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文化和码头文化碰撞 ——浅谈成都与重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下)
最近一段时间,成渝经济区的构建成为网络的又一话题,这一区域的划定,将给目前被限购令吓了一跳的市场以新的兴奋点,带动各种投资的增长,从而拉动两地经济的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对成渝两地文化差异的探讨,不但能更好地梳理两地的文化脉络,而且能使成渝经济区的打造,更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更好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探讨成都和重庆的集市文化、码头文化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大到城镇规划建设风格、经济发展方向的不同之外,更多的写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成都茶馆和重庆火锅 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中,说成都是“府”——古老富庶、物产丰盈、积累厚重的天府。天府里的人享受着良好的自然条件,用不着花那么多精力起早贪黑地劳作,因此,大把的时间就用在享受清闲的时光上。成都平原的河流大多水流缓慢,清波荡漾,在河边摆上个桌子,喝着盖碗茶,摆开龙门阵“露天坝里,拖几把竹椅,摆一张茶几,邀三五友人,一人一支烟,一杯茶,前三皇后五帝,东日本西美国,漫无边际地胡扯闲聊,直到兴尽茶白,才各奔东西”。成都地区是中国最早饮茶的地方,悠久的茶史可大书特书。以前的茶馆更多的是在街上,尤其是每个集市上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茶馆,赶集的人往往在这里聚首,喝上两碗茶,听上几句川剧,散场了才哼哼着回家。在沙汀先生的《在其香居茶馆里》《还乡记》等作品里,还能看到四川茶馆作为袍哥公口——“吃讲茶”的地方,民间的一些纠纷,不是都通过官府来解决,而是在茶馆里,请袍哥大爷做中打保,分个青红皂白。这些都体现出了四川集市文化的特点。集市是个交易的地方,需要一个谈生意、解纠纷的社交场所。学者王笛先生在《街头文化》一书中对成都茶馆这样说道:“毫无疑问,茶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社会生活的地方,同时它也承担着从交易市场到娱乐舞台等几乎所有的街头空间之功能。……有助于人们从事各种诸如共同爱好的聚集、商业交易甚至处理民事纠纷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在现代社会,四川的茶馆不管从装修风格、茶的种类有了较大的变化,加上福建功夫茶等的影响,品茶方式上也有了改观。不过茶馆作为四川人的重要社交场所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茶馆的聚会和交易的特征,使成都人有闲暇面对种种机遇,再把这些东西都发扬光大。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重庆去看朋友,他带着我到菜园坝去,吃正宗的重庆火锅。一道很长的石梯坎两旁是穿斗结构的老房子,昏黄的路灯之下,几张低矮的桌子,摆在石梯坎稍宽的街面上,中空的桌子里的是沸腾的火锅红汤,散发着火红的两色,中间是一个白铁格子,素不相识的人就围坐在桌旁,各点各的菜,放进不同的格子里,互不干扰,吃得不亦说乎。一开始,笔者还有点不习惯,你不知道和你同桌的他(她),会不会有什么毛病,这个阴影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但在热气腾腾的红汤的翻滚中,麻辣鲜香的味道让人忘了这些,一个劲地使劲大嚼,一个劲地使劲流汗。喝着各自的啤酒,摆着各自的龙门阵,对面的人走了,马上又有人坐了过来,占据着原来的人的格子,烫着毛肚、黄喉、鸭肠…… 据说,重庆火锅诞生于做码头营生的船工、纤夫、码头工人之中,这些人收入微薄,吃不起牛肉,只能收一些别人不要的牛下水来吃,江边风大,加上工作性质都是来去匆匆,哪有闲时间慢慢品味?于是火锅必用大火、猛料,熬得味道浓浓,把毛肚、黄喉之类放下去,翻腾几下,就可以入口,结果味道香脆可口,一来二去倒成了一种美味,流传开来。 重庆火锅的特色十分明显,它包含了码头文化的流动、暂住的特征。正是这种流动,赋予了重庆这个城市创新、大气的精神,但这种略带浮躁的创新之后却少了点精致和细腻的感觉。 成都粉子与重庆美女 成都和重庆很长时间都在争论谁才是“美女之城”的问题,不过各自的媒体调查都很有出入,因此结论也就莫衷一是。成都人叫美女为“粉子”,而平时也做汤圆的糯米粉称“汤圆粉子”,看来对二者之间,都取其“白、细”的特征,因此四川人形容那些皮肤很好的美女,一般会用“粉嫩”二字,真是十分贴切。但粉子的最初含义,应该是指胭脂水粉之类,那就更和美女相关了。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女孩子们皮肤白皙,面容姣好。加上这里的集市文化特征,女孩子们有大把的时间用来逛街、闲聊,也不用走路,现在的公交车方便,只要不赶在上下班时间,完全从容得很。从前,成都女孩子大多骑自行车,飞鸽、凤凰一大帮,穿花蝴蝶一般,从大街上轻盈飘过,甩个妖娆的背影,让无数男人心动而不敢行动。 因为集市文化的影响,成都粉子们有的是闲工夫,三个一群,五个一帮,在傍晚时分,都聚到了春熙路、盐市口,现在,又有了众多的商业综合体比如万达广场、SM广场等等,逛街购物,K歌蹦迪,或者路边的冷串串店一坐,吃得香汗淋漓……外地人到了成都,首先眼前一花,觉得怎么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回去都感叹,果然是“少不入川啊”。既然是集市文化,成都粉子们砍起价来,可真是厉害无比,往往会磨得老板最后“一件也批发”了。当然,成都粉子吵起架来,也是锐不可当,成都妹儿嘴巴狡,说的就是成都女孩子们那张得理不饶人的利嘴。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新闻,就是说成都美女见城管踹了卖杨梅大爷的担子,而路见不平,挡在城管车前,理直气壮地质问。