建议,即使用今天的眼光审视,也不能说已经发白过时。
  在“风雨如磐”“思想禁锢”的“文革”年代,我竟然能异想天开地去思谋教学改革。这说明什么?一、说明我政治幼稚;二、说明我的确有点事业心或检验标准。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语文教学处于相对的沉寂期,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高耗低效”引起了人们的忧虑,甚至引发了社会上的反感。在诸多方家纷纷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时,我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实施语感教学,建立一个语感教学体系。
  出人意料的是,语感教学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语文界的热烈响应,得到了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认同。很快,产生了第一个语感教学实验基地——武汉市洪山区几所初中的几个实验班,三年期满,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实验的成功充分证明:语感教学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符合学习母语的规律。洪山的经验迅速传播开来,影响所及,湖南的长沙(宝安区),河南的济源,平媒集团,河北的霸州,云南的瑞丽,浙江的台州,山西的太原,长治……都相继建立了语感教学实验基地。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实验无一例外地取得了成功。
  我每天都会接到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的来信,他们询问关于语感教学的各类问题。现在就此机会,作出回答。
  
  一、语感教学的概念
  
  语感教学是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体系。
  
  二、语感教学的相关理念
  
  1、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本体
  语文课的目的是孩子们学语言,即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学习语言”才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不是研究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至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等等都是派生的任务,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如果脱离语言去一味追求“人文”,那必然会导致语文课的异化。
  
  2、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文章图样,文意,文情,文序,文境,文势,文术等等,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头脑里固定下来。“格”(指正确的格)越多,越固定,语感就越强。语感力强的人在运用语言时,可以不假思素地(指不必考虑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语言结构等)借助于“格”自由地表情达意,写出“得体”的文章,说出“得体”的话。
  正如“乐感”是音乐能力的核心一样,“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3、学习语言要遵循的途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从本质来看,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构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在读写听说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提法,出于对语文学习的一种全新的理解,认为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感受,指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情感)的整体感受,这就不只是认知意义上的,还有情感上的。领悟,主要指对语言运用之妙的领悟,而主要不是指对思想内容和写作形式的透彻理解。积累,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孤立的词语积累,而是文道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成块语言的积累。成块语言的积累,不仅积累了语境中动态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思想和感情,知识和文化,并且从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方面综合受益,有利于提高语感能力。运用,指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而不是指孤立的语文知识的应用。感受,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是学习语言的关健;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运用,是学习语言的目的。
  
  4、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并重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说,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还要有语感分析,即分析语言的运用。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是语感训练的两手,这两手都要硬。在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的交叉作用下,让学生把一些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在理性观照下,又进入高一层次的感性。感性——理性——感性,螺旋式上升,语感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感训练不但不排斥“分析”,而且确定的需要某些语言知识的介入(但不要求也不需要系统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对语感分析给予理性观照。
  
  三、语感教学的四步课堂结构
  
  根据语感教学的基本理念,经过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确定了语感教学四步课堂结构。
  第一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课)、看(默读)、读(朗读)、说(复述)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体裁、文章的风格、文章的情感、文章的质地、文章的气势和文章的表达等方面的整体的笼统的感受。
  第二步,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这一步由实验教师用比较揣摩法和美读法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生成语感。
  第三步,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这一步,一般是指学生开展朗读重点段落,交流感悟心得,撰写语感随笔,完成课后有关揣摩语言的练习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通过听、读、说、写,特别是说和写,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
  第四步,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这一步,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全篇或重要语段),抄写精彩语句,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从这个课堂结构可以明确:以上四个步骤牢牢抓住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这一根本,四步是前后紧密勾连的有序的整体。
  
  四、语感教学方法
  
  1、读是第一教学法
  语感教学非常重视读,可以说,“读”是语感教学的第一教学法。读,包括默读和朗读,这里特别强调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传递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可以吸纳语词语料,积累言语范式。注重朗读,善于范读长于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感教学实验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功。
  对朗读的指导一般体现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感受性的讲读;第二是领悟性的讲中读,以读代讲,讲在读中;反复朗读重点语段;第三是品味性的讲后读,引导学生入情入景,结合具体的语感情景,对文章中用得精妙的语句咀嚼涵泳。
  朗读之于语感教学简直就像歌唱之于音乐课。
  
  2、“品味语言”是语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品味语言亦称语感分析,品味语言是语感教学最主要的特征,可以说,没有品味语言的语文课就称不上语感教学课。品味语言有多种方法:
  ①美读感染法
  根据文章的内容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点,调控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朗声诵读出来。通过这种美读,以感悟语言意蕴,情感,韵味,形成语感。
  ②比较揣摩法
  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③语境创设法
  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④切己体察法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去体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以培养语感。
  以上四种方法在教学时往往是交叉运用或混合运用,无法切割。
  语感教学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现在又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学会的这种特殊信任,将激励我们以更大的热情、更大的力度来从事这项实验和研究。我坚信,我们的实验会在成功的基础上取得预期中的更大成功。
  
  洪镇涛,男,著名特级教师,语感派代表人物,现居湖北武汉。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48 , Processed in 0.0931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