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外知名作家上海共话影像时代冲击的文学创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9 00:2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外知名作家上海共话影像时代冲击的文学创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8月17日电(胡细芳)著名作家莫言、苏童、吴念真、阿刀田高、大卫 米切尔17日齐聚上海,共同探讨在影像时代冲击下的文学创作。
  在电视剧、电影盛行的今天,文学创作似乎变得艰难起来,文学创作者又将如何面对 在今日的书展论坛上,来自英国、日本、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5位知名作家就这一话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苏童首先发言,他称,影像时代是一个“大时代”,而个人写作则是一个“小时代”。在“大时代”背景下,作家的写作面临来自影像创作带来的名与利的诱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坦言自己很理性,并不会为了迎合影像剧的口味儿进行刻意的创作,并且还会有意识地排斥影像对写作的影响。
  曾因张艺谋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而被大众熟知的作家莫言与读者一起分享他的文学创作经历。在莫言看来,在影视剧的冲击下,文学前途岌岌可危。尽管影像在大众的眼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他还是认为文学是不可被影像替代的。随后,莫言谈到与张艺谋导演的一次合作中,尝试以写剧本的形式创作小说却收到很糟糕的效果。因此,他劝诫文学创作者应端正态度,“文学是非常真诚的艺术创作,而非挣钱的工具”。
  不只是中国的文学创作,外国的文学创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日本作家阿刀田高也明显感觉到影像对文学创作带来巨大冲击。在影视剧、漫画充斥的日本,文学阅读和创作都被各色先进的通讯手段冲击着,文学创作也变得步履维艰,但他说“只要文学保持原色,小说还是小说,让喜欢的人喜欢就行了”。
  几位作家对文学创作面临影像的冲击时似乎更倾向于坚持文学创作要在艰难中勇往直前。而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编剧”的吴念真,对文学创作和影像作品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和影像二者很难区分开来,“文学是影像极大的养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会使影视作品的内涵更丰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8:39 , Processed in 0.0762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