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初阳专访:我们呼唤一个思想观念的自由市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2 11: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初阳专访:我们呼唤一个思想观念的自由市场

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是由亲近母语创办,在大陆和华语地区最有影响的儿童阅读论坛。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一千多名校长和老师与会,被称为“点灯人的聚会”。第八届论坛2012年3月23-25日在杭州举行,主题为“儿童与哲学”。在本次论坛的“儿童哲学观摩课”环节,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学负责人、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给孩子们和参会代表上了一堂课“苏格拉底的申辩”。针对论坛活动及儿童哲学话题,我们对郭初阳进行了专访。
主持人:本届论坛的“儿童与哲学”这个主题是怎么考虑的?
郭:这个主题,其实谋划和考虑了很久,之前也已经做过两次了,感觉这次更纯粹一点,也就是说关于哲学的阵容显得更强大一点。之前有这个创意,大家一边思考一边在做。在前面两次也讲到儿童哲学课的时候,我跟李庆明老师一起做这个课,后来回顾自己上的课,更多属于公民教育的内容。
我们上同课异构,这个同课异构比较有意思,是“关键词的同课异构”,不是上同一个文本,而是上同一个概念。儿童哲学课第一次合作,我和李庆明老师的概念是“自由”,他上了一节关于自由的课,我也上了一节关于自由的课;第二次儿童哲学课我们上的概念是“平等”,他上一节课,我也上一节;现在是第三次。
就哲学这个概念本身来说,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慧。既然你爱智慧,要去追求智慧,本身一定是有难度的,事实上,也正是有难度的学习,才是让人觉得很开心的。我觉得好的课堂一定是很快乐的,但是这个快乐不是表面的、肤浅的快乐——有的时候笑声也要有——但是更多是一种深层的,就像王小波所说的是一种思想的快乐。所以说一个非常精彩的课堂,当你沉浸在其中的时候,虽然你会觉得辛苦,中间会有一些停滞下来的时间,可能会有一些交锋,但是回过头去看,这课带给我们很多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本身有质量的。这种快乐肯定让在场每个人都能够卷到里面去,并且在回味的时候,觉得应该是有收获的。
主持人:对今天的课堂有什么感受?
郭:这样的课堂很好地印证了洛克的一个观点,就是白板说: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块白板,关键看你给他受什么样的教育,你在上面画什么。
一个小朋友在比较无趣的课堂里,他会表现得比较无趣;一个课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仿佛是挑战和应战的关系,你给他挑战,他会有非常积极的回应,好的课堂应该有这样的设计——你抛出难题,大家一起来解决,适当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工具。
主持人:您的观摩课主题《申辩:从苏格拉底说起》,对孩子来讲会有理解上的难度吗?需不需要提前和孩子做预习、演习?
郭:前两天把电子版发给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学晶老师,昨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们语文老师施老师看了按照我的要求印出来的讲义,说“这个讲义感觉有点难,要不要小朋友先预习一下”?
我跟小朋友没有见过面,我是有点担心,因为文字量还是有点多的,跟之前上的还是不太一样,有一点阅读量,时间又这么短。但我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没关系的,临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学生)到了以后,他们说要不要跟小朋友先见一下面啊,我说算了,还是上课再见面好了。
因为这里涉及到这节课基本设置的问题,这是一个挺有故事性、关于苏格拉底的文本,既涉及到哲学的、知识论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有情节的故事,涉及到苏格拉底的审判,所以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在前面我想先让学生来朗读这个文本的片断,慢慢地引入故事。而这样的朗读,对于文本的接触,我们称之为“素读”——没有任何预先掌握的信息,一下子碰到它,这个感觉是很美好的,也没有教师任何的干扰。如果事先预习过,先看过一遍,和第一次看到它的感觉是不一样。为了追求新鲜的效果,我愿意冒一下险,那就不用预习了。
我认为课堂本身是一条未知的道路,教师只是提供一个素材,或者开启一个话题,至于接下来走向哪个步骤,教师只知道一个朦朦胧胧的方向,并不知道最终会走到哪里去。
比如说这节课有一个翻译的环节,那就是完全敞开的环节,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翻成什么样子,包括让学生彼此商议,然后自己有一些修订,那就看他们本身的发挥和创造了。
开放的课堂应该有教师本人也不能预测的东西,但是非预测的东西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在。
主持人:对现在的孩子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您怎样看?
