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名师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17: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名师研究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1/12


在本年度,几份杂志不约而同聚焦于语文名师。《全球教育展望》登出研究于漪、洪宗礼、李吉林等语文界重量级人物的系列文章。《中学语文教学》每期推出“名师工作室”,开设“成长·发展”栏目,语文名师以茶座的形式与各自的弟子畅谈语文教学。在这个栏目中,每期还刊登一篇名师自述成长之路的文章。本年度已有顾黄初、钱梦龙、洪宗礼、章熊、欧阳黛娜、洪镇涛、于漪、蔡澄清、吴心田、陈军等名师登台亮相,现身说法。《人民教育》也几乎每期都有关于语文名师的文章(如第7期支玉恒的《我这样一路走来》、第9期支玉恒的《洗尽语文课堂上的浮华》、第13~14期冯卫东的《向李吉林老师学研究》等)湖北《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则由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领衔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团队承办,每期推出一篇研究语文名师的文章。当前语文研究界对语文名师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本年度《全球教育展望》第1、2期率先登出四篇研究“洪宗礼现象”的文章。宋子江认为,洪宗礼从教49年实现了四个“突破”:突破了传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观念,突破了传统的中小学学校观念,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所建制观念,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编写机构建制观念;他同时指出“洪宗礼现象”五方面的社会意义: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中小学学校观念应该有所突破;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个人对教育、对社会具有巨大效应;教师的发展要一层楼一层楼地盖上去;研究心是最可宝贵的。(宋子江《“洪宗礼现象”的社会意义》,《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1期)韩雪屏认为,洪宗礼从江苏泰州地区的一名普通中学语文教师起步,发展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语文教育家,在教学、教材、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这种现象的社会意义是多重而深刻的,其给予人们的启示之一是:学人应站在学术前沿和道德高地上,追求学品与人品的兼而善之。(韩雪屏《站在学术和道德的高地上》,《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2期)王荣生和于龙对洪宗礼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概括,指出,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更需要像洪宗礼这样的研究者: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足够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从事理论到实践的技术转换。洪宗礼作为语文教师、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材编者,在教学和教研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经验,深入思考自我超越的开拓创新,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王荣生,于龙《行成于思:“洪宗礼现象”的教育学阐释》,《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2期)黄厚江概括“洪宗礼现象”给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五点启示:只有挚爱母语的人,才能创造语文教育研究的奇迹;只有自觉把探索母语教育规律作为毕生使命的人,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只有怀抱理想而又埋头实干的人,才能登临语文教育的巅峰;只有意志坚忍的人,才能在充满艰辛的母语教育研究之路上,不动摇,不犹豫,一路前行;只有富有智慧的人,才能在语文教育教育研究的征途上树起属于自己的里程碑。(黄厚江《路是这样走出来的——“洪宗礼现象”对教师成长的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2期)  

《全球教育展望》第4期推出四篇研究于漪的文章,其中之一是于漪回顾自己教育生涯和总结教育心得的文章。她说,我追求的不仅是自己要具有一定的汉字文化,具有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把民族情结、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撒播到学生心中,打好做人的基础。课要上得一清如水,认真钻研,正确解读,其次要反复推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再者,教学思路要清晰,教学线索要明确。(于漪《语文教师的使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4期)胡治华的研究认为,于漪独特的人格魅力,首先是不唯书,不唯上,不追风,不媚俗,实事求是,旗帜鲜明,敢于担当。于漪之所以赢得尊重,还因为她淡泊名利,拒绝名人之累。“中学语文教师”是她认同的唯一终身头衔。于漪学术人品的最大魅力,是她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总根于爱:对事业的热爱,对同志的爱,对学生的挚爱,对语文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酷爱和迷恋。(胡治华《于漪的学术境界》,《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4期)董蓓菲、陈江月、郭琛晖通过对于漪的采访,解读了于漪成为一代名师的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采访中,于漪就名师成长过程中的摹仿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和风格完美期教学这四个发展阶段,畅谈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给老师以引导。(董蓓菲、陈江月、郭琛晖《言说名师的专业历程》,《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4期)这对于成长中的语文教师实在是无价之宝。  