看来成都粉子温婉的外貌下,还有“袍哥人家”的脾气呢。 重庆美女一般都很高挑瘦削,有人认为是重庆的山城特色,出门就必须爬坡上坎,没有富于弹性的小腿肌肉是不行的。加上重庆这个长江边上的火炉,大量地出汗,应该也是美女们消耗卡路里的途径。笔者小时候,老家就有不少知青是重庆人,当时曾有两个男知青为争一个女知青发生了争斗,其中一个用火药枪打了另一个,结果使用暴力者并没有如愿以偿,倒把心爱之人送到了受害者身边。我曾见过一次这场三角恋的女主角,即使是在当年孩提时代的眼光里,她也非常漂亮养眼,怪不得会引来争风吃醋。这也难怪,希腊神话中的海伦,不是因为漂亮还引发了特洛伊战争么? 重庆美女性子直率、泼辣是出了名的。她们绝不同于成都粉子骂人不带脏字却能气得对方吐血。谁要是惹重庆美女生气,张口之后的一顿痛骂,能让许多外地人跌破眼镜。很久以前,曾经在重庆挤过两次公交车,看上去娉娉袅袅的女孩子,在被踩了脚之后,骂起人来很有重庆火锅的味道,热辣辣、火爆爆,一直让对方慑于那种气势。不过那种率真性情倒是非常可爱。 码头文化对重庆美女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地处码头“舶来”的东西当然比其他地方要快,加上陪都文化的影响,所以很多重庆美女在打扮上比成都粉子们要时髦一些,这个也是有传统的。当年,重庆还是陪都时从上海等地过来的下江货,就先一步到重庆,重庆美女们当然能领时尚于先了。 从两地的美女会联想到两地的大学,有人说,考察重庆和成都的几所大学的分布是很有意思的,也许正是时尚和前卫,使得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找到了创作的灵感;而领司马相如琴音神韵的成都,却留下了四川音乐学院。重庆的码头讲一种秩序和公平,因此,西南政法大学在重庆扎了根;而讲究集市交易和利益的成都,则有西南财经大学,为这个集市输送着大量地新鲜血液…… 鸡公车与棒棒军 李劼人在他的《死水微澜》里,记录了成都平原一种十分普遍的运输工具——鸡公车,这种鸡公车据说就是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转变而来,难道那种在《三国演义》中出神入化的自动化运输工具,竟然是这普通人都能想到的独轮小车?这种说法似乎有点贬低了孔明的智慧。但这种鸡公车却在成都平原大行其道,在吱吱呀呀的车轮转动中,它穿行于崎岖蜿蜒的田坎,穿行于绵长平整的官道,穿行于熙熙攘攘的老镇小街……它的适应性非常广,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不少地方的农家,还有这样的鸡公车,有的是作为旅游揽客的项目,而很多还在发挥其运输的实用功能。 工具进步与否往往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运输工具尤其如此。鸡公车在成都这个大集市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易,使四里八乡的农民都能真正地参与到商品社会中来。在美国人类学者施坚雅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村进行考察时,提出了基层集市的空间分布意味着18个自然村以六角形围绕着一个集市的观点。这些村镇之间的频繁沟通和联系,正是靠了能行走这种小车的道路进行连接,因此,成都平原的众多场镇也应运而生。但是这种车虽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却始终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运载,成都平原的集市和场镇也在很长时间保持着自然经济的原貌,直到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之后,它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1998年,一部《山城棒棒军》疯魔了重庆和疯魔了成都,梅老坎、蛮牛、毛子等等特色分明的角色,一下就被大家记住,演员们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棒棒军们大多来自重庆附近的农村,怀抱着改善生活的梦想,来到城里凭着自己的力气挣钱。重庆濒临大江,形成依山傍水的山城特色,码头的货物运转量是很大的,但却很难让鸡公车之类的运输工具在此施展开来,因此附近的山民就扛着棒棒,上面缠着一根棕绳,来到山城——大到搬运机器、建材等货物,小到为旅客拎行李,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在车站、码头,只要“棒棒”一声,立即有几个棒棒军会冲到面前,笑眯眯地看着你,说“老板,要搬点啥子嘛?”这样的招揽生意是很难拒绝的,一般是棒棒军在前面挑着行李,旅客在后边拿着小包,边走边聊。这样的服务倒是十分人性化。到目的地,客户还可能会额外增加一点工钱。这种小规模的运输方式,虽然为码头货物装卸和人员流通提供了方便,但爬坡上坎的地方特色,却很难让大规模的市场在这里形成。 不过棒棒军依托的工具相对成都鸡公车简单,与使用鸡公车的成都人相比,他们相对少了些“机心”而多了份直率,这份直率使附近的山民更容易走出山区,来到城市,他们带着山野的纯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他们在城市中获得的信息,都相对要多,因此,在重庆这个新兴的城市中,他们的机会也是很多的,但这需要知识作为支撑——在电视剧里,也通过“孟小渝”的角色,诠释了这一内涵。 成都与重庆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千丝万缕割舍不开。集市文化的多元性,对市场规则的要求,使成都今后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包容性,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才能由集市转变为真正的大市场。重庆人码头文化的流动性,常常会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因此创新是重庆今后发展的动力,但要改变过去的“做而不述”,将创新出来的东西发扬光大,才会让创新有更坚实的支撑,码头才能变成创新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