郭:我们在做教材批评的时候,也提出一个概念,我们呼唤一个思想观念的自由市场,不仅只是经济的自由市场,还有观念的自由市场,我们也希望教材有一个自由市场,给大家各种各样可选择的机会,有多种组合,自由挑选,自由买卖。市场经济是非常美好的,因为市场经济带来的是平等和自由。
我目前的语文课其实也是面向市场,我们打破了学校的界限,因为我在的越读馆,周末,还有假期上课,小朋友被吸引过来,首先是自己乐意的,可以试听,听完一节课觉得很好听,就可以继续听;如果觉得不好听,那就算了,这是双向自由选择的过程,那是很好的你情我愿的事情。
没有说到了这个时间,我一定得坐在这个课堂里,哪怕这位老师讲得再烂,我也得坐在那边忍受着——这是很多小朋友每天日常生活里遭遇的事情。
因为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我们在建筑课堂,让课堂恢复到语文的迷人,有光彩放出来。只要它足够好,小朋友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主持人:你怎么评价目前的教育现状?
郭:中国人就是太现实,因为中国人的口号是民以食为天,我们讨论过吃饭这个话题,这是中国人很喜欢的一句口号,但是很适合贴在猪栏上面,因为这是猪的理想,除了吃什么都不管。
还有中国人的现实就只是非常功利地关注于目前这个世界,却忘了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就是中国人始终没有超越,不知道还有彼岸世界在,还有更高的世界在——就好像今天的文本里面,苏格拉底知道,还有一位神在那边。
如果你只认识到这样的世界,生活很可怜,那动物性就非常强。很多家长就只会说我的孩子怎么输在起跑线上啦,怎么考试考得这么差啦……
越读馆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为那些不满于教育现状的,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保持他的灵性的,要做一个有趣的、有料的、有种的人,我们希望吸引来这样的孩子,因为我们自己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这是我们的定位,这也是我们面试时候基本的筛选要素,如果不符合,就请你不要来。
主持人:应试教育对教师有什么限制?语文教材要做成什么样子?
郭:限制其实并不存在。
就像《让子弹飞》里面的那扇门一样,看起来是个铁门,后来一撞,发现原来它是纸做的。
一切的枷锁都是自我设限而已。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不管是公立教师也好,私立学校的教师也罢,名师或者草根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养,来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建设属于自己的教学文本,这才是最有意义的。而不必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有这样那样的担心,缩手缩脚,然后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老师,到最后自己的状态也很差,就成了一个应试机器嘛。
我有时候跟朋友们说,大家要设想一下,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这套教材废掉了呢?万一这种考试模式哪天取消了,你还怎么混饭吃?你是不是除了跟着这套教材走,其他什么都不会呢,那不就完蛋了吗。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的,因为十年不变,他就走十年,一变呢,他无法提供更好的东西,除了这套甚至连三流都不到的教材之外,无法提供更多的文本。
优秀的老师应该执教于一套尚未存在的教材——这套教材的每个文本都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无法变成一套广泛使用的教材,但你是一个有理想的老师,你应该来做建设性的工作。
不仅是涉及到教师自身的学养,还有教师本人对课堂的理解。一个好的课堂一定属于学生的,老师要做的事情,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你已经做了,因为由你老师来决定这节课上什么,上什么主题,使用什么文本,你的PPT怎么做,用什么影视材料,你都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按照你的规划,所提供的套餐里,接下来让学生来呈现,而不是教师把自己当成明星。
主持人:做体制外的独立教师,家长的接受和认同程度高吗?