曹明海和周红心则致力于系统研究,他们对新时期以来三代语文名师进行代际分析,认为三代名师的共同点是:都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情怀、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和开放的境界,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当然代际差异也比较明显: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吉林等老一辈语文名师,注重教学主体的新鲜思想和教学新秩序,强调以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角度去透视语文教学现象和语文课程改革活动,强调在大胆的教学创新探求中实现语文教育理念与智慧、语文课程理论与方法、语文教学思路与秩序的新建构。韩军、程红兵、赵谦翔、李镇西等中年名师,以教学实验探索的方式追问着语文教学活动和语文课程改革过程的人文价值,赋予语文教学与课程改革活动以新的存在意义。以王君、杨宏丽、谭青峰、史建筑、吉春亚、王崧舟、薛法根、李卫东等为代表的青年名师,善于从生命体验的感觉和教学的个性追求出发来进行语文教学探索,在各自的教学实践探索中谱写了更为美丽的语文教学智慧新篇章。(曹明海,周红心《将语文教学智慧的美丽写透——新时期语文名师教学智慧巡视》,《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3期)  

成尚荣把语文名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大凡语文名师都有如下基质: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对职业价值的追求;他们的内心都长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他们安静与不安分同在;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流露的才情;他们敏感、丰富,感悟思维发达,因而灵感跃动,见解独特。(成尚荣《名师的基质》,《人民教育》2008年第8期)这其实是告诉成长中的广大语文教师,大家应该朝上述方向去努力培养这些基质。  

语文名师之说其实开始甚早,但最初“歌德”的文章甚多,作者往往采取仰视的态度,奉之若神的同时实际上自动放弃了理性审视的权利。这种状态一度持续了很久,前几年才出现了平等探讨的论文专著,但因数量过少而影响范围较小。本年度可以说是大规模对语文名师现象进行归纳研究的第一次:从对某位名师的个案研究,到对几代名师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比较,最后归结为对名师的共同基质进行提炼,进而上升到理论概括的层面,具有相当明显的递进梯度。但是细究之下,现有的名师研究所重点挖掘强调的,往往是名师们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与追求卓越的事业理想,而不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与独特教学个性。这种研究的实质近于教育界的模范事迹展示,而不是对教育家的理论总结与透析。而名师之为名师,在于他们从繁琐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寻找出一条使日复一日的语文教学与充分开掘自身创新潜能完美统一的成功之路。一味寄希望于通过名师们“超道德”的高尚人格的感召,来促使广大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而不是踏踏实实研究如何完善自身教育基质、寻求个人教学个性,在这种不分轻重的做法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认识到语文名师真正可贵之处的错误意识。语文名师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成为青年教师简单模仿的典范,而是提供一种有益借鉴的理路或乃至教训。青年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潜质,从与自己基质相近的语文名师身上汲取有益营养,寻找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成长路径。否则邯郸学步弄巧成拙,反倒不如自己踏踏实实地在黑暗中摸索,慢慢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个性。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7:51:07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科研课题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总结与推广研究》

