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的民间身份
作者:老湾
文章来源:作者惠赠
浏览:52 次
首先,请容许我向在座的各位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民间哲人思想的第一次集体萌动。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意义,是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民间——看见了哲学的萌芽。作为哲学的一位谦卑的仆人,我很乐意代表首届民间哲学论文大赛的全体参赛者,向活动举办方和发起人,向各位评委,向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这样一个观点:哲学最初都来自于民间,民间是哲学原有的身份。古希腊哲学一直在民间,苏格拉底的哲学直接来自于街坊对话。虽说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考影响了亚历山大大帝,并极有可能获得了后者的资助,但其哲学源头依旧是在柏拉图的民间学园里,其大量的哲学思考也依旧是在吕克昂学校的散步中完成的。对于英国的经验哲学家和法国的理性哲学家而言,哲学也一直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康德首次将哲学带进了大学,哲学成为近代大学里的专业课程,按康德自己的说法成为“未来的科学”。虽说德国古典哲学是在大学里孕育出来的,但并没有改变其民间身份,比照今天中国的说法应该叫“院哲”而非“官哲”,更没有改变哲学多从民间出发的基本格局。道理非常简单,重大改变都是从系统的边缘处开始的。当你尝试着进行重大改变时,就已经将自己置于该系统的边缘了。新哲学乃至新文明的发生,基本上都是如此。马克思哲学就诞生于德国和英国的民间,它也决无可能在十九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主流社会中得以酝酿。
如果说两百多年来资本主义文明的中心在欧美的话,那么马克思哲学的中国化历程也依旧是在该文明的边缘地带得以继续。这似乎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暗示我们,未来的世界新文明更有可能是从资本主义文明的边缘地带孕育而生。这意味着中国的哲学有希望,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希望就在当下,我更愿意相信它在相当遥远的未来。如何努力学习和消化西方哲学,依旧是今天中国哲学人的重任。
回看中国哲学史,长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家哲学最初就来自民间,来源于对主流社会“礼崩乐坏”现实的批评与反思。一旦它成为国家哲学,就逐步僵化为道德说教和工具化为皇权意识形态。也正因为如此,儒学乃至所有被污染了的中华传统哲学,都需要还原它们当初的民间身份,回归它们对主流社会持批评与反思态度的民间立场,恢复它们扎根于民间社会的那份自由和纯真,最终能为中国未来新哲学的发展提供传统力量的支持。
哲学是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观测者,但同时又是观测对象的一部分,这样的一个特殊角色被称之为“反思”。哲学总是尽力让自己退守到反思对象的边缘上,以便尽可能完整地获得有关反思对象的思想拼图。即使我们是在反思自己的内心,反思之我也一定是退守到被反思之我的某个角落,以便能对被反思之我进行整体观照。也正因为懂得退守,哲学才有可能反思整个宇宙。
哲学在宇宙星系中的位置也属于偏僻的“民间”。思考哲学的人类连同一切可能的智慧生物,都被安排在宇宙星系的边缘处。至于星系的中心,要么是炽热无比的火球,要么是巨大的天体黑洞。
边缘和民间是哲学的宿命,哲学的无用和大用也都与此有关。
问题的另一面是,三千年来的人类哲学史如同一条河流,康德之后这条河流更加清晰可见了。只要我们是在谈论哲学——无论是官哲、院哲还是民哲——都只能是在哲学之河的河流中至少是在河岸上。此即哲学的学术传统和话语规范问题,也是推动民哲、院哲和官哲进行对话的前提条件。恢复哲学的民间身份,在世界哲学的学术传统中、同时也在中国传统和中国经验中谈论哲学,民间哲学乃至中国哲学才有希望开挖出哲学的新河。
谢谢大家!
注: 本文系作者于2012年9月18日在首届民间哲学论文大赛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
|
|