郭:我们知道电影分成两类,一类是明星电影,一类是导演电影。明星电影,比如就看是不是刘德华演的?导演电影,看看这部片子是哪个导演拍的。电影看多了,都会跟着导演来看。
我觉得好的课堂也是这样,做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有追求,你要的并不是明星课堂——哇,这个人来了!这个老师激情四射——不是这样。应当追求的是导演课堂,教师只是发布一些指令,Action!开始了,那么就开始;Cut!停掉了,那就停掉了。就是这样,然后组织一些活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推进。把问题的球抛来抛去,让它引起更多的振荡,让所有人都能够加入这个场,都被激活。这个时候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
课堂按照这样的原理来讲,属于自组织的结构,起先是散的、漂浮的,按照自组织的理论,在某个时候突然成型,就好像水在振荡状态下,一下子,不知道接受了哪个指令,就突然结成了冰,而冰是非常规则的。
基于对这种理论的认识,教师可以有更好的定位。这也必然导致教师谦卑的立场,别太把自己当成什么人物,你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而已,只是课堂的幕后工作者而已,其实教师可有可无,在不在都没有关系,因为有这么多的孩子,为什么不让他们展现自己呢?这涉及到教师本人对课堂的理解。
主持人:怎样看待父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郭: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一点都不错。就我做老师经验而言,我看到每个孩子,当看到他们父母的时候,发现他们是一一对应的,孩子一定带着父母的烙印而来,带着父母的教育观念而来。父母的教育观念好,孩子就好;父母的教育观念僵化,孩子就有问题。
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婚前培训或者说生前培训。在生小孩之前经过家庭学校的基本教育,不能毫无准备地随随便便就把孩子生出来,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不负责任的。一个孩子来到世界,并且接下来打算怎么教育他,对此应该有非常充分的准备,那接下来,后续的东西才可以慢慢展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很多父母可能不是很合格。
对父母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环境,而这环境中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书籍,好的书。在家里面应当有非常多的温馨的读书角落,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书本。我们一般认为家里面至少有一千本书,根据The Power of Reading《阅读的力量》的观点,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氛围,父母也做行动的示范,到了晚上7:30,7:30到8:00,每个人很安静地读书,每个人读自己的书,这个阅读是自由自主的阅读,并没有强迫你一定要读苏格拉底,你爱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父母可做的事情是,家里的一千本书都是精心选择的,每本书都非常好,至于你爱看哪本书,哪本书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阅读动力的,这样的书籍称为“全垒打书籍”,那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选择。
总之,父母要提供这样的环境,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他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一定是好的,整个气质也会改变。
主持人:您怎样理解“教育”这两个字,对中国教育有什么看法?
郭:“教育”这两个字,如果拆开来看,“教”字我在上《弟子规》的时候曾经分析过,“教”很有意思,左边是“孝”,右边是反文旁,反文旁其实是 “攴”字,就是一个人拿着棍子在敲;右边那个孝,下面是一个小孩子。所谓教育教育,“教”字在汉语里面,从词源学角度来讲就是——你要听我说话,如果你不老实,不好好听话,那我就打你——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就是所谓教育的教。“育”字具体不是很了解,要去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承,好像是要继往圣之绝学,有非常好的东西,把它塞到你的脑子里面去,把芯片植入,要装原来的这套系统,装上去就成功了,并不在乎这个小孩子的天性怎么样,他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些,而更多地注重知识本身。
这也是我这节课想关注的一点,这节课涉及到知识论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知识。《传道书》里说得有道理:“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读书太多,心里很疲惫,在知识探求中会迷失自己,因为没有思考,没有转化。这么多的知识,有什么用呢?高考做了一千套模拟试卷,有意义吗?不但没有意义,反而给人造成不可挽救的伤害。
好的教育,一定是关注到每一个个体,一定是注重个体不可替代的差异性,还有个体的不可复制性,所以好的教育一定是个性化的教育,一定是因材施教的。
但很遗憾,目前中国教育环境下,很难提供真正落实到每个孩子的教育,甚至连他选择的机会都很少。目前我在做的事情,至少提供了一个产品,是可供选择的产品。当然这个产品也很简陋,你可以选,也可以不选。我希望像这样类似的机构能够越来越多,能够让孩子选择的机会可以越来越多。
当然最后也是一个时间的争夺,因为孩子很忙,他们甚至连自己阅读的时间都没有。坏的教育会很蛮横霸占学生的时间,这是很糟糕的。
   (附记:育:本义是生养,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9:07 , Processed in 0.08085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