罗田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二0一0年十一月八日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要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本课题旨在组织一批有教育追求的中青年教师,通过研读名师著作,研究名师课堂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校打造一支有较高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骨干教师队伍。
    2、教师现状。
    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的剧烈变异,各种思潮对老师影响很大。教师的职业倦怠越来越厉害,有教育梦想的老师越来越少,阅读教育专著的老师不多。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需要广泛研读名师的著作和课堂。
    3、省内外研究状况。
    省内外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名师的研究,很多地方经常举行名师同台献技、名师教学观摩、名师专题讲座,江浙等地成立的名师工作室实际上起到了将名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的作用。全国有很多学者、教研员、教师对名师进行了研究,比如江苏徐州的“名师于永正成长的个案研究”就是徐州对本土名师的研究与推介。张文质、窦桂梅合著的《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和《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实录》等著作对名师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他们主编的《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是古诗文教学的集锦,《小学语文名师作文教学实录》集小学作文教学之大成。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王崧舟的《王崧舟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支玉恒的《支玉恒老师教语文》、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小记》、孙双金的《孙双金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等名师的个人专著对各自的教育思想和课例进行了的总结和反思。
    “中国教育学会名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是在落实我国“十一五”教育规划的大前提下,顺应教育部教育改革方向的新形势立项的。他们的宗旨是:在继承传统的教育教学基础上,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科学教学的理念,积极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总结、交流、学习课堂教学的新研究成果与经验。
湖北利川市教学研究室的徐光华老师对王崧舟、李吉林、霍懋征、窦桂梅、丁有宽、于永正等名师有系统的研究。
    但省内一线教师对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系统研究还不够,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的还没有。因此,本课题会对省内学习名师取到示范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总结与推广研究”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小学语文名师”,这里的名师是坚持在小学语文教育第一线,具有广泛影响,推动和引领小学语文改革的教师,他们是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教学业绩和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学专家;他们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是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
    研究的重点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
    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推广”,通过推广名师的成果,普遍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构建学校主流文化。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提炼、培育而成。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学校有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锻炼了一批有作为的名师,但他们都选择了离开学校。学校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优秀教师,倡导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研究名师,感受名师的精神,体悟名师的境界,学习名师的艺术是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2、迅速高效地提高教师的素养。
    本课题研究现当代小学语文名师,特别是当代仍然活跃在课堂上、活跃在小语界、引领小语改革的名师,他们具有宏阔的视野,具有开放的时代精神,具有超前教育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鲜活的课堂能给我们启迪,给我们智慧,能激发我们的教育热情,唤醒我们的教育梦想,迅速高效地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3、实现教师捆绑式发展
    教师是办学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学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支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远大的教育追求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实践表明,外出培训只有少数教师才能参加,本地的培训总难以到达理想的效果,校本培训很难落到实处,并且没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少数有强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往往陷入孤军奋战,靠自己在长期的尝试性的教育实践中苦心摸索,积累经验。不仅费时,而且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实验代价也太大。况且教师的这种付出了很大代价后才获得的宝贵经验,多半是零散的、感性的,未能上升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层次,难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教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上述症结,让有专业追求的教师以课题为纽带组成团队,直接学习、研究名师的成功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飞跃。                  
    四、课题研究的名师对象及重点内容
    小学语文界有一大批有独特教育思想、精湛教学艺术和远大教育理想的名师,这些名师用自己的实践推动者语文教育的改革,他们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本课题就是对这些小学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成长经历和具体课例进行总结和推广,把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变成我们的教育实践,为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在研究和推广的过程中,还要探索如何结合我校的文化特色和教师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借鉴名师的经验。
    以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教育一线的一批名师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窦桂梅、孙双金、盛新凤等老师的阅读教学,贾志敏、薛法根等老师的习作教学,于永正、费蔚等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薛瑞萍、韩新娥等老师的海量阅读,王崧舟等老师的诗词教学,陈琴等老师的经典诵读。研读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盛新凤的和美语文等已形成思想体系的教育专著。研究名师的教学案例,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智慧、自我反思式的总结中吸取营养。
广泛搜集研究资料。包括名师的基本情况、个性情况、求学经历、任职经历、专业成长与发展、业绩及其归因、过失与困惑。
    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对资料的加工。原始事实是粗糙的材料,不能直接说明问题,以正确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对原始素材进行科学加工、处理,通过分析、综合,找出个案的本质特征。
通过分析、研究,从认识现象推移到认识本质,抓住共性的东西进行研究。即从多位名教师个案研究中总结出名师成长的途径、方法。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深入学习名师的专著和课堂实录。
    2、行动研究法:借鉴名师的成果,创新自己的课堂。
    3、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撰写研究总结。
    六、研究阶段与预期研究成果
    1、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成立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购置研究资料,注册课题博客:亲近名师http://blog.sina.com.cn/ltsxjks
    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2年7月)。课题组教师研读名师著作,观看课堂实录,总结名师教学艺术,注册个人博客,撰写读书笔记,交流学习体会,借鉴名师经验,锤炼自己的课堂。
    3、总结推广段(20128月~2012年10月)。整理研究资料,撰写总结报告。课题组教师向全校教师做研究报告,上汇报课。
    顾泠阮说:“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因此本课题的最终成果除了内容丰富的专题博客、详实的研究报告之外,更有价值的应该是老师们通过学习研究名师之后的课堂实录文集。
    七、课题保障
    1、精选课题组教师。把学校一批基础较好,热爱学习,有教育理想的中青年教师吸收到课题组来。
    2、加强合作交流。外出参加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各种学习交流活动。接受县继教中心的指导,在学校教科室直接领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为课题组教师提供研究资料和设备。
    4、加强过程管理。课题组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研究计划,必须在博客上交流读书心得、教育感悟,期末必须写学期研究小结。课题组负责人深入课堂,看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定期举行读书沙龙,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5、积极争取研究经费。
    八、课题成员分工
    负责人:王金海
    课题秘书:肖丽华
    成    员:周浪芹  李  红  余艳红  方  程  叶俊丽
               孙学平  张  玲  丁玉英  姚  丽  漆  姗
附:课题组研读书目

