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庆炳:学术规范----从做学问的过程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06:3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庆炳:学术规范----从做学问的过程开始




        目前,学术界十分关注的学术规范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求得一个真正的解决。我的看法是,学术的不规范,除了治学的态度问题外,还在于一些人对于做学问的过程不甚了了。  
        必须明确做学问是一种精神劳动,这种劳动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提出并论证新的观点,或对已有的观点作补充论证。凡是完全重复别人的观点,或没有新的论证的,就是无效劳动,或无结果的劳动,其结果不应该拿出来发表。因此一般的论文应该让编辑知道:那些观点和判断是你独立得出的,根据的是哪些事实;那些观点和判断是你参照别人的观点得出的,参照的谁的观点判断,你的推进又是什么。凡看不出上述两种情况的论文,就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应返回作者,请其说明清楚。  
        现在许多青年人开始做学问,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但他们中有不少人往往不知道做学问的过程,结果虽然写出了文章,常常不规范。我们应该把做学问的过程告诉他们。  
        我一直以为,治学的根本是要处理好才、学、识的关系。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说:“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识,是为不才。”治学的过程,应是“学”的积累和“识”的锻炼的过程。下面讲三点:  
首先是“学”的积累的过程。“学”要有对象。学问的领域太宽,不可能什么都想研究一番。必须确定有限的“学”的对象。“学”如何才能积累起来呢?这里要靠一个“进”字。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要能钻得进去,也就是说要通过长期的刻苦的努力,熟悉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与对象相关的方方面面,搜集到真实的完整的资料。必须告诉青年学者掌握真实的而非虚假的片面的材料是研究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所谓的“学问”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那些所谓的“看法”、“观点”、“判断”等都是靠不住的。能不能进入对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学”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十年磨一剑”,“日积月累”,就是这个意思。学问永远不会“一蹴而就”,永远不会“立竿见影”,学问是永久的事业。我的老师钟敬文教授不久前逝世,就宣告了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至今仍然没有人在他研究的领域赶得上他,成为他的合格的接班人。他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不是偶然的。记得1999年他的朋友、学生集会庆祝他97岁寿辰时候,同样是我的老师的郭预衡教授首先讲话,他认为钟先生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最可贵的就是他的“坚持精神”。钟先生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收集民间歌谣、神话、传说、趣事等,并开始发表《歌谣杂谈》等,在中国民俗学这块学术园地上“坚持”耕耘了80年春秋。在祝贺钟先生97岁生日的时候,大家都收到了由他主编的刚刚出版的《民俗学概论》,一看前言,又发现这本34万字的煌煌巨著的撰写用了8年时间。郭预衡先生说,一个学者一生只有始终专注于他的研究对象,坚持不懈,才能取得非凡的成果。“进”不容易。“进入”之后,能不能真正的“学”也是不容易的。一般而言,“进入”之后,一定要采取“无我”的态度,这里的“无我”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不论资料符不符合你的口味,你都得“竭泽而渔”。在学习和搜集资料的阶段,带着主观的成见,就会遮蔽一些东西,导致资料搜集得不全面或不真实,这种研究就可能不客观,不可能获得真知灼见。  
        其次,我们还必须告诉青年人,“进入”研究对象,通过刻苦“学”而获得了真实完整的资料,是研究的开始,不是研究的结束。鲁迅先生在谈到郑振铎所著《中国文学史》时说过:“郑君所作《中国文学史》,……诚哉滔滔不已,然此乃资料史长编,非‘史’也。但有史识者,资以为史,亦可用也。”就是说,我们常见的那种单纯罗列资料的的文章,还不是什么研究,因为这里还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识”。搞历史研究要有“史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同样我们搞文学研究的人,也必须有“文识”,没有“文识”,也不能算研究。但“识”的获得也是一个漫长的锻炼的过程。可以说“识”是学术研究的“神灯”,没有“识”这盏“神灯”的烛照,学术园地仍然是一片黑暗。因为所谓“独创性”、“新鲜见解”,哪怕是一个新鲜问题的提出,都决定于“识”的有无。“识”可能在一瞬间形成,但形成此种“识”的过程是长期的锻炼。这与前面的“学”养有关,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生存与实践,对于现实生活的长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都可能有益于“识”的形成。对于人的生活的深刻省察,往往可以帮助一个学者提高见识。所以,我感到学问不是孤立地读书、整理资料,学问之路与人的生存之路、生活之路是相通的。“远见卓识”意味着“有我”,也就是要把“我”的观点赋予对象以秩序。这个时候的“有我”,也就是有自己的观点、判断或理论假设。这就是学术创新的所必需的。“有我”的过程是既进入资料的又超越原始资料的过程。“有我”处于与研究对象最为贴近,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出”的过程,即从原始资料中跳出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其次,“有我”,即有了独特的见解和新的发现,是不是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呢?没有。这最后还要一个“进”的过程。折叠如此“进”,是“求证”。也就是要运用你的搜集到的资料,小心的谨慎地证明你的观点和判断。这次再进入对象,就不是一般地搜集资料,而是对资料要加以分析,真与伪,精与粗,重要与不重要,都要进行重新的考察。在梳理考察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全力证明你的观点与发现,这是一个“证我”的过程。“证我”的重要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它考验一个学者的全部学术功力。“证我”的实质是将“我”的观点和发现变成为具有深刻的不可辩驳的说服力的论证。  
        我以为,学术规范在于这个过程中。如能经过进-出-进,学-识-求,无我-有我-证我这个过程,学术规范也就在其中了。所有的不规范的学术,包括抄袭、拼凑、重复等等,都是因为没有遵守这个过程。若能让青年人在他学术生涯岂不时,就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学术也就会规范化了。必须说明,我的这个说法,借鉴了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但又有所补充与改造,其中包含了我多年来指导研究生的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43 , Processed in 0.0657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