序号
书    名
作者
出版社
1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窦桂梅
中国青年出版社
2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王崧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支玉恒老师教语文
支玉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
姚春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小学语文名师作文文课堂实录
张文质
窦桂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
张文质
窦桂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
张文质
窦桂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同课异教实录
张文质
窦桂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
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
余文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窦桂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窦桂梅的阅读课堂
窦桂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语文卷)
雷  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
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
肖  川
教育科学出版社
14
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王崧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5
盛新凤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
盛新凤
山西教育出版社
16
孙建锋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
孙建峰
山西教育出版社
17
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孙双金
山西教育出版社
18
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薛法根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
周益民讲语文
周益民
语言出版社
20
张学青讲语文
张学青
语言出版社
21
武凤霞讲语文
武凤霞
语言出版社
22
个性化备课
于永正
教育科学出版社
23
于永正小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
于永正
山东教育出版社
24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薛瑞萍
华东师大出版社
25
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
薛瑞萍
长春出版社
26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薛瑞萍
长春出版社
27
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
闫  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8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韩新娥
湖北教育出版社
29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王崧舟
华东师大出版社
30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示例
费  蔚
人民教育出版社
31
名师课堂经典细节 小学语文卷
于永正
江苏人民出版社
32
享受与幸福:教育随笔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33
诗意与理性:教育问答录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34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35
贾老师教作文(适合小学低年级新课标)
贾志敏
百家出版社
36
贾老师评小学生作文
贾志敏
上海远东出版社
37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  川
岳麓书社
38
教育的情趣与艺术
肖  川
岳麓书社
39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  川
岳麓书社
40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王荣生
华东师大出版社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7:55:45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科研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总结与推广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王金海  肖丽华

              负责人所在单位:罗田县实验小学

              邮  政  编  码:438600

               通  讯  地  址:罗田县实验小学

              电  话  号  码:

             填  表  日  期:2010-6-10


    一、     课题成员与分工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研究特长
分    工
王金海
45
诗词教学
王崧舟等老师的古诗词教学研究
肖丽华
38
综合阅读
薛瑞萍等老师的综合阅读研究
周浪芹
38
习作教学
薛法根等老师的习作教学研究
李  红
32
阅读教学
窦桂梅等老师的阅读教学研究
丁玉英
32
口语交际
于永正等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余艳红
41
习作教学
贾志敏等老师的习作教学研究
方  程
29
阅读教学
费蔚等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姚  丽
30
阅读教学
孙双金等老师的阅读教学研究
叶俊丽
40
综合阅读
韩新娥等老师的综合阅读研究
孙学平
44
习作教学
贾志敏等老师的习作教学研究
张  玲
32
阅读教学
王崧舟等老师的阅读教学研究
漆  珊
28
阅读教学
王崧舟等老师的阅读教学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课题研究的目的:
    小学语文界有一大批有独特教育思想、精湛教学艺术和远大教育理想的名师,这些名师用自己的实践推动者语文教育的改革,他们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本课题就是对这些小学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成长经历和具体课例进行总结和推广,把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变成我们的教育实践,为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在研究和推广的过程中,还要探索如何结合我校的文化特色和教师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借鉴名师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是办学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学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支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远大的教育追求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教师继续教育实践表明,外出培训只有少数教师才能参加,本地的培训总难以到达理想的效果,校本培训很难落到实处,并且没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少数有强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往往陷入孤军奋战,靠自己在长期的尝试性的教育实践中苦心摸索,积累经验。不仅费时,而且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实验代价也太大。况且教师的这种付出了很大代价后才获得的宝贵经验,多半是零散的、感性的,未能上升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层次,难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教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上述症结,让有专业追求的教师以课题为纽带组成团队,直接学习、研究名师的成功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飞跃。                 
    将名师的经验在全校推广,达到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的目的。
研究的基本内容:
    以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教育一线的一批名师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窦桂梅、孙双金、盛新凤等老师的阅读教学,贾志敏、薛法根等老师的习作教学,于永正、费蔚等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薛瑞萍、韩新娥等老师的综合阅读教学,王崧舟等老师的诗词教学。研读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盛新凤的和美语文等已形成思想体系的教育专著。研究名师的教学案例,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智慧、自我反思式的总结中吸取营养。
    广泛搜集研究资料。包括名师的基本情况、个性情况、求学经历、任职经历、专业成长与发展、业绩及其归因、过失与困惑。
    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对资料的加工。原始事实是粗糙的材料,不能直接说明问题,以正确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对原始素材进行科学加工、处理,通过分析、综合,找出个案的本质特征。
    通过分析、研究,从认识现象推移到认识本质,抓住共性的东西进行研究。即从多位名教师个案研究中总结出名师成长的途径、方法。
    省内外研究状况:
    省内外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名师的研究,很多地方经常举行名师同台献技、名师教学观摩、名师专题讲座,江浙等地成立的名师工作室实际上起到了将名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的作用。全国有很多学者、教研员、教师对名师进行了研究,比如江苏徐州的“名师于永正成长的个案研究”就是徐州对本土名师的研究与推介。张文质、窦桂梅合著的《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和《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实录》等著作对名师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他们主编的《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是古诗文教学的集锦,《小学语文名师作文教学实录》集小学作文教学之大成。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王崧舟的《王崧舟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支玉恒的《支玉恒老师教语文》、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小记》、孙双金的《孙双金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等名师的个人专著对各自的教育思想和课例进行了的总结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
    湖北利川市教学研究室的徐光华老师对王崧舟、李吉林、霍懋征、窦桂梅、丁有宽、于永正等名师有系统的研究。
    但省内一线教师对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系统研究还不够,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的还没有。因此,本课题会对省内学习名师取到示范作用。


    三、研究阶段与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阶段
阶段性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

2、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2年7月)



3、总结推广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0月)
①课题实施方案
②教育有梦:小学语文名师研究
①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及反思
②读书笔记
③教育有梦:小学语文名师研究
①研究报告
②课题组成员课堂实录
实施方案文稿
课题博客

文集




文集、博客
最终成果研究
顾泠阮说:“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因此本课题的最终成果除了内容丰富的专题博客、详实的研究报告之外,更有价值的应该是老师们通过学习研究名师之后的课堂实录文集。


四、课题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总额
  2万(元)
自筹
  1万(元)
申请
1万(元)
经费
开支
项目
预算
购置书籍:2000元
购置电脑:10000元
U     盘:1000元
外出学习:7000元


五、申报意见

课题
负责人
所在
单位
意见
     
                                  2010年6月20日
专家组
评审
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7:57:2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4:46 , Processed in 0